待众人散去后,宋书瑶撞了撞付和安的手臂问他几个意思,明明今天去结薪水的时候那边非常不爽快,一直抱怨说这些同学都不够专业,站在那儿太木纳,比不上专业迎宾模样那样大方自然。要不是付和安和宋书瑶据理力争,差点吵起来,雇佣方不想好日子里闹出插曲,今天本该有的薪水都要被克扣,哪里还有什么红包。现在,按着付和安给出去的额外红包计算,这一单做下来,他和付和安鞍前马后就是白干了。“头一遭,总不能让人唱衰了。让他们去给群里咱们唱好,那就是活广告,后面会回来的。”付和安环起手臂,十分自信地解释。开张之后,事情基本顺利,俩人的介绍工作之路走得不错。大半个月后,宋书瑶进行复盘梳理,在核算了收益之余,她还总结出一个经验特点。要说现在最省事又收益好,且同学们喜欢的工作,那就是做补习家教。比起做各种零碎的杂事工作,这类工作相对稳定又舒服,而且现在因为家长对小孩的教育重视风正刮得起劲,找合适家教的父母也几乎满大街都是。发现这个特点后宋书瑶有了个新想法,她提出要把中介工作分出重心主次,既然家教工作对两头都好,那他们就做个专心中介家教的渠道。付和安当即赞成,并且隔天就说自己有了个好计划,只要宋书瑶配合自己联手一定能做成大事。周末,付和安让宋书瑶跟着自己一起去文化宫。在学校门口见面时,宋书瑶看到付和安站在那儿,又忍不住四下环顾,确认还有没有其他人员选项,不敢相信那人真是付和安。只见,付和安一身衬衫配菱纹毛衣,外面是西装,将头发朝后梳起后,腋下夹着个小皮包,腰上挂着一串钥匙,甚至还为了装得有模有样而在口袋里备了一包烟和一只打火机。见宋书瑶走近,付和安就故作中年习气地将腿斜撑开,一手插入裤兜,边抖着腿边问宋书瑶自己像不像她爸。“我爸?你疯啦。”“开玩笑,开玩笑,我当然不像你爸,回头就说是你哥就行。”付和安说笑间,将一套也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校服丢给宋书瑶,又说:“喏,还好你不高,穿上这一身儿,勉强能说你就是个长得着急了的高中妹。”宋书瑶眉头一皱,就明白付和安又要开始搞妖蛾子了。可自己选的榙档,自己跪着也得同舟共济,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收下衣服。她最后的倔强坚持,也只是到地方再穿上,因为丢人,太丢人了。俩人赶到文化宫里,远远见到那里挂着宣传横幅,写明今天这里在举办一场教育类的活动,请了某些知名文学家和教育学家前来座谈。官方目的是为倡导学教结合,定性为学术活动,可对于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就成了前来取经的盛会,巴不得能从这里学到点干货回去对付自己孩子。付和安带上穿着校服的宋书瑶入场,坐到一众家长中间时,听到台上的主持人和嘉宾正侃侃而谈。那位嘉宾似乎颇为自得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十句里九句都在引经据点,说起话来抑扬顿挫像是吟诵,时不时还推荐起自己出版的图书。宋书瑶在这个座谈里没听出重点中心思想,可旁边的付和安却像是听得受益连连一样不停点头,然后和旁边年长的阿姨聊起来。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着台上那位嘉宾的理念道理,不一会儿把前后的人也吸引了,时不时接上几句。看着气氛局面差不多了,付和安就开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故事。在他的版本里自己是个含辛茹苦抚养妹妹的好哥哥,和宋书瑶这个妹妹相依为命一起长大,因为缺失父母约束管教,妹妹从小任性贪玩,加上被自己溺爱导致其极为不争气,差点走上歧途,那真是操碎了一地的心。但是,转折来了!就在上个学期妹妹考上了一中,人也懂事明理起来,他觉得跟个奇迹似的。如今,坐在旁边的宋书瑶就是活案例,怎么看都是个乖巧懂事的模样,谁看了都要觉得这就像是别人家孩子。“我家孩子也是贪玩又任性,被奶奶惯坏了,你是怎么引导的,快说说。”“是呀,快说说。”要说引导被宠坏的孩子回“正途”,那周围的人可就不困了,全都来了兴趣。毕竟今天坐在这里的家长,十之八九都是带着这种诉求来的。听台上调子高之又高的专家说得天马行空,还不如一个苦惨真人案例来的实在直白,像是久病求药的人眼巴巴等下文。铺垫够了,付和安就讲起找个靠谱家教的好处。在付和安的嘴里,找个家教即能从被孩子折磨的痛苦中暂时解脱,还能让孩子学东西,简直就是人间最稳赚不赔的大美事,花点钱算什么!到最后付和安又像是“好人做到底”的姿态,美其名曰今天大家相逢就是缘,建个组织方便大家日后一起交流经验,迅速收集了一批家长的联系方式。等活动即将结束时,付和安借口今天还有重要的事,才从试图继续聊天的家长堆里勉强抽身出来,带上宋书瑶避开到大楼外面的角落才总算安静。“看,咱们这一趟没白跑吧,这些可都是精准客户,比起大海捞鱼,咱们这叫精准投饵,等人上钩。就告诉你要信我……”付和安把记满号码的本子朝宋书瑶手里一塞,挺起胸脯得意得不行。宋书瑶略略翻看笔记本,见上面记满了邮箱或号码,就算这里面十分之一的人能经们成功绍介同学过去工作,这也是一笔不错的收获。就在付和安向宋书瑶讲自己接下来的构想时,几个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俩人想绕开,那几人又挡到面前,俩人顿时明白,好嘛,果然天下没那么顺利的事,他们应该是摊上事儿了。在与几人对质后,宋书瑶才明白过来,这些人都属于一家小有名气的课外补习机构,而今天这场活动就是由他们公司出资赞助。原来,这活动表面看着是公益座谈,其实就是披着公益的皮,做着商业的事。今天来参加座谈的这些家长可不是街边随便走进来的,而是他们在之前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去各所学校打着公益的名号去发传单拉来的。就更别说,他们公司还在此之前通过各类媒体和平面广告宣传,光活动造势都花了不少钱。甚至,今天为了能让来听会的这些人坐完整场活动不提前离席,等所有人离开的时候,他们还得拿一些文具当随手礼。“我们可是加了几个月的班呢,不是在发传单接人,就是在拉人推销的路上。我们兄弟们累死累活,你们倒来我们碗里抢饭,还有没有天理王法!你们还有没有做人的基本道德良知!”为首的人握着一卷宣传单页敲击手心,说得那叫一个咬牙切齿。“你们都做假公益了,还跟我们谈道德良知?”宋书瑶小声嘀咕。“小丫头片子你说啥,盗亦有道!懂不懂!我们是做假公益,那你们就能当真小偷了吗!你们更没人品,没底线!”“就是,我们公司花出去的钱,那可全都是投入成本呀。我们投钱投力,累死累活,你们哪儿来的居然想坐收渔利?哪家公司的?”对面另一人显然没好脾气,喷着口水直指宋书瑶的鼻子质问。“我们……我们就是随便走走的,不是什么公司。“宋书瑶心里慌,面上仍极力镇定,悄然将手里的本子塞进书包。“不是公司?谁信?老实说,你们是华信的还是育才的!好家伙,还学会搞卧底啦。把你们收集的东西给我,都是工作而已,我不为难你们。”对面的人手一伸,说着是让给,可压根儿就没有拿的意思,上来就去抢宋书瑶的书包。宋书瑶不肯给包,但奈何对面人多势众,用力一扯就轻松把背包给拽过去。笔记本被拿走已成铁板钉钉的事情,宋书瑶就让他们将自己的包还回来,但可能是出于报复心理,对面的人却并没有照做,而是不怀好意地说好奇她的书包里装了什么,说着就开始翻起她的私人物品。见此,付和安连忙出面制止,一改之前的态度赔着笑脸说误会,边解开西装外套的扣子和取下眼镜,边说:“大哥,大哥,你说的对,一切都只是份工作,不用做么这一步,都是误会而已。人家一个女孩子的包就别翻了吧,多不好意思。我实话说,我其实就是那个育才公司的人,这小姑娘是随便拉来凑个数的,咱别为难人家,行不行,有事儿你们跟我讲,包就别翻了。”“跟你讲?你算老几。育才的人现在这么嚣张了,敢来我们的场子里拉业绩,你哪个部门的,领导姓啥。”果然,对于女生的包而言,商业对手的信息更有吸引力。那人再没翻宋书瑶的包,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付和安身上。付和安就一边赔着笑脸,一边走近些,像是要讲话般将头凑近,并招手示意其他几人都近一点。可是,那是付和安呀,他哪儿真有那么老实,又哪儿有内情可交待。就在让对面几人等着他讲些内情时,他忽然将手里的眼镜一丢,拽住宋书瑶的包一把夺回,然后冲着宋书瑶大喊一声“跑”,俩人撒腿就朝大路上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