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 搶了蒙恬戰馬的李信,兩匹馬換騎而行,一路疾馳。 趕了一夜的路終於在天色大亮的時候到達藍田大營。 他要打時間差。 趁著蒙毅沒到大營的時候,先用王詔搶佔大營庫房裡的銅鐵物資。 馬鐙可以用麻繩湊合一下。 馬蹄鐵不能湊合。 得用最快的時間,催促隨軍工匠打造出更多的馬蹄鐵。 用銅代替更好。 只要先一步佔據了物資,就不管姍姍來遲的蒙毅跳腳了。 搶完弟弟搶哥哥。 真好。 王詔在手,辦事十分方便。 抽調了藍田大營一千五百騎兵,四千五百匹戰馬,馱著倉庫裡的銅鐵又是一路狂奔。 趕時間。 他要趁著王賁回營之前再搶了礫陽大營的銅鐵和戰馬。 先把自己的三千騎兵九千戰馬湊齊。 然後再消停地找個地方練兵調糧。 不能跟王賁蒙毅混在一起。 大家都是領軍打仗的將軍,眼光都不差。 他能意識到馬鐙、馬蹄鐵的強大威力,另外兩位將軍也能意識到。 混在一起訓練的話,帳就沒法算了。 關鍵是,他的騎兵人少。 搶鐵匠、搶木匠之類的事比較吃虧。 必須先下手為強。 先把人和物資搶到手,偷偷藏起來練兵,才是避開兩個瘟神的絕佳辦法。 等所有戰馬都釘了馬掌,再換上新式馬鞍,就不用鳥王賁蒙毅兩個將軍。 甩開煩人的家夥,騎兵特戰部隊直接開赴趙國,展開特種作戰。 打起仗來,他們倆就不能使壞了。 李信想得挺美。 執行得也挺到位。 搶完藍田大營,趕著天黑的時候又趕到礫陽大營。 當他帶著騎兵馱著銅鐵準備出營的時候,卻被匆匆趕來的王賁堵了個正著。 “李將軍行色匆匆,是不是幹了什麽缺德事啊?” 王賁又不是傻子。 雖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事。 眼瞅著李信冒黑出營,心裡頓時感覺不妙。 再看看戰馬上一馱又一馱的硬貨,就知道對方肯定在礫陽大營沒乾好事。 說不準,就是在搶銅鐵。 還有工匠。 打仗就是打後勤的道理,古今皆通。 此時,銅鐵和工匠,是回收修理兵器的主要力量。 也是一支部隊持續性戰力的保障。 人和銅鐵都被搶走,還怎麽打仗? “王將軍來的正好。” 李信心裡慌得一批,臉上卻做出欣喜不已的表情:“本將準備即刻突入趙國境內,執行王命,還請將軍抽調民夫為我部騎兵運輸部分糧秣。” 抓賊抓髒。 他做賊的時候被人拿到短處,只能祭出王詔壓製王賁。 讓對方乖乖讓開大路。 否則,糾纏下去吃虧的肯定是他的騎兵部隊。 人數是硬傷。 兩人聊天的功夫,隨軍主薄看到主將回營,急忙上前匯報了李信搬空庫房的事實。 王賁大怒:“李兄,你乾的是人事嗎?” “王兄,李某王詔在身,不得已而為之。還請見諒。” 管你怎麽說。 銅鐵物資必須帶走。 李信悄悄示意部下,準備衝陣離開。 騎兵最大的優勢——跑路快。 誰都追不上。 一人三騎的騎兵特戰部隊,甚至能做到日奔襲兩百裡。 根本不怵對方翻臉。 “你好歹給我留幾個工匠啊!” 王賁急了。 也顧不得什麽身份不身份的事,翻身下馬拽著李信的戰馬不撒手。 “唉!~” 李信長歎一聲,留下一半原屬於礫陽大營的工匠。 然後帶著騎兵部隊連夜趕路。 不敢停留。 畢竟是王賁的地盤。 滯留的時間越長,好不容易搶來的物資,被搶回去的可能性越高。 “李兄,別急著走啊,王某讓人備酒……” 身後遠遠傳來王賁的勸諫。 可惜,李信不信。 酒肯定有。 太貴,喝不起。 他帶著拉扯起來的騎兵部隊埋頭趕路。 路過縣郡的時候順便借點糧,保障騎兵部隊的糧秣供應。 大秦府庫充盈。 借調一點點糧食,不是什麽大事。 騎兵速度又快。 隻用了三天功夫,就趕到函谷關外安營扎寨。 拜訪一趟駐守在函谷關的上將軍桓旖。 順便借調了一大批函谷關內的工匠,李信開始厲兵秣馬的操練士卒。 他親自盯著工匠製作新式馬具和馬掌。 都按照蒙恬戰馬的樣式打造,不敢有絲毫含糊。 眼瞅著馬掌打造和釘入走上正軌,才開始琢磨騎兵特戰部隊的編制問題。 按照秦王的指示。 深入敵後作戰,首重保護自身安全。 必須把分散成小股部隊各自為戰,順便打聽消息。 確定李牧的糧秣運輸路線,才能集合起來打劫糧草。 如此一來,就不能繼續用大規模騎兵模式編制了。 而他從兩座大營裡挑出來的騎兵都是精銳。 經過兩年以上的騎兵訓練。 再訓練騎術基礎也沒什麽意義。 不如多用心點編隊,制定騎兵特種作戰的戰法更有效一些。 這種戰法,是前所未有的打法。 唯一具有參考意義的戰法,也就是匈奴人南下劫掠的思路。 為此,李信特意找了幾個了解匈奴人的騎兵仔細了解。 最終確定出自己的戰法。 騎兵特戰隊的基礎單元為小隊。 一小隊十二人。 設正副隊長各一名。 合則十二人小隊,三十六匹戰馬縱橫來去。 分,則可由正副隊長各帶一半人手分開行事。 六人一組,剛好。 不顯山,不漏水,可以藏匿於任何地方。 出動一隊或一組人馬,即可拿下小點的莊園村落。 打開糧倉,吸引趙國的窮人哄搶。 再往上。 想要打劫大戶或攔截小股運糧部隊,就得二十小隊合成為中隊。 二百四十人,七百二十匹戰馬。 中隊設正副校尉帶領。 可合可分。 正常情況下,李信的命令直接下達到校尉一層執行。 中隊屬於小規模作戰的基本單元。 相當於步卒中的百夫長。 十個中隊為一營。 他跟副將可各帶半營人馬,分開行事。 另外六百騎兵單獨編練。 閑時跟著自己尋找趙國城池的弱點進行攻擊。 戰時,可策應馳援其他中隊的戰鬥。 亦可應對突發戰事。 具體戰法,也向匈奴人學。 用拐子馬衝鋒射箭造成損傷,非絕境情況,不得直接與趙軍衝殺。 利用射程優勢欺負趙軍。 絕不拚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