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即位時,尚靳曾代表韓國出使秦國。 尚靳在秦國可不像在成周這樣氣焰囂張,跟個小弟弟似的,十分乖巧。 只見眼前這位秦使,才高八鬥,挺胸抬頭,氣場覆蓋整座大殿。 此人乃王稽。 是秦國將軍魏冉,也就是後世穰侯的親信。 “外臣拜見天子!天子萬年!” 同是使臣。 秦國這面子就給的很足了。 姬延眉開眼笑:“秦使遠道而來,本王該當倒履相迎,不知所為何事?” 王稽說了些客套話。 話語中隻言及,新王剛剛即位,還沒有來參拜過周天子,他是奉秦王之命,特來向周天子問好的。 姬延以禮相待。 並下令讓人布置酒宴,邀請王稽下午一起享宴。 尚靳直接愣在當場,一言不發,臉色蒼白。 此時,王稽笑眯眯的看向他,道: “想不到韓使也在,你也是來向天子問好的嗎?” 尚靳嘴角一抽,只能點頭,“是的。” 王稽欣慰點頭,不再多說一言。 聰明啊! 就這麽一句話。 尚靳已然不敢再向天子問罪。 他後續還想說一些指摘天子的話,結果王稽一杵在這,頓時就說不出口了。 廢話! 我泱泱大秦,都遣使來問好天子。 你一弱爾韓國,卻敢遣使來指責天子。 膽子不小。 你這是在墳頭蹦迪啊! 別看秦國政權交替。 可人家的朝政十分穩定,羋太后和魏冉一個主政一個統軍,皆是為了大秦。 嬴稷雖然還沒有親政,但秦國仍然強橫無匹。 韓國惹不起,也不敢惹。 只能賠笑。 姬延借勢轉移了話題,與秦使達成了友好交流。 並宣布,今後直銷往秦國的罐頭和大米,將比別國數量更多,價錢也低上幾個毫厘。 姬延其實不用太過於當秦國舔狗。 畢竟這次合作秦國也能獲得名聲上的好處。 所以,雙方之交易,就是過過場面,演給韓國看的。 尚靳也很聰明,知道王稽來這裡的目的,所以過後數日,不敢再言問罪之事,灰溜溜的回到了韓國。 韓王聽他述職之後,陷入沉吟。 天子去求秦國撐腰,他們在秦國的眼線早就把消息傳回來了。 尚靳問罪失敗也在韓王預料之中。 人家不傻,天子都知道去向秦國魏國求助。 那自己可不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只是,國內出逃了如此之多的工匠,這損失,誰來承擔? 韓相張開地急忙站出一步,道: “大王,各地工程現已安排妥當,臣下已令人封鎖了南下國境,不讓韓人入周,但如今我們流失了這麽多工匠,必要想辦法補救。” 其實,封鎖國境,也擋不住韓人去王畿的。 為了生存,有些流民即使是走小路,翻山越嶺,也要離開。 但此法的確能遏製匠人出逃。 韓倉問道:“丞相可有計策?” 張開地道:“向魏國趙國求援,互通人口,收納魏人和趙人,以優渥的待遇留住工匠。” 工匠和苦力不一樣。 工匠是技術性人才。 你修建土木工程,耗費的是苦力,不見得需要很多工匠。 可打造兵器甲胄,攻城器械,修葺(qì)城池,這就需要大量工匠。 “也只能如此了……”韓王無奈道。 這口氣,他咽下了。 但卻把這筆帳,記在了天子的身上。 還好,韓國有魏國和趙國幫忙。 別說缺少工匠了,就是缺少兵器甲胄,也會幫一幫的。 韓王想不到,他韓國居然有一天會受製於成周那位天子,還被陷入如此被動的境地。 但礙於人家有秦國撐腰。 韓王沒辦法,只能認栽。 況且,你就算去找魏國幫忙,魏王肯,人家丞相不一定肯。 韓王這才反應過來。 天子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毫無作為之天子了。 他在有目的性的布局。 盟魏,借秦壓韓,這都是聰明的計策。 也從側面看出,天子不是傻子,相反,他頗有心機。 …… 入夜。 韓王翻來覆去睡不著,起身入書房處理國事。 這時,有寺人稟報道:“公仲朋前來覲見大王。” 公仲朋! 韓國有名的謀臣。 也是前朝的宿臣。 曾經幫先王連橫秦國,後來幫韓倉謀取武遂,成就頗大,也是一名縱橫家。 張開地後來退位,丞相就交給了公仲朋來當。 而現在,他是韓王的親信。 “愛卿,深夜來此,有事要稟報?”韓倉問道。 公仲朋微微一笑,韓王給他賜座,兩人先是寒暄了一下。 公仲朋迅速切入正題,道: “大王,臣下聽聞,天子滅西周國後,收攏軍政大權,提拔宗室,力壓邑主勢力,大王今日被天子如此設計,臣下心有不甘,胸中或有一計,可呈獻給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