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宠之嫡妃难惹

一朝穿越,无奈嫁入宫门。为躲避花心皇帝,她扮作粗俗痴女,却还是躲不过帝王的圣宠。享过自在、吃过苦头、做过宠妃,在一场又一场的宫廷是非中,她离了宫门入了佛门。幸好,上天对她还是不错的,赐了她一个空间。从此种粮种菜,自食其力;习武防身,手到擒来。还有包...

作家 莫如 分類 古代言情 | 68萬字 | 195章
第050章 正中下怀
    身在殿外的王褔玉,闻声匆忙赶了过来,看清了状况,这才弯了腰拾起地上的奏折整理妥当,才用眼色示意跪地的两个小太监退下。获释的两人,忙起身放轻了脚步离去。

    王褔玉双手恭敬地捧着折子,轻手轻脚地走进御案,把折子轻轻放回桌上。

    望着面上怒气不减,负手侧身而立的皇上,目光紧紧地盯着窗外。片刻,他才小心翼翼地道:“皇上请息怒。天已交三更了,还是先歇下吧,明日卯时又要起来上朝了。”

    龙君宇怒道:“这些人没有一个是成心为朕办事的,这回运往北疆的军粮在路上倒是没再出岔子,却是被暗中贪墨去了不少,吃不饱肚子让前方的将士如何迎敌,你教朕如何能睡得着。满朝文武皆不把朕这个皇上当一回事,你又让朕如何能吞的下这口窝囊气。”

    说到可气处,龙君宇猛地一掌拍在案上,震得案上砚台里的墨汁飞溅而出,靠近砚台的放着的两三本折子,没能幸免地落了几星墨迹。

    赫然震怒的皇上,对手上传来的阵阵疼痛似无知无觉地般,面上不见任何痛苦,只有丝毫不减的戾气。

    这样的朝政大事,却不是王褔玉可以置喙的,纵使他听到了也只作未闻。皇上这样的雷霆之怒,也不是第一遭了,可他还是胆战心惊。留心看了皇上的手并未有血迹,他也略略安心了些。

    然而身为乾明宫的大总管,他又不能见皇上如此愤怒什么都不做,终是出言斟酌着劝道:“奴才只求皇上看在不让太后担忧的份上,且保重龙体为好。”

    一时,龙君宇的面色渐趋和缓了几分,瞧着空寂的御书房,长长地透口气,似是要把胸中的怒气都呼出来。

    而后,平静了些的他,声音平平地道:“朕也只是发发牢骚罢了,你先下去吧,朕还不困欲再看一会折子。”

    说着又回御案后坐了下来,忽而想起什么,抬首对刚转了身的王褔玉道:“明日早朝后,记着宣了夏侯易到御书房来。”

    王褔玉忙不迭地回身应下,见皇上挥手,便转身退了出去,派了一个容貌颇为清秀的宫女进来给皇上换了盏新茶。想着皇上见了长相漂亮的女子,或许心情会好些。

    这一日上午,蓝烟在梨香院里坐镇时,因为寿礼的事而发愁,略显得心不在焉。

    因昨晚比平日晚睡了半个时辰,早上又照旧早早地起床去给皇后请安,不住地打着哈欠,喝了两盅酽茶也不济事。

    惹得那位侍立在她身侧,皇后派给她的李嬷嬷不时拿眼觑她,场中在演练歌舞的诸多舞女也不时把关注的目光投射过来。弄得蓝烟甚为尴尬,正在打算翘班回去歇着时,身边便有人相机行事了。

    “蓝妃娘娘,你今天身子不适还是回宫歇着吧,这里老奴帮娘娘盯着便是了。”李嬷嬷看着蓝烟一副慵懒倦怠的模样,终于忍不住说出了一直盘亘在舌尖上的

    话。

    “是呀,娘娘昨晚睡得晚了,不妨回去歇着吧。只这一天罢了,皇后娘娘素来和善,想来是不会怪罪您的。”秋荷也忙趁机附和道。

    有外人在场时,秋荷便改口称蓝烟娘娘,皇宫内院的规矩她还是清楚的,也省得给小姐惹麻烦。

    见蓝烟投来的目光,李嬷嬷笑道:“皇后娘娘那里,老奴自会替蓝妃娘娘回一声的。您便宽心回去歇着吧。”

    “嗯,也好。那便辛苦嬷嬷了。”正中下怀的蓝烟微微笑道。

    又与她客套了几句,蓝烟便扶着秋荷回了紫茗轩,却是已近午膳时间。

    蓝烟洗了脸,想着用过午膳再睡,可又不自觉地爬上了床,不知是刚才洗过脸,还是上午那些呵欠把睡意都驱散了,一时却也心思清明,不思睡了。

    又招了秋荷与玉婉她们进来,赐了坐,才缓缓地把寿礼的事说了一遍。当然赏罚的事,却是绝口未提,想着还不定能否令皇上满意呢,等事情有了结果再告诉她们不迟。

    说完后,蓝烟有些急切地望着两人,问道:“你们可有什么主意?”

    时间不等人,怎能让她不着急上火的。

    玉婉眼里闪过诧异,笑道:“皇上倒是颇有兴致,竟对娘娘提出这样新奇的要求,这寿礼还须得是出自娘娘之手,确实的好好琢磨一下。只是,日子也太赶了些,若是早一两个月说,咱们还可以好好准备准备的。”

    “皇上真是会难为人,都这会子了才说这个,一时半会的能想出什么好主意?”秋荷听小姐那么一说,想着没剩几日便是万寿节了,就有些着急起来。

    见秋荷一着急,蓝烟反而镇定下来,也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皇上倒是早在一两个月前便提过一句,后来事多便被我被忘到九霄云外了。昨儿下晌皇上过来时又提起,我才记起前事来。”

    一时两人都沉思默想起来,蓝烟便笑道:“别急,实在想不出来奇巧的,秋荷教我打个大红的五福捧寿的络子也能敷衍过去。你们先下去寻思寻思,回头有主意了再来回我。昨晚没睡好,我一上午都没精神,这会离午膳还有大半个时辰,待我睡醒了再传膳吧。”

    两人想想也是,一起服侍着蓝烟睡了,遂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聚在一起商量起来。

    此时,自御书房出来的夏侯易亦颇为苦恼。

    一迈进夏侯府的大门,他一边脚步不停地朝外院的书房而去,一边问迎候在一旁敦厚却又不失精明的沐管家道:“大少爷可在府中?”

    “回老爷,在。”沐管家恭敬简要地先回了夏侯易的话,又寻思地问了一声,“今日大少爷并未出府,要小人遣了人叫大少爷过来吗?”

    沐管家,名沐常青是府中的家生子,比自家老爷小上三岁。父亲先时便做过夏侯府的管家,能力卓著,忠心不二,一直深得主子的信任与起重。在老爷还是少爷的时候,沐常青

    便跟在身旁做了小厮,能写会算,人也伶俐。

    后来跟随老爷在任上当差,能力逐渐显露出来,为老爷打理府中外院中的事无不妥贴周到。后来他父亲年老卸任时,已是老爷当家,深得老爷之心的他,便当仁不让地接替了管家一职,也算是子承父业。

    老爷对他有着知遇之恩,即便父亲不在他身边时常叮咛,沐管家心中也很是感念这份恩情。一直用着一颗忠诚的心,来回报老爷。

    况且有他与老爷一起长大的情分在那里,两人亦仆亦友。熟谙老爷喜好与行事风格的沐管家,对老爷的心思往往也能揣摩到七八分。此时见面色凝重的老爷一回府便问及大少爷,自然有一见的意思。

    夏侯易颔首,道:“让他来书房见我。”

    在书房里,夏侯易在小厮的服侍下刚换上了家常的衣裳,盥了手。夏侯景这厢便已到了,他所居的时方院距此不远,一盏茶的功夫足矣。

    挥手摒退屋里的服侍的小厮,夏侯易指着靠窗的一排太师椅,声音平平地道:“坐下说吧。”

    “儿子听说父亲刚从宫里出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夏侯景也不推辞,在椅子上虚坐了,见父亲面沉如水,不免问道。

    夏侯易并未说话,先抿了两口茶水,面色才缓和了一些,徐徐地道:“皇上又派了为父一桩差事,明日便要出京,府中的事你多照看着些,有事多余常情商量着办。”

    夏侯景面上露诧异,又道:“万寿节眼看着就要到了,皇上竟在这个时候还让父亲出京。想来这份差事又不在父亲本职之内吧。儿子随父亲一起前往,也能多一份历练。”

    想着自己得了皇上的青眼之后,便有些“不务正业”,夏侯易颇有些无可奈何。满朝文武不是听命于信王,便是看赵绍翁眼色行事的,反而没几个真心甘受皇上的驱使,做起事来也多是敷衍了事,甚至趁便图谋不轨之事也不少见。

    皇上欲树立自己的威信,便要有唯命是从于他的大臣,一些事情才能施展的开。文武百官之中,这样的人并不多,自己如今在皇上眼中便是能听命于他的,能为他所用之人。在皇上身边这样的臣子多起来之前,他是任重而道远那。

    几不可见地点头之后,夏侯易道:“不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若有心,在哪里都能学到东西。府中进献的寿礼已经打点妥当了,这几日便要呈上去,虽然有沐管家操着心,你在一旁也看着些。”

    见儿子满口应是,夏侯易欣慰地微微一笑,又继续说下去,“皇上说会让你代为父出席宫中的宴饮。你有举人的功名在身,不算白身倒也无妨。今年的万寿节因有外邦使节来贺,比往年要隆重许多,在寿宴上说不得还可见了烟儿一面。上回她便一直念叨着你回京了,却见不上面,若是得知你会去,想来必会设法一见。”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
无广告、全部免费!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