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哥兒一雙眼睛盯著蕭元寶,見他忍不住抿嘴咽口水心裡就高興了,便是要他聽著眼熱饞嘴。 這說得不光是教蕭元寶饞了,朝哥兒自也又饞了起來。 他推開火兜兒,樂滋滋的又往屋子裡去跟他娘討小吃食去了。 須臾,蕭元寶就聽見裡屋傳出聲音來:“你這饞嘴哥兒,什麽東西留存不得一日。” “就在屋裡吃了再出去,教人瞧見了說嘴……” 竹條掃帚從青石板地上摩擦發出嘩嘩的聲音,霜已經化了不少。 蕭元寶低著腦袋望著自己的腳尖,他有一下沒一下的掃著化了許多的霜,一雙小手僵冷的有些拿不住掃帚。 他也想著,爹爹回來,會不會帶上一包糖炒栗子…… “小寶?” 忽而頭頂一聲喚,蕭元寶愣了愣。 他細軟的眉輕輕疊起,柔和的聲調和親昵的稱呼,恍然讓他想起了一個面容已經漸漸模糊了的人。 鼻頭勿的就發了酸。 他急切抬起腦袋,卻瞧見了張從未見過的生臉。 蕭元寶眨了眨眼睛,有些迷惑的看著站在院子門口的少年,肩頭上掛著包袱,手上還拎得個長箱籠。 他個子高高的,頭髮束的齊整,眼睛很亮。 雖不常出門去,但是村子裡有些什麽人,蕭元寶大抵還是都省得,這的的確確是個沒見過的人。 蕭元寶畏生,膽子小。 他抓緊手裡的掃帚,下意識就想跑去躲起來,可腳下卻跟灌了鉛一樣,心裡害怕的朝屋裡望了一眼。 那娘倆兒似是並沒有聽見外頭的動靜。 見屋裡的大人不出來,蕭元寶心裡咕咕直跳,警惕的盯著被關在院子外頭的少年。 “你找誰,怎會認得我?” 祁北南原還不確信,這朝聽到細若蚊聲的問,倒是確信自己沒走錯地兒了。 他看著抱著掃帚的哥兒,裹得圓滾滾的卻還是小小一隻。 分明呆呆的,聲音又糯又軟,一雙大大的眼睛卻還故作凶的樣子,不免讓人覺得好玩兒。 昔前沒曾留得有畫像,這還是祁北南頭一次見著蕭元寶兒時的模樣。 小崽眉眼尚未長開,與成年還是有著不小的差別,不過依稀還是能看見不少長大後的影子。 祁北南沒想到過來就能那麽快的瞧見他,心下乍的升騰起一股別樣的柔軟和酸楚來,看著幼年時的小寶,心緒十分複雜,以至於眼中的笑意也染了三分水光。 他一路從丘縣顛簸著趕來的疲倦,此刻頓煙消雲散了去。 第3章 祁北南也不是去別處,從蕭家出來,便問著朝裡正家去。 如若未曾記錯,如今豐糧村當家的裡正姓趙。 當初他來接小寶的時候,裡正前來拜見,有過一面之緣。 人甚麽模樣他是記不得了,記得姓還是因著偶時聽小寶說村裡的舊事時喚過。 甭瞧村舍小小的地方,內裡卻也一樣是大有乾坤。 這能做上村裡正的並非是尋常的泥腿子農戶,多是當地有些淵源的大姓人家。 宗族兄弟多,人脈也廣。 不單如此,裡正大抵自也是讀過書,能識能寫字,懂得些律法的識禮之人。 因著一頭得協理著縣府衙門做事,與村裡宣講朝廷的新律令,稅收徭役等庶務,也能算是個縣下不入流的小官吏; 另一頭又要管轄著村裡的大小事務,誰家起個甚麽爭執扯個皮,還得是裡正主持公道,畢竟雞毛蒜皮兒的小事也不好鬧去縣府衙門。 為此裡正可謂兩頭得臉,既有縣府的背景,又得村裡人的仰仗。 祁北南當初在地方上任官之時便知曉了鄉紳裡正的要緊厲害之處。 便是做官也不得不給這些人三分顏面,何況於日日在村裡與之打交道的村戶。 這裡正便是一個村子最說的起話的大老爺,若讓他引了去蕭家,便不怕進不了門。 “兒姓祁,名北南,江州雲水村人士;父祁謹言,乃秀才教書先生,今前來拜見父母故交。” 祁北南受長工引著進了黑瓦高牆的宅,恭恭敬敬與那四十余,眼角裝著幹練的中年男子行了個禮。 問了安好後,自報出家門來,又言明了自己母親與蕭元寶母親的關聯。 他挑撿著說,隻言兩家關系是不錯的,不曾交待與蕭元寶定了親的事。 “聞蕭家叔父出了遠門,恐嬸嬸識我不得,懇勞裡正引兒前去蕭家。” 趙裡正歪在一把梨木打的掛燈椅上,抬手就能摸到的小幾上放了一碟子乾食兒,他在屋頭烤火順道溫盞子熱酒吃。 聽長工來說,有個生臉兒的小郎尋他,今兒外頭冷,他不稀出門,便教人喚來了屋裡。 聽聞祁北南的爹是秀才教書先生,趙裡正才下意識坐端正了些身子。 又將人打量了一遍,見少年孩兒說話做事都十分有禮,很有讀書人的派頭,家學淵源不似作假。 他頓多了幾分精神,心中疑惑蕭家那外姓竟還有這麽一門好親舊。 “好孩兒,快坐。你怎的快年關了才來?” 祁北南也沒隱瞞,把父母俱喪娓娓道來。 “父親有要緊信物交代我務必親手給蕭叔叔,我一路尋來耽擱了不少路程便是此番時日了。” 趙裡正眸中流露出些同情來,寬慰了幾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