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他見蕭元寶也沒答自己的話,不由得垂眸看向涼椅。 “小寶。” 祁北南小心翼翼的喚了聲。 涼椅上的人輕閡著眸子,兩扇睫毛在眼瞼上落下了片陰影。 他神態輕和,像是睡著了一般,只是安靜的讓人察覺不到一絲生氣。 代為應答祁北南話的,只有園子裡沙沙的風聲。 祁北南手中的扇子驟然墜地。 他心知肚明,今日種種皆已是回光返照,可當事實真擺到了眼前,卻還是失了神智。 噩夢終究成了現實。 祁北南屈跪在地,臉埋在涼椅間安然躺著的蕭元寶的胸口,他後脊顫動,嘴間喃喃哀求。 “小寶…… 不要走,不要走……你走了我再沒有家了……” 日色依然明麗,竹影婆娑起舞。 那一年,那個午後,年僅二十余的蕭元寶,化作一縷夏日裡撫過鬢角的風,飄走了。 …… 劈裡啪啦扎炮竹的聲響穿過弄堂,越過白牆青瓦,落在了屋室之人的耳朵裡。 時逢年節扎炮竹,驅趕年獸以祈來年之福;壽辰婚娶扎炮竹,是以添喜慶熱鬧的氣氛。 而人離世,也一樣是會扎上一串炮竹的。 祁北南自而立年起,便再聽不得炮竹聲。 那炸裂開的炮仗,激蕩的聲響,總會將早已是死水一樣的心剝開。 迫使他憶起那個人故去時,宣天的鑼鼓炮響。 縱使已過去許多年,彼時彼刻讓他跪倒在地的心緒,卻還是能再次灌滿他的四肢百骸,抽走所有的力氣,清晰的似乎事情又重新上演了一遍。 在三十歲後的很多年裡,他近乎麻木的輾轉奔波,為皇帝排憂解難。 他是百姓愛戴的父母官,是朝廷信重的功臣,沒有人敢在他眼前扎他不喜的炮竹。 而當明晰的炮仗聲再度傳盡耳朵時,祁北南不得不訝異,訝異何處來的炮竹聲。 他微微思索後,便已了然,或許這串炮竹是為他而放的。 他老了,兩鬢斑白,滿目瘡痍,在病榻上躺了有些光景。 意識清明時,曾囑咐一屋子的門生,說自己死了也可以為他放上一串炮竹的。 他這年歲,這身體,躺著躺著忽的死了並不是什麽稀罕事。 也並不惋惜,反正在那個人離開的那一年,他早便對這塵世間沒了多少眷戀。 只是這人死以後,怎麽還能聽見為自己放的炮竹聲呢? 祁北南不得其解,胸口因聽到炮聲熟悉的悶痛,促使他習慣性的抬手捂住。 當手掌貼到胸口時,他忽而睜開了眼睛。 霎那間,他驚心的發覺,自己竟處於一間幽暗的小室裡,臥在張小小的木床上。 借著紙糊的小窗透進來的一些昏暗光亮,他看見了一張泛著舊氣的長桌。 上頭堆疊著高高的幾摞翻得發舊的書本,以及下等的豬毫筆,殘次的墨石。 年事高的人腦子裡存著太多的記憶,祁北南怔愣了片刻,方才想起這竟是年少時與父親在丘縣相依所住的小家。 思及此,他緩緩抬起了雙手,那是一雙十指勻長,皮肉緊細,尚且還未完全長大的手。 他從床上下去,望見靠著床根的一雙布鞋也不過才五六寸。 祁北南恍然意識到了什麽。 他匆忙前去打開房門,伴隨著嘎吱聲,一陣蕭瑟的風迎面撲了過來,吹的褲管簌簌作響,明晰的感受直教人知曉這並不是夢。 院子外的炮竹聲依舊在響,是臨近年關了。 縣城裡的年節氣氛總比村野來的更早,也來得更濃些。 “爹!” 祁北南激動的喚著人,跑著前去小院兒的另一頭。 屋簷下撞見的兩個白燈籠,促使他喜悅的心慢慢又冷卻了下去。 小院兒人煙氣潦,蒙著一層冬月的灰敗蕭條,除卻凜冽的風聲,外頭的炮竹聲停了,便安靜的只能聽見他自己的腳步聲。 如若不曾記錯,而今當是開德十五年,正值他十歲之時。 這一年,與他相依為命的父親離世,他一人操辦了後事,獨居於此為他父親守孝。 他們父子倆原本並非丘縣人士,祁北南五歲那年才從江州雲水村搬來的此地。 祁爹是個儒雅的讀書人,昔時考得秀才傍身糊口。 開德年初,新帝登基不久,十分看重讀書人,小小秀才朝廷的恩祿也豐厚。 不單賞田地,又還給月俸。 祁爹並沒有遠大的志向,他娶妻以後便在村裡辦了個私塾,以教書育人謀生。 夫妻恩愛,村友敬重,日子原本過得很是和美。 可惜世事無常,開德五年,祁北南出生,祁母難產撒手人寰,祁爹悲痛不已。 嶽家借幼子孤弱,試圖將祁母的親妹妹嫁過來做續弦。 這樣的事倒也尋常。 只是祁爹深知亡妻做姑娘時嶽父嶽母待她並不親善,婚後反而時常上門來關切,實則是為討要吃穿和補貼。 祁母棺槨尚未入土,嶽父嶽母便說起了續弦之事。 這哪裡像為了稚子,倒更像垂涎祁家寬裕的日子,不想肥水流進他人田。 祁爹是個癡情人,他未有續弦的心思,即便為了孩子生這樣的念頭,斷也不可能會選妻妹。 他歷來寬和,此事卻嚴厲的拒了嶽父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