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晓瑶很清楚自己虽不是小鸟,却也在鸣烨这棵树下遮风挡雨了许多年,直至长大。虽未飞得很远,却也见到了天空的蔚蓝,欣赏了精彩的世界。如今,随着鸣烨的毫无声息,她这只鸟的翅膀折断了,再也无力飞翔了。正如断线的风筝一样,在空中漫无目的地飞翔,最终消逝于苍穹。她此时的心态就是这样,无所事事,不知归向何处。她更不知道鸣烨会何时归来。陆璐打来电话对她说:“心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而行为决定成败。晓瑶你目前的状态很不好,需要调整。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得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也有时,看似占了很大的便宜,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所以先哲们强调:吃亏就是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低调的姿态做着各种各样的好事,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圣人。你鸣烨哥的事情我也听说了,回来吧,我帮你想想办法。”晓瑶发自内心地感谢陆璐。上次陆璐带来的外商让于德抬高地价给弄走了,让晓瑶感觉自己很没面子。晓瑶和陆璐多次说了不好意思的话,结果,让陆璐给晓瑶骂了一顿。“大家都是同学,你总是把我看成外人,我说晓瑶同学,你还能干成大事不?”“陆璐,我总是麻烦你,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呢。”晓瑶说。“要感谢我,你就快快乐乐地活着。我对快乐的定义就是工作,我的自我名言就是:工作着就是快乐的,健康着就是幸福的。”陆璐的话让晓瑶对快乐守恒定律以及对快乐的更新含义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晓瑶认为自己不能就这样等着鸣烨的消息,更不能什么事儿都依赖陆璐。她把自己认识的所有社会关系都在脑子中转了一遍,她发现自己从来没跟纪委的人打过交道,自己的交往圈子里也没有纪委的人。但她最后选定了父亲的学生张复。张复上学的时候经常到晓瑶家来,毕业后在父亲的举荐下,被学校分到了省委工作。当时省委到学校只要一个人,很多同学都抢着去,晓瑶的父亲分别找了校长和学生处的处长,终于把品学兼优的张复给推荐上去了。晓瑶没费太大的劲就找到了张复。张复很热情,当晓瑶把鸣烨的情况跟他一说,他很热情地说:“行,今天晚上我把省纪委的贺预习给你约出来,让他帮忙想想办法。”晓瑶知道,今晚赴宴不同于以往,这是自己求人家办事,如果人家肯帮忙,鸣烨哥就有救了。贺预习见到晓瑶的那一刻,突然觉得眼前一亮,他的一双眼睛就再也没离开过晓瑶,这让晓瑶觉得贺预习这个人有点特别。就在她犹豫是否将鸣烨的事情告诉他的时候,张复说:“你们两个先聊,我去下洗手间就回来。”张复出去了,包房里只剩下了晓瑶和贺预习两个人。贺预习将椅子往晓瑶身边拉了拉,将手搭在了晓瑶的椅子背上,晓瑶想躲,但无处躲藏。好在这时,张复回来了。张复问晓瑶,“你不是有事要跟贺大哥说吗?给大哥敬杯酒吧!”“大哥,认识你很高兴。来,我敬你一杯。”晓瑶说,但她心里已经决定不和贺预习提鸣烨的事了。依她刚才的观察,她觉得贺预习不是正人君子,如果和他提鸣烨的事,有可能会给鸣烨带来更大的麻烦。从饭店出来,张复问晓瑶:“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不说啦?”“我不想给人家添麻烦。这不是一般的事,别让人家为难了。但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你,张大哥。”接下来的几天,晓瑶一直不停地奔走。但是,她遇上的人大体上都和贺预习差不多,不是贪财的,就是贪色的。这让晓瑶很失望。无奈,她还是找了陆璐。陆璐把自己的社会关系都充分地利用上了。她通过叔叔的一个老部下联系上了陈正方,请陈正方到温斯基酒店吃饭,但是陈正方拒绝了。不过,陆璐还是打听到了鸣烨被双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