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邦春走了,桂平就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等待,她知道自己已经是聂邦春的人了,更何况还怀了他的孩子,再找别人也不好找了,无论如何,她都得等下去了。首长的女儿与聂邦春的这段小插曲,还没等浪漫起来,也就是说当聂邦春心中刚刚燃起爱的火苗时,就被他爹和他娘给扼杀在萌芽状态了。眼看着桂平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聂邦春就是不同意结婚,他是想让桂平自己退出,然后他再在城里找个称心如意的对象。那个年月,未婚生孩子让人笑话,就是做人流也不是随意就可以做的。桂平再有办法也落下来自己的脸面。就在快要生孩子的时候,躲在了一个亲戚家,生下孩子后,把自己的玉佩给孩子挂上,写了一张出生年月的纸条就让人把孩子给抱走了。桂平伤心难过了很多天,孩子的粉嫩小脸还有那月牙一样的胎记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记忆中。他在心里恨着聂邦春,但是她还在等着他,如果聂邦春不娶她,这辈子她也不打算嫁人了。桂平本来是想去部队大闹场的,但她又怕聂邦春怪罪她。如果聂邦春真的被自己逼急了,那自己将来就不好办了。和别人生过孩子的女人,在农村再想出嫁不是很难的问题,那是要降低很多条件的。进了夫家,也要低人一等,永远也抬不起头来的。桂平才不会那么傻呢。自己暂时先咽下这口气,多在聂邦春父母的身上下工夫,只要聂邦春不结婚,她就有盼头,只要聂邦春能娶她,就不愁生孩子。聂邦春其实也很无奈,拗不过他的爹娘,在桂平苦苦地等了他六年以后,娶回了桂平。聂邦春的爹娘都放心了,桂平也开心了。聂邦春把重心转移到了事业上,他不再相信什么爱情了。后来,聂邦春能够一步一个脚窝地走到副县长的位置上,很多人都说,那是他家的桂平帮了他的忙。可是桂平的心中一直没忘记过去的伤痛,还有那可爱的孩子。她也千方百计地寻找过孩子,她知道这个孩子离她不会很远,但是她即使找到了又能怎样呢?聂邦春已经是副市长了,他看重的是自己的事业,自己也帮他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个阶段的目标,事实也证明,聂邦春和桂平的双簧演得是最成功的。比如,聂邦春相中了哪个位置,他自己不去找关系,而是桂平出面,桂平长得丑,不怕被人欺负,有点层次的领导都看不上桂平。但是,桂平的智慧是让人佩服的。桂平也能拿出真金白银来,让市里县里的大小干部大开眼界。桂平怎么能有钱?桂平与聂邦春结婚后,自己就办起了私营企业。凭着她的聪明,企业越办越大。桂平认为,一家两口子,一个有钱,一个有权,那才叫绝配呢。所以,她不惜一切代价支持聂邦春在仕途的路上一路向前走,她不允许聂邦春卡壳。其实聂邦春什么也不缺,他常和人说,我最不缺的就是钱。但是,有时候他受桂平的熏陶:凭啥给别人办事?这年头办事哪有白办的?该收的你得收,不收,人家还拿你当傻子呢!于是,聂邦春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收了几次也没出问题。就像盗窃,第一次得手,第二次又得手,第三次就顺手了,聂邦春此时就是这样的心态了。聂邦春收来的钱没有进自己腰包的。这一点让他感到很欣慰。他的钱都花哪去了呢?那些钱都直接或间接地进了一些领导的腰包。聂邦春知道,能管他这个级别的人,都是省里的人。他需要在省里摆平各路关系,就要在感情上投资。但是,感情的投资靠什么?除了请几顿饭之外,还要根据领导的爱好,投其所好,这样才能在省里吃得开,在市里说话硬。但是,当干部到了他这个层次,有很多事是不好亲自出面的,有很多时候,都是桂平在帮他的忙。给省里某领导的夫人办个几万元的美容卡,借给省里某领导的儿子一台车开,这些事,桂平都办得很好。领导的夫人喜欢桂平,总是盼着:桂平妹子最近咋没来?领导的儿子盼着:桂平阿姨最近咋没电话?桂平想:有人想,有人惦记着,这才是好事。帮人办了事,不张扬,也不邀功,最后人家想着你,念着你,这样才算把事办明白,有好事的时候人家也就自然地想着你了。但是最近桂平的企业发展得一直不顺利,一个失误的决策让她损失了上千万的资金,聂邦春帮他找了很多关系也没摆平这件事。这次失误直接导致了桂平企业的资金在周转中出了问题。这让桂平很着急,聂邦春也跟着上火。聂邦春也知道,现在商场如战场,一失足就容易全军覆没,桂平本身没什么文化,在现代的企业竞争中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