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他家在哪裡姓甚名誰,他隻道家住後山,名叫黃英。那黃英天天在壇前聽道,這老道也喜歡他應對機靈,有心收他為徒好好的調教,也不枉自己苦苦修煉的千年神功。於是老道帶小童回到洞府,天寒地凍時就在這洞裡修行。 小黃英口稱恩師嘴道謝,住在烏有洞中裡共渡寒冬。洞中的寶劍時不時寒光四射,小黃英一見就喜得不行,半夜裡偷偷取劍自己來舞,那寶劍六百年不曾出鞘卻閃著寒星。那老道見他舞得好,高興地把劍送給了小黃英。 那黃英欣喜若狂晝夜來舞,舞起來真是那蛟龍出海,遊蛇潛行。只見是劍若流星,形如黃練,忘情處劈到了那隻神鍾。聲如霹靂如石破驚天,地藏一查原來這是那四魄在修煉興風。 一個個驚雷接連轟炸這山裡。一個驚雷燒焦了那株菊樹,天上一隻大手掠走了小黃英,小黃英從此在山間不見了蹤影,就連他舞動的那雙寶劍,竟然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老道士雖知道是天上帶來的禍,可他不是正仙上不得天庭。他就一直守望在那枯樹之前,白天掐,夜裡算,好不容易才算到會遇到神仙。果然一個神仙從此路過,他用藏了八百年的老酒款待了上仙,他才告訴老道天上的故事。 只因小黃英在人間修出了靈氣,她已入不得黃巢的舊魂,又錄不進鬼薄、更登不得神壇。她心懷天下事,歷數帝王短,玉帝怕她心有再反,就把她關到老君爐裡苦練了七天。 開爐後她早已香消玉損,隻留得一枚珍珠大小、玲瓏剔透、血紅的仙丹。那仙丹浮在空中現出人形魂魄不散,口口聲聲喊她死得冤。玉帝正煩惱不知該怎麽辦,太白金星主張就讓她代黃巢的魂魄再下凡間歷練一番。 孟婆湯她一連喝了十八碗,就是忘不掉前世的恩怨。那孟婆一看慌了神,怕玉帝怪罪,就把仙丹直接泡在孟婆湯裡淹了三天。直到她完完全全忘了前世,小鬼們才把那一枚紅丹拋向人間。 “老道我趕快去掐算她投在了哪裡,就從SD追到了此間。”八兒在此已經聽得發了呆,她深深的擔憂那小黃英的命運。那老道一面叫徒弟,一面掏懷裡的東西要給她。 三奶奶見該辦得事情已經辦好,不想在聽這老道胡謅什麽前世今生,免得說出什麽不吉利的話來,就拽著八兒往回走。柳卿和柳成也戀戀不舍得往外送,只是那老道依然跟在屁股後面不肯離開,讓人群好生奇怪。一個瘋子的胡話博得了眾人的哄堂大笑,故事雖然精彩,怎能讓人相信? 老道士一面跟著一面唱,快板打得啪啪響,嘴巴鏘鏘,直把一群人吸引的一個個象見了耍猴的,一起跟著往四平店那條大路上走。大家都知道瘋道士所說的目連救母與他們平時所聽到的有所不同,一直想聽出個究竟。 只聽那老道在後面繼續說:“徒弟啊,等等我,我找你三百年了,找的好苦啊!”大家再次把目光投向八兒,只見八兒三尺多高,目若流星,眉心胭脂,豔若紅丹,正在瘋老道手裡掙扎。 他們此時早已走到了四平店的街中心。八兒的爺爺、和二爺正在街上吃午飯,一看那陣勢好生氣,忙去解救八兒:“你是哪裡的瘋子,還想拐賣孩子不成?”二爺喝道。那瘋老道哈哈一笑,:“俺一不補坑蒙拐騙,二不胡說亂纏,俺是來看俺徒弟的。造化,好造化,兩位老哥,你們可是好福氣了喲,修得了這樣靈秀的後人,可是要富冠千裡,福佑五代啊!不知道祖上積了多少陰德才有這福氣呀!” 那瘋道士不但把八兒的生辰八字報了出來,還把自八兒出生以後的一莊莊故事都提了起來,不管是關於攔住驚了的白馬還使殺死搶馬的歹人,甚至連他們家三疙瘩的死他都知道。這讓周圍的街坊十分奇怪。 街坊們也都打著哈哈去恭維兩位老人,兩位老人莫名其妙,忙問八兒的三奶奶:“志偉他娘,你和八兒到劉家莊去怎麽招惹上這個瘋子了?” “哎,就別提了,俺倆還沒有出咱這街頭這瘋子就跟上了,非說八兒是他徒弟!”三奶奶看兩位哥哥十分不解,隻好把事情的大概講了一下。 聽的人都笑了起來,不住的拿眼睛去飄那老道士和八兒,把八兒看了個大紅臉:“我根本不認識你!別跟著我!”八兒喊道。 “呵呵,不認識我,那我問你,你看我面熟不?聽我聲音熟悉不?”“這——倒是面熟,你像一個人, 好像我在哪裡見過。”八兒也不解得說道。這個瘋老道的音容好像真的在夢裡出現過一般。 “這就對了呀,你喝了孟婆湯,哪裡還能夠記得我啊,面熟就錯不了了!哎,天機不敢說漏半點,俺這裡有一首小詩,諸位不防去參悟參悟。如果悟出來了,那將是無窮造化,即便是悟不出來,那也沒有什麽妨礙。這卷軸送給你了,徒弟,讓它做你的護身符吧!”八兒再次掙扎開了瘋道士的大手,往家裡跑去。那老道看八兒跑了,瘋道士說這就懷裡掏出一個卷軸來,就把那幅卷軸塞到了二爺的懷裡“兩位老哥好造化,惜福吧!” 別人信不信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八兒的爺爺王敬海卻信了三份。都說信好不信壞,這樣的事情,我信他又有何妨?再說這個故事也太神奇了,就說八兒的相貌,特別是眉心那片紅印,那真是有說不出的靈秀之氣,再說那性格,一個小閨女哪裡有那麽大的脾氣? 二爺把這個卷軸拿在手上,他一手一抖,一幅一尺來寬的卷軸打開,舉起來足有一人多高,裡面是一幅龍飛鳳舞般的草書。 別人都看不明白,幸好八兒的二爺自小對書法講究,所以看這狂草竟有深厚的書底也很吃驚,不由得念了出聲,一堆人圍著二爺聽他念起來: 想當年,開封府包拯,黑面含月,秉正氣、通陰陽,剛柔兼濟,一代忠臣美名傳; 料如今,慘淡地弱女,嬌容捧日,揚聰慧、斂乖張,神鬼共佑,叱吒前程不可量。 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