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前面不遠就是英德了,那裡有陳課等人駐扎,咱們到了那裡以後再找他們要點補給。南雄那些鳥官員給的補給太少了,再往南恐怕就不好補給了,我估計廣州的韃子必定會派人北上,這麽多天了估計南邊都是韃子的地盤了。”說話之人正是胡一青,只見他身材短小卻神色精悍,面貌黝黑卻眼神似電,他與趙印選是表兄弟關系也是這支滇軍的副將。 “就怕他們不肯給咱們補給。”說話之人是主將趙印選,他比胡一青要高一些也胖一些,看外貌挺有威嚴。 “他們不肯給,咱們就自己動手去取,等咱們到了皇帝面前還怕他們告狀不成?”不等胡一青回話,趙印選旁邊另外一個高大威猛的大漢已經開口嚷嚷。這個人正是這支滇軍中地位僅次於趙印選、胡一青的王永祚。 胡一青又氣又笑的看了他一眼,“咱們奉旨前去護衛陛下,還沒開始跟韃子打仗呢先搶了友軍,你讓陛下怎麽想?” “那怎麽辦?”王永祚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問道。 “這只是咱們的猜測,說不定英德縣令與守軍都深明大義呢。”趙印選隻好安慰二人,說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話。 正在這時三人卻看到前面河岸邊有十幾人正在縱馬狂奔。等離得近了,三人發現那十幾人都是明軍打扮,顯然對方也發現了河道裡的滇軍船隊慢慢停了下來。 “對面是何人?為什麽縱馬狂奔是有緊急軍情嗎?” 問話之人是趙印選,問完他又感覺不對,因為對面之人不像是傳遞軍情的驛卒。 “我是大明韶州總兵童以振,奉命駐守湞陽峽。韃子大隊兵馬來襲,我等不敵前往韶州布置防禦,你們是何人?” 那些騎馬之人當中為首的雖然樣子落魄但是回答問題倒是有理有據,就像他們不是戰敗而逃而是真的回去布置防禦一樣。 “我是趙印選,我們是滇軍奉旨自南雄入衛行在(肇慶),前方英德城是否已經被韃子佔領?” “正是!韃子人多勢眾,趙將軍你們還是與我等共同返回韶州防禦吧。” “天子之命不可違,恕不能與童將軍一起返回韶州了。來人,上岸!” 等滇軍眾人上岸之後,趙印選隨即找來旗鼓官傳令“派出斥候前去打探英德韃子的消息,其他人人就地列陣做好準備。” 童以振等人見這支滇軍不肯隨他們回韶州執意要去肇慶,又見清軍沒有追來於是也留了下來。 等滇軍就地扎好營地之後不久,天色也差不多黑了下來,派出去的斥候也回來稟報了打探的消息。趙印選等人才得知清軍大部都在英德城中搶掠,少數精銳在城南大營中駐扎並且防守十分松懈,在營中喝酒取樂。 畢竟他們認為明軍幾乎全軍覆沒不可能再來劫營了,再加上今天是臘月二十九除夕夜,這個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大家也就都松懈了下來。 “我們現在就趁韃子不備領兵殺進去解救英德百姓。” 聽斥候說完,王永祚立馬起身神色激動的對趙印選、胡一青兩人大聲嚷嚷,接著便要出帳去領兵。 “慢著!”趙印選見狀連忙喊住了他,“韃子人多勢眾,我們要從長計議。” “還商量啥,早晚都得打這一仗。”王永祚皺著眉頭對趙印選不肯出兵表示不滿。 “我們遠道而來又一直坐船,士卒們都勞累不堪豈能立刻接戰?” 這時候胡一青在一旁說道“今天是除夕夜,我們可以讓士卒們先休息等到了三更天(23點到1點)起來吃個飽飯,然後四更天(凌晨1點到3點)趁韃子不備夜襲。” “胡將軍說的有道理,就這麽乾吧。”陳課、童以振在一旁附和胡一青的意見。 “一青兄弟說的有理,就這麽做吧,傳令下去原地休息,不得喧嘩舉火,嚴加戒備!”趙印選隨即下令原地修整,王永祚雖然不滿但還是聽令而行。 三更天一到,在大帳中趙印選開始安排夜襲事宜“胡一青領精銳五百人攜帶引火之物去襲擊韃子大營,王永祚率部接應。如果夜襲成功韃子亂作一團就追擊,趁機奪取湞陽峽,我負責攻打英德城中之敵。” 陳課與童以振見趙印選沒有提到他們,此次戰敗他們想將功補罪,於是連忙說道“我等雖然是敗軍之將,但是也想出一把力,趙將軍你下令吧。” “那陳將軍與童將軍隨我一起行動吧。” “遵命!” 眾人在吃完飯之後開始披甲準備夜襲,胡一青本來就是身材短小,他的馬也比普通馬匹要矮一些,更奇怪的是沒有馬鬃。 “等這次擊敗了韃子之後,韃子那裡有好馬,胡將軍可以換一匹馬。”童以振見胡一青的馬如此奇怪,便上前討好的說道。 胡一青笑了笑沒有說話,原來他這匹馬雖然生的矮小但是有耐力並且在戰場上絲毫不畏懼戰火也是胡一青的愛馬。 閑話少說,胡一青帶著精選的五百精銳一路銜枚疾走到了城南清軍大營處,發現大營中雖然燈火通明但是防守十分松懈,也沒見有人巡邏,哨塔上的人也看起來像睡著了。 於是胡一青命人去搬開據馬便於軍隊殺入的同時親自從身後取出短矛向哨塔上的清軍扔去,只見“嗖”的一聲,塔上的清軍已經被射中倒下。 隨後胡一青大喊一聲“跟我衝進去,殺韃子啊!”說完他就當先躍馬而入,其他人見主將親自衝鋒連忙跟上。 胡一青進了清軍大營之後就直奔中軍而去,那裡是清軍總兵等高級武將所在,顯然他想要擒賊先擒王。 一路殺到中軍後,胡一青發現清軍用車仗等物連在一起擋住了去路,於是當機立斷下令放火。隨後他一路左衝右突,逢人便殺同時放火。 很快整個清軍大營中亂做了一團,哭喊聲、臨死呻吟聲、火焰燃燒的聲音等交織在一起混成了更大的聲響。 這次夜襲的明軍都是胡一青精心挑選的精銳,他們身後都帶著一些短矛。這些短矛類似於現代的標槍,都一米多長,用法也與標槍相似,見到有迎戰的清軍便投擲過去,清軍一下子便被扎在地上,鮮血橫流更顯恐怖。同時他們都手持短兵與盾牌衝進去亂砍亂殺,那些想組織抵抗的清軍很快就被殺散。 原來雲南的土司兵善於用標槍、刀盾近戰而這些明軍在雲南與叛亂土司作戰時候也學習了他們的戰法。 這時候胡一青看到清軍中軍中有一人在大喊組織清軍抵抗,看他的甲胄應該是名高級武將,於是策馬衝了過去扔出短矛。那名清軍將領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一矛扎在了地上,口中噴吐鮮血顯然活不了了。 他周圍的士卒頓時亂作一團同時大聲哭喊,隨即中軍中湧出更多的披甲兵士,他們用刀斧砍開鏈接車仗的皮索想要來殺胡一青。 胡一青一邊騎馬來回跑動一邊隨手投擲短矛,每次投出都有人應聲而倒很快便把那些清兵殺得膽寒再也不敢靠近。 在外面準備接應胡一青的王永祚見清軍大營已經火光四起,知道胡一青襲營於是帶領部下跟著殺了進去。他們這支部隊帶的武器又不相同,他們帶的是雲南特有的藥弩毒箭,衝進大營之後看見清兵就亂射一通。 胡一青不知道他剛才那一矛射死的正是清軍主帥張道瀛,此刻清軍已經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開始崩潰。古代軍隊一旦崩潰了,那麽跟普通老百姓也沒有區別了只能被勝利者隨便屠殺,只見那些清兵們一個個丟掉兵器、鎧甲掉頭往營外衝去而明軍緊隨身後追殺。 當城外大營亂作一團的時候,城內的清軍也被驚醒了,他們在董方策等人的帶領下匆忙披甲出城援救大營,結果被趙印選堵了個正著。 先是一頓弓弩亂射接著就是短矛橫飛,再接著就是這些善於山地近戰的滇軍手持短兵盾牌殺進了清軍隊伍中。 很快出城的清軍也被殺得丟盔棄甲組織不了有效的抵抗,等他們想逃回城中之時卻發現城門緊閉。原來被他們欺壓糟蹋的英德百姓在城中士紳組織下,殺掉了守門官兵關掉了城門。 董方策等人見進不去城隻好落荒而逃,很快漫山遍野都是清兵的逃兵,至於能逃回去多少只有天知道了。 到了天亮之後,英德城中的士紳們才小心翼翼的查探城外情況,當他們發現是明軍獲勝之後連忙出城犒勞王師。 很快趙印選等人也接到了胡一青的消息,成功佔領了湞陽峽打通了南下的道路同時俘獲清軍一千多人加上趙印選等人俘獲的一千多人總共有兩千多人的清兵被俘。 到了大年初一中午,趙印選與眾人商議之後決定把清軍俘虜全部殺掉,一是因為他們要南下沒法帶俘虜前進,二是這些清兵把英德禍害的不輕,民憤極大。 這次夜襲清軍,滇軍損失極少不到兩百人的傷亡卻獲取了大量的甲胄兵器同時取得了三千多顆金錢鼠尾的人頭戰功。 於是他們等人在英德城中修整了兩天之後於大年初三繼續出發向肇慶而去,隨行的還有陳課、童以振與一些從軍的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