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說朱由榔如何在肇慶與眾臣扯皮親征的事,在三水城外瞿式耜所部明軍與李成棟部清軍已經開始了大戰。清軍自正月初十從廣州出征之後於正月十一日夜到達三水城外,卻意外的發現三水城防守嚴密於是放棄了夜襲的念頭,開始老老實實的扎營做長久圍攻的打算。 雖然三水城城牆並不高大,但是由於城池外水流縱橫,城外又有泥沼之地實在是不利於李成棟部北方軍隊進攻。 而鄭廷球部水師在之前被李成棟派去進攻高明縣尚未返回,善於用火器與水戰的施福、施琅等人被李成棟歧視他們帶著火炮輜重在後面尚未到來。 三水城中的瞿式耜也已經得到了清軍到達城外的消息,於是連夜召集諸將商議軍情。 “閣老,趁韃子剛到立足未穩,末將願意領兵出城擊賊。” 在大堂裡滇軍王永祚向瞿式耜建議出城反擊,他之所以明知清軍數量比明軍要多還是建議出城進攻,一方面是之前英德之戰的時候胡一青立下大功,王永祚想這次由自己來立功,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有些輕敵大意了,覺得清軍戰鬥力不過如此。 “王將軍勇氣可嘉但是也不可輕敵,李賊從徐州降虜之後轉戰千裡死於其手的忠義之士不計其數,恐怕他早有準備。” 瞿式耜見王永祚請戰心切於是溫言撫慰並接著說道“三水城外河道縱橫又有泥沼我等可守城而戰等賊軍士氣已失再行出擊。” “正是因為三水城有水道與泥沼才正適合出城反擊,這裡不利於賊軍騎兵出擊,正適合我等步卒結陣而戰。” 見王永祚堅持要出城迎敵,瞿式耜擔心士氣受損於是便不再堅持。“那可以等到四更天敵人困乏之時再出城襲擊可達事半功倍之效,王將軍出城擊賊,胡將軍接應,老夫等兩位將軍的好消息。” 王永祚與胡一青對瞿式耜所說的凌晨襲營也都沒有意見,於是紛紛回去挑選精銳做好夜襲的準備。 當天夜裡四更天的時候王永祚帶領挑選好的五百精銳飽餐一頓之後接著在三水東門縋城而出,趁著夜色向清軍營地摸去。 一路銜枚寄走王永祚帶人很快就來到清軍營地邊上,他們拔掉鹿角直奔中軍大帳殺了過去。可是等他們衝進中軍大帳之後卻發現這是一個空帳,知道敵人有備不由大驚失色。 “不好,韃子有了防備,大家快撤!” 見狀不妙知道中了埋伏,王永祚大聲呼喊著讓眾人撤退,正當他們慌亂而撤的時候,四周喊殺之聲大作,清軍從四面八方圍了上來。 一時間羽箭狂風驟雨一般向王永祚所部明軍射來,因為王永祚所在的地方有火光再加上他大聲呼喊於是射向他的羽箭也最多,幸虧他身披重甲加上身邊的親兵及時救護才沒有丟了性命但還是受了傷。 這一輪齊射之後,清軍長矛兵手持長矛在盾牌遮擋之下開始向被圍在中間的明軍逼去。由於明軍是為了襲營所以他們帶的都是短兵與盾牌在被圍住之後一下子就陷入了危險境地。 而在離戰場不遠的一處高台上,李成棟身披重甲對身邊的李元胤冷笑說道“上一次他們就是襲營才擊敗了張道瀛他們,這次居然還想襲老子的營。真是癡心妄想,難道不知道老子是襲營的祖宗嗎?元胤你帶人去堵住營門防止被圍的蠻子突圍也防止有人接應他們。” “是,大人!”李元胤是李成棟義子,叫他大人倒不是諂媚而是正常稱呼。 在外面準備接應王永祚的胡一青,見清軍營地並沒有大亂反而燈火通明喊殺之聲喧嘩震天知道王永祚中了埋伏。於是連忙命人通知瞿式耜讓他做好準備守好城池防止清軍趁亂攻城,接著他便率所部精銳向清軍大營殺去。 李成棟也確實想到了利用混戰之機派人進攻城門,結果他派的兵馬來到城邊就被一頓亂箭射了回去,他們知道沒法趁亂攻城就轉身又回營圍攻明軍。 這樣整個清軍大營雙方混戰成了一團,最中間是王永祚所率五百人精銳,中間是李成棟等人的清軍主力,外面又是胡一青所部的明軍援軍。 胡一青大呼酣戰,他除了自己身上帶著短矛之外身邊親兵也都帶著短矛以備胡一青所用,每次胡一青大喝一聲投擲一根短矛就有一名清軍倒下。 由於短矛利於近戰,投擲之後即使身披重甲只要被擊中立刻會破甲而入,所以等胡一青殺到後來身邊已經沒有清軍敢阻擋於他。 只見那些清軍們一邊亂跑一邊大喊“蠻子凶猛,大家快跑!”一時間清軍陣勢居然有被衝垮的架勢。 這時候李元胤帶著親信家丁趕到見到此情此景不由大怒,拔刀就把身邊一個亂跑的清軍士卒砍死然後喝道“敢亂我軍心者定斬不饒!給我回去擋住這些蠻子!” 接著他命令清軍手持厚盾牌只露出長矛矛頭結陣而行,胡一青由於已經投矛數十根殺了幾十名清軍之後體力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再也無力破陣,於是就與李元胤部清軍僵持起來。 不過由於胡一青所部拚死而戰給清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王永祚率領所部趁機猛衝終於在天快亮的時候殺了出來,兩方匯合之後邊打邊撤撤到了城邊,早已等候多時的瞿式耜下令開城門接應他們回城。 清軍追到吊橋邊被一陣弓箭火銃給打了回去,於是也撤兵回營,雙方的戰鬥這才算結束。 這次明軍襲營已失敗而告終,王永祚所部五百人只有一百余人逃了回來,王永祚本人也重傷不醒,胡一青所部也損失一百多人而清軍損失不多。 到了天亮之後,也就是正月十二日清晨,李成棟命人把戰死的明軍都砍掉腦袋插在長杆上到三水城前示威,胡一青在城頭看到同袍一個個死不瞑目的樣子不由大怒要出城而戰。 “胡將軍不要中了敵人的激將之法,他們就是想讓將軍出城與他們野戰,我們只要守好城池總有替犧牲將士報仇的時候。”瞿式耜見胡一青雙目通紅要出城與清軍拚命,連忙上前拉住他好言相勸。 胡一青被瞿式耜勸導一番之後也逐漸冷靜了下來,他知道暫時不能再出城與清軍拚命了,於是向瞿式耜行禮之後回去探望王永祚的傷情。 瞿式耜等胡一青走後卻憂心忡忡的看向城外,他不擔心清軍攻城但是擔心朱由榔不在肇慶城中或者清軍派人繞道去攻肇慶,要知道他所了解的朱由榔還是那個聞風而逃猶如驚弓之鳥的朱由榔。 “願上帝保佑大明,希望陛下不要再逃了,不然軍心可就瓦解了到時候我死不要緊,整個大明江山可就危險了。”瞿式耜在心中默默禱告,因為他是明朝的天主教徒所以禱告的時候也是向上帝禱告,這也是明朝時期西方對中國的一個影響,很多士大夫都皈依了天主教。 李成棟部清軍見明軍守城不出,於是便把他們從四周擄掠驅趕來的百姓趕到前面讓他們背土填河一方面打擊守城明軍的士氣另一方面也是在等待後方火炮輜重趕來,雙方在零零散散的交火之中度過了一天。 其實瞿式耜擔心的不無道理,李成棟在從廣州出兵之時就派鄭廷求的水師與廣東新降的總兵謝尚政領著一部分偏師從水路進攻高明縣。 高明縣屬於肇慶府這裡設有太平都巡檢司(現地址在佛山市高明區),清軍這支偏師沿倉步水(高明河)前進攻克太平都巡檢司之後就來到了高明縣,結果縣令與守軍望風而降,這一天是正月十四日。 高明北部山區丘陵是瑤族聚居的地方,雖然丘陵綿延不適合大軍輜重前進,但是偏師輕裝還是可以行進的。 過了這個丘陵之後就可以繞過羚羊峽天險直達西江南岸與肇慶隔江而望,李成棟派這支偏師就是準備在攻羚羊峽受挫的時候繞道攻擊肇慶。 不過李成棟沒有料到的是朱由榔會舍棄羚羊峽天險親自領軍前往三水與瞿式耜會師,讓李成棟更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後院會起火。 正月十四日也就是清軍攻克高明縣城的同一天,張家玉與到滘村義軍首領葉如日、莫子元等人一起攻破了東莞縣城。 東莞縣清軍知縣、縣丞等都被處斬他們的家產也被獎勵給了義軍,但是由於義軍數量太多這些錢財明顯不夠,於是張家玉親自前往賦閑在家的前刑部尚書李覺斯家中籌餉。 沒想到李覺斯身為東莞最大的富戶又身受皇恩卻以家貧為借口拒不同意籌餉,張家玉沒辦法隻好苦苦哀求向他曉以大義,但是李覺斯命人把大門緊閉據不見面。 “這李覺斯真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要我說咱們直接把他家的錢糧征用了算事,何必低聲下氣的求他?”在與張家玉回去的路上,葉如日憤懣不平的對張家玉說道,“我們拿命來打韃子,不過是他相助一些錢糧罷了,他如此不識好歹。” “我們是義軍,起兵是為了保衛家鄉不是劫掠錢糧,對於投靠韃子的人可以直接征用,對於這些致仕還鄉的縉紳們還是要以禮相待的。” 張家玉怕葉如日魯莽行事,急忙加以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