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7

第100章 雨骤
  “偽臨朝者桂王,原本藩王,竊據大位,不思順天行事而肆意妄為。。。。。本部堂今興大軍替天子討賊,有歸順者原官加一等。。。。”在武昌臨時行轅內朱由榔面無表情的聽著使者在念誦傅上瑞的《討桂王檄》,直到使者戰戰兢兢滿頭大汗的讀完之後,他才冷笑一聲道“朕百戰辛苦到頭來卻成了竊據大位的叛逆了?先帝的血脈就這麽重要嗎?”
說完他站起身來對身邊的堵胤錫、張家玉、王承恩、何兆寧、胡一青等文武官員說道“你們也認為朕是叛逆嗎?如果你們也這麽認為,那麽朕就退位讓賢。”
聽到朱由榔這麽說眾人連忙跪下,堵胤錫當先開口說道“陛下說的哪裡話?臣等隻認陛下,就算思宗先帝複生這天下也是陛下的,何況一個來路不明的永王!”
堵胤錫的話是化用了漢光武帝劉秀回答王郎使者的話,當年河北王郎自稱是漢成帝的遺孤要求劉秀稱臣,於是劉秀回應“設使成帝複生,天下不可得,況詐子輿者乎!”表明自己堅決不肯讓出百戰所得的江山,堵胤錫說這句話意思就是朱由榔百戰所得的江山不用想讓。
其他人見堵胤錫表態也紛紛跟著表態“我們隻認陛下!”胡一青更是大聲道“除了陛下之外其他人都是叛逆,什麽永王、魯王俺都不認。”
朱由榔聽了雖然心裡高興但是表面還是斥責道“不要瞎說,這又關魯王什麽事?”接著說道“既然大家都認可我之前做的微小的貢獻,那麽我也當仁不讓。”
“元子,幫我寫一份討逆詔書,命各地兵馬準備討伐逆賊!”
“遵命!”
當張家玉寫好一份文采斐然的討逆詔書之後,興國公李赤心大聲對朱由榔說道“陛下,臣願率忠貞營討賊,定將一乾逆賊獻給陛下。”
聽李赤心說完朱由榔心裡一動,當即答應下來“好!那就由興國公率領忠貞營討賊!”朱由榔知道忠貞營出身大順軍余部,與崇禎一系可以說是血海深仇,他們絕對不會讓崇禎的後人再坐上皇位。
當年崇禎全家都被李自成逼死,忠於崇禎的大臣很多都是全家自盡如今這些人擁戴來歷不明的永王繼位,將來必定會清算忠貞營,這也是李赤心積極要求作為先鋒的原因。
永歷二年三月二十二日,朱由榔率領禦營親軍以及郝永忠所部鎮守武昌而以忠貞營為主力從武昌南下討賊。此次王坤、傅上瑞、劉承胤等人的叛亂主要是波及的是未曾被清軍佔領的湖廣永州、辰州以及湘西、廣西部分土司。
身在辰州的傅上瑞發布檄文之後當即召集當地的軍隊北進,由於朱由榔的改革觸動了一些大地主以及衛所高級軍官的利益,他們又沒有接觸過清軍所以心懷僥幸心理認為大軍一動傳檄而定,於是紛紛跟著叛亂。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施州衛、永順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沅州、辰州、寶慶府等地紛紛淪陷,一時間山河變色。
一些原本觀望中立的人心思開始活絡起來,南昌城內昌國公府內兩人正在廳內飲酒座談。
“建武侯對永王之事怎麽看?”金聲桓舉起酒杯敬了王得仁一杯酒。
王得仁將酒一飲而盡然後看了金聲桓一眼說道“我已經向陛下上表願意領兵前去討伐叛逆!”
“啊?建武侯為何不和我商量一下?”金聲桓沒想到王得仁動作這麽快,已經給朱由榔上表要求討賊了。
“討伐叛逆不是為人臣子的本分嗎?還用商量嗎?難道昌國公有別的想法不成?”王得仁冷笑一聲,接著又說道“看在咱倆共事多年的份上我勸你一句,打消不該有的心思。你覺得就憑西南那些土雞瓦狗能成事嗎?就連韃子都被陛下擊敗了,那些人頂什麽用?再說了我當年可是打進北京城逼得崇禎上吊,你覺得我會跟崇禎的兒子一起反對陛下嗎?我有那麽蠢嗎?”
被王得仁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金聲桓過了一會兒才苦笑道“是我糊塗了!我這就上表給陛下要求討賊!”
就在金聲桓與王得仁商議上表自薦要求討賊的幾天之後,在廈門中左所內也發生了類似的對話,對話之人正是魯王朱以海與他的心腹之人定西伯張名振、張煌言。
“傅上瑞的書信你們都看完了,你們對這件事怎麽看?”坐在主位的朱以海對二人問道。原來傅上瑞發動叛亂之後接著就四處派人封官許願拉攏其他人一起反對朱由榔,他的使者也趕到了廈門。
“殿下怎麽看待此事?”張名振卻沒有直接回答朱以海的問話而是直接反問,他是朱以海的心腹與他可以說是肝膽相照因此二人之間沒有虛言試探。
“俺認為傅上瑞等人不可能成事,他們手下的兵馬怎麽可能是陛下的對手?連韃子都被陛下所擊退,何況那些衛所兵馬?”朱以海倒是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殿下英明,臣認為應該將傅上瑞的使者給綁了押往武昌交給皇帝處置。”張煌言聽朱以海說完直接接話。
“需要這樣嗎?完全不留一點余地嗎?”朱以海沒想到張煌言的建議如此直接,不由有些詫異。
“既然殿下認為傅上瑞等人不能成事,那為何不直接向皇帝表示我們的忠誠與善意呢?”張名振也同意張煌言的意見。
“既然兩位先生都認為應該將使者綁了交給皇帝處置,那麽就依你們的意見行事。”見張煌言、張名振都這麽認為於是朱以海下定決心正要下令派人去抓傅上瑞的使者。
正在這時有人從門外匆匆趕來,正是義興伯鄭尊謙,他是鄭彩的同族不過他與鄭彩的跋扈不同,他更忠誠於魯王。他一進門就對魯王大聲說道“殿下出大事了!”
見他神情焦急,魯王急忙起身問道“出了什麽事?”“建國公(鄭彩)突然召集兵馬與傅上瑞的使者一起出兵討伐廣州了!”
魯王三人聽鄭尊謙說完都大驚失色,他們沒想到鄭彩如此膽大妄為,根本不與他們商議就擅自出兵。其實這也與魯王一系的人馬與鄭彩一系的矛盾有關。
原本鄭彩擁戴魯王是想和鄭芝龍擁戴隆武帝一樣拿他當個傀儡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沒想到魯王卻不是甘願做個傀儡的人,他原本就有一部分兵馬又得到了福建軍民鄉紳的支持實力越來越雄厚。
這讓鄭彩又恨又怒,本來因為清軍的壓力雙方還暫時相安無事,但是隨著朱由榔節節勝利清軍在福建也逐漸退縮。正在這時候傅上瑞的使者來到了福建。
原本傅上瑞的使者只是來聯絡魯王,但是他發現魯王對其並不熱情而是十分敷衍,於是這個使者在了解了福建的情況之後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偷偷刻了一顆大印,正面寫著“南安郡王”下面還有一行小字“世鎮福建如沐王府故事”,好嘛一個小小的使者直接將福建封給了鄭彩。
鄭彩也是一個有野心沒文化的家夥,他見了大印之後大喜立刻就點起兵馬起兵也沒管這個大印的真假。其實就算真的知道這個大印是假的,他也會出兵。因為他覬覦廣東的財富很久了,自從朱由榔控制廣東與鄭成功交易以來,鄭彩看著雙方賺的盆滿缽溢早就垂涎欲滴了,這次終於找到了出兵的借口。
魯王帶著張名振等人急匆匆的趕往廈門的碼頭,等到了碼頭之後他發現鄭彩全身披掛已經準備出發了。他急忙大聲喊道“且慢!”
鄭彩回頭看見魯王不由眉頭一皺,等魯王到了身邊之後他才開口道“殿下有何事?”
“建國公這是要去哪裡?”
“奉詔討賊!”
“奉誰的詔?討哪裡的賊?”
這時候站在鄭彩身邊的他的兄弟鄭聯開口了,他說道“殿下,難道不知思宗先帝的血脈永王已經在沅州繼位了嗎?當然是奉他的詔討伐桂王這個叛逆。還有家兄已經被陛下冊封為南安郡王了。”
“永王之事還沒有弄清真假,豈可倉促出兵?”朱以海聽到不由大怒,連朱由榔都沒有插手自己這邊的爵位安排,沒想到遠在沅州的傅上瑞就敢插手,他沒想到是使者的膽大妄為。
一旁的傅上瑞使者怕事情暴露急忙說道“郡王殿下還請速速發兵,不然桂王叛逆有了防備就不好進攻廣州了。”
“還請王爺回府,討伐叛逆之事就交給臣了。”說完鄭彩再也不管魯王的反應直接上船命令大軍開拔。
魯王見鄭彩如此跋扈,不由大怒但是四周都是鄭彩的人馬他也無可奈何,隻好拂袖而去。鄭聯作為鄭彩的兄弟留守廈門,他也被使者封了一個侯爵心裡不由美滋滋的也不去管魯王的去向。
魯王回到府中之後對張名振等人說道“鄭彩如此悖逆,寡人實在不能容忍了,你等回去調集人馬先佔領了此地再派人去告急。”
  見魯王要火並鄭彩在廈門的留守部隊,張名振等人也都領命而去,他們也對鄭彩的行為極為不滿。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