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英雄乱三国

第95章 吕布失兖州,陶商得姐姐
  原來因為城中缺糧,駐守兗州的薛蘭、李封領兵外出掠奪。
  被曹操打兩個措手不及,殺了薛蘭、李封二將,佔領兗州。
  收復兗州之後,程昱認為兵貴神速,應當立即發兵攻取濮陽。
  曹操深以為然,當下命令典韋、許褚為先鋒,夏侯惇、夏侯淵為左軍,李典、樂進為右軍,曹操自領中軍,於禁、呂虔為後援,馬不停蹄地殺向濮陽。
  直接讓將士在城下辱罵、挑釁呂布。
  呂布本來失去兗州,已是憤怒至極,聽得有人挑戰,如何能忍,當下便要提著方天畫戟去殺曹操。
  陳宮勸說道,“曹操勢大,張邈、張超援軍未到,兗州的散落兵勇也沒有聚齊,現在出戰,難以取勝。”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堅守城池。不如等待援軍到達,再與曹操一戰。”
  呂布面有寒色,“我怕過誰?”
  當下不聽陳宮勸阻,毅然領兵出城作戰。
  許褚提著一把大刀便出來迎戰。
  曹操見許褚與呂布戰了十余個回合,不能取勝,便說道,“呂布此賊,非一人可戰勝。”
  身旁典韋一聽,提著雙鐵戟便衝上前去,對著呂布就是一通狂砍。
  呂布何等人物,手中方天畫戟橫掃全場。
  胯下赤兔馬腳下生風,對陣二將,絲毫不落下風。
  曹操見許褚、典韋都不能拿下呂布,便朝軍中大喊,“誰可去擒拿呂布?”
  這下,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都殺了出來,四面夾擊。
  六員大將齊攻呂布。
  饒是呂布武藝再高,雙拳難敵十二手。
  戰了數招之後,呂布遮攔不住,便要撥馬回城。
  誰知濮陽城中的世家田氏出爾反爾,因為家私被呂布掏空不少,心中生怨。
  又見曹操勢大,知道不可擋,當下反了水,帶兵殺了守城的將領,將城門封住,不準呂布入城。
  呂布心憂如焚,只能帶著敗軍往定陶方向逃奔。
  陳宮知道田氏反水後,當機立斷,領著手下保護呂布家小逃出東門。
  在曹操一路追趕呂布的時候,陶商正在徐州火急火燎地救災。
  這一次是天災!
  徐州大旱兩個月,滴雨未下。
  四處鬧饑荒。
  雖然前期陶商與陳珪、陳登等人已經做了不少準備,興修水利,廣種田糧,可是依舊架不住這般大旱之災。
  許多谷物還未成熟便已經田地開裂。
  豆類還沒有成長,便已經枯黃。
  此時的農作物種植,全是靠天吃飯,一旦沒有收成,不知道會餓死多少人。
  這日夜晚,陶商召集大家在府上碰頭。
  看著已經脫了一層皮,又黑又瘦的陳登,陶商感慨不已,“陳登,你這段時間辛苦了。”
  “我聽說你連續一個多月都沒有回家了,晚上都是領著地方官員睡在田間地頭,守在水庫邊上。”
  “你也要注意身體,這抗災,可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
  陳登很上火,嘴角都乾裂了,喝了一口茶水,“我們的行動還是太晚了,沒有預計到這次乾旱竟然持續這麽長時間。”
  “我們前期修建的蓄水池還隻積攢了一半的水就被用光了,許多渠道因為乾裂得太厲害,缺口太多,引過去的水至少白白浪費了三四成。”
  “因為缺水,河道乾涸,有些地方的村民為了搶水,還發生了械鬥,死了不少人。”
  “唉,都怪我啊,以前怎麽沒有想到這些,還是主公前期提醒我才去做,總是晚了一步。”
  孫乾說道,“此次天災,幸虧主公提前準備,陳登全力以赴,保住了一些地方飲水的供應,才保住了不少糧食。要是放在以前,早就顆粒無收。”
  “我聽說青州、兗州、冀州、南陽等地也是因為大旱,又加之戰亂,不少人流離失所,出現了人吃人的慘烈景象。”
  “我們徐州能有目前這等狀況,已經是難得了。”
  其他人紛紛發表意見,至少證明,當初陶商興修水利的決策是英明的。
  只是人力有時盡,蒼天太無情。
  陶商說道,“天災突降,過去的事情再悔恨、再埋怨已經無濟於事。現在我們要集中精力做的,就是救人、救糧食。為此,我們要做好三個方面準備。”
  “其一,確保不能發生大規模的饑荒。百姓辛辛苦苦種出的稻谷,能保住的盡量保住。實在不能保住的,就提前進行收割,能收多少算多少。”
  “其二,現在曹操正在與呂布、張邈,無力攻擊我徐州。除了留下必要的守城將士之外,其他的將士都投入抗旱救災之中。老百姓的糧食要保住,老百姓的性命更要保住,堅決不能發生百姓因為缺水被活活渴死的悲劇發生。”
  “其三,府庫中的存糧要拿出來賑災,徐州城裡大戶的糧食也要拿出來救災。丹陽醇停止生產,我們官員帶頭,有錢出錢,有糧出量,共度難關。各大商家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發國難財,借機哄抬物價。我把話放在這裡,誰要是這個時候發國難財,誰要是這個時候哄抬物價,發現一起就嚴懲一起,找到一人就殺一人。我們徐州,絕對不能發生因為饑荒引起的難民潮!”
  陳珪深以為然,“主公所言極是,此次大災,如果我們徐州能挺過去,盡量少死人,就比其他地方要強很多,日後徐州必定會大興啊!”
  “我陳家堅決支持主公的意見,陳家的糧倉、糧鋪開倉放糧,絕對以市價出售糧食。同時拿出三成糧食來設粥鋪,救濟難民。”
  糜芳見陳珪都這般說了,自己是徐州的最大戶,便說道,“我糜家絕對按照主公說的來做,凡是主公說的,我們堅決服從;凡是主公反對的,我們堅決抵製。”
  “一句話,我們糜家與主公永遠在一起,與徐州百姓在一起。”
  “抗旱救災,我們糜家永遠在路上!”
  陶商眼中一亮。
  嘿,糜芳這胖子覺悟很高啊。
  以前他總是躲在糜竺的背後,不聲不響的,像個跟屁蟲一樣,不顯山露水的。
  最近幾次陶商的決定,在關系到徐州生死存亡的大是大非上面,糜芳總是能跟得上腳步,倒是令人刮目相看了。
  “說得好,糜芳能有此覺悟,有此決心,不愧是徐州最大的世家,不愧是徐州百姓擁護、愛戴的豪紳。”
  “陳家、糜家有如此決心,有如此高尚的品格,我心中很是欣慰,我代徐州百姓先行謝過來了。”
  “還有徐州的其他世家、大戶,都要一起發動,只有凝心聚力,才能共度難關。”
  “我們雖然是徐州官員,可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我向你們保證,只要徐州穩定,徐州太平,日後我給你們的回報絕對是翻倍的。”
  眾人又商議了其他事情,拿不定的,陶商都在現場拍板。
  這個時候,陶商才明白自己作為一方諸侯需要的勇氣和毅力。
  因為自己是決策的制定者,也是出現問題最後的拍板者。
  自己的一言一行,任何一個決策關系到眾多百姓的生死,關系到徐州的存亡,壓力很大。
  可是既然坐上了這個位子,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後,該拍板的時候就要拍板。
  魄力、毅力,英明神武,就是體現在最關鍵的時刻。
  這就是主心骨,這就是大家擁護、追隨的主公!
  商議完事情,聽得陶謙最近身體又不大好,陶商便準備去看看他。
  還未走到院子,便碰到了一個女子。
  這個女子約莫二十五六歲,是個極美的少婦。
  尤其是皮膚白皙,像一塊晶瑩剔透的美玉。
  這種年齡的少婦,無論是身體,還是姿態,最是動人心魄的時候。
  一見到陶商,少婦便面露喜色,“弟弟, 你來了啊!”
  陶商也是心生歡喜,“乾姐姐,你什麽時候來的,我怎麽不知道?”
  少婦說道,“才來一回,剛去爺爺那裡過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