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志健米鋪位於活動室對面,是以前礦上廢棄老廠房,大概五百平米。 當年廢棄的老廠房皆是破舊不堪,裡面布滿雜物蛛網,四面漏風、屋頂漏雨,靠近窗戶一側,還長滿一米來高的雜草,蛇蟲鼠蟻更是多不勝數。 這樣廢舊廠房是相連的三間,沒錢的買不起,有錢的看不上,一晃眼,荒廢三年無人問津。 第四年,伍志健積蓄買下來,親自刷門漆、糊窗、鏟草殺蟲,整理乾淨,屋頂請仍修葺好,礦上獨家米鋪開張,開始慢慢經營,一步一個腳印,從無到有。 收購農戶手裡的各種雜糧、粗糧,五百平的廠房逐漸被堆放成糧食倉庫。 一麻袋一麻袋的糧食都快堆到天花板,那時候,夜不閉戶也鮮有小偷。 平日裡還有賣糧食、脫谷殼、打米粉的生意,口袋裡的錢不斷增加,開始動歪心思,為了利益壓低農戶收購價格,再高價賣出,這回還設計昧人店鋪。 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不過,鄧鴻運無暇八卦伍志健的續後,他這邊也攤上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如鯁在喉。 翌日上班,謠傳又更新了,說某食堂雜工給廠長送禮,廠長對他在外面擺攤撈外快視若無睹,甚至還從中得到好處費。 這讓鄧鴻運十分無語,食堂裡的活他一點沒落下,排班還是按照劉升海那表走,他也沒向領導反映,早班兢兢業業完成,跟人交接好才下班。 他食堂雜工這個職位,並不是編制內的正式員工,只是個臨時工,與他晚上去擺攤不衝突。 估計是這段時間賺錢,被眼紅之人惦記上,知道走正路奈何不了他,才四處散播謠言,企圖用輿論來膈應他。 鄧鴻運重來一世,不想再將就活著,他若離開廠裡,只能是自己不想乾自願辭職,而不是因為這樣的流言蜚語被迫離開。 一開始生計所迫,他接受這份工作,現在有了新出路,他完全可以另謀高就。 現在與林叔的生意,完後每個月都能有穩定進項,手裡還有閑錢,那臨時工工資,說實話還沒他擺攤賺的錢多,他只是想把所有空閑時間利用起來。 白天食堂打雜,晚上擺攤,一人工作雙份收入,想要給家人好更好的生活,他就得拚老命工作。 不出意外,張鋒林與鄧鴻運兩人又來到廠長辦公室,匯報他們昨晚探查情況。 得出結論:田裡的小螺,並不是駭人聽聞的福壽螺,暫時可以放心,等到下秧苗再看。 之後鄧鴻運還問廠長,他何時給他送禮來著,他自己怎麽沒印象? 張鋒林一旁笑聲說,是自己昨晚回家沒見著他爸,隔著院子聽見他在廠長家,於是乎他端著裝滿大雜燴的碗過去找人,許是他們吃的興起,說起是從鄧鴻運家帶回來,家裡人多嘴雜,一來二去話都變了樣。 果然跟領導走太近容易惹是非,他打算以後一律禁止外帶,只能堂食吃完再走。 咦,靈光閃現,他想到謠言的破解方法,只不過有些心疼荷包。 人們往往越是好奇新事物,越是容易把它妖魔化。 既然他們都好奇送給廠長啥大禮物,那就讓他們親眼看見,親口吃到,還能起到宣傳作用。 山邊野竹林雨後苦筍長勢旺盛,之前他們挖過筍子的那片地上,比比皆是,這回他還發現一種珍貴食材--金蟬花。 濕潤的竹林深處,看到一簇簇金絲小白花,一開始他還不確定,隨後挖開一看,上半截是花,下半截是蟬蛹,金蟬花無疑。 這要是遇到識貨的人,價格不菲啊。 這幾日,鄧鴻運早晨五點出門,去野竹林挖苦筍、金蟬花,打過露水的筍子特別新鮮,挖滿一竹筐便背回家。 正好老媽閑來無事,可以幫他收拾苦筍,去皮焯水。 他七點整趕去廠裡上班。 幾天下來,收獲兩百多斤苦筍。 接下來他打算做兩樣菜帶去廠裡給大夥試吃,一是苦筍釀,而是紅油苦筍肉醬,會把重點放在苦筍肉醬上。 從肉鋪買來一整個剔骨後腿肉,林父原本想不收他錢,說自家生意想要,拿去就成,錢不要。 鄧鴻運態度堅決:“做生意明算帳,公私要分明。”林父不再堅持。 這回他隻做了三十來個苦筍釀,肉餡比上次自己吃的少些,上回自家人吃多釀肉,燈籠摸樣的筍肚都快撐爆,這回釀的量少顯得瘦弱些。 他把省下來得肉餡全做了油紅苦筍肉醬,又從瓦崗廠批發一批不同規格的小瓦罐,把紅油苦筍肉醬裝進去八分滿。 一大早,鄧鴻運興衝衝提著一個沉甸甸大網兜上班去。 正巧今天全廠開例會,人最多的日子。 他拎著網兜進食堂,不少人問他帶的啥東西。 他順勢招呼食堂同事,來試試他親手做的菜,三個大瓷碗一字擺放在桌子上。 大家眼神裡充滿好奇。 “大家夥快來幫忙試試味道,上回自己家做的菜,送去給熟人嘗鮮,也不知怎麽到了領導手裡,還說這是我特意給領導送的大禮,我想著也不是什麽精貴的菜肴。” 邊說邊揭開第一個碗蓋子,碗裡堆著冒出尖的苦筍釀。 眾人反應,這菜只能用稀松平常概括,跟送禮挨不上。 “這就是傳聞中送給廠長的東西?” “不會吧,就是竹筍?” “除了多點肉,沒啥奇特的,這送領導挺寒酸的吧。” “這是哪個沒長眼睛胡扯的話,菜要是能當禮物送,咱們食堂裡的老師傅豈不是天天在送禮給領導。”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可不就是家常菜,送禮級別都夠不上,這回能堵上他給領導送禮的謠言了吧。 一開始大家還客客氣氣說怎麽好意思,大家夥工資少,吃肉的次數屈指可數,這釀肉的筍子,他們眼饞就是不敢下筷。 還是他師父第一個動筷,夾起苦筍釀吃著,先是眉頭微皺,接著點頭說道:“不錯,苦有回甘。” 大家這才齊動筷,等他們每人吃完一個苦筍釀後發表評論。 “苦是苦了些,配合肉餡滋味倒也不錯。” “哇,吃完之後還有稍稍回甘,帶著筍子的鮮。” “吃完一個,還想再吃。” “別著急,這還有另一道菜要你們試味。” 鄧鴻運把苦筍釀蓋好,揭開第二道菜,紅油苦筍肉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