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瞎三年:大唐进入后工业时代?

作家 天焚 分類 综合其他 | 69萬字 | 230章
第50章皇商!天下之财
  李世民誇讚完彭通一番後,接著向彭通問道:
  “愛卿既然對大唐忠心耿耿,有求必應。想必這個忙愛卿應該能幫的了吧?“
  一聽說皇上要讓自己給他辦事,彭通立即來了精神,連忙追問道:
  “陛下有何事想要交給臣要辦?臣一定會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見彭通對自己如此的忠心,李世民便放下心了。接著說道:
  近日由於平遼戰爭的花銷太大,導致國庫的財產少的可憐,朕最近想到了個增加收入的法子,
  打算找合適的人來做,可朕的身邊沒有一個善於經商的人。直到今天,朕才想起前段時間獲封的卿,朕才想到朕的身邊真的有卿這麽一個經商的能手啊!“
  “朕今天要給卿一個特殊身份——皇商。朕把手上的鐵礦銅礦這些礦和鹽場這些東西交給卿幫助朕經營”。
  “此後卿不管是經營自己的生意,還是幫朕的皇室經營生意,凡是卿在經營方面遇到了困難,受到了別人的阻礙,卿盡管把受到的阻礙向朕提出來,朕幫你把這些阻礙擺平!”
  “至於最後在經營皇室的生意的收入分成方面嘛,卿可以佔收入分成的兩份,朕的皇室佔收入分成的八分。卿看如何?”
  彭通見皇上不僅將皇室手上的如此多的珍貴資源交給自己經營,還要在以後幫助自己在經商的時候掃清障礙。甚至還分給自己兩成的分成——這可不是一般的兩成!這可是全天下的財富啊!兩成已經足夠恐怖了!把這麽多的好處和特權都給了自己這個一直被人看不起的商人手上。
  瞬間他的心裡變得欣喜若狂。
  不過立刻變得冷靜了下來。
  商人的那種提前感知危險的敏銳直覺告訴他:
  這很危險!
  雖然現在皇上很開心地把這麽多的特權交給他,但並不代表這些東西能夠一直存在。
  萬一哪天惹皇上不高興,或者哪天看他不順眼,給他個貪汙公款的帽子一扣。
  一定會把這些特權和身份全部給他取消掉。
  到時候,面對他的,可不僅僅是特權取消,甚至會讓他丟掉他的小命!
  一定要丟掉一個!這樣才會顯得低調!舍不得娃子套不住狼啊!
  那我應該丟掉哪個呢?
  是金錢還是權利?
  一番深思熟慮後,彭通向李世民跪下,謝道:
  “謝陛下相信臣的才能,才給與了臣如此多的特權!不過,臣覺得,既然是為了解決國庫的財政虧困,是為了國家。臣覺得臣不應該收取什麽報酬。”
  “幫助陛下排憂,幫助國家解難,是每一個大唐臣民的義務所在!”
  “因此,臣自願不要經營的分成,全部交給國家!”
  說完,向李世民行了一禮。
  丟掉金錢!
  這是最妥善,損失最小的方法!
  金錢可以自己慢慢的掙回來,但是權利可找不回來!
  再說,有了皇上在上面為自己的生意之路保駕護航。
  何愁那兩成的錢賺不回來!
  李世民見彭通自願不要分成,心裡感到欣喜:
  國庫馬上就可以富裕起來了!
  彭通可是真的忠誠!天下財富兩份的收成都不要!
  連忙扶起彭通道:
  “愛卿快起!朕見愛卿有如此的忠心和才能,朕對卿的經營就更加放心了!愛卿經營時盡管放心,朕一定會幫你鏟除困難的!“
  彭通此時露出困惑的表情,向李世民問道:
  “既然陛下已經將經營這些產業的權利交給了臣,可臣仍然有些困惑:陛下您打算把什麽產業交給臣經營?他們都分布在哪裡?陛下有沒有經營的目標?有沒有和負責它們的人說好如何交接?…………“
  李世民見彭通一個接著一個的拋出這些經營上面的細節問題,他也很懵。
  他哪懂什麽經營上的道理,要是問他如何帶兵打仗,如何治理國家。
  他肯定會回答的有理有據,頭頭是道。
  但經營上的問題嘛,他就不在行了。
  沉思了片刻,李世民實在是無法回答這些問題。
  隻好開脫道:
  “這樣吧,愛卿。待朕將這些問題讓人一一查明之後,再回答卿提出的這些疑問,最後正式賦予卿這些權利,如何?”
  彭通期待地回答道:
  “是,陛下!臣馬上也準備準備,為將來的經營做準備!”
  “好!”李世民滿意應答道:
  “既然愛卿已經著手開始準備了,朕也要皇宮準備了!走,我們回宮去!“
  李世民招呼程咬金離開道。
  “草民恭送陛下!”彭通朝著李世民離開的方向恭恭敬敬行了一禮。
  離開彭府後,走在回宮的路上,李世民一路上心事重重:
  彭通說了這麽多的問題,該從哪裡查起呢?怎麽跟他解釋呢?
  朕要早點給他讓他早點經營起來賺錢啊!
  程咬金見李世民一直都是愁眉苦臉,心事重重的樣子,心想道:
  彭通這家夥乾的可真是件好事!問了陛下那麽多問題,全都是經商上面亂七八糟的問題!
  可陛下又不懂經營,怎麽來回答呢?
  這個時候,他想起了秦明。
  對啊,為什麽不去問問那位萬能的秦先生呢?他一定會解決這些問題的!
  想到這裡,程咬金便向李世民提議道:
  “陛下,既然您不清楚關於經營上的問題怎麽解決,為什麽不去問問書齋的秦先生呢?臣相信他博學多才,一定會解決這種問題的!”
  經程咬金這麽一提醒,李世民這才想到秦明:
  對啊,朕正是從他那裡聽到的“重商”概念啊!
  解鈴應需系鈴人,朕應該去問問他該怎麽解決這類問題啊!
  想到這裡,李世民便決定:
  無論明天有多忙,朕也要抽空去九龍書齋問問秦先生,何為經濟良策!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