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让你代管,没让你称霸!

第81章 群臣刁难,御前断案
  崇化坊。
  狄仁傑已經在劉府住下,與他同住的是從家裡帶來的保姆。
  一應家具買好了,房間就在離劉景不遠的地方。
  今天還收到了狄仁傑老爹狄知遜的信,說請劉景多多照顧。
  曹大媽帶走狄仁傑的時候,狄知遜其實也不願意,這麽小的孩子就帶走,父母舍不得,也不放心。
  最後見到了禦賜金牌,這才放狄仁傑到長安城。
  有禦賜金牌,就代表皇帝的意思,自己兒子六歲便能得到皇帝的青眼,日後的前途不可限量。
  劉景走進狄仁傑的房間,見到書架上放滿了自己給的書。
  從《犯罪學》到《法醫學》,所有與查案刑偵有關的書都有。
  “小英,喜歡這些書嗎?”
  劉景進來,看到狄仁傑正在和哮天犬玩得開心。
  這條警犬很聰明,既可以給狄仁傑當玩伴,又可以當幫手,劉景就把哮天犬給了狄仁傑。
  狄仁傑摸了摸哮天犬的狗頭,說道:“這些書沒必要看,大人不是全部交給我了嗎?”
  劉景將系統給的知識傳授給了狄仁傑,這比自己看書學習快得多。
  劉景說道:“走吧,皇上宣我進宮,帶你一起去。”
  狄仁傑也不多問,他知道李世民要幹嘛。
  昨天劉景上書舉薦狄仁傑為大理寺丞,一個六歲的孩子,從古至今沒有這個先例。
  朝中文武百官知道了,肯定會群起而攻劉景,說劉景胡作非為。
  換了一身官服,狄仁傑也收拾一下,然後劉景騎馬,狄仁傑坐在前面,慢悠悠往禦書房去。
  騎馬到了朱雀門,劉景下馬步行,往裡是皇城,不得策馬。
  牽著狄仁傑的小手,進了承天門,路邊的侍衛都用好奇的眼神看著劉景和狄仁傑。
  狄仁傑也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建築,雖說少年老成,畢竟是孩子,到了一個陌生地方,也會心生好奇。
  快到禦書房時,秦瓊迎面走過來,腳步有些倉促,把劉景請到一邊。
  看了一眼狄仁傑,秦瓊面露無奈之色,說道:“劉少卿,你還真帶一個六歲的孩童入宮?裡面已經聚集了許多大臣,他們都來彈劾你。”
  劉景笑道:“他們如何就知道了?”
  看來盧欽在大理寺說的話還是起了作用,這些官員忌憚自己,都指望劉景早日滾蛋。
  秦瓊說道:“劉少卿這幾日威震長安,哪個官員不怕你?”
  “舉薦六歲孩童當大理寺丞,這太荒謬了。”
  狄仁傑全程靜靜地看著秦瓊,臉上毫無波瀾,小手好奇地摸了摸秦瓊的金鐧,然後吐槽道:“鎏金的,裡面是銅。”
  秦瓊無語地看著狄仁傑,揪了揪耳朵,說道:“廢話,誰拖著幾十斤黃金打仗?不怕被敵人摳掉?”
  狄仁傑白了秦瓊一眼,他不喜歡跟智商一般的人說話。
  劉景笑道:“多謝秦將軍提醒,我早料到會這樣,沒事的。”
  舉薦六歲的狄仁傑成為大理寺丞,他們不反對才見鬼。
  這麽好的攻擊劉景的機會,他們怎麽會放過。
  秦瓊見劉景早有準備,這才說道:“那行,你隨我來。”
  秦瓊帶路,劉景牽著狄仁傑進了禦書房。
  裡面,吏部尚書高士廉,諫議大夫魏征,禦史大夫張玄素,還有其他一幫子世家大族的官員,擠在禦書房裡七嘴八舌說劉景做事太荒唐。
  李世民坐在正首,被吵得腦瓜子嗡嗡的。
  秦瓊走在前面,說道:“劉少卿到了。”
  聽說劉景到了,鬧事的大臣紛紛閉嘴,轉頭看向劉景,讓出一條路。
  李世民抬頭,正看到劉景牽著一個小屁孩進來。
  嘖.
  李世民肘撐在案上,忍不住捏了捏兩眼之間的山根。
  劉景這人能力確實出眾,兩天破兩個驚天大案。
  但也確實能折騰,每次都把整個長安官場攪得天翻地覆。
  “微臣劉景拜見皇上,見過各位大人。”
  劉景大搖大擺走過去,對著李世民拜道。
  狄仁傑到了跟前,有模有樣地拜了一拜:“草民狄仁傑,拜見吾皇。”
  “草民見過各位大人。”
  在場的眾人剛才吵吵嚷嚷,但見到劉景的時候,反而不敢再說話了。
  劉景現在收獲了一個外號:劉閻王。
  長安城官場流行一句玩笑話:劉景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李世民睜開眼睛,靠在背幾上,微微點點頭,看了一眼狄仁傑,無奈地開口道:“劉少卿,可知朕宣你進宮所為何事。”
  劉景拜道:“應該是微臣舉薦狄仁傑為大理寺丞的事情。”
  李世民心中罵道:臭小子知道還這樣。
  李世民沒有跟劉景說話,而是轉頭看著狄仁傑,說道:“你便是狄仁傑?”
  狄仁傑拜道:“草民便是。”
  李世民點點頭,又轉頭跟劉景說話:“你的奏折朕看了,各位愛卿也知道了,我們都覺得不妥。”
  “大理寺乃是朝廷監察百官、審理刑獄之處,不可兒戲。”
  “狄仁傑不過六歲稚童,如何能擔任大理寺丞之職。”
  大理寺作為三司之一,地位十分重要,它是保證大唐律法刑獄公正公平的地方,絕對不能出任何問題。
  讓一個六歲的孩子擔任大理寺丞,簡直荒謬。
  吏部尚書高士廉走出來,拜道:“皇上所言甚是,劉少卿所言荒誕不經,該責罰。”
  這個高士廉是長孫皇后的舅舅,對於皇后和長孫無忌有養育之恩,身份特殊,此時擔任吏部尚書一職。
  魏征也拜道:“微臣讚同高尚書所言,大理寺專司法度,豈可兒戲。”
  禦史大夫張玄素卻站著不說話。
  其他官員見高士廉和魏征開口了,紛紛開口譴責劉景胡作非為,居然舉薦一個六歲孩童為寺丞,此事太過荒謬。
  “皇上,劉景近日所作所為肆無忌憚,搞得人心惶惶,微臣以為他不適合大理寺少卿之職。”
  “舉薦一個六歲的孩子當大理寺丞更是荒謬,滑天下之大稽。”
  “微臣請求罷免劉景,將其重新流放。”
  一幫子大臣趁機發難,想把劉景排擠出長安城。
  李世民聽著這些大臣的抱怨,心中微動:把這小子流放的主意不錯,上次流放歸義鎮,居然培養出一大批能人異士。
  若是朕再將其流放邊關,是不是又可以多出一幫能人異士?
  劉景靜靜地看著這幫大臣表演。
  大臣七嘴八舌,總之就是一個意思,要把劉景搞走。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說道:“好了,劉少卿這些天做的事情都是為了朝廷,鍾梁桂三人是通敵謀反,殺了有什麽錯?”
  “至於崔浩,這廝膽大包天,在宮宴上投毒,不把他拿下,難道你們也想被毒死?”
  兩句話說得他們啞口無言。
  他們隻想著劉景查案厲害,能把大臣做得不法之事挖出來,卻忘了劉景的好。
  說完了大臣,李世民轉頭看向劉景,說道:“劉少卿,你也是,一個孩子怎麽能當寺丞,你也是胡鬧。”
  李世民搞平衡術,各打三十大板。
  劉景不說話,低頭看了一眼狄仁傑。
  狄仁傑會意,走出來,拜道:“皇上,草民有話要說。”
  李世民看著狄仁傑,這小子長得白白胖胖、目若點漆,是個不錯的小屁孩。
  特別是在皇帝大臣面前神態自若,假以時日,定是棟梁之才。
  “準奏,說吧。”
  李世民微微一笑,對狄仁傑的好感度上升。
  狄仁傑拜道:“請問皇上,各位大人,朝廷可有規定幾歲才能做官從政?”
  這個問題把李世民問到了,他不記得《貞觀律》有規定幾歲做官。
  李世民看向高士廉,示意他來回答。
  高士廉想了想,又搖搖頭,表示沒有規定。
  狄仁傑繼續說道:“既然沒有規定幾歲才能從政為官,那劉少卿舉薦草民為大理寺丞何錯之有?”
  高士廉花白的眉毛一皺,掃了一眼狄仁傑,不喜道:“狄仁傑,朝堂並非孩童嬉鬧之所,你才六歲,如何能入朝為官?”
  “你可知大理寺丞的職責為何?你可會斷案?”
  其他大臣跟著哄笑,在他們眼裡,狄仁傑不過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
  若不是李世民在這裡,他們甚至想說:回去找你娘要奶喝。
  面對高士廉的責難和大臣的嘲諷,狄仁傑絲毫不以為意,抬頭挺胸問道:“高尚書,龜有百歲之壽,也不如一個三歲孩童,年紀怎麽能成為判定能力的標準?”
  “大理寺為大唐刑獄斷案之所,草民當然知曉。”
  “各位不過是以為草民年紀小,不能勝任。”
  “既然如此,何不在皇上面前一較高低,看看我這個六歲孩童,是否不如你們這些花甲之年的大臣。”
  嘶.
  李世民心頭一凜,看狄仁傑的眼神都變了,心中暗道:這小屁孩不錯啊,說出來的話完全不像一個六歲的孩子。
  難道是劉景這廝來之前教了他?
  狄仁傑挑戰禦書房裡的大臣,眾人紛紛哄笑。
  能站在禦書房的,就是站在了大唐權力的頂峰,除了高士廉這樣的關系戶,其他哪個不是智力超群之輩。
  “好,有意思,六歲稚童能有如此膽識,已經不錯了。”
  一個身形乾瘦,鼻子卻特別大的官員走出來。
  此人是刑部的,叫做王謀,專門處置疑案的。
  見王謀出來,高士廉心頭一喜,說道:“王大人專門為疑案量刑,正好考考這個狄仁傑,讓他知道天高地厚。”
  王謀對著李世民拜道:“皇上,微臣便來考考這幼童。”
  李世民微微點頭,表示同意。
  王謀走到狄仁傑面前,嘿嘿笑了笑,說道:“聽好,本官五年前路過絳州一個村莊,那個村莊有一條小河從東向西流過。本官當夜留宿在莊子裡,那夜月色極好,是個滿月,本官當時還作詩一首。”
  “翌日,本官要啟程時,才知道晚上發生了一樁謀殺案。”
  “凶手十分聰明,沒有留下任何線索,但可以肯定是本村的人所為,而且案發在戌時末。”
  “所以,本官便將村子裡的所有人提審了一遍。”
  “本官的問題是:昨夜戌時,你在何處?”
  “大部分村民都說酉時在睡覺,唯獨有一個年輕男子說,戌時他出去幽會,與村裡翠花在河邊賞月。”
  “那翠花又說,男子說她長得美,猶如水中月。”
  “本官又問他們在河流哪一邊?”
  “翠花說在南岸的草垛上。”
  “本官思索良久,最終確定他們二人就是凶手。”
  “你說,為何?”
  王謀說出案子,眾人都陷入了沉思,思索為何王謀憑借這些話就斷定了他們就是凶手。
  李世民眉頭微皺,也在思索,王謀是如何確定的?
  狄仁傑淡淡地問了一句:“還有別的案子嗎?這個太簡單了。”
  呃.
  王謀面露震驚,隨之有怒色,說道:“簡單?那你說說,本官是如何確定的?”
  所有人都看著狄仁傑,等待他的回答。
  狄仁傑淡淡地說道:“河流自從往西,滿月之時,在南岸根本看不到月影,那個翠花撒謊。”
  嘶.
  王謀震驚地看著狄仁傑,沒想到自己想了三天的案子,這小子片刻就破解了?
  不對,這小子肯定是聽過這個案子。
  “本官曾經此案告知眾人,你知曉也不稀奇。”
  王謀不服氣地說道。
  狄仁傑不屑地看了王謀一眼,說道:“王大人,我也要一個案子,請你斷一斷。”
  這是要打擂台,有意思。
  李世民來了精神,剛才那個案子把他難到了,狄仁傑卻迅速破解,這小子有點東西。
  “可以,說來聽聽。”
  李世民饒有興致地說道。
  狄仁傑拜道:“從前有一個兔子國,那裡有十隻兔子。”
  噗.
  狄仁傑才一開口,眾位大臣聽得哈哈大笑,這一聽便是哄小孩子的童話故事。
  “兔子國?為何不是狐狸國?”
  “本官尤喜兔頭,益州的兔頭乃是一絕。”
  “請問是雌兔還是雄兔?”
  眾位大臣紛紛調笑。
  狄仁傑神色自若,說道:“眾位大人是繼續笑呢?還是聽我說完?”
  李世民擺擺手,示意眾人閉嘴。
  “說,繼續說。”
  李世民剛讓別人不要笑,自己卻笑了出來。
  兔子國,有意思.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