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帝身体越发不好,今日上朝不过半个时辰便哈欠连天,筋疲力尽,似乎已经到了年老体弱的时候。shuyoukan.com 林若清楚靖远帝的性格,当他感到自己弱势时,便会越加变本加厉的对付身边人,唯有如此才能保全他,才能恐吓住有二心的人。 而这些美人,不等她发话,便开始在这里上演争宠的戏码,不是明明白白告诉靖远帝,她这个公主其实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不过只是贪图享乐而已? 还有方才,不管卢尚书存着怎么样的心思,身为公主,她都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面结交权臣。若是他真要与她前往公主府,是作客也罢,是看望卢元昊也好,都说传出闲话。或许,靖远帝还会怀疑她结党营私,而这些美少年们,似乎长了一颗通透的玲珑心,七闹八闹将卢尚书不着痕迹的赶走了。 青衣被林若看久了,便开始不好意思,也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径直进到马车里,扑到她怀中,大声撒娇道:“公主如此虎视眈眈的看着奴,可是想要奴侍寝了?” 随着他话落,有几个看门的守卫身体一震,然后脖颈僵硬的扭转头去,不敢再看他们。 林若倒也不躲避,径直让他抱着,不着痕迹的伸手去摸青衣右手。她的动作柔和,看似暧昧,其实她只是想知道,他的手上有没有长茧子。 果然,他的虎口和指腹上面都有淡淡的茧子,似乎练过武。 思及此,她笑了出来,将下巴抵在他的脑袋上面,小声呢喃道:“青衣,你跟我说实话,你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青衣的身体一僵,将脸反埋在她的脖颈间,轻声说道:“公主在说什么?奴怎么听不懂?奴不过是公主的奴才,还能有什么身份呢?若是公主愿意给奴别的身份,奴自然是愿意的。” 心知对方不会说实话,林若倒也不再追问下去。她心里只想着,他们是子满派来的人,难道是子满授意的?萧逸之初时大力劝说她接受这十个美男,难道说其实是萧逸之借子满的手做的安排? 其实,林若隐隐约约知道,子满不会关心她,所以这些人不会是他安排的。而萧逸之行事不会如此遮掩,大可以直接向她说明。真正为她着想,为她安排好这一切的,大概是林君逸! 想到这里,她心里又有些恐慌和难受,若不是他,她岂不是成了自作多情的人? 也或许,安排这一切的是林家的人,毕竟太后和林墨都看好她,希望她能光耀林家门楣。 …… 万寿宫内,檀香炉中冒出的白烟到处飘散,散发出浓郁的、令人窒息的香味。这香料,是太子何旭进献,靖远帝初时用后有飘飘欲仙之感,后来越发不能离开。早朝不过是半个时辰的时间,他便忍不住,开始想念这味道,匆匆结束了朝议,赶回来享受熏香。 还有他手里的丹药,这也是能够让人快乐似神仙的好东西。他一口吞服下去,就着太监总管孟一的手喝了一口清水,顿感身体舒畅,每个毛孔都兴奋的战栗起来。 他一头倒回卧榻上面,眼睛半闭半睁,那表情,好似在做什么神仙美梦,面上充满了欲仙欲死的欢乐。 孟一看着他,几番欲言又止,心里头忍不住犯嘀咕,近来陛下的身体越来越不行,尤其是在服用了太子进献的丹药之后…… 难道说,这丹药有问题? 想到这里,孟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身为靖远帝的贴身侍从,若是靖远帝出了什么事情,第一个遭殃的怕就是他,他理应给靖远帝提个醒。 但是现在宫里的情景,又容不得他多话,毕竟他只要说出怀疑丹药有问题的话,就无异于怀疑太子别有用心。靖远帝只有两个皇子,一个还被贬去了西凉之地,太子无疑是未来的陛下。 孟一心里激烈的挣扎,靖远帝浑然不知,他闭着眼睛享受好一会,方才喟叹出声。 一张嘴,就说了句吓死孟一的话。 “孟一呀,你可知道太子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孟一顿时大气不敢出,不敢欺瞒靖远帝也不敢夸大事实,小心答道:“太子近来十分勤政,每夜里与门客和大臣们商议国事到天明,白日里四处走访,救济贫民,结交官员。听说,前些日子有几个门客投到他门下,说是要改革陈科,太子大为欢喜,最近正在准备改革的措施呢!” 听到孟一的回答,靖远帝双眼倏忽圆睁,直直坐了起来,眼中好似有千年冰雪,冷得让人不敢直视。 “勤政爱民?结交官员?改革陈科?好,好一个英明的君主,好一个未来的帝王!” 孟一听着靖远帝的话,忙低头不语,心知靖远帝此时心情不佳。 靖远帝又接着道:“这个儿子,真是孝顺,一边向朕进献能够保得青春常驻的灵丹妙药,一边又迫不及待的要坐朕的龙椅,你说哪样才是他的真心?朕该如何对他?” “陛下,这是天家之事,奴才不过是个小小的奴才!” 靖远帝本也没有打算听到孟一的建议,沉吟片刻之后,又张嘴问道:“那公主呢?最近在做什么?” 本朝虽然公主众多,可靖远帝的亲身女儿不过一个,孟一当然知道他说的是哪个公主,忙回答道:“公主刚刚参政,多有不习惯,许是在朝政上有些不得志,近来十分喜爱男色。进进出出,都有美人相伴,有人甚至看到她白日宣淫……朝中大臣,对此颇为不满。” 靖远帝倒也没有不悦,颔首说道:“若儿年纪小,难免对声色之事不能把持,她参政不过数月而已,能有现下的作为,已属不易。再说,她对朕的孝心怕是太子不能及,她平日里若是有什么难事,你尽管去帮。” 孟一小声应了,心里却忍不住嘀咕,陛下这意思,是要重用公主?可公主到底只是个女子,难道还能将太子取而代之? 孟一想再试探一下靖远帝,可还不等他想出适当的话语,那靖远帝已经歪歪斜斜倒在睡榻上面睡着了。 孟一愣愣站着,唯一的想法便是,陛下已经老了,这才起床多久,竟然体力支持不住又睡去了! 而且,他的面颊黄瘦,眼窝深陷,一看便是伤了本元的模样!那丹药,果然是有问题的。 这天,怕是早晚要变了,只是不知道,自己一个奴才,应该站在哪一边才是! 想到这里,孟一心里忐忑极了,怀里好似藏着一把利剑,随时可能将他自己刺死。 第131章 宣政殿上,太监大声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不看下面的反应,靖远帝漫不经心的打了一个哈欠,身子已经自动离开了他身下的龙椅,心里唯有一个念头,赶紧回宫去吃颗丹药,再闻些熏香。 孟一在旁边看了,心里更加担心,快半个多月了,靖远帝过着和尚一般的日子,既不召宫妃侍寝,也不找男宠取乐。饶是如此,他还是精神不济,好像个婴孩般,时时想要睡觉。 并且,他的食欲一下降了许多,如此明显的衰老,脸黄无比,他自己却没有丝毫察觉,真不像是他素来的行事作风。 眼看着靖远帝要离去,太子何旭忽然站了出来,道:“父皇,儿臣有本启奏!” 靖远帝的动作停住,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他现下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想听,什么都不想说,只想快点回到万寿宫,可是这个何旭实在是可恶,偏要绊住他的脚。 他废了好大的力气,才压住那浓浓的厌恶,淡淡道:“若不是什么大事,明日再议吧!” 太子何旭却不知道他的心思,朗声道:“父皇,此事关乎社稷和我大绥千秋万代!” 靖远帝又打了一个哈欠,浓密的眉毛蹙了起来,重新坐回去,不耐烦道:“说!” “现,我大绥虽然国泰民安,可却有许多陈科旧历。想先秦之时,先有商鞅变法,后有法家治国,方能一统天下。儿臣以为,我大绥不可图一时之安定,该居安思危……” 随着太子何旭的话,靖远帝眼中逐渐出现了戾气,他的手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狠狠抓住龙椅的扶手,打断何旭的话,冷声反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我大绥需要变法?” “正是如此!” “哦?变法是大事,你可有详细的想法?”靖远帝的脑海里,又出现大家对何旭的评价,结交官员,志向远大,礼贤下士,不拘一格! 这些评价,不论是哪一项,都触到了靖远帝身为天子的逆鳞,让他这个帝王有了危机感!若下面站着的不是他的皇子,若他不是子嗣本就单薄,他恐怕早已经动手了! 可惜下面直抒改革措施的太子何旭一直低着头,事实上,所有的官员都低着头,没有人敢直视天威,遂也没有人知道靖远帝对太子何旭露出了杀意。 随着太子何旭讲解的深入,靖远帝眼中的杀意更深,他的想法不是他的皇子英明能干,而是他的皇子竟然日日夜夜与其他大臣商议政事! 改革陈科,这本该是帝王才有的权力,他的皇子却不与他先行商议,不取得他的同意,便已经有了如此详尽的措施!不知道其中,有多少官员参与进去,也不知道他借此机会收揽了多少人心! 林若的位置就在太子何旭后面,听到他侃侃而谈,说得好不潇洒,林若心里有丝丝的幸灾乐祸。不用看,她也知道气量狭窄又有疑心病的靖远帝此时是多么的怒气冲冲,只怪何旭的手伸得实在是太长了,已经犯了一个帝王的大忌。 就是不知道,靖远帝会怎么处理她。 随即,林若又想到了自己,按理说,她的存在就是为了牵制太子何旭,如果何旭受到了靖远帝的疏远,相对来说,她的权力便会增大些。到时候,她是该顺势而上,放手一搏,还是该继续畏畏缩缩呢。 胡思乱想间,太子何旭的话已经说完,只听坐在殿上的靖远帝沉声重复道:“免除赋税,暂时停止选秀,改革兵制?” “是的父皇,儿臣以为只有如此才能使民安乐,才能富国强兵!” 靖远帝没有看太子何旭,眯着眼睛,视线一一扫过殿下站的众人,若有所思的问道:“诸位卿家以为呢?” 靖远帝话出,将近半数的官员站了出来,齐声附和道:“请陛下准奏!” 居然有这么多的官员被太子何旭笼络了,靖远帝以为,这就是结党营私的开始,他的脸变得铁青可怕。 太子何旭久等不到他的答复,心一横,便跪到了地上,一字一句说道:“请父皇准奏!” 太子这一跪,那些附议他的朝臣面面相觑之后,很快达成共识,跟着跪了下来,齐声道:“请陛下准奏!” 眼见着殿中黑压压的跪了这么多官员,靖远帝的脸已经开始扭曲,开始漫无边际的沉默。 林若震住,竟然有这么多的人支持太子此举。 大殿中噤若寒蝉,没有人开口说话,甚至个个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过了好一会,林若悄悄抬眼去看靖远帝,哪料,对方刚好也看向她。一下对上那浑浊而充满阴霾的眼眸,林若下意识缩了缩脑袋。 她心里直呼倒霉,就怕靖远帝点她的名,让她说看法。 可是,有时候怕什么,偏要来什么,只听殿上面传来靖远帝冷冷的声音,问道:“若儿以为太子此法如何?” 她哀怨不已,脑袋压得更低,不敢去看周围人的反应,更不敢看靖远帝和太子何旭的表情,胀红了一张脸,支支吾吾道:“父、父皇,儿臣、儿臣不懂这、这等大事……但、但儿臣以为,只要父皇认为好就是不好……若是父皇以为不好,那就不要实施!” 她话落,殿中响起了纷纷的议论声,当然也不乏对她充满鄙夷的嗤笑和嘲讽。 林若自己也很是羞愧,恐怕她这样无知无能,且敢大声说出自己无知的大臣,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可是,她能怎么样呢? 她的羽翼尚且没有丰满,不能得罪靖远帝,不能直接反驳太子何旭,唯有装傻充愣了。 眼见着林若的耳朵都开始发红,靖远帝毫无预兆的噗嗤笑出声音,脸上神色稍霁,道:“朕的若儿天性憨厚!” 靖远帝发了话,殿中的议论声立刻消失不见。 郑国公林冉旭见状,忙出列说道:“陛下所言甚是,公主年幼,对朝政之事虽然没有建树,但是胜在对陛下至孝。自古以来,孝顺不如顺意,公主能够说出以陛下心情为主的话,实在是孝顺。” 林若听了眼泪汪汪,只想去抱这个舅父的大腿,他的出声解围对她来说实在是及时雨。 靖远帝莞尔,他不是明君,不知道什么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的道理,他只知道林冉旭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这天下是他的天下,所有的决定当然要以他的心情为主! 他颔首,道:“林卿家所言甚是,若儿确实至孝。至于这‘不懂’,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她还小。朕十五、六岁时,与她也没有什么区别,照样懵懂无知!” 这话,靖远帝其实只是随口一说,因为林若帮他解了围,被林若这样一答,他顺势可以将话题转开,也可以给太子何旭一个冷钉子。 但是,在大臣们听来,却是别有深意,身为帝王,若是拿自己的子嗣与自己相提并论,这其中定是夹杂了极大的期望呀! 众人尚在猜想,靖远帝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沉吟片刻后说道:“若儿不懂,是朕疏忽了!从今日起,若儿便与朕一同批复折子,也该学学了!” 他话出,众臣皆惊,前段时间他称病不朝之时,林若虽然也和太子何旭一同批阅折子,可那到底是以太子为主,她不过是个旁观监管的作用。如今,靖远帝的意思,竟然是要撇开太子,亲手教导林若。 太子何旭被冷落,自然是不愿意的,着急说道:“父皇,这改革之事……” 靖远帝摆了摆手,接着道:“改革陈科是好事,可是你所说也只是一个大概,没有详尽的方法,无法施行下去。从今天起,你便专心负责改进方法,等到你的建议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