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

许珍捡到一个小叫花,百般疼爱,千方百计的对她好。结果某一天,系统提示她:这个小叫花是大反派,而许珍这个小炮灰,迟早被反派搞死。许珍哭了。她迅速退开小叫花三尺远,跪地磕头:“我错了,我再也不敢让你认字写作业了,请你饶了我,让我回乡下过日子吧。”小叫花...

作家 凤阿凤 分類 百合 | 54萬字 | 162章
第46篇
    荀千chūn说:“都不是。”

    许珍问:“那是为什么?”

    荀千chūn看着许珍,看了会儿后说:“不知道。似乎是因为,书院学生,都很依赖你。”

    许珍没听懂:“别人依赖我,你会觉得不开心?”

    荀千chūn想了想,说:“是。”

    许珍问:“你是不是吃醋了?”

    荀千chūn问:“吃醋是什么?”

    许珍解释道:“就是觉得我被别人分走了注意力,不再重视你,所以觉得心里酸酸的。你之前觉得自己心口酸吗?”

    荀千chūn摸了摸自己胸口。

    她说:“很难受。”

    许珍内心暗暗叹气,凑她边上发誓道:“我先前教书,难免要这样,以后若是不教书,便天天只和你玩,你不要难受了。”

    荀千chūn抬头看着许珍。

    许珍话说出口后,有些后悔,怕小叫花对自己的好感升的太高。

    随后又想,没有关系,只要自己早点攒够五万功德点就行。

    她对荀千chūn笑了笑。

    荀千chūn对上许珍的笑容,目逐渐柔和,她垂下眸子,缓缓说道:“我认定的,只有你一人。”

    说完这句,荀千chūn心口又是一阵震dàng。

    她摸了摸自己的胸口,暗想,原来这就是吃醋。

    夜里起了氤氲湿气,灰蒙蒙的笼罩在树林之上,车夫压着斗笠帽檐,在外面想要生火。

    荀千chūn将衣角系入腰带,露出纤细小腿,从车上跃下帮忙,她到林中捡柴火后劈砍成细柴,找了gān燥的土地放下。

    车夫坐在她身边挑火,片时后,看了荀千chūn一眼,说:“你很厉害。”

    荀千chūn没回答。

    车夫问:“哪学的功夫?”

    荀千chūn说:“家传的。”

    车夫说道:“这功夫好像是荀家的。你叫什么?”

    荀千chūn说:“许小chūn。”

    车夫:“名字不错。”

    荀千chūn:“谢谢。”

    两人将gān柴点热,控制好范围,放上黑色的锅。

    许珍撩起竹帘,瞧见热腾腾的场面,顿时觉得自己浑身都出了汗水,她挥手扇动热气,将白雾扇的稀薄点后,先下车,接着搀老妪走下来。

    树林之中黑影幢幢,土壤被太阳照了一日,踩上去后烫的人脚心疼。

    许珍和老妪离火堆远。

    荀千chūn和车夫离得近,煮晚饭。

    老妪靠树坐着,抽空问许珍:“那个蓝眼睛的胡人小童,是你什么人?”

    许珍编户籍上的身份说:“是我同父异母的阿妹。”

    老妪叹气道:“我先前没注意,刚刚上车才想起来,圣上是不怎么喜爱胡人的……几年前,有武官取了胡人小妾,后来为此叛国。”

    许珍一听,感觉这说的似乎是小叫花的家族。

    老妪说:“因此,和这胡人一同,或许会遭遇一些麻烦。”

    许珍问:“不带着她进宫的话,会不会好一些?”

    老妪说:“圣人不喜,便是长安不喜。”

    也就是说,进城可能就有些麻烦。

    许珍其实也一直忧愁这个事情。

    虽然忧愁的角度不太一样,可都是想着如何掩盖小叫花的身份。

    她一直忧愁到吃完饭,忧愁的睡觉,忧愁的起chuáng。

    马车一路哒哒哒的前行。

    跨过官道,越过一条宽敞的河流,从乡野踏上一条落满花瓣的大道。

    老妪和两人说:“快到长安了。”

    许珍探出头看。

    两侧行人逐渐变多,挑担走着的,同样驾马车前行的,还有坐在路边喝酒吃茶的。

    那些坐酒肆的多是风流不羁,披一件宽袍的人,这些人瞧见了她们,便抬头冲着几人挥了挥扇。

    更往前些,逐渐瞧见了更加华丽奢靡的景象。

    这种奢靡与江陵的颓靡不一样,长安的景气,是热情向上的,这里人多,大家穿着华丽,用最昂贵的东西,装扮成昂贵的模样。

    越靠近城门,人便越多。锦绣蚕衣,车水马龙。

    验过户籍,车子进入长安的车道。

    街上的人嬉闹,酒肆门口幡随风动,不停飘舞,叫卖声起伏,河道上四五艘画舫平静顺水流淌而过,传来里头鼓瑟之声。

    晨钟敲响,咚——咚——

    许珍望着这片景象,一时想到北宋的清明上河图,终于不再忧愁,她心神震dàng,感受到了山河壮丽的景象。

    带着鲜花香气的风chuī过她脸颊,她缓缓的缩回车内。

    老妪端茶笑着问:“长安不错吧?”

    许珍点点头。

    老妪说道:“这次来的及时,我进宫和圣上汇报一声,应当明日早上,就能面圣了。”

    许珍还没做好准备,看着老妪不敢说话。

    老妪笑道:“先生怎么一路到这,反而话少了,是紧张吗?”

    许珍说:“的确有些。”

    “不必紧张,以先生学识,进宫之后受到赏识,是必然的事情。”老妪说道,“就是需要先生再等一日。“

    许珍暗想:我在等一百日都不在乎。

    老妪jiāo代完,领着两人去了一家酒楼。

    她解释说,自己家里小,而给许珍安排的地方,又尚未腾出来,因此暂时只能住在酒楼。

    酒楼是长安最好的酒楼。

    四层楼高度,里头有园林廊桥,周边种植鲜花绿草,散发新鲜香气。

    许珍与荀千chūn住在二层楼。

    老妪坐在里头,又嘱咐了好几句关于明日面圣的事情,接着匆匆忙忙的离开,说要进宫去说一声。

    待老妪离开。

    荀千chūn走到一旁,开始收拾行李。

    许珍坐了会儿,问荀千chūn:“你说长安有什么好玩的吗?”

    荀千chūn将行李中的书拿出,摆放在桌上。

    许珍回忆了一下自己记得的剧情内容,问道:“是不是有打球、唱戏之类的。”

    荀千chūn说:“有。”

    许珍问:“怎么样的?”

    荀千chūn说:“没见过。”她说完,补充,“贵族玩的。”

    许珍表示明白。

    她又问:“那大街上能玩的是什么?”

    荀千chūn说:“观灯。”

    许珍想,应该是灯火晚会之类的东西,她并不打算出去,便让荀千chūn说给自己听。

    荀千chūn说的有些慢。

    她说:“过节时候,酒肆阁楼上,歌者献艺,文人唱诗词。”

    许珍说:“听起来挺热闹的。”

    荀千chūn说:“有情人,会唱自己写的情诗,若是对方听懂了,就夜间打开自己家的窗户,两人幽会。”

    真刺激……

    许珍沉默了会儿,发表看法:“想不到长安人还挺会玩的。”

    荀千chūn微微的笑了笑。

    许珍低着头玩茶叶,没有看见,抬头时候只瞧见外头一轮银白圆月,以及灯火通明,几乎要亮成白昼的街市。

    隐约能听见有人唱歌欢笑声。

    许珍问道:“今日是不是就是观灯的日子?怎么这边这么安静,旁边听起来倒是挺热闹的。”

    荀千chūn解释:“大家怕唱情歌的太分散,错拆有情人,便分地区观灯。”

    许珍愣了会儿,感叹:“长安人为了幽会,还真是操碎了心啊。”

    外头的热闹声更响亮了点。

    许珍跑到窗外去观看,瞧见远处几乎要烧起来的明huáng光点,一时有些心痒痒的。

    她听到有人唱情歌:“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悠长动听,是女子柔情的呼唤。

    荀千chūn将衣服折叠好,踮脚放在柜子上,转身时候见许珍在窗边听歌。

    便跑过来,说道:“我们可以下去看。”

    许珍摇摇头:“不了吧,你要是出去……”她停顿片刻,转过来对荀千chūn说,“长安人不喜欢胡人,你出去可能会被欺负。”

    荀千chūn说:“不会。”

    许珍正要说老妪和自己说的那番话。

    荀千chūn伸手摸了摸脸,原本轮廓分明的五官,顿时柔和不少,成了一张普通的路人脸。

    许珍眨了两下眼。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