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四百年:汉匈争夺战

张骞出使归来,铺在武帝案头的羊皮地图上,赫然勾绘了一片未知的领域和未知的国度,西域古国进入人们的视线。武帝的目光穿过长安的城墙,越向了大漠戈壁的边缘,这片土地终将挂上“汉”字的战旗,西域四百年的历史将从这里开始。 以汉帝国与西域古国的故事切入,将汉、匈奴、西域放在同一个时代的平面上,重点讲述汉与匈奴在西域的生死博弈。全书以历史事实为基本框架,语言风格通俗轻松,没有学术性的枯燥理论;注重故事性叙述,脉络清晰地展现西域各个古国与大汉相爱相杀相融合的历史。这不仅是西域四百年,也是“大汉四百年”和“匈奴四百年”。

作家 李东 分類 出版小说 | 26萬字 | 34章
五、安抚乌孙
出土的居延汉简中,有12支与乌孙小昆弥乌就屠有关,讲了三个内容,体裁为西汉常见的“上言变事书”。
第一个内容是,驿站的两位军政官员署名给上级预警:十二月乙酉日,接到边塞的紧急檄文,说前一天瞭望哨上的士兵发现境外东北方向百余里外,4个点位有人为纵火,火势极大,如同点燃了木材堆。
第二个内容是,车骑将军许嘉下令,乌孙小昆弥乌就屠与匈奴呼韩邪单于合力准备攻击郅支单于。目前,尚未发现呼韩邪单于部军队动向。郅支此人,贪而不仁,对汉室有二心,可以协调边塞外诸游牧部落,协助、配合呼韩邪单于,并提供军需。
第三个内容是,目前边境线上的情况,游牧部落自由往来,小月氏部仰仗、依靠羌人部落。
遗憾的是,木简没有标明是哪一年,也不知是哪一段战事。有人推测是甘延寿、陈汤灭北匈奴之战,呼韩邪单于、小昆弥乌就屠参与此战。
对于乌就屠任小昆弥期间的乌孙社会,正史记载得不多。因为大昆弥性格软弱,乌孙国民多支持小昆弥。
可以肯定的是,小昆弥乌就屠率军队参与了灭郅支之战。而呼韩邪单于离得太远,鞭长莫及。
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乌孙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大昆弥星靡死,其子雌栗靡继位;二是小昆弥乌就屠死,其子拊(fǔ)离继位。
新任的大、小昆弥年龄差距多大,史料没有记载。从辈分上说,大、小昆弥是侄叔关系。小昆弥拊离年长。自此,乌孙国的权力平衡被打破。
此时,西域都护是段会宗,大、小昆弥的册立均由段会宗上报朝廷,由朝廷批准授予印信。在段会宗即将离任之时,大汉册立的小昆弥拊离被弟弟日贰杀害。消息传到西域都护府,段会宗立即上报朝廷,并调动屯田的戊己校尉驻军姑墨,准备出兵小昆弥。得知汉军屯垦军队将要进兵乌孙小昆弥部讨伐,日贰逃了。
郅支已灭,匈奴呼韩邪单于臣服中原,日贰无路可走,只能投奔康居国。段会宗受命出使乌孙,立拊离的儿子安日为小昆弥,局势得以安宁。
段会宗调回内地后,廉褒继任西域都护。廉褒是战国时期名将廉颇的后代,为人耿直,足智多谋,以勇武为名。在他任期内,小昆弥安日为了复仇,派出手下的三名刺客,以逃亡为名到达康居,假意投奔日贰并成功将谋杀拊离的日贰刺死。这件事,廉褒应该是背后主谋。事后,廉褒重赏了这三名刺客。
廉褒调回内地后,段会宗再次出使西域。就是这个时间段内,发生了乌孙兵围都护府事件。
之后的两任西域都护,一位是韩立,一位没有留下姓名。这两位在西域的政绩应该不怎么样,以致西域诸国颇有意见。甚至有些小国脱离汉室,不再朝贡,以示抗议。西域各国纷纷上书,要求派遣前都护段会宗回西域任职。于是,汉成帝派遣段会宗再度出任西域都护。小昆弥安日得知后,翻越天山到达龟兹国拜会。西域各国得到消息,欢呼雀跃,那些已不再倾向汉的小国又主动归附。这一年是公元前21年。
在百姓眼中,封疆大吏的形象不仅体现着个人魅力,更是中央王朝的代表。虽然那个阶段汉成帝荒淫无度,大将军王凤专权,但汉朝的官员还能各司其职,中央王朝设有大鸿胪,专门负责属国的事务管理。
第二年,即公元前20年,王昭君的第二任丈夫复株累单于去世,弟弟挛鞮且糜胥继位,称搜谐若鞮单于(第十六任),遣送王子到长安当侍子。
这时,汉成帝刘骜开始私自出宫游荡,穿大街,过小巷,到野外撒欢,斗鸡赛马,自称是“富平侯”的家人。成帝的几个舅舅也越来越张狂。五舅成都侯王商将长安城墙凿了个门洞,把护城河的水引到他家的人工湖里,泛舟取乐。小舅曲阳侯王根家里也有人工假山和水中的渐台,格局模仿未央宫的白虎殿。
不知从哪里飞来一群野鸡,飞到未央宫承明殿的屋顶,然后又飞到庭院中,顺着台阶登堂入室,叽叽喳喳地乱叫。这当然是一件晦气的事。刚好这天成帝刘骜私自出宫,在阳阿公主家遇到了两位舞女,美貌非凡,于是带回宫。这两位美女就是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俩。
汉朝重五行之说,以火为德,崇尚红色。当时宫廷女官淖方成看到赵氏姐妹后,说了句预言:她俩是祸水,会把火扑灭。一语成谶,“女人是祸水”由此而来。
在赵氏姐妹的构陷下,许皇后被废,后宫成为淫乱之地,汉成帝专宠赵氏姐妹。成为皇后的赵飞燕常与多子的侍卫通奸,企图借种。民间传言,赵氏姐妹俩使用一种叫“息肌丸”的药,可以使肌肤雪白娇嫩,不起皱纹,但该药之毒滞留在任督二脉中,令女人无法怀孕。这期间,成帝的其他妃子生过两个男婴,都被赵氏姐妹害死,导致成帝无后。
西域都护一任三年,到公元前18年时,段会宗任期再满,回朝复命。接任者是谁,没有留下名字。段会宗离开西域的第二年,乌孙再次内乱,小昆弥安日被归附乌孙的人所杀。乌孙小昆弥部大乱。
时任中郎将、光禄大夫的段会宗再次出使西域救火,稳定乌孙小昆弥部的局势,立安日的弟弟末振将为小昆弥,局势稳定后,回朝复命。
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王莽出道,在姑妈王太后和舅舅及其党羽的举荐下,被封为新都侯,官任骑都尉、光禄大夫、给事中、侍中(皇帝的随从)。
此时的乌孙大昆弥部,人畜兴旺,政局稳定。因为强盛自然强势,大小昆弥部属经常为牧场发生争执。大昆弥雌栗靡下令,不得互相侵扰草场。这原本是安定社会、发展生产的重要措施,但刚上位的小昆弥末振将压力很大。于是,他派遣刺客潜入大昆弥部,刺杀了大昆弥雌栗靡。刚回到长安的段会宗再次出使西域,稳定乌孙局势,立雌栗靡的叔叔伊秩靡为大昆弥。伊秩靡是解忧公主的孙子,也就是解忧公主幼子大乐的儿子。也许是出于对乌孙局势的考虑,段会宗此行并没有惩罚小昆弥末振将,只是记下了这笔账。
公元前16年九月,东莱发现黑龙,日食。陈汤再一次出现在史料中,跟这条黑龙有关。
王商是成帝刘骜的五舅,前面几个舅舅轮番掌权且都死了后,五舅此时接任大司马、卫将军,把持着朝政。这个任西汉帝国最高军事长官的人,就是前面提到把长安城墙掏了个洞,引水入池,每日泛舟于湖的那位。王商讨厌陈汤,他看不上陈汤这类不懂得阿谀奉承的军事人才,于是弹劾陈汤,说他散布谣言:“前一年黑龙在冬季出现,是皇帝屡屡私自出宫游逛的征兆。”陈汤被定罪为“大不敬”。刘骜下诏:念陈汤斩郅支单于曾对国有功,免死,贬为平民,遣送到敦煌充军。
陈汤曾是个英雄,但他并不是完人。作为官员,官人们乐于干的勾当,陈汤也干了不少,比如给人帮忙收取好处费,参与成帝陵墓建设工程中的投机倒把,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胡乱说话,等等。但是相比较王氏外戚,陈汤对大汉帝国的贡献要多得多。
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匈奴汗国搜谐单于要到长安来朝觐,走到边境时突然死了。这回轮到呼韩邪单于的嫡子挛鞮且莫车继位,新任单于被称为车牙若鞮单于。
西域距长安太远,信息传递的速度往往跟不上时局的变化。
公元前18年,在段会宗第二次任西域都护稳定乌孙时,康居王子保苏匿准备带领他的部落投降汉朝。为了防止康居出兵阻拦,康居王子事先遣使秘密拜会了段会宗,请求他出兵,保障自己的部落能顺利进入西域都护的领地。段会宗即刻将情况上报。朝廷很重视,派了卫司马去迎接。卫司马是西汉设立的军职,即屯卫司马。这位卫司马屯垦在敦煌一带。进入西域后,段会宗安排屯垦车师一带的戊己校尉率兵,随卫司马一同到康居边界迎接投降的康居人。
卫司马是秩比千石的高官,而戊己校尉只是秩比六百石的中级军官。这位卫司马徒有虚名,当看着康居国上万人骑着马、赶着牛羊而来,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卫司马害怕了。他命令军队阻止康居人继续前进。边境上顿时剑拔弩张。
卫司马高高在上地传话给康居王子苏保匿,要求投降的人相互之间捆绑起来才能过境。
这种言行和举动,康居人肯定不愿接受。康居王子心怀怨恨,率众返回本土,不降了。
原本一件好事,就这样被搞砸了。
这位接收大员卫司马是有来头的,于是责任就落到了段会宗头上。一纸诏书,段会宗停职回京,被责问:是谁允许调动戊己校尉参与受降之事?按理说,这事与调兵并没有因果关系,但在某些特定的人与事上,人祸会比天灾更难对付。曾任过沛郡和雁门太守、忠厚爱民的段会宗并没有多少钱,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花钱买命,被贬为平民。
之后,段会宗又被任命为金城太守。但段会宗这个时候病着。西汉时期,官员的病假时间最长三个月,超过三个月就算自动离职。所以,段会宗又因病被免职。
小昆弥安日被刺杀身亡后,汉成帝再次召段会宗出使西域,立安日的弟弟末振将为小昆弥。一年后,末振将派贵族乌日领诈降,刺杀了大昆弥雌栗靡。汉朝将末振将在长安的侍子贬为官奴,以示报复。
4年后的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大昆弥伊秩靡派翕侯难栖杀掉末振将,安日之子安犁靡被立为小昆弥。汉朝以未能亲杀末振将为憾。
段会宗有个朋友叫谷永,因为屡屡进谏直言被赶出京城,时任北地太守。在段会宗第三次任都护时,谷永写了一封信给他,大意是说:你的年龄大了,以你的才能可以在京城位列九卿,何必要去昆山之侧统率百蛮、镇抚西域,以图建功立业呢?现如今,四海归一,天下太平,傅介子、郑吉、陈汤等人的功绩已不可能再现。希望你遵守官场规则,不要再追求奇功异绩,任期满后,平安归来。万里之外,望你保重身体。
下面的故事,呈现的是段会宗在西域最后的时光。
段会宗骑着他的那匹老马,第六次踏上了西行之路。风沙漫漫、戈壁茫茫。这一年,段会宗已经74岁了。
段会宗是天水人,这个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华始祖伏羲、女娲的家乡,也是西汉名将李广、李蔡兄弟俩的出生地。当年,段会宗是以“孝廉”为名被乡亲们保举做官的。从县令起步,才能出众,百姓信服,政绩卓越。之后,段会宗被“三公”、太傅、大将军等“五府”联名推荐,出任西域都护。让最优秀的官员治理西域,这足以证明国家对这块土地的重视与关注。第一次出玉门那年,段会宗51岁。这23年间,他五度出使西域,或为都护,或为钦差大臣处理西域事务。这23年间起起落落,从官贬民,由民做官,他人生的每一次起伏都与西域有关。对于西域,段会宗也许算不上热爱,但那是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他把爱和责任留在了那里,留给了那里的百姓,那里的山水。
此行,段会宗有一个任务,就是诛杀末振将的太子番丘。
这是权宜之计。乌孙内乱多年,很难说这个番丘是否还有复仇计划。此时的大昆弥伊秩靡是汉家的外孙,保证大昆弥的安全和合法地位很重要。自当年册封大、小昆弥以来,大昆弥的王位都由汉家公主的后人接任,而小昆弥的位置都是匈奴公主的后人接任。
朝廷授权段会宗可调动屯垦车师的戊己校尉和西域诸国军队。对于老将段会宗来说,杀鸡焉用牛刀。如果大军出现在乌孙,消息泄露,番丘可能会逃跑,那时再找他可就难了。
大军到达了垫娄。这里是当年常惠设在乌孙的屯田地,现在早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段会宗驻军后,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大家认为,如果大军进入乌孙的牧场,必会引发慌乱,所以决定由段会宗选出30个精兵前去诛杀番丘。参会的将军们自然有自告奋勇者,但段会宗不想重蹈覆辙。之前因卫司马应急不足,导致事与愿违。
于是,大汉的30名勇士随段会宗前往小昆弥王庭,召番丘来见。番丘并不知道何事,或许他认为汉使带来了对他的任命。进入汉使的帐中后,番丘立刻被卫士踢翻绑住,跪于帐中。
段会宗怒视着番丘,然后说:你的父亲末振将是汉室所立的昆弥,当年是我宣读皇帝诏书,授予了他金印绶带,但他骨肉相残,杀汉公主子孙,犯了死罪。他虽死,父债子还,今天朝廷要你的命来抵罪。番丘怕了,拼命求情、呼救。段会宗抽出佩剑,刺向番丘,番丘一命呜呼!
番丘被杀,番丘的卫队惊恐地四散而去。消息很快传到了小昆弥安犁靡处。小昆弥率数千兵士包围了段会宗的营帐。段会宗拎着血淋淋的人头走出大帐,30名勇士成环形将他护在中心。
面对小昆弥安犁靡,段会宗厉声以对:小昆弥,你佩戴汉家印绶,现在转攻汉使,是要反吗?如今,汉军已驻扎在垫娄,即刻可灭了乌孙小昆弥部。今天,你可以杀了我,但这如同取大汉这头巨牛身上的一根毛,你们忘记了大宛王、郅支单于的人头挂在了哪里吗?
小昆弥安犁靡与番丘是堂兄弟,两人一起长大。安犁靡看着自己兄弟的人头,大哭。然后说:我的叔叔末振将负汉,罪该万死,朝廷要杀番丘,我们没有意见。但是,为什么不事先通知,让我设宴给兄弟送行,让他吃饱喝足再上路?!
段会宗再次厉声以对:如果事先告知你,骨肉相连,你必会告诉番丘。如果他知情外逃,今天死的就是你。没有告知你,是为保你一命。
小昆弥安犁靡顿然醒悟,哭号着带领下属离开。
段会宗面向东方,持剑而立,银发银须在乌孙马队扬起的风尘中向外卷起,30位持弩的汉家勇士如雕塑般矗立在草原上,弓弩的方向是乌孙撤离的背影。残阳如血,映照着晚霞,形成一道暗红的带。远处,小昆弥勒马,回望。战马的嘶叫,渐渐远去。
此次回归长安后,段会宗因功封关内侯。之后,乌孙发生政变,段会宗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稳定小昆弥部。在乌孙,段会宗因长途奔波,染病不起,病逝于乌孙,时年75岁。棺木途经西域诸国,百姓扶棺而行,送这位大汉的勇士魂归故里,各国立祠纪念。
在段会宗带着他的勇士们仗剑西域时,长安的官员在忙着另一件事。那就是征发猎户到秦岭中,去捕捉熊、虎、豹、狐、鹿、野猪等走兽,然后送入长杨宫的射熊馆中,供来自匈奴、西域的君王、使者、侍子们射猎娱乐。游戏规则就是徒手斗兽,兽种自选。斗赢了,猎物归胜者,重奖;斗输了,就成为野兽的食物。汉成帝亲临射熊馆,纵观取乐。这次扰民伤农之举长达30日,闹得关中农民无法秋收。
为什么要给胡人展示大汉王朝的野兽多呢?虽然史料上没有说,但在悬泉置出土的半截木简上,记录了折垣国的君王派使者来到汉朝,为表示真诚,使者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狮子。汉朝得知消息,立即派少府下属管理皇家苑圃的钩盾使者前去迎接。
中国不产狮子,但天朝大国怎么能让胡人小瞧?
折垣国可能就是乌弋山离国。《汉书·西域传》中记录乌弋山离国有狮子,此国位于亚洲西部伊朗高原东部。“乌弋山离”是其首都亚历山大里亚·普洛夫达西亚的音译,《后汉书》称其为“排持”。
当时,汉成帝有个随从叫扬雄,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思想家。这次被称为“田猎”的娱乐活动,扬雄全程参与并写下了以劝谏为主题的雄文《长杨赋》,批评成帝的铺张奢侈与官员的奉承。
文章中这样记录:为了向胡人夸耀中国物产丰富,禽兽多,秋季,皇帝命右扶风征发百姓进入终南山,西自褒斜谷,东到弘农郡,南至汉中郡,张开罗网罝罘(Jūfú),捕捉熊罴(pí)豪猪、虎豹猿猴、狐兔麋鹿,装在槛(jiàn)车里,运到长杨宫中的射熊馆。用网围成猎场,把捕得的那些禽兽放在里面,让胡人徒手去捕捉,各人可取走自己捉住的猎物。此次田猎,动用的军队“罗千乘于林莽,列万骑于山嵎”。
扬雄用“高祖为民请命、文景节俭守成、汉武开疆拓土、宣帝消除边患”来影射汉成帝刘骜背离祖训、不顾养民的奢侈糜烂。
《长杨赋》一出,天下震动,万口传诵。据说,写完此赋,扬雄昏睡了三天三夜,梦见与司马相如相遇。梦醒之后,扬雄全身无力,调养了3个月才得以恢复。
田猎,其实历代都有。主要目的:一是驱驰战车,弯弓骑射,进行军事训练;二是为田除害,保护农作物不受野兽糟蹋;三是祭祀。
在《左传》中,周制就有四时田猎:“春搜、夏苗、秋狝(xiǎn)、冬狩”,并规定,不捕幼兽,不采鸟卵,不杀有孕之兽,围而不合,留有余地。而汉成帝只为娱乐,一网打尽,完全乱了礼法。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