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知道得太多了

谢池春长了双会读心术的眼 靠着这本事,谢池春在皇城里装神弄鬼给人算命 没想到这名声传到了三皇子耳朵里 谢池春一看傻眼了! 这小子,怎么啥都看不出来!!! 幸亏从他侍从眼里看到点东西,让邵逸铭死里逃生,这之后,看人姑娘的眼神就不对了...... “这小娘子,还真有两把刷子.......”

第九十二章 劝不住
邵逸铭还亲自敲打御厨,叫他们不敢怠慢,皇帝就算没胃口,每天的饭食依旧需要多用心思才行。
今天皇帝不喜欢,明儿就想新菜式送上来。
御厨们苦哈哈的,绞尽脑汁想新菜式,也有翻箱底看看有没能用的。
皇帝看着变着花样的菜肴,耳边听着大太监打趣御厨们每天使出浑身解数,只盼着他能多用两口。
“不然御厨们又要跟奴才诉苦,说三皇子去厨房门口盯着他们,一个个后背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大太监这话叫皇帝笑了:“老三也是,吓唬这些御厨们做什么?”
不过没邵逸铭亲自去敲打,这些御厨们未必能如此用心。
而且他只站在门口没进去,自然是不希望打扰御厨们发挥的。
“这些老油条一个个按照规矩,宫里每天的饭食都差不多,朕吃了几十年也是有些厌了。”
如今倒好,硬生生被邵逸铭逼得做出不少花样来,皇帝就算没胃口,看着色彩鲜亮的饭食也愿意尝一口。
每样菜尝一口,算下来也就不少了。
大太监看得欢喜,见皇帝放下筷子实在吃不下去,立刻让人撤掉饭食,送上清茶。
皇帝拿着清茶,挥手让一个才人过来念一念诗句当作消遣。
见娉娉婷婷的小才人行礼后就乖乖站在榻前念着,声音温温柔柔的,眼神只往皇帝身上飘,大太监很是看不上眼。
皇帝如今还在养病,这些小蹄子倒是一心想扑到他身上去,一点都不知道体贴。
不过大太监还是识趣退下,免得坏了皇帝这温柔乡。
只是过了片刻,里头传来几道暧昧的声音,大太监垂下眼帘,到底还是叫小才人得手了,便低声吩咐小太监们跑腿去厨房准备热水。
皇帝这身子骨还没完全好,估计不会太久。
果然等小太监们刚准备好热水,皇帝那边就已经叫水了。
大太监亲自伺候皇帝去沐浴,皇帝面露疲倦,闭上眼任由身边人擦背,忽然开口:“这才人原名姓萧,明儿叫萧贵人继续过来念诗。”
显然皇帝很喜欢这位萧贵人的伺候,一回就提拔为贵人了。
大太监小声应了,也没敢多口阻拦,脸上便有些迟疑。
皇帝侧头看着他笑了:“放心,朕心里有分寸。”
这分寸便是萧贵人每天都来,几乎每次都能得逞。
皇帝脸上的疲倦是越发掩饰不住了,就连邵逸铭都能瞧出来,得知是因为萧贵人的殷勤伺候,原本作为儿子不好管上父亲的后院,这会儿他都忍不住了:“父皇还是静养为好,等养好后叫十个才人来伺候便是。”
皇帝起初听得不大高兴,连邵逸铭都能管到自己的后宫来,后面一句却硬生生给逗笑了:“胡说什么,倒是你年纪不小,就算一时正妃没挑出来,身边也该有一两个伺候的。”
他只顾着自己,倒是忘记这个三儿子身边连个伺候的侍妾都没有,实在够惨的。
之前因为两位兄长的关系,三皇子妃的人选始终没能定下来。
越过两个兄长不好,如今两人都圈起来了,越过去也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恰好朕记得礼部尚书的侄女年纪跟老三相当,要是钦天监算着合适,便能作为三皇子妃。”
礼部尚书的权力不大,侄女又不是嫡系,这人选也是绝了。
谢池春听说后心里不快,还以为皇帝会挑个高门贵女。
如今皇帝膝下只余一个三皇子,想巴结的人不知道多少,大多仿佛都忘记了之前说邵逸铭是灾星的事。
不过他们心知肚明,以前附和着是因为依附大皇子的关系,如今大皇子都倒下了,只有三皇子一个选择,谁都不是傻子,还计较这个做什么?
为了能做正妃,不少人家都动了心思想大太监在皇帝面前美言一句。
可惜大太监谁都拒绝了,礼部尚书倒是因为没什么实权,只能承办些宫宴和各种仪式,管着祭拜的器具,也就没掺和进来。
谁想到被皇帝一口选中,他当场就懵了。
尤其这选的还不是自己的亲女儿,而是侄女,这关系一下子就远一些了。
更别提这个侄女也挺可怜的,生母刚怀上,生父就病死了,是个遗腹子。
幸好家里的长辈带她不错,算是平安长大,只是提起来名声到底有些不好听。
皇帝竟然给三皇子挑选一个父亲早亡的女儿,仿佛是要压一压灾星的名头,却实在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一时众人不知道皇帝究竟是喜欢三皇子,还是不喜欢这个三儿子了?
谢池春也被皇帝弄糊涂了,等邵逸铭回来,她想问又不敢问,免得挑起他的伤心事了。
邵逸铭看她满脸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由伸手捏了捏谢池春的脸颊道:“姑娘不必多想,你我之间有什么是不能说的?父皇如此是既想重用我,却又忌惮我。”
皇帝的身子骨越发不好了,又因为沉迷女儿的缘故,虚弱得更快。
夏御医不是没隐晦提醒过,但是皇帝感觉挺好,还因为能叫这些年轻的才人前仆后继而来,觉得自己宝刀未老。
跟一些年轻才人们嬉戏,才叫皇帝一时忘记自己开始老去。
他沉迷下去,甚至让夏御医私下送来助兴的药丸,人是看着精神,身子骨却越发虚弱。
等停了药丸,人很可能会彻底衰弱下去。
既然劝不住,邵逸铭也不劝了,只是他心里明白,皇帝如此是因为恐慌自己的衰老。
皇帝自己老了,邵逸铭却长大了,年轻强壮又聪明,不久后迟早是要取代他的,如何能平平静静接受下来?
若果邵逸铭去劝,皇帝指不定要羞恼成怒。
皇帝也是人,他不愿意被人说自己老,不愿意承认自己会老会死的事,邵逸铭又何必当这个恶人去揭破这层白纸?
还不如随皇帝去了,只是邵逸铭比以往更加小心,始终所有折子看过后没有遗漏地给皇帝说一遍。
后来他还请皇帝挑选几位心腹臣子一起分忧,免得有错漏,耽误了国事。
邵逸铭不但不擅自做主,也不揽权,甚至愿意分权,平日只关心皇帝的吃用,似乎无欲无求的样子。
心腹大臣们有些觉得三皇子不过是在皇帝面前作息,一副孝顺的模样,未必真是这样想,却也没在皇帝面前揭穿。
有些却认为三皇子实在太能忍了,如今没了两位兄长压在头上,他已经是铁板钉钉的储君人选,竟然还如此不骄不躁?
越是能忍,此人越是可怕。
大臣们不敢得罪邵逸铭,却也没多巴结他,叫皇帝心里倒是舒坦得很。
一时间宫里一派祥和,朝堂上也是如此。
皇帝虽然没办早朝,但是隔三差五会叫重臣进来问话开小会。
小夏御医跟着进去把脉,看见皇帝比之前更难看的脸色,心里咯噔一跳。
私下里他忍不住跟夏御医提及:“这是不是该劝一劝,不然……”
夏御医扫了一眼过来,恨铁不成钢道:“你啊,回头就去三皇子府上呆着,就说谢姑娘最近睡得不好,想改改安神方子。”
小夏御医莫名其妙就被亲爹扫地出门,直接塞进三皇子府不给出来了。
他满腹委屈,脸上就带了出来,被谢池春看见后不由一笑:“夏御医也是为了你好,小夏御医为人正直又实诚,心思都写在脸上,宫里都是人精,怕是要看出端倪来的。”
夏御医不愿意告诉皇帝也是知道劝是劝不住,反倒惹祸上身。
直接给皇帝说他再继续操劳下去,身子骨只会越来越弱,这是让皇帝放权给邵逸铭,皇帝如何能愿意?
他如今死死抓着,不就是不愿意放手,谁劝就得掂量一下小命了。
夏御医惜命,劝不住的事自然不做,就怕小夏御医实诚真梗着脖子去劝,最后连累整个夏家,索性送到三皇子府来。
小夏御医被谢池春一说这才恍然大悟,又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他只提起寥寥几句,谢池春竟然什么都知道了。
不是说谢池春已经看不见预知,既然看不见,怎么知道的?
还是如今连看都不看,她就什么都能知道了?
光是形象,小夏御医就不寒而栗。
听闻谢池春的能耐再强,却是看不见邵逸铭身上分毫,只能从他身边人着手。
不然的话跟她同在一个屋檐下却丝毫没有一点秘密,这样的日子实在太可怕了。
小夏御医简直难以想象,幸好看不见三皇子的,不然谢池春身边怕是谁都不敢留下的。
哪个心里没点秘密,被人看得明明白白,谁也要不得劲。
他一直耷拉着脑袋,生怕对上谢池春的目光,她也不介意,把脉后说没事就打发小夏御医去休息了。
邵逸铭从宫里回来,恰好见小夏御医离开的神色有些古怪便问道:“怎么,他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就是看他不敢抬头的样子有些感慨。”谢池春摇摇头,倒也不怪小夏御医,毕竟不是谁都乐意被看得明明白白的,没见纸研如今都习惯在府上低着头走路了?
笔墨之前有事想隐瞒也会低着头,目光丝毫不敢对上谢池春,她抿着唇看向邵逸铭:“幸好老天对我不薄,要是连殿下也……想必我就要孤独终老了。”
兴许她真的会被关在一个秘密的地方,不见外人,免得知道太多。
尤其是贵人们,哪里愿意被人什么都知晓?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