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的专精训练非常辛苦。 这种事情似乎没有什么办法。 女孩子们心里早有预期,苦累与辛苦似乎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于是怨念的程度,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 至少,没有一个新兵产生逃兵心态。 班长们小心翼翼,尽可能温柔对待每一个女孩子。 指挥部密切注意每个少女的心理状态,防止她们产生痛苦且不愿意继续下去的情绪。 然后适时地,进行了另外一个解放心情的训练。 当当当—— 野外扎营训练。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不是指新兵城市的内部。 而是外面。 附近自然环境的状态,非常好。 空气清新,带着泥土的芬芳。 花区的新兵们,坐上了“旅游”的军巴士。 唱着歌,欢笑着,离开了宽广的城市区域。 来到了野外的自然环境。 今天要学习的是,怎样扎帐篷。 军用帐篷和旅行帐篷是不一样的。 军帐通常以班为单位,以连为区域,进行行军式营地的建造与管理。 营地的巡逻与哨兵安排,也会以班为单位进行安排。 所以行军帐篷,搭起来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迷彩帐篷。 不是那种很小,很小的,旅行式帐篷。 正常来讲,一个旅行者的帐篷,遮风挡雨是必要的。 一个人在里面的活动,也许不太方便。但是晚上睡一觉,肯定是绰绰有余。 但是一个军用班帐篷,大多数情况下是足够一个班的成员在里面生活训练的。 毕竟大多数时候,野外行军的进程不太确定。 有可能今天下帐,当天就要拆营跑路。 也有可能今天下帐,一个月之后再拔营离开。 所以营区的建立。一是要安全有效坚固耐用;二是要方便管理即拆即走。 那么如何建造一个坚固耐用,又即拆即走的军帐篷呢? 这就要一点学问了。 首先,帐篷的质量一定要保证。 军工嘛,肯定不能绳子拉好了,结果老鼠一啃就断。 太复杂的构造,自然也是不行的。 拉个营造帐篷都要半天,那士兵们还怎么休息?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拉营都是后勤保障的工作。 但是万一后勤来不及跟上呢? 难道前线部队的人就不睡觉了吗? 所以搭帐篷,一定要简单易学到——每个新兵一看就会,上手就没问题。 这就非常考验帐篷的制造工艺了。 现在建造工艺当然能满足基础的行军要求,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呢? 老实说,这群初出茅庐的新兵,压根就没有野营的经验。 什么拉帐篷、生火堆,真的就一点经验都没有。 每个班长都要一点一点教。 “绳子拉直!用点力!”水边指挥着新兵们吧帐篷顶的帆布拉起来。 但是她们总是不容易把帆布拉得均匀。 下面的钢管构架倒是容易搭建。 按照说明书上的,管道连管道,螺丝上起来——帐篷的构建就差不多了。 问题就是帆布定型这一点不好做。 军帐的帆布不像民用小帐篷的帆布顶,随便拉拉扯扯就能铺平拉直。 军帐顶上那块大帆布,摊开了足够十几个人在上面撒泼打滚。 这么一块巨大的帆布,铺在一个巨大的房屋构架上,稍不注意就要铺歪漏缝。 漏缝的唯一结果,自然就是小部分人要在角落淋雨了。 然后结构也会不稳定,稍微一阵大风就要把顶棚掀开。 正说着呢,平原上这就起了一阵大风。 水边大吼着让所有人压低身体,压住风帆等待这阵风过去。 然后小免就随风飘荡起来。 “啊啊啊啊啊——”她被风帆扯到了空中,像是一片无根的落叶。 直到几个小时后,连队的各个班级才正式把营区帐篷扎好了根。 所有的帐篷绳,都用半米长的钢钉打到了地面中。 只要不出现能卷起树根的狂风,帐篷铁定无恙。 话说会有人在狂风区扎营吗?那不是嫌命长了? 扎好了营,班长又让各个新兵在营地内铺好睡袋。 今天晚上,已经决定在野外睡觉了。 大家都兴致勃勃的,把这次训练当成了旅游。 然后后勤班送来了大量食材。 不过都是生的。 水边开始教新兵们怎样生火堆。 “听好了,必须用干木材,然后用这样的搭建方式。”水边在地上挖了个坑,把木材搭成一个特别的塔型。 “这样的篝火烧起来就是无烟的,可以有效防止敌方侦查,避免暴露的危险。”她解释道。 “要是搭不出无烟篝火呢?”笙问道。 “那你就吃冷的。”水边毫不留情地回复。 之后大家都试了一下无烟篝火的搭建。 不合格的全部推倒重做。 这样又花了很长时间,所有人才正式学会。 这时所有人都变得饥肠辘辘。 之后各班便开始了烧烤大会。 不多时,事物的香味便从营区各处传了出来。 战刃忽然盯着夏树的篝火,问道: “你那个是什么?血淋淋的那个?” 新兵们的食物配比已经固定好了,都是一些合成肉块和植物。 “这个?” 夏树举起手上用铁签穿透的东西,回答道,“草原鼠。” “是——是野生的肉吗?” “对,我刚刚在扎营的时候,顺手抓的。” “能分我一点尝尝吗?” “可以哦。” “啊!太狡猾了!我也要!” “还有我!我也想要!” “你们在干什么?是不是有好吃的?” “没有了!已经没有了!” 少女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草原的各个角落。 现代的人们,还有多少机会,能体验到这种融入大自然的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