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第292章 子承父业
  第292章 子承父業
  天快黑時,又開始下起小雨。
  罐子村人再次變得緊張起來,幾乎家家戶戶晚上都亮著燈,更有人整晚沒睡好覺。王滿銀同樣一夜起床幾次,不斷跑到場畔上查看。
  好在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第二天,天氣徹底放晴,東山峁方向紅彤彤的太陽升起。
  罐子村人懸著的心終於平複下來。
  起床後,王滿銀第一時間查看場畔下深溝裡的情況。昨天滾滾蕩蕩的山洪已經徹底消失,只有部分凹坑裡殘留著積水,其中能看到小魚遊動。不知是王延強家魚塘跑出來的,還是從東拉河逆流而上的。
  王滿銀家兩個水池養有上百斤魚,隔三差五還會從空間裡弄些魚苗做補充。所以對於這些小魚,他根本沒什麽興趣,索性留給村裡碎娃們找樂子。
  他現在重點關注是自家場畔三面陡坡的情況,有沒有出現滑坡。
  自從家裡打過水井,王滿銀一直很注意在陡坡上植草種樹,而且夏天每隔十天半月會澆一次水。
  所以現在四周草木非常茂盛,形成一道濃密的綠色圍牆,將他家徹底遮掩。
  即使這次遭遇山洪衝擊,也只有小部分土坡垮塌。在灌木叢裡,王滿銀還發現了大片大片的地軟。
  應該是昨天剛長出的,稍後可以讓蘭花弄回去當菜吃。
  查看完畢,家裡飯已經做好。
  婆姨照例開始喊三個孩子起床。
  現在放暑假,孩子們愈發懶散,基本每天都是睡到吃早飯才起床。
  對此,兩口子沒說啥。
  王磊和王幸今年小學畢業,半個多月前剛參加過公社裡舉辦升學考試,再有幾天該出成績了,讓他們暫時放松放松挺好。
  現在不同於後世,小升初需要考試的。
  全公社十幾個村子,八九百號學生,隻錄取不到三百人,比後世的大學錄取率還低。
  對於閨女,王滿銀兩口子不擔心。以小丫頭平時成績來看,肯定穩過。
  倒是兒子……提起來就讓人頭疼。
  這家夥到現在仍然沒有開竅,一門心思放在玩上。
  各種搗蛋事情數得著,學習一塌糊塗。不但家長頭疼,連學校幾個老師也頭疼。如果不是王滿銀在村裡口碑不錯,重建學校時還捐了一筆錢,估計天天會被找。
  所以十有八九,王磊考不上初中的。
  即使如此,王滿銀也沒打算讓兒子早早輟學。
  他來自後世,自然明白知識的重要性。尤其這個年代,大學生含金量非常高的。就算兒子不是學習的料,也要把他硬供到初中,然後高中……萬一開竅考上大學呢。
  總之,盡父母最大的努力,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早飯簡簡單單,鹹鴨蛋雞蛋,炒了半盆南瓜。黃土高原的南瓜分為兩種,一種成熟比較早,裡邊水分含量高,外形呈彎曲狀,個頭能有十多斤重。單單一個南瓜,夠他們四口人吃一天。只是這種南瓜看起來分量大,炒熟口感略淡,除非多放油才好點。
  另一種就是橘黃的橢圓形南瓜,一般深秋才成熟,面中帶甜,口感相當不錯,蒸煮炒都可以吃,也是黃土高原人的最愛。
  “又是南瓜鹹鴨蛋,媽,咱們家園子裡那麽多菜,你不會換著炒!”王幸看到桌子上的飯菜,立刻噘著嘴。
  旁邊的王磊和王濤,同樣興致缺缺。
  “媽,要不給我們一點錢,等下我們去毛蛋哥家買點麵包對付一口!”說著,王磊伸出手。
  “你看我臉上有麵包沒……過幾天升學考試成績下來,我看你到時候吃啥!”蘭花眉頭一皺,直接拿筷子打兒子手掌心。
  見狀,王濤趕忙縮著脖子,拿了個鹹雞蛋敲開。這家夥,向來會看臉色行事的。
  “疼,媽,你怎不打我妹妹?”王磊很委屈的開口。
  “你要有王幸的成績,我天天給你買麵包吃。我和你爸天剛亮就起來,把生米做成熟飯……啥時候讓你們去別人家住一個月,肯定餓的皮包骨頭。”
  見母親發火,三個孩子沒敢再頂嘴,老老實實拿起筷子開動。
  有時候,王滿銀也有些鬱悶,總感覺把孩子們養的有點嬌慣了。可自家生活條件就這樣,總不能故意吃糠咽菜,隔三差五讓他們嘗嘗憶苦飯吧。
  至於如果讓孩子變得優秀……這可是個世紀大難題。王滿銀雖然積累有很多人生經驗,卻也不能保證做到這一點。
  沒見後世有些教育專家都教不好自家孩子嗎?
  王滿銀能做的,就是保證三個孩子不往歪路上走,盡可能讓他們起點比同齡人高一些。
  等成年後,願幹啥幹啥,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和蘭花也不能操心一輩子的。
  正吃著飯,毛蛋帶著兩個年輕人過來。
  聽到喊聲,王滿銀端著飯碗走到場畔邊上。
  “滿銀叔,等下把你家抽水機拉出來用用?”
  “幹啥,這天澆水?”王滿銀疑惑的反問。
  “不是澆水,村裡幾口水井被洪水淹了,井水變成渾泥水……滿囤伯怕再等兩天,淤泥沉到井底,水井徹底廢掉,就想用抽水機淘一次。”
  其實村裡水井在開挖之初也考慮過泥水倒灌的問題,井台特意墊高出地面半米多。可昨晚山洪太大,幾個水井全部被淹。這兩天,村裡人做飯都是雨水加沉澱泥水。
  另外除了村裡幾眼吃水井,其他被淹的機井同樣要清理一遍……
  “那行,你們現在過來拔水泵吧。”王滿銀直接同意。
  他這會兒差不多吃好,呼嚕呼嚕將碗裡稀飯喝光,而後也湊到井邊幫忙。
  四五個人一通手忙腳亂,總算把水泵從井底拉出。
  再接著,王滿銀搖動手扶拖拉機朝村裡駛去,毛蛋幾人則在後邊使勁推,不時清理輪子上的泥巴。
  等機器固定好,伴隨著突突的聲響,渾濁的泥漿水終於從井內噴湧而出。
  不少人得了消息,紛紛過來湊熱鬧。
  趁著人多,王清明再次提起修建龍王廟的事兒。
  之前他就嘰咕著收錢,結果讓王滿囤給攔下來。
  不過經過這事兒,村裡人念頭愈發強烈,商量著秋後就開工。
  ***
  中午的時候,王滿囤從石圪節公社匯報工作回來,也帶回一些最新消息。
  石圪節公社通往原西縣城的多處公路被衝毀,還發生大面積滑坡。照著情況,估計最少需要一個星期才能通車。
  初步統計,石圪節公社有八十多孔窯洞房屋倒塌,大大小小的牲口被淹死四十多隻,另外還有幾人被山洪衝走。
  相比起來,罐子村損失算最小的。
  現在搶險救災是第一要務,所有事情靠後站,公社裡已經上報災情,估計今年公糧不用交了。
  對於受苦人來說,這是件好事。
  當然王滿銀家小作坊只能暫時停工了。
  不過他和蘭花沒有閑著,而是學村裡其他人那樣,早早進地扶苗。
  一場暴雨,幾乎所有莊稼都被掩埋在厚厚的淤泥之下。如果現在不能把莊稼苗扒拉出來,等淤泥曬乾,估計要全部糊死了。
  當然,他們兩口子主要清理川道裡幾畝玉米和向日葵,根本沒管坡地上種植的小茴香。
  小茴香和其他莊稼不同,是可以扡插種植的。只要根部沒死,就可以存活下來。
  直到一個星期後,關於洪水的痕跡終於大半褪去,黃土高原的草木重新煥發出生機。
  天氣再次變得炎熱,道路徹底曬乾。
  得知原西縣通車的第一時間,王滿銀就安排人將前段時間包裝好的各種炒貨裝車。
  同行除了自家四口人外,還有少平和田曉霞,以及少安家兩個孩子。
  好在四輪後車鬥足夠大,即使裝載兩千多斤炒貨,還有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坐下。
  田曉霞最初打算來原西縣采訪糧食方面問題的,只是現在整個報社都在關注南方水患重建事宜,她要趕回去值班,采訪自然不了了之。
  至於為什麽帶蘭花和孩子們,主要王滿銀暑假前曾經承諾過,帶他們去京城遊玩。目前這情況,家裡一大攤子事兒,旅遊計劃只能暫時壓後。
  為了彌補,稍後給幾個孩子每人買本小人書。
  車鬥裡帶人,王滿銀沒敢開太快。往常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差不多跑了倆小時,快中午時才抵達縣城。
  現在縣城持續基本恢復正常,只能從路旁房屋上,依稀能夠看到些許洪水留下的痕跡。
  將少平和田曉霞送到汽車站,王滿銀又開著四輪車在縣供銷社附近停下。
  見倉庫大門緊鎖,他隻得留蘭花看著孩子和四輪車。自己去供銷社借一輛自行車,騎著去找郭衛東。
  等王滿銀帶著郭衛東返回倉庫,發現蘭花和幾個孩子正蹲在陰涼處,人手一根冰棒吃著。
  “滿銀,剛才有個賣冰棍的路過。我買了幾根,也有你們的,趕緊吃掉,別等下化完了……”
  “謝謝嫂子,”郭衛東感謝一聲,伸手接過。
  倒是王滿銀有些驚訝:“衛東,縣城裡邊現在有冰棒廠嗎?”
  早在幾年前,黃原市已經修建了一家冰棒廠,王滿銀采購原料時吃過兩次。
  可惜這東西沒辦法長途保存,所以沒給家裡人帶。
  沒有想到,現在原西縣也有了。
  “嗯,”郭衛東點點頭道,“是咱們縣原本醬油廠改成的,下雨前已經生產出來,現在對外做批發,兩分八一根。五十根送十六根,縣城不少閑人都馱著泡沫箱賣冰棒呢。”
  “兩分八一根,五十根送十六根……我們買的五分錢一根,這也賺太多了。就是說,實際上進價更低,一根冰棍成本只有兩分一……爸,這比咱家賣炒貨利潤還高!”剛聽郭衛東說完,王幸眼珠子咕嚕嚕亂轉,已經把細帳給算明白。
  “六十六根冰棍批發價一塊四毛錢,要是五分錢一根,賣二十八根就能收回成本,剩下都是利潤,一天可以賺快兩塊錢。”王磊也吧啦吧啦算起來。
  跟著,他興奮衝郭衛東道:“衛東叔,我看他們賣冰棒那個泡沫箱,能保存多長時間不會化?”
  “大概七八個小時,”郭衛東有些機械的回答。
  這帳算的太精細了!
  他看著眼前兩個孩子,腦海中不由冒出一句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
  王大哥做生意精明,孩子們也不差。
  “八個小時,應該夠了。”
  王磊立刻扭頭道,“爸,你給我買個泡沫箱,暑假閑著沒事兒,我可以到公社集市上賣冰棒!”
  “我也要……”王幸同樣舉起手。
  王滿銀不知道該說啥,來城裡一趟,兩個孩子竟然動了做賣冰棒生意。
  他們只看到利潤大,卻沒想到其中存在風險:家裡沒有冰箱保存,一旦不能冰棒及時賣掉,那就要賠本了。
  不過王滿銀依然很欣慰,他們能想到這一點,已經超過同齡人許多。掙不掙錢無所謂的。
  “賣啥賣,你們以為賣冰棍那麽容易。這天太熱……”蘭花出聲訓斥道。
  沒等婆姨說完,王滿銀就截住話茬:“買,等下給你們一人買一個。”
  見丈夫表態,蘭花立刻止聲。
  “爸,真的,太好了!”兩個家夥歡呼起來。
  王濤和虎子、雅潔同樣興奮拍手,連說以後可以吃冰棒了。
  “不行,你們吃冰棒要拿錢買!”王磊義正言辭拒絕。
  “我是你弟弟,”
  “親兄弟明算帳……”
  把冰棍吃完,王滿銀和郭衛東開始卸車。
  兩千多斤貨,三十四個蛇皮袋,十幾分鍾功夫輕松卸完。
  完事兒後,王滿銀和蘭花又帶著孩子們騎車去醬油廠買泡沫箱。
  路上,蘭花忍不住開口道:“你也是,大熱天讓他們瞎胡鬧,萬一賣不出去全化掉怎辦?”
  “做生意哪有一帆風順的,有賠有賺很正常,正好讓他們體驗一下掙錢的難處。”王滿銀說出心裡所想。
  來到醬油廠門口,幾人就見牆上貼了一張大大的紅紙,寫著批發雪糕幾個大字。
  此刻,院內不少人推著自行車進貨。
  王滿銀直接找上售貨員,衝對方笑道:“同志,你們李廠長今天上班嗎?”
  “你認識李廠長?”女售貨員疑惑抬頭問。
  “嗯,在一起喝過酒。”
  王滿銀沒有騙對方,之前真一起喝過酒。
  一句話:即使在原西縣城內,王滿銀現在也屬於一個不大不小的人物,這些年認識的人自然不少。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