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第239章 数年后
  第239章 數年後
  夜裡,蘭花催促的聲音響起:“睡覺,都睡覺!滿銀,你也不說說幾個孩子,都啥時間了,還看小人書,眼睛使壞怎辦……石頭,別磨蹭,趕緊睡覺,一點都不讓人省心!”
  “媽,你怎光吵我,不說我妹!”王磊委屈的開口。
  “你要有妹妹一半懂事,我和你爸能省多少心……一天天光知道玩,心都沒放在學習上,期末考試數學才吃了三十多分,全班倒數,還好意思說,我和你爸臉都丟盡了。”蘭花繼續訓斥。
  此刻,王滿銀明智保持沉默。
  王幸吐了吐舌頭,同樣沒敢吭聲。在家裡,她不怕其他人,就怕母親發火。
  “媽,我要和你們一起睡,晚上哥哥光吵我,還踢我……”這時,最小的王濤又開口告狀。
  “你現在七歲,要和爸爸媽媽分開睡。石頭,你再敢打弟弟我擰耳朵了!”
  “憑啥吵我,他拍四角輸給我賴帳,還有理告狀了。”王磊連連叫屈。
  拍四角是碎娃們玩的一種遊戲,就是將紙張折疊成四角形。雙方對戰前用剪刀石頭布決定先後順序。輸一方先把自己的四角放在平地上,讓贏家用四角猛砸。如果輸家的四角翻過來,就歸對方所有。
  反之,則調換攻擊順序。
  這遊戲非常簡單,主要浪費紙張。
  小石頭不反駁還好,一說立刻讓蘭花更加冒火。
  她伸手擰耳朵,另一隻手舉起笤帚:“你好意思說,學習不行,作業本用的不少,都疊四角了。”
  “爸,爸,你不能見死不救。”看形勢不對,王磊趕忙求救。
  “好了,好了,讓他們睡吧。”王滿銀終於出聲。
  聽丈夫開口,蘭花也不再吭聲。
  隨著幾個孩子一天天長大,越發的鬧騰了。每天家裡雞飛狗跳,吵得大人腦仁疼。
  沒錯,時光飛快。
  轉眼已經是八年後,距離79年春節沒幾天了,蘭花和王滿銀結婚也整十年時間。她從一個充滿青春氣息的少女變成圓潤的少婦,也有了三個孩子。
  不過因為結婚後沒怎麽下地乾過農活,蘭花相貌明顯要比同齡人年輕幾歲,看上去最多二十四五歲的樣子。
  近十年裡,罐子村發生了很大變化,王滿銀家同樣如此。除王磊和王幸外,兩口子又生了個兒子,取名叫王濤。
  前兩年,王滿銀把自家窯洞擴展到五孔,而且全部用方磚加水泥石灰箍一層,算徹底解決了安全問題。
  順帶的,又用方磚修出漂亮的窯面。
  不但他家,村裡很多人手裡有閑錢後,爭相開始買方磚箍窯。
  要說在十年前,大部分人家住的都是土窯。這種窯洞非常簡陋,時間長了洞頂經常會剝落土層。
  有時候晚上睡覺,早上起來被子上會落一層薄灰,甚至拳頭大的土坷垃。後來人們嘗試著在窯頂抹石灰或者糊一層報紙,雖然可以防止落灰掉土,卻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尤其夏季暴雨後,經常會發生窯洞倒塌的事情。
  交代幾個孩子早點吹燈睡覺後,王滿銀才把蘭花拉出窯洞。
  大黃見到主人,立刻發出低沉的聲音打招呼。
  土狗的壽命一般在八到十五年,從這個年齡上推算,大黃已經步入老年期。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家夥的精神狀態依然很好,每頓能吃半盆食物,偶爾還跑到山裡抓隻野兔。
  “你也是,每次都當老好人,不催催石頭的學習。再這樣下去,估計像王秋生家毛蛋一眼,要留級了。都說外甥隨舅,少安少平上學一直頂尖的。去年少平高考排在全縣第十……你說石頭怎就不開竅呢?整天光知道玩。”蘭花梳洗完畢上炕,靠在丈夫胳膊上時,仍然沒有停止抱怨。
  “男孩子開竅晚,再過兩年就好了。”王滿銀安慰一句,手在被窩裡劃過,“這個怎解的?”
  “從後邊,”蘭花翻了下身子,適應丈夫的節奏。
  以前她都是穿肚兜,上次跟丈夫去縣城百貨大樓閑逛,才買了幾件新式貼身衣物。自從幾年前罐子村村頭修了一條公路後,人們去縣城和米家鎮方便了許多。不用再騎自行車,可以直接坐汽車。
  話說對於最近一年發生的事情,蘭花有種目不暇接的感覺。
  之前的十年時間,人們好像一直生活在黑白照片當中。無論穿衣還是生活,一切都灰蒙蒙的,很少能夠看到亮點。
  今年突然一切放開,人們好像從照片裡跳出來,生活突然變得豐富多彩。
  往常石圪節公社單調的集市也開始變得熱鬧,每次逢集街道上都擠滿了人。原本的街道已經不夠用,連東拉河邊和附近山坡上也擺上攤位,到處充斥著吆喝聲。
  人們穿著也發生著劇烈變化,有些身穿花格子襯衫喇叭褲、戴著蛤蟆鏡的青年在街道上招搖而過,手裡還提著大塊頭的錄音機,很能吸引趕集人的目光。
  就連蘭花所在的縫紉門市部也受到影響,前段時間一直在趕製喇叭褲。
  這種變化自然招來老派人的不滿,認為喇叭褲是小流氓的象征。
  有些地方還掀起“圍剿”喇叭褲運動。工廠通告,穿喇叭褲的一律不準進廠,警告不改扣工資。學生穿喇叭褲受處分,不能上學。
  甚至報紙專門發表文章《不能眼看這些青年墮落下去》,其中特意提起年輕人的穿著要大方樸素。
  不過,這一切都無法阻止年輕人追求時尚潮流的心。
  最明顯就是胡得祿和王彩娥開的夫妻理發店,“電打”燙頭的女人們排隊都排到半街道上。
  蘭花在王滿銀的鼓勵下,也去換了個時尚的髮型。
  外邊寒風呼嘯,窯洞內夜色暖暖。
  蘭花像水一樣,深情滋潤著自己的丈夫。十年間發生很多事情,但兩人的感情絲毫沒變,反而愈發炙熱。
  ……
  “蘭花,過完年,我準備抽時間出去轉轉!”王滿銀摟著婆姨,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現在各地逐漸放開,雖然出門要介紹信,卻沒有那麽嚴格了。
  “去哪裡,黃原城?”
  嫁給王滿銀,蘭花一直感覺自己比村裡婆姨們幸福一百倍。不少人活了半輩子,連原西縣城都沒去過。而她這些年借著送玉米皮編織的機會,曾跟丈夫去過幾次黃原城,見識過外邊別樣的世界。
  “更遠,我想先到秦安市一趟。有可能的話,再去省外其他大城市看看,有什麽做生意的門路。”面對枕邊人,王滿銀沒有隱瞞心裡的想法。
  掙錢要趁早!
  大幕已經拉開,自己蟄伏十年,也該為一個小目標而努力了。不能成為富二代,就要努力變成富二代他爹,讓幾個孩子未來過得輕松一點。
  “這……村裡能同意嗎?”蘭花擔心的問。如果隻幾天假的話,王滿囤肯定不會說啥。不過聽丈夫的意思,最少要半個月的。
  “應該沒問題……”王滿銀自信的回答。以自己和王滿囤的關系,相信對方會開這個介紹信的。
  頓了頓,他又道:“就算不同意,到時候實行包產到戶,外出只會更自由。”
  “你真相信那個補鍋匠說的話?”聽到丈夫提起包產到戶,蘭花驚訝的扭頭。
  前段時間,村裡來了個外省的挑擔補鍋匠,說他們那裡有些村子已經把生產隊化成小組,搞承包製,超產還有獎勵。結果莊稼比大集體時好很多,短短一年時間,農民不但吃飽飯,家家還有了余糧。
  村裡不少人聽得心動,不過蘭花認為對方說的是瘋話。
  怎可能哩!這是不允許的。前兩年,有生產隊偷偷多劃幾分豬飼料地都挨批。
  “相信,你沒看報紙上已經在討論這事兒了嗎……”王滿銀回答一句。
  很多人以為小崗村是最先實行包產到戶的,其實並非如此。早在一年多前,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偷偷摸摸搞起包產。只是小崗村影響大,後來才會被推到前台。
  蘭花猶豫一下,又開口道:“滿銀,你不要再往外跑。如果真分了田地,咱們在家踏踏實實過日子多好。我白天在縫紉門市部上班,晚上回來編織玉米皮。你招呼著代銷點,天氣暖和的時候還能捉蠍子,一年也不少掙錢,夠咱們家花銷了。”
  打心眼裡,她並不願意丈夫奔波。自家日子又不是過不下去,現在每年最少能有四五百塊的收入。
  十年時間斷斷續續,也攢有幾千塊……這麽多錢根本化不完。
  “哪能夠花,我問你,一台錄音機多少錢,一台電視機多少錢,還有摩托車。買了這些後,你還覺得咱家有錢嗎?”王滿銀好笑的問到。
  “為啥要買……”蘭花話沒說完,又止住了。這些東西雖然看起來距離農民很遠,卻並非不可能的。
  今年夏天時,石圪節公社裡就有人購買了一輛摩托車,據說托關系從沿海城市弄回來的,花了近三千塊。
  這事兒引起很大轟動,很多人都在議論對方哪來那麽多錢。
  另外石圪節公社通電後,也有幾戶買了黑白電視機,其中就包括郭主任家。
  如果這麽算起來,自家這些錢好像根本不經花。
  “以後隨著慢慢放開,商品只會越來越豐富,老百姓想買的東西越來越多。電視、電話、摩托車,甚至小轎車,這些都不是啥稀罕的……所以咱們要抓緊時間掙錢。再說,你覺得裁縫門市部會一直開下去嗎?連供銷社都不知道啥時候倒閉!”
  “這,這怎可能!”蘭花徹底被驚到,不由提高聲音,“供銷社怎可能倒閉!”
  在她看來,供銷社可是鐵飯碗,能夠讓人端一輩子的。
  “我之前告訴過你,這些年石圪節供銷社看起來很紅火,實際不斷虧損。再加上現在允許閑散勞動力擺攤做生意,人們買東西的地方也多了。供銷社服務態度不好,賣的東西價格貴,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你覺得照這樣下去還能撐多長時間?早晚會倒閉的。”
  聞言,蘭花陷入沉默。
  對於丈夫的眼光,她一直很相信。
  只是心裡有些想不通:為什麽石圪節供銷社那麽火紅的生意,竟然只有兩年盈利,其余年份都在虧損。
  而且聽說不單單石圪節供銷社,原西縣其他供銷社也一樣。
  集市上變化她同樣看在眼裡,只是之前沒想那麽多。以前不允許做的買賣不斷出現,各種新鮮東西層出不窮,有些連供銷社都沒有進貨渠道,據說是從大城市裡批發來的。
  還有人偷偷在街道上開了門面,弄台縫紉機做衣服,價格更便宜。
  對此,公社裡負責打擊投機刀把的工作人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像前些年管理那麽嚴格。
  如果開的裁縫鋪多了,門市部生意自然受影響。
  “那……上邊不管嗎?”
  “一旦放開,根本管不過來的。”王滿銀搖搖頭。
  更多東西,他暫時沒辦法和婆姨講。
  頓了頓,王滿銀又道,“之前其他地方不讓編織玉米皮,所以咱們罐子村人才能掙錢。徹底放開以後,你覺得編織廠還會跑一百多裡收玉米皮坐墊嗎?就近那些村子就能滿足需求。供銷社都管不了私人賣東西,你覺得其他人家不會開代銷點?”
  “那可怎辦?”聽丈夫一說,蘭花徹底恐慌起來。
  安逸太久了,她一時無法適應可能發生的變化。
  “放心,一切有我。”王滿銀摟著婆姨,重重承諾,“無論如何,我這輩子都不會讓你受苦的……”
  他的話未說完,突然聽到外邊傳來一陣嘈雜的狗叫。
  隨即,大黃也狂吠起來。
  “滿銀,你快出去看看怎回事兒,是不是村裡招賊了!”蘭花急聲催促道。
  放開以後,小偷突然多起來。
  這段時間人們上街趕集,經常聽到有人錢被偷,連各村晚上也變得不太平。
  “我去看看,你鎖好門,看好孩子。”王滿銀沒敢耽擱,利索穿好衣服。
  出門時,他又扛起鐵鍁。
  剛翻過深溝,就見王秋生家毛蛋走出來。
  十年時間,一個調皮搗蛋的碎娃也長成大人了。
  這孩子最出名的事情就是連上五個一年級,小學畢業時已經15歲……和他同過班的同學有些初中都畢業了。
  還有一個,已經在罐子村擔任小學教師。
  王秋生見大兒子實在不是學習的料,就沒讓繼續讀下去。
  所以從十五歲開始,毛蛋就跟著父親在生產隊掙工分。這家夥學習不行,乾活倒是把好手。短短幾年時間,已經成長為一個好受苦人了。
  隨著幾個孩子陸續長大,王秋生家日子也好過許多,徹底擺脫了欠款戶的稱呼,這些年吃飽飯不再成問題。
  不過新的麻煩隨之到來,毛蛋和石頭該說媳婦了,需要一筆不小的彩禮。
  “滿銀叔,知道村裡怎回事兒嗎?”
  “不清楚,咱們趕緊過去看看,是不是招賊了!”
  這會兒功夫,村裡差不多人家都被驚動了,紛紛亮起油燈。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