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认为,监国不是儿戏,不能久居东宫。”“故而,提议开一次大朝会,政务与所有朝臣商议,这才不负父皇所托。”朱寿话音刚落,一名御史站了出来。“殿下,既然说不负陛下所托,那请问你严重越制如何交代?”“越制?”朱寿笑了,“爱卿,你哪位?”“在下乃是右都御史史林!”“来人,扒掉他的官服官帽,乱棍赶出皇城。”“太子殿下!”史林对着朱寿横眉立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总得有个理由吧?无凭无据就把朝臣赶出皇城,恐怕太子殿下难得民心!”“记住了,本宫是监国太子,你要称臣,而不是在下!”朱寿一声冷哼,“执勤郎何在?史林无视皇权、藐视本宫,将其赶出皇城!”呼啦,冲进来四名金衣金甲的执勤郎,粗鲁的扒掉史林的官服,乱棍打出了皇城。刹那间,言官们又上蹿下跳起来,大骂朱寿昏庸。砰!朱寿狠狠一拍桌子,“你们给本宫说说,哪条律法上规定本宫不能召开大朝会,不能坐.龙椅了?”言官们相互对望,开始找各种理由各种借口。可他们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事情,所谓的越制之说只是历朝历代心照不宣的默契,根本就没有文字可以证明。没有文字可以证明,不是书面上的东西,朱寿就可以不承认。当你有权利的时候,别人就不能给你欲加之罪。而你却可以以各种含糊其词的罪名将弱小者入罪。这就是手里有剑和手里没剑的最大的区别。周仓神色复杂地看着朱寿,想不到朱寿用的是这一手。“祖制上只写了太子不能越制,但没写监国太子如何。”朱寿指了指左前方的小椅子,“那把椅子是给太子坐的,不是给监国太子坐的。诸位,本宫觉得你们有必要看看大明祖制,对监国二字的定义。”所有人都懵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太子的位子有时候很尴尬。虽然是储君,但太子及其东宫办事机构也不是行政系统中的法定机关,朝廷的正常运作体系中,没有太子参与政务常规端口。也就说,大档头是皇帝,二档头是内阁,三档头是六部,老四才是太子。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加上监国儿子,让太子可以正式参加朝廷核心层,变成了有实权的二档头。体制,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混过的人才懂得其中的各种技巧。朱寿上辈子混的是军中体制,对这类事情门儿清。所以,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就难倒了在场的所有人。“三位阁老,本宫胸怀大度,没治你们所有人不参拜的罪名,你们为何要咬着本宫越制不放?”朱寿狠狠一拍桌子,“怎么?非要让本宫杀几个立威吗?”秦惠之反映得最快,第一个躬身:“太子殿下圣明!”周围的人也是集体参拜,高呼圣明。“好,既然如此,你们所犯之错,本宫原谅你们了。”朱寿扫了一眼赵无极,缓缓开口,“刑部右侍郎贺炳章被罢免,左侍郎被杖毙,兵部尚书被下诏狱,现在兵部群龙无首,本公想请忠义侯、羽林卫大将军周仓周老将军担任兵部尚书一职,秦州经略司判官狄汉臣任兵部左侍郎。至于兵部右侍郎,就有秦阁老和赵阁老推选吧。”通常情况下,是要征求朝臣的意见,可现在很明显,朱寿不是和他们商量,就是告诉他们,人选订好了,通知你们一下。至于兵部右侍郎,就是效仿一桃杀三士,就看你秦惠之和赵无极抢不抢!武将掌管兵部,是不被文臣允许的。立刻有人站出来反对,此人正是礼部员外郎马恭城。“太子殿下,臣不反对,但有些异议。”马恭城对着朱寿一拱手,“周老将军是侯爵,爵位品级已经超过兵部尚书,如此一来乱了品级。”朱寿饶有兴致地打量此人,难得有个聪明人站出来反对。马恭城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所说的合情合理。自古以来任何官职都和品级挂钩,大明朝的太宗当年做过从二品中书令,所有文臣武将的品级到正三品为止,三阁老的称呼也是内阁大学士,而不是称呼其宰相。周仓是一等军功侯,品级高出兵部尚书半品,也就是从品,理论上讲这是不合理的。有了马恭城的带头,其余人也纷纷上蹿下跳,指责朱寿。朱寿面容冷峻,终于明白皇帝和群臣博弈的痛苦了。但选了这条路,就要闷头走下去,只能背水一战没有退路可言。看看秦惠之,又看看赵无极。朱寿也看明白了,赵无极被秦惠之算计了,成了秦惠之的问路石。朝堂上,最难对付的不是赵无极,而是秦惠之这个老狐狸。幸好自己提前做好了准备,不然还真就不好应对。最近一段世家,朱寿每天都会研究李世民和朱元璋。仔细回忆历史,琢磨他们的平衡、治国、统御之道。他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俩人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主儿。只有群臣摸不到统治者脉络,这个统治者才算是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别人总说皇帝喜怒无常、伴君如伴虎的原因。皇帝的小心思都被你们发现了,还怎么快乐玩耍?恰好此时,赵无极也看向朱寿,嘴角露出一抹和善的笑容。仿佛说了什么,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意味深沉。朱寿对着赵无极也是一笑,十分谦逊:老东西,今天你的第一招我都接住了,何况你第二招?真以为本宫没有话语权的跳梁小丑?谁自取其辱还不知道呢!“马爱卿,言之有理!”朱寿故意露出欠妥的神色,“是本宫考虑不周了。”此话一出,全场错愕。全都不可思议地看着朱寿,就好像是活见鬼了一样。大家都酝酿了一肚子的话,就等着你反抗,然后喷你呢。可现在呢?气氛都烘托到位了,我特么裤子也都脱了,你告诉我还带血?所有人都感觉自己蓄势已久的一拳砸在了棉花上。秦惠之和赵无极也神色复杂地看着朱寿,谁也没想到朱寿会选择主动退让。不对!这很不对劲!一定有阴谋,一定有!秦惠之和赵无极陷入沉思,纷纷揣测朱寿什么意思。很快,朱寿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马爱卿提醒得好,按照祖制,周老将军确实不适合做兵部尚书。”“那这样,就晋升周老将军为京兆大都督,监管京城、京兆境内所有兵马。”“南衙府军、北衙禁军、京兆八骑,共计二十万精锐,全有周老将军统御!”卧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招反制,马恭城和一众反对的官运,全都在心里骂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