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戰場上,廝殺震天。 叛軍後方,韓遂眼見戰場上的局勢變化,面色大變。 “不可能,這兩支兵馬到底是何人麾下,之前為何不見!” 短短的時間內,朝廷的軍隊配合著龍雲飛騎與陷陣營竟然不斷的攻破防線,許多的叛軍被斬殺,在陷陣營的重甲陌刀下殘屍斷臂橫飛。 眼見防線在被不斷的攻破,大軍節節敗退,韓遂咬牙下令道:“撤退!讓大軍退回來!” “是!” 嗚嗚嗚~~~ 號角聲回蕩,令旗揮動。 這是叛軍一方撤退的號角,叛軍眼見局勢不妙,開始朝著後方撤退。 見叛軍撤退,趙雲與高順在追擊了一陣後,停止了追擊。 “窮寇莫追!” 牧風騎在馬背上,下令龍雲飛騎與陷陣營停下,不宜再深入追擊。 “為何不追!” 看到牧風竟然下令停止追擊,張溫大怒。 他與叛軍僵持許多時日,眼下大破叛軍的防線,可是牧風竟然不追了,這讓他怎麽甘心。 “叛軍只是防線被破,韓遂及時撤軍,叛軍並沒有多大的損傷,若是繼續追擊,恐怕會陷入叛軍的陷阱,徐徐圖之便是。” 牧風淡淡道。 張溫聞言,面色不甘。 他張溫率領大軍與叛軍對峙數日,不分勝負,可牧風一到,卻大敗叛軍,若是此時收兵,那麽這一次大敗叛軍的功勞可就算是牧風的了。 他們雖然也能夠分潤些許功勞,可是與牧風的功勞一比,卻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所以,他才會不甘就此收兵。 若是趁此機會將叛軍全殲,他這個統帥,或許才能夠壓下牧風的風頭與功勞,居首功。 可牧風所言,卻也有些道理。 就在張溫猶豫,舉棋不定間。 這時候,董卓卻是站出來,道:“叛軍此次防線告破,若是任由他們撤軍,後面有了防備,想要如同今日這般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恐怕就難了。” “不如趁此機會,乘勝追擊,就算叛軍有什麽陷阱,他們士氣已經低落,我軍自然也不懼,說不定還能夠趁此機會一擊重創叛軍!” 說著,董卓看向牧風,笑道:“牧兄弟身為陛下親封的討賊校尉,竟無這點勇武?兩軍交戰,若不乘勝追擊,把握機會,又豈能大勝?你麾下的騎兵雖強,可在這一點上,卻還是謹慎。” 說完,他看向張溫,拱手道:“將軍,若是此戰乘勝追擊,一舉將叛軍擊潰,那將軍當屬首功!” 牧風聞言,冷笑一聲,看了頗為意動的張溫一眼,對著他們淡淡道:“若是破虜將軍執意,那你們追擊便是,不過我麾下的將士,卻不會跟著。” “哼!” 聽到牧風的話,已經被董卓說動的張溫冷哼一聲,冷冷的瞥了一眼牧風道:“討賊校尉任由叛軍撤退,拒不追擊,等平定了叛軍後,我定然會向陛下稟明,你此次的功勞,也將全都抵消。” 話音一落,張溫不再理會牧風,揮手下令道:“破虜將軍、蕩寇將軍,你們兩人率領大軍追擊叛軍,務必趁此機會,重創他們!” “是!” 董卓、周慎精神一振,拱手聽令。 “隨我乘勝追擊!” 兩人縱馬而出,率領著大軍朝著撤退的叛軍追擊過去。 趙雲、高順兩人,卻並沒有追擊,而是按照牧風的命令,返回了大營。 看著返回的龍雲飛騎與陷陣營,張溫面色鐵青,他對著牧風冷冷道:“等此戰結束,本將定會奏明陛下,治你個不聽軍令之罪!” “牧風拭目以待。” 聽到張溫的話,牧風面色淡漠,直接驅馬離開,迎著趙雲、高順兩人而去。 “大哥……” 趙雲、高順兩人率領著龍雲飛騎與陷陣營返回,看到迎著他們兩人而來的牧風,張口想要詢問。 不是收兵嗎?為何張溫麾下的董卓、周慎等人卻是繼續去追擊叛軍了? 牧風揮揮手,打斷了兩人的話,道:“張溫爭功心切,被董卓唆使,不顧我的勸阻,強行率領大軍追擊。” “這……” 趙雲兩人目瞪口呆,怪不得在牧風下令收兵後,董卓與周慎兩人卻是率領大軍不管不顧繼續追擊,原來竟然是因為張溫想要爭功。 “大哥,那我們怎麽辦?” 趙雲面色難看,詢問道。 他亦是明白,若是董卓與周慎真的追擊重創叛軍,恐怕事後,不聽調遣的牧風定然會被問責。 “不必擔心,他們贏不了。” 牧風卻是面色淡然,揮手道。 …… 另一邊,董卓與周慎兩人率領著大軍追擊叛軍。 周慎麾下的孫堅注意到了龍雲飛騎與陷陣營並沒有與大軍一同追擊,他策馬來到周慎的身邊,皺眉道:“將軍,敵軍並沒有遭受多大的損傷,且擊潰叛軍防線的兩支隊伍也沒有跟來,我們強行追擊恐怕……” “我們不如切斷敵人的糧道,慢慢蠶食叛軍,不可心急呀!” 孫堅勸說道。 “你懂什麽?若是你不想追擊,那你就留下!” 周慎聽到孫堅的話,眉頭一皺,呵斥道。 “這……” 孫堅無奈,可他心中卻也仍然覺得若是繼續追擊說不準定然會發生變故,猶豫了片刻後,他一咬牙,拱手道:“既將軍不聽勸告,文台也只能留下。” 說著,他竟然也領著本部的千余兵馬不再追擊。 “好!好!等事後,本將軍再問你的罪!” 周慎怒極而笑,丟下一句後,不再理會孫堅,與董卓一起率領著大軍朝著叛軍撤退的方向追擊過去。 看著不聽他勸告,執意追擊叛軍而去周慎,孫堅面色變幻,最後也只能夠無奈的歎息一聲,率領著本部兵馬折返。 叛軍防線被擊潰,韓遂下令撤退,率領著叛軍向西撤退。 董卓、周慎兩人率領大軍緊緊的追擊在叛軍的身後。 “朝廷的軍隊還在追擊?” 叛軍中,韓遂聽到這個消息,眉頭一挑,在思索了片刻後,面上露出冷笑。 叛軍一路向西撤退,直到撤入金城郡,董卓與周慎兩人,在一番商議後,決定兵分兩路,各自率領三萬大軍夾擊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