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feb 23 21:55:59 cst 2011 原來這婦人正是英蓮母親的陪嫁丫鬟嬌杏,現在是這金陵應天府尹賈雨村的夫人。(百度搜索m) 嬌杏將英蓮二人帶回賈府,流著淚向她細說了失火後甄老爺心意冷出家,封夫人喪夫失女抑鬱而亡的事,而後將英蓮緊緊抱在懷裡,說道:“英蓮,苦命的孩子,這些年你受苦了。以後我就是你的親姨了,你就留在這兒吧,咱娘兩個做個伴。” 英蓮擦著眼淚,將這幾年在馮大娘家生活的事情大致說了,並說:“大娘和紫英哥哥從沒把我當外人,當女兒、妹妹般疼愛,吃的穿的無不盡心,幾年來我沒受過一點難為......” 說著,她眼圈又紅了,哽咽著說不下去,將手帕捂在嘴上。 紫英見她小小年紀,遭遇卻如此坎坷,心中已是酸楚無比。這會看她又將流淚,便攬著她的肩,輕輕拍著,說道:“身子才剛好了些,不宜太過傷心。” 嬌杏聽了,道聲“阿彌陀佛”,倒身就向紫英下跪,說道:“馮家就是英蓮的恩人,我就是做牛做馬也沒法報答,我代老爺和夫人就此謝過。” 慌得紫英連忙扶起,道:“杏姨不必多禮,都是緣份使然,說報答這樣的話可就見外了。” 三人免不了唏噓一番,待止住悲傷,嬌杏仔細詢問了他們現在的情況,對英蓮又多一分心疼,便說道:“英蓮身體嬌弱,不堪奔波,不如留在府裡將養身體,紫英自去趕考,先待考完,別的事再做計較。” 紫英也是正在擔心英蓮勞累過度,身體怯弱,不忍讓她再隨著受累,便說些隻好如此,杏姨受累的話。嬌杏滿口答應,歡喜異常。 不久,賈雨村回府,嬌杏因甄老爺對雨村有恩,以為他會念些舊情,便滿心歡喜地將英蓮帶到他面前,將英蓮的遭遇說了。 賈雨村是個冷心冷意的人,見了富貴人恨不得軟了骨頭,見了下等人眼皮也不抬。 他上下打量英蓮,見她年紀尚幼,穿著平常,頭髮也隻是編的辮子,沒有任何簪環,心裡便有幾分嫌棄,隻淡淡說道:留下來玩幾天吧,陪陪你杏姨。” 嬌杏趁機道:“正是這樣打算呢。我看這孩子安穩,便想讓她留在身邊,一來大姐兒才四歲,我帶著也吃力些了,可巧要尋覓個可靠的人,正好讓英蓮幫著一塊照顧。二來她也幫我料理些家事,這孩子識文斷字的,不比那些外面來的更穩妥些?” 賈雨村想著也有理, 這才讓英蓮在邊上小杌子坐下,細問幾歲了,讀了什麽書,會些什麽活計。 英蓮道:“隻是紫英哥哥教些,識幾個字罷了,沒正經讀什麽書。家事上,因大娘日常教導,針織女紅、做飯洗衣皆會。” 賈雨村手拈胡須,點頭道:“如此才好。想那甄兄,雖讀書頗多,不以功名為念,竟然最後出家而去,可見讀書多,思慮就多,若一時想不開,就會做出奇怪的事。” 英蓮聽了這話,覺得很是刺耳,忍住心中不快,仍低著頭說道:“老爺說得英蓮謹記。但是至於家父的事情,英蓮不知道緣由,作為晚輩更不敢做出不恭敬的猜測。” 雨村一愣,想不到這女孩小小年紀,細聲細語,言辭間卻並不附就,竟一時說不出話來,又細細端詳,見英蓮細眉秀目中流露一絲英氣,暗忖“世隱淡薄,竟生得如此剛強女兒,終究不是能長留的人”。 良久,方對嬌杏說:“夫人,你做主即可,我也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