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禮過後,李世民壓抑住喪妻的悲痛,將目光轉回軍國大事上。對李承乾的和李泰這兩個兒子態度冷淡,反而允許李治在朝堂上參與政務。 李泰心中有愧把自己關在魏王府裡全力編寫括地志,李承乾整個人也瘦了一圈,恨李泰,更恨自己,甚至有一絲絲恨父皇,但他知道,現在還不到報復的時候,他需要等待。 平陽公主算是半默許了,祁陽和武曦月也稍微放心,武曦月繼續埋線布子,祁陽也暫時沒有動作。至少現在他們對皇帝依然是忠心耿耿,所圖謀之事還需要等李世民死了再行動。 李世民看過三人手抄的佛經,一筆一劃盡顯哀思,心中有些觸動。只不過並未表露出來,只是更加嚴懲喪期宴飲不禁之人。 七月,高句麗遣太子入唐,李世民問高句麗修築長城是否在挑釁大唐?高麗太子桓權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隨後李世民派職方郎中陳大德出使高句麗,查探虛實。於是有心人猜到了陛下的打算,各方開始做戰前準備。 大唐水師頻頻調動,李世民要親征,分幾路大軍征伐遼東,那麽就不僅僅是去高句麗了,如果有機會他打算把那些小國都打服帖。 貞觀十五年八月,陳大德從高句麗返回,詳細描述那邊的情況。高句麗國內對大唐攻滅高昌害怕不已,正打算聯合新羅、百濟等國和大唐談條件。 李世民聽後冷笑,決定殺了高麗太子桓權祭旗!有禦史提出反對,不過沒等他說完就被李世民打了板子。現在的他急需一個發泄口,用來釋放憤怒,高句麗無疑撞槍口了。 所以說李家人天性如此,記得李淵去世的時候平陽公主出征也是大殺四方,拿外族不當人命,現在李世民同樣如此。但是說這話的也隻敢暗中腹誹,明面上是絕不敢說一個字的,不然就得吃板子。 高句麗使者見到本國太子的人頭,頓時嚇破了膽,跪求皇帝饒他一命。他願意加入大唐並且為唐軍指路,他熟知高句麗的一切,李世民聽後考慮片刻便答應了他的請求。 李恪從封地趕回來,這次出征還是要他帶著控鶴營,留在長安的就是監國的李承乾和閉門的李泰。 李承乾最近沉默了很多,似乎也學會了隱忍,但他越是平靜就代表心中積累的怨氣越深。 九月,李世民率軍出征,唐軍一路摧枯拉朽,要麽投降,要麽死。以大唐現在的軍力民力周邊沒有任何一國能阻擋,所謂打仗就是唐軍遠遠的就開始架起火炮突突突,敵人的抵抗都變得徒勞無功,不用費吹灰之力就奪取勝利。 所以李世民就有些無聊了,開始反思究竟他親征是不是對的?前朝征高句麗多次不克,還被對面著了京觀,可能是這個原因讓他高估了高句麗的戰鬥力。 新羅女王被抓去長安跳舞,扶余王戰死,新羅、百濟滅國,只剩下一個高句麗還在負隅頑抗。其實大唐真的是沒有必要興師動眾,這是所有參與這一戰的將士們的心聲。 但是麽,打仗總不能因為沒意思就打到一半不打了,幾路大軍圍攻高句麗。張亮率軍襲擊卑沙城,李績攻遼東城,李世民親上戰場攻克白岩城,白岩城守將孫代音投降。 而後唐軍合兵圍安市城,高麗王高建武派高延壽、高惠真統兵十五萬救援,李世民、李績、平陽公主聯合布陣,大敗高麗軍,殺敵二萬,俘虜無數,高麗舉國震動。 李世民本想一鼓作氣拿下安市城,再繼續攻打別的城池。不過平陽公主覺得這樣效率太低,想到一計,圍點打援!於是唐軍圍而不打,只等高麗王繼續派兵,他們好能吃下高麗更多的軍隊,省得唐軍還要東奔西攆的找人。 但是高麗也有聰明人,泉蓋蘇文就看出來了唐軍的意圖,顧不得和高建武的不合,提醒他不要再派兵枉送高麗兵卒的性命。 而高建武對於泉蓋蘇文是很警惕的,他已經有計劃想殺了這個對他王位有威脅的將領,只是唐軍突然出兵打亂了他的部署。高建武沒理會泉蓋蘇文的話,繼續派兵救援安市城,李世民索性用高麗軍練兵,沒有全殺,適當的松了松手。 於是高建武和唐軍打得有來有回,直到兩個月後,高建武自以為看透了唐軍的虛實,率舉國兵力準備和唐軍一戰定勝負。 結果自然是被大炮打得找不著北,李世民看著廝殺的雙方,笑道:"此戰之後,遼東平矣。" 平陽公主卻問道:"高建武要留活口嗎?" "嗯,要活的吧,朕想讓他和新羅女王跳雙人舞。"李世民覺得自己這個主意好。 平陽公主點點頭,拿起弓遠眺了一下,這個距離差不多。然後一箭射在了高建武的大腿上,唐軍爆發出歡呼的大喊。 一旁的李松嘴角直抽抽,又是這樣!他當年也是被一箭射在腿上,"長公主這一箭更勝往昔啊!" 平陽公主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西海郡王莫怪,順手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他也是想到當年滅吐蕃時的軍報所書,"阿姊威武!" 祁陽眯著眼睛道:"那個泉蓋蘇文直接弄死吧,他竟然看出來我們是圍點打援,要是被他跑了怎麽辦?" 平陽公主道,"不用擔心,我早就做了安排,他逃不掉的。" 祁陽不解道:"哦?" "曦月和薛仁貴時刻盯著的。"平陽公主說話間不停開弓,瞄準高麗上層將軍,直中頭部,箭無虛發。 唐軍指揮部的氣氛輕松,幾人一邊閑聊一邊觀察戰場上的情形,隻除了躲在角落裡臉色發白的李治。 這次征高句麗李世民帶上李治就是想看看小兒子的表現,可是讓他大失所望,李治簡直是膽小懦弱。 很快隨著高建武被俘,高麗軍大片大片開始投降,不一會薛仁貴也提著泉蓋蘇文的人頭回來了,"這家夥竟然想跑,被我抓到宰了!" 李世民讚賞不已,問祁陽,"薛仁貴給你當侍衛長可惜了,如此勇武應該當將軍!" 祁陽看看薛仁貴,"還不快謝過陛下!" 薛仁貴才反應過來,連忙跪下謝恩,"謝陛下賞識!" 李世民點頭道:"行了,鳴金收兵,準備回京吧!"他對這次親征成果很滿意,一戰平遼東,成前隋未成之功業,可謂盛世之象征。將高句麗、新羅、百濟這三國版圖納入大唐,也算是對得起觀音婢的在天之靈了吧。 貞觀十六年正月,李世民準備回京,高句麗的殘局由李恪留下處置,其他人都跟著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