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

上世纪二十年代,湖北黄安县有个恶霸地主韩老虎,麻城县有个反动军阀夏老虎,河南商城县有个帮会头子张老虎。大别山南麓这三只虎,不但各霸一方,还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剥削劳动人民,过着穷奢极欲、淫逸糜烂的豪华生活,而劳动人民却终年不得温饱,且无安身之所……压...

作家 三道劫数 分類 科幻 | 80萬字 | 124章
第69章 天高1
    一


    天天差不多都能和敌人接火,接了火都能取得一些战果,工农革命军回到老区后,影响很大,但是,却使郭志浩、戴树民、曹如海越来越发愁,作战任务大,兵力太少,他们估计敌人肯定要组织力量,进行疯狂的反扑。兵力不足,武器装备差,怎么能应付强大的敌人呢戴树民曾经提出过,在消灭的那些民团中,挑选一些好的人,补充我们的部队,大家都不同意,说那是惹火烧身,坚持要在贫下中农中发展武装力量。试想想看,在顺利的时候,补充力量还比较容易,在环境最艰苦的时候,在斗争最残酷的时候,动员人来,谈何容易。


    难哪,到哪找人去!


    这一天,在葱郁的山林中,大家正在山洞里讨论如何扩大部队的事。突然,在山顶上放哨的同志,传来了情况,说有人上山来。


    工农革命军多数在晚上转移活动地方,村里有什么事要接头,或送吃的穿的,也都是在晚上。白天,一般情况,没有人来找他们,他们也不去找别人。他们隐蔽的地方非常隐蔽,通常只有一两个人知道。可是,这会儿为什么有人上山来呢是有紧急情况,还是群众上山砍柴误走到这儿来的呢郭志浩叫放哨的同志密切注意,叫所有的人都隐晦好。


    上山来的人,一副樵夫打扮,扛着挑担。拿着柴刀,砍几下就到处乱看,又不像打柴的樵夫。楚汉华爬上一棵大树,躲在浓密的树叶里,不停地观察着来人的动静。等那人快走到跟前的时候,楚汉华认出来了,是江东海,黄麻暴动攻城非常勇敢,成立鄂东军的时候,当了连长,暴动失败后,再也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他去了哪。楚汉华赶紧回来告诉郭志浩、戴树民,他们也挺纳闷,因为不摸底细,怕暴露部队隐蔽的地方,郭志浩叫楚汉华继续在树上注意,看清山下还有没有人上来。一切布置好以后,郭志浩、戴树民便迎着江东海走去。


    走了几步,他们看江东海东张西望,样子很着急,满头大汗,衣服像从水里捞上来一样,便故意拖长嗓门咳嗽一声。


    这一声咳嗽,把江东海吓了一大跳,等他定睛一看,看到了是郭志浩和戴树民,马上高兴得像孩子似的,连蹦带跳地奔过来,说道:


    “哎呀呀,叫我找得好苦啊!跑了好几个山头,没见你们的影子,哪晓得你们在这里。”


    “你怎么知道我们在山上”郭志浩问。


    江东海喘了一口气,这才开始叙述了他们的情况。敌人攻打黄麻城的那天晚上,他们从东门突围出去以后,看到队伍被打散了,好不容易收容了十二个人,队伍找不到,家又不能回,怎么办呢大家一商量,就上了天台山打游击,因为环境艰苦,有几个人干了几天,吃不了辛苦,偷偷地跑了,只剩下八个人,一直在坚持着斗争。过去,听说工农革命军上


    了木兰山,想去找,走了几次都没有走成,原因是人少力薄,路上要是碰上敌人,弄得不好就要完蛋,留在天台山也许能生存下去,所以就没有去。江东海说:


    “最近你们下了山,干得热火朝天,同志们就催我赶快来找你们,大家急着要归队。”


    郭志浩、戴树民听了都很高兴,八个人在天台山坚持这么多天也不容易,戴树民想到了一个问题,忙问:“你们那儿现在形势紧不紧”


    “吃的住的,问题倒也不很大。”江东海说:“敌人追我们也紧得很哩!”


    “我看你们也不忙下来,那里留个窝也有必要。”戴树民说:“我们大家活动都很积极,就是落脚的地方少,动不动就被敌人追得没有地方去。过去,我常想,我忽儿到木兰山,忽而回来活动,但总觉得太远,行动起来不方便。我们这儿离天台山倒是不远,忽而回来,忽而到天台山,我看跟敌人提迷藏,发展我们的势力,狠狠地打击敌人。”


    两个人瞪着大眼睛听着,连声叫:“好主意,好主意。”


    “好,那你们赶紧跟我上天台山。”江东海说:“我领你们到处看看,非常适合打游击。”


    郭志浩也恨不得赶快到天台山去看看,他是黄陂人,过去倒听说过天台山是好地方,有好风景,但是没有去过。不过,怎么说也不能这么着急。他笑笑说:


    “看把你急的,到了这里了,得和同志们见见面。”


    郭志浩先是把楚汉华从树上喊下来,同江东海见了面,然后又带到几个山洞里,与大家见了面。分别了几个月,又在艰难困苦中见了面,大家感到格外的亲切,许其朋和江东海小时候就是要好的朋友,一块参加起义,还在一个连,现在见到了,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许其朋开玩笑地说:


    “我以为你上西天了呢,没想到你还这样结实。”


    “上西天没那么容易。”江东海笑笑说:“汪德寿花了一千块大洋买我的脑袋,都没买去,我呀,命大福大造化大,还想看看****究竟是啥样子哩。”


    说得同志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郭志浩他们请江东海吃了点东西,天快黑了,他和曹如海带上楚汉华、许其朋、周业成、罗大虎、郑亚楼,直奔天台山而去。


    天台山在黄麻城北六十里,属***脉,鄂、豫两省接攮的地方。他们这里到天台山不到三十里,这对他们来说,哪在话下。路上,郭志浩问:


    “天台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都说天台山好得很,我几乎转遍了。”江东海说:“除了难走还是难走。我跟你讲吧,天台山奇峰突起,山形似台,环周皆石,峭立如壁,大约一百多米,只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去。从台脚上山,走一百五十米到离垢门,再走一百


    八十多米到息缘门,再走七十多米,再爬五十多级,到达天门,就是台顶。”


    “按你这么说,敌人也不易上去。”郭志浩说:“那倒是很好的打游击的地方。”


    曹如海是本地人,过去又当过教员,谈起天台山上当然要比老粗江东海知道得多,便对郭志浩说:


    “天台之胜,尤以夜月为隹。明、清之际,骚入墨客,吟咏其间,遂以名胜显称。每当月出东山,光辉普照,南山北嶂,皆披月光。而天台之月不同于众山,当明月徘徊于斗牛之间。我们要是站在岩顶上,俯视群峰,晶莹透彻,得月更胜。天台有留月岩,夜间登上去,没有月亮也觉得有月亮,令人流连忘返。”


    “哎呀,我们真还要游一游哩!”郭志浩高兴地说。


    到了天台山以后,江东海把七个人带到一个四面环山的山坳里,这里是个独家独户,房屋四周一片葱翠的竹林,十分隐蔽。他轻轻地叫开了门,大家一起围上来问长道短,江东海立即引大家见了郭志浩他们。不少人过去都相识,久别重逢,大家格外亲热。亲热一阵之后,江东海立即叫士兵们赶快做饭。


    这八个人储藏的东西真不少,烧了满满两大盆猪肉,还有别的菜,江东海拿出几瓶酒,大家又吃又喝,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饭后安排好大家住宿,江东海请郭志浩、戴树民、曹如海去休息,郭志浩、曹如海这两位读过书的人,非要游山玩水。他怕累着他们,劝他们睡一觉再说,他们坚持要去,江东海只好陪着。


    三个人由下而上,把天台山十景都仔细地看了,郭志浩、曹如海还边看边谈,感慨万千。郭志浩诗兴大作,咏成一首《登天台山有感》,诗文是:


    登上天台山,


    离地八百八,(注:此山海拔八百余公尺)


    离天三尺三,


    天堂走一番。


    阎王小鬼瞪眼看,


    谁也没有长心肝;


    好人敬香火,


    他把坏人袒。


    登上天台山,


    回首望南看,


    山山都有血,


    村村冤魂喊。


    烈士宿愿我来还,


    妖魔鬼怪一齐斩;


    征马不下鞍,


    红旗遍地插。


    郭志浩念完了诗文,对曹如海说:


    “我这个算不上诗,只是一时高兴,把心里话说出来,希望你多指点,并望你也来一首。”


    “我平时不写诗,听了你的诗,倒觉得挺不错,也表达了我的心愿。”曹如海说:“刚才我们过了心关的时候,看到墙上刻的四句话:‘了心亦何期,一了一切了。畴能度此关,闲坐听啼鸟。’我想把它改一改。”


    “怎么改”郭志浩问。


    “我们反其意用之。”曹如海接着把他改的,念给郭志浩听:


    了心亦有期,


    神州飘红旗,


    顽敌葬污池,


    户户丰餐时。


    “好,好。”郭志浩连声叫好。他说:“全国胜利了,到处飘着红旗,敌人全被打倒了,葬在污水坑里,家家户户都丰衣足食,我们的心愿自然就了了。”


    两个人高着兴,忽然有一个战士从山下跑上来,气喘呼呼地报告说:


    “清云寨来报告,寨上‘清乡团’团长胡二狗今晚讨小老婆,请好几桌客。”


    “他妈的,敲了他。”江东海生气地说:。这个坏蛋实在太可恶。”


    清云寨是通往河南的交通要道,是大地主陈子炎的家,陈子炎长年住在武汉,在寨上办了个‘清乡团’,有三十多人枪,这帮家伙仗着陈子炎的势力,到处设卡,任意向群众要钱、要粮、要柴,连路过的也要留下买路钱:他们还以搜查为名,抢劫财物,奸污妇女。谁要是反抗或是不满,就被扣上“私通共党”的罪名,轻者被抓、吊打或罚款,重者关押坐牢或处死,附近群众对这帮作恶多端的匪徒早已恨之入骨。


    郭志浩看江东海的脸色,心里也暗暗打算起来,既然来了,就干上一仗。说:


    “你们原有八个人,加上我们七个人,共十五个人,他们没有什么准备,我们能打赢,我看就干一仗。”


    “你们就不用去了。”江东海很客气地说:“我们几个去吧!”


    “什么你们我们的。”郭志浩说:“我们不是已经合到一块了吗!”


    “那你们两个不用去。”江东海坚持说。


    “去!”郭志浩说:“打起仗来。我们还能有不去的道理。”


    二


    天黑,十五个人出发了,当他们抵达寨子外围时,只听里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男男女女的哄闹嬉笑声和猜拳行令声混杂在一起,老远就听得很清楚。


    大家迅速接近寨墙北门,只见寨门紧闭,寨墙有两丈多高,全部用条石砌成,十分坚固,没法进去。


    郭志浩快步走到许其朋面前,低声说:


    “你翻过寨墙去,打开寨门,注意不要惊动敌人,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开枪。”


    许其朋早看在眼里了,这样的事他是拿手好戏。他听到命令后,往两个手心里吐点唾沫,搓搓手心,然后往上一纵,哧溜哧溜爬上去。爬到寨墙顶上,他往里面看看,什么动静也没有,便一翻身,跳入寨内,不见有什么动静,他便立即打开了寨门,同志们迅速冲入寨内。


    进入寨内,郭志浩、曹如海带上五个人把住四个寨门,防止敌人逃跑。江东海、楚汉华


    、许其朋带着其他人,向一座灯火通明的院子冲去。他们推开虚掩着的大门一看,好家伙,堂屋的横梁上吊着两盏纱罩大宫灯,两旁柱子上各挂一盏汽灯,供桌上点着一排一尺多长的红烛,将屋内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堂屋内摆了五张八仙桌,桌上摆满了酒菜。匪徒们和几个穿着绸缎长袍的豪绅地主,还有几个穿红着绿的妖艳女人,正围在桌旁大吃大喝;整个屋内烟雾腾腾,酒气熏天,男男女女活像一群苍蝇叮着牛屎堆,乱哄哄,闹纷纷,一团糟。


    这帮家伙肆意纵情作乐,毫无戒备。前面的同志冲进屋,才被一个端菜的匪徒发觉,连盘子带菜都摔在地上,惊慌地喊道:


    “共……***……”


    这一喊不打紧,立刻引起屋内一片混乱。那些寻欢作乐的男男女女吓得哇哇直叫,抱着头就往桌子底下钻,桌子挤翻了,碗碟杯盘哗啦啦打得粉碎,酒菜汤饭洒了一地,有的脸上、身上沾满了饭菜,真是丑态百出,狼狈至极。


    这时,许其朋朝房顶“砰”地打了一枪,大喝一声:


    “我们是工农革命军,你们被包围啦,谁敢顽抗,就崩了谁!”


    这一枪一吼,犹如晴天霹雳,把敌人给镇住了。有的举手投降,有的磕头作揖,乞求饶命。


    同志们乘敌人混乱之际,全部缴了匪徒们的枪。胡二狗和几个亡命徒企图夺路逃走,被江东海当场劈死。不到一个时辰,寨上守敌被一网打尽,共缴获步枪三十二支。


    打下清云寨,工农革命军声威大振。


    三


    工农革命军到处打击敌人,可急坏了夏梦石,他和桂系军阀又很快地勾结在一起,加紧了对革命力量的疯狂进攻。四月中旬,敌人又派了一个团,相继控制了七里坪、箭厂河一带的大小集镇,并帮助豪绅地主大量组织“清乡团”等反动武装,处处安设据点,实行严密的控制和不断的“清剿”。在这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工农革命军在群众的帮助下,又被迫同优势的敌人周旋。为了摆脱敌人的“追剿”,工农革命军经常利用两省军阀行动不一致的矛盾和一切空隙,机动灵活地出没在两省边界,辗转游击。趁机打击敌人。但是,部队仍处在流动游击之中,往往一天一夜要转移好几个地方,得不到休整,给养也非常困难,兵员也难以得到补充。


    郭志浩、戴树民、曹如海也有点发愁了,部队带起来也很困难。这一天,郭志浩摸摸口袋,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想向戴树民、曹如海要点,他们的口袋里也是空空的。郭志浩说:


    “我越来越感觉到,没有一个稳固的立足点,像现在这样,今天这儿,明天那儿,一会儿有酒有肉,一会儿又饿着肚皮,单凭游击游击,是不能坚持长期武装斗争的,我们这个弱小的革命武装有可能被优势的敌人吃掉。”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