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

上世纪二十年代,湖北黄安县有个恶霸地主韩老虎,麻城县有个反动军阀夏老虎,河南商城县有个帮会头子张老虎。大别山南麓这三只虎,不但各霸一方,还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剥削劳动人民,过着穷奢极欲、淫逸糜烂的豪华生活,而劳动人民却终年不得温饱,且无安身之所……压...

作家 三道劫数 分類 科幻 | 80萬字 | 124章
第40章 新生
    一


    暴动成功之后,群众沉浸在欢乐之中,到处是歌声,到处在跳跃,欢声笑语从黄麻大地直向外溢。


    看到这样的情况,谁都高兴。郭志浩、戴树民、曹如海几个人,正在商量下一步工作,戴孟雄满头大汗从外面跑来,说:


    “你们光图高兴,光想到胜利,就不想想胜利后怎么过日子。”


    “过日子?”郭志浩满脑子想的是革命,是怎样扩大胜利,见戴孟雄提出这个问题,觉得太早,说:“这个问题想得早了一点了吧!”


    “你还嫌我提的早。”戴孟雄很严肃地说:“你知道中午这顿饭吃掉多少米?”


    “吃了多少?”戴树民觉得这是个问题。


    “一万三千六百九十一斤七两,这是我从各处统计来的。”戴孟雄说:“从昨晚开始,大家紧张的战斗,一直到今天中午才顾得上吃饭,谁不能吃上斤把米的饭。上万人拥进城来,吃饭就是大问题。我还发愁今晚睡觉不好办呢?”


    曹如海教过书,管理过学生的生活,人多的时候,吃、喝、住想得稍有不周,就会发生问题。这会儿,他啧啧嘴,说:“农民兄弟还不断往城里拥,大家为革命出力、流汗,现在暴动胜利了,来分享一点胜利喜悦,连一顿饭也不让吃,有点太不仗义了吧。可是,架起大锅吃大锅饭,谁都盛一碗,坐吃山也会空的。”


    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楚汉华和许其朋来了,脸色挺难看,又像有什么事,郭志浩赶紧问:“你们二位有什么事?”


    楚汉华一看屋里都是起义总指挥部的领导,没有别的外人,便悄声地说:


    “有情况,让许其朋详细说吧!”


    “从黄陂来的一个团的敌人,快进城了。”许其朋报告说:“刚才,觅儿那边进城来的几个农民兄弟说,他们亲眼看到一个团的兵往这边开来,离城只有二十里。我把那几位农民兄弟请来了,就在门外,你们是不是再仔细问问?”


    大家立即将农民兄弟请进屋来,郭志浩、戴树民他们详细地问了情况,然后就认真地讨论起来。


    戴孟雄火急火燎地说:“这个事还有什么好讨论的,我们这么多的人,还打不过他们二、三百人,不能让他们跑掉。”


    郭志浩问楚汉华:“你的意见?”


    “这个问题需要认真地考虑,我们的战士和群众一天一夜未休息,相当疲劳,要打,恐怕难以抵御敌人。”楚汉华说:“再说,我们对敌人不摸底,打起来,困难肯定少不了,想打胜不那么容易。”


    “我们不打他们,他们肯定要来打我们。”戴孟雄说:“我们暴动刚成功,他们就来捣乱,不行,不行。”


    郭志浩指挥部队打仗有一套经验,但对指挥农民作战,经验不多,前一时期与红枪会作战,多数是由楚汉华带领的。他直接指挥的并不多,听了两个人的意见,郭志浩觉


    得都有道理,就他自己的来意来说,他更多的赞成戴孟雄的意见,因为刚暴动起义成功,什么事情都还没有来得及做,马上又把县城丢了,也有点不太像话。可是要打吧,打不赢怎么办。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便问戴树民:“你看呢?”


    戴树民正在考虑进城后要做些什么,有许多问题他们考虑的并不周到,比如戴孟雄反映的吃、住问题,楚汉华、许其朋反映的敌人进城问题,都是事先不曾预料的。现在,问题摆到面前来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如先退出县城。一来,各路起义军云集县城,吃、住都很困难。大量的群众拥进城里,组织不好,容易出现问题;二来,起义部队疲惫,打起来要花相当大的代价。想到这里,他说:“我看先退回七里坪,看看敌人的动静,等起义部队休整后再说。”


    曹如海善谋善断,他觉得也只能这样,便赞同地说:“看来也只能按树民的意见办了。”


    “不行,不行,刚打下县城,就又撤出去,我不同意。”戴孟雄还主张打,他说:“同敌人拼,最多是两败俱伤。”


    “那又何必要两败俱伤呢!”郭志浩说:“孙子兵法上,就有一计,走为上。等我们弄清情况,做好准备,再打他们也不迟。”


    戴孟雄看大家都不同意马上打,考虑到坚持下去没有多大意思,但一时又转不过弯子来,便说:“韩守业不能放。”


    “好,要把他押回七里坪,开群众大会审判。”戴树民说:“过去多次经验,开公审大会是发动群众的好办法。”


    “农民自卫军开回七里坪,其他各自回自己的家。”郭志浩说:“下一步的工作,我们回到七里坪再商量。”


    二


    下午五点多钟,起义部队和群众,从北门撤出,敌人从西门进城,相互都装着像不知道一样,一枪未放。敌军的一个团进城后,一打听,农民暴动夺了县城,把县长抓走了,敌团长吓得通宵未睡,天一亮,就带着队伍回河口去了。


    总指挥部几位***,回到七里坪以后,也是一夜未睡,在研究下一步工作,会议还未散,情报已经到了。戴孟雄听了,说:“这些脓包,来这一趟干什么,尽找我们的麻烦。”


    “快不要说这些了。”戴树民说:“赶紧准备,进城。”


    经过一天的准备,十六日,起义部队又进城了。组织了宣传大队,准备了很多标语,由戴孟雄领导,走在前面,后面是农民自卫军,大家很有秩序地向县城进军,沿途张贴布告和标语,向农民宣传“起义夺取政权,组织农民政府,实行土地革命”等等。起义队伍进城时,市民鸣放鞭炮,热烈欢迎。全县人民奔走相告,革命情绪非常高涨,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城内。全城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革命标语布满全城,把黄麻城变成了红城。


    时间的车轮转到了1927年11月18日。


    这一天,晴空万里,


    阳光灿烂,新生的黄**城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绣有镰刀、锤子的红旗插遍了全城,红红绿绿的标语布满了大街小巷。黄麻农民政府筹备处决定这一天正在式成立农民政府。


    人们早早地都向南门外教场岗拥去,各路英雄好汉都带着自己的队伍,走进了会场。大会会场布置得庄重热烈。主席台的正中,悬挂着“热烈庆祝黄麻县农民政府成立大会”的大红会标,主席台的两侧立柱上,用青松翠柏镶嵌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曙光在前”、“镰刀割断旧乾坤,铁锤打出新世界”的大红对联,台口上竖立着红底金字的“黄麻县农村民政府”的牌匾。黄麻县农民政府的布告置放在台前。


    参加大会的有一万多人,广场上万头攒动,笑声喧哗,红旗如林,歌声如潮。整个会场都是戴孟雄安排的,他把农民自卫军各大队的大队长,都站在台下第一排,后面是各自的队伍。中、小队的领导也都站在自己队伍的前面。他想得很周到,成立农民政府了,过去战斗在最前线的***,也应该站在群众面前亮亮相。


    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成立大会开始了,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黄麻县农民政府主席曹如海走到主席台,庄严宣布:“黄麻县历史上第一个红色政权——黄麻县农民政府正式成立了!”


    顿时,广场上欢声雷动,鞭炮轰鸣,锣鼓喧天,唢呐高奏《喜迎春》,九名政府委员在群众的欢呼声中,豪情满怀地健步登上主席台,正式就职。


    接着,曹如海同志宣读了大会《通电》和《告民众书》。以及《黄麻县农民政府施政纲领》。这个纲领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土地革命,工农武装起来,推翻豪绅地主的统治,建立工农政权;实行民主自由,改善群众生活;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保护商业贸易,保护小商人;拥护苏联****,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反动派。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曹如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同志们,过去,我们种田佬,每年除了完粮饷、送钱财给大老爷,或者被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抓去打屁股、关监牢和砍脑壳以外,再不敢进衙门。今天,世道变了,我们这些种田佬、担大粪的,公然自己组织政府,自己做起委员来了。这证明了我们革命者的力量,证明现在是工农的世界、无产阶级的世界了!”


    曹如海的讲话,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扣人心弦,不时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所打断。他的讲话结束时,台上台下,一片欢呼,人们高呼“拥护农民政府,打倒土豪劣绅,拥护***,实行土地革命”等口号。


    接着,长江局派来的代表卢义讲话。他说:“黄麻这次暴动,是***领导的。这次起义的胜利,应当归功于伟大的***,归功于黄麻的劳苦大众。这次起义的胜利证明,只有***才是工农大众的救星。我们热烈欢迎劳苦农民加入***。广大劳苦工农进一步团结起来,在***


    的领导下,继续开展武装斗争,打土豪,分田地,实行土地革命,保卫新生的工农民主政权,高举红旗,继续前进。”


    他讲话完了,又响起了宏壮的口号声:


    拥护***!


    拥护农民政府!


    打倒***!


    打倒汪精卫!


    打倒***反动派!


    打倒土豪劣绅!


    打倒贪官污吏!


    实行土地革命!


    暴动胜利万岁!


    锣鼓声,鞭炮声,震天动地;口号声,欢呼声,响彻云霄。整个会场沸腾起来了。


    接着,大会进行了第五项议程。在一片愤怒的呼喊声中,韩守业等一批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被压到了主席台前。佃农出身的农民政府司法委员张继黄,用粗犷而又洪亮的声音宣读了《黄麻县农民政府布告》,对这些横行乡里、恶贯满盈、血债累累、民愤极大的韩守业等五名罪犯宣判死刑,立即执行。


    韩守业等被拉出去处决了,人们顿时感到好像从身上搬走了一座山一样的痛快和轻松,再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这真是:


    打下黄麻城,


    人民好喜欢。


    建立新政权,


    红了***。


    工农掌大权,


    穷人把身翻。


    审判狗地主,


    枪毙狗县官。


    黄麻好儿女,


    革命冲在前。


    跟着***,


    红心永不变。


    三


    成立黄麻农民政府之后,紧接着又召开了庆祝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建军大会,并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


    会上,由卢义代表长江局宣布了将农民自卫**编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的决定,下设第一路、第二路。任命潘烈臣为总指挥兼第一路司令,郭志浩为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司令,戴树民为鄂东军党代表兼第一路党代表,王宏树为第二路党代表,汪川良为参谋长。


    接着,参谋长发出了立正的口令。霎时,三百多名战士站得整整齐齐,人人英姿勃勃,个个精神抖抖。上千的农民自卫队员,也很快列成了整齐的队形。站在队伍周围的成千上万的群众,这时候也安静下来了,用欣喜的目光,深情地注视着这支在战火中诞生的工农子弟兵。


    在高奏《喜迎春》的乐曲声中,举行了授旗仪式,登城的第一面红旗,也就是楚汉菊亲手做的那面大红旗,作为鄂东军的军旗,由黄麻县农民政府主席授给潘烈臣。郭志浩、戴树民,他们又将登城有功的红旗,授给各路、各队,作为路旗、队旗。在整个授旗时刻,全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红旗就是火炬。黄麻人民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揭竿而起,打下了这块红色的土地,所有的胜利都汇集到这


    些鲜艳的红旗上了。这些红旗,是真理的旗,胜利的旗,幸福的旗!


    检阅开始了。


    潘烈臣、郭志浩、戴树民在汪川良的陪同下,检阅了部队,他们边走边向战士们举手还礼,亲切致意。这个检阅式很简单,但却是庄严的,隆重的,它给黄麻人民带来了光荣和自豪,黄麻人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永远记住这胜利的一天。


    革命的胜利是用鲜血换来的。


    潘烈臣、郭志浩、戴树民来到队伍跟前时,三百多人的队伍很整齐,站在排头第一名的是楚汉华,潘烈臣见他长的粗壮高大,膀粗腰圆,胸脯又宽又大,大眼睛,高鼻梁,大嘴巴,是个俊秀的庄稼人,心里高兴得不行。他听人介绍过,但没有见过面。他心想,像这样的人,昨天是庄稼汉,穷乡巴佬,今天是战士,是英雄,明天可能是将军,开国功臣。当郭志浩指着楚汉华告诉他时,他挥手致意,楚汉华也向他行了注目礼。站在楚汉华旁边的罗大虎,满面红润,像只苹果,双手举着红旗,精神抖擞。潘烈臣一看,问:


    “这位小战士多大了?”


    “今年十五岁。”戴树民说:“他叫罗大虎。”


    “怎么用小战士当打旗兵呢?”总指挥问。


    “噢,是这样的。”郭志浩介绍说:“他是我们鄂东军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但他英勇顽强、机动灵活。这面红旗是他从武汉经过许多危险拿回来的,攻城的时候,又是他第一个把这面红旗插上城头的。这是大家一致选他当打旗兵的。”


    “好!”总指挥夸奖说:“真了不起!”


    他们这些话,罗大虎听得清清楚楚,满身像通过电流似的,热乎乎的,心里真是兴奋极了,检阅完毕,潘烈臣大步登上主席台,挥动了一下粗壮的手臂,大声地说:“同志们,我们是工人、农民自己的军队。”


    人们又一阵热烈的鼓掌。


    黄麻县农民政府的建立和中国工农革命军诞生的喜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黄麻的山山岭岭,温暖着百万农友的心。农友们兴奋地唱道:


    一九二七年,


    湖北黄麻县,


    工农齐觉醒,


    就把革命办。


    县委和区委,


    作过普宣传,


    组织农协会,


    办起青年团,


    大家联合起,


    反抗苛捐与杂税!


    到了十一月,


    就把主义变。


    破县城,杀贪官,


    一致要共产!


    人们除了唱这首歌,还有一首歌谣说:


    ***,


    雾弥漫。


    穷苦农民受饥寒。


    打土豪,


    分田地,


    杀劣绅,


    掌政权,


    工农大众要共产!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