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贵子

作家 召徕 分類 玄幻言情 | 48萬字 | 161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思忖間,楚景把飯菜吃完了,小肚子都微微凸起來。
  他從條凳上下來,端著碗筷進廚房,大丫正在廚房裡準備一家人的晚飯,看到他來了,順手接過楚景手裡的碗,還問他:“吃飽了沒?”
  或許是因為經歷過前朝的混亂,大丫懂事的過分,不止大丫,連二丫也一樣,明明都是半大孩子,可是不論說話做事還是照顧人,身上都透著一股超脫年齡的成熟。
  襯得楚景這個真正的西貝貨都沒那麽特別了。
  楚景應道:“吃飽了。大姐,我給你燒火吧。”
  “不用,你去院子裡玩吧。”她樣貌清秀,聲音不算清脆,但是很有一股溫婉味道,就是面色有些發黃,手指因為經常乾活變得粗壯,不止大丫,這個時代所有農戶女子也一樣。
  楚景歪了歪頭:“這會兒院子裡冷,我想在灶膛邊烤火。”
  大丫想想,覺得他說的有道理,“那你小心一點,別燙著了。”
  楚景:“嗯。”
  二丫倒水給他們洗手,大丫把飯菜端上桌,楚景跟在他大姐身後,端了一碟小菜和筷子。
  快天黑的時候,他爺,三伯和他爹從地裡回來了。
  否則一家人都在吃飯,就他跑一邊去待著,那畫面怎麽想都很尷尬。
  所以,盡管孫氏膝下沒有兒子,老元氏私下嘀咕,卻從沒在孫氏面前說什麽難聽話。當然,其中也不乏有這些年一家人共患難的情分。
  剩下的廂房就多了,因為人太少,留夠小輩住的地方,孫氏織布的房間,和養蠶的地方,其余的屋子都被家裡人用來做倉庫。
  與電視劇裡的情節不一樣,古代農戶們穿的大多是短褲和裋褐。女子穿的裙子也沒有拖曳及地,隻勉強蓋過腳面,走動間還會露出鞋面。
  堂屋裡,人都到齊了,老元氏開始分餐。輪到楚景的時候,小孩兒捂著裝白開水的碗道:“阿奶,我才吃了飯,不餓。”
  楚景張口想拒絕,結果大丫動作更快,端著碗就走了。
  大丫穿著素色麻裙,手腳利落的洗菜切菜,手法熟練地能看出殘影。
  她手藝不錯,不乾其他活,專心織布,一天半能織好一匹布。除去麻線的成本,她織好一匹布,純利潤可得十三文錢,一個月下來也能得二百多文錢,再加上休息時間打絡子,勉強湊個三百文錢。
  正房有三間,他爺奶住一間,中間做堂屋,右邊做廚房。
  農閑的時候,孫氏就呆在屋子裡織布,家裡人的衣服布料都是出自孫氏之手,其余的就拿去賣錢。
  老元氏心都化了,咽下口中的食物,問他:“景兒今天去寒山寺好玩嗎?”
  他坐在飯桌上,也僅僅是出於禮貌。
  老元氏也沒多勸,只是道:“白開水太寡淡了,讓你大姐給你加點糖。”
  老元氏衝著三兒媳婦屋子裡喊了一聲,孫氏應道:“娘,我就來了。”
  整個農家小院還帶前後院,後院就是茅房和養牲畜的地方,前院很空曠,就院子中央栽了一棵桃花樹,楚景沒事的時候就以桃樹為中心,繞著跑圈。
  這在農家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他坐在灶膛邊的小凳上,過一會兒就給灶膛裡添柴禾,偶爾抬頭,看著大丫忙碌的身影。
  楚家以前人口多,劃下來的宅基地也大,屋子也多。
  於是,楚景就在飯桌上,雙手捧著碗,小口小口喝著糖水,等著眾人吃飯。
  楚景知道她想聽什麽,軟聲道:“寒山寺今天舉行法會,來參加的人很多,街道兩旁還有賣各種小玩意兒的,香草,木刻,不過我覺得都沒有阿爺做的好看。”
  楚阿爺矜持的笑道:“景兒不要這麽說,他們能把東西做出去賣,可見還是有幾分手藝的。”
  楚景:“嗯。”
  老元氏:“之後呢?”
  楚景接著道:“我跟爹上山拜了菩薩,謝過住持爺爺,住持爺爺還送了我一束鮮花。”
  “景兒這束鮮花還跟人換了一包點心呢。”楚成安抬起頭笑道。
  “這是怎麽回事?”
  楚成安把事情經過大致說了一遍,逗得其他人也跟著笑。
  老元氏看著心愛的小孫子,感慨道:“也就是咱們景兒生得好,白白嫩嫩的,身上也乾乾淨淨,跟村裡那些泥猴子不一樣。否則換了旁人,別說拿一束鮮花,就是捧一籃子的花,那些夫人也不會多看一眼。”
  “這話倒是在理。”楚成安抬手摸著兒子的小腦袋,忍不住又揉了揉。
  楚景:……習慣就好。
  等著家裡人吃完飯,楚景才下了桌,在院子裡繞圈圈,楚成安稀罕得不行,把兒子抱起來,哄他:“景兒乖,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玩吧。”
  鍛煉身體卻被當做玩的楚景:………楚成安把兒子抱回堂屋裡,大手把人圈在懷中,抬頭跟父親哥哥說話。
  無非是地裡的活乾的怎麽樣了,什麽時候出去打份短工,哪裡有合適的機會雲雲。
  楚景豎著耳朵在他爹懷裡正大光明地聽,不時還會露出沉思的表情,小臉嚴肅的一批,弄得最後其他人都在看他。
  堂屋裡一下子安靜下來,楚景不明所以,大大的眼睛裡都是茫然。
    楚成安捏捏他的小臉蛋:“你那麽認真,聽得懂我們說什麽嗎?”
  楚景想起今天賣櫻桃的老農……賺的那筆“巨款”,遲疑著點了點頭。
  他斟酌了一下用詞,試探道:“爹,我覺得做小生意比打短工更賺錢,也更輕松。”
  新皇登基後,為了活躍經濟,對中下層商人的限制松了許多,其中最有影響的一條,就是商人子也可以參加科舉。普通農戶做小生意,只要沒超過一定的銀錢,是不用入商籍的。不過朝廷對大商人控制的依然嚴格,說白了,就是控大放小。
  楚景覺得這個新皇挺好的,政策都比較靈活,人性。
  這條信息還是他拐彎抹角從他爺嘴裡套來的。
  所以他才想讓他爹做點小生意,為了加證自己說話的可信度,又補充道:“今天我看到賣櫻桃的老伯伯,一會兒功夫就賣了好多錢,他的錢袋子都鼓鼓的。”
  楚成安:“傻孩子,人家老伯賣櫻桃,也只能賣那麽幾天。況且那麽個大汁甜的櫻桃,你以為是那麽好采集的。”
  楚成茂:“什麽櫻桃?”
  楚成安看向他三哥,解釋了兩句,又道:“櫻桃我放在廚房裡,等會兒拿出來大家都嘗嘗味兒。”
  楚成茂擺手:“不用,留著給景兒吃,小孩子喜歡吃那些甜甜的果子。”
  楚景狀似不經意道:“大姐姐和二姐姐也是孩子吧。”他還仰頭問楚成安:“是吧,爹。”
  楚成安把他摟緊了些,笑道:“景兒說的沒錯,大丫二丫也沒多大。”
  於是櫻桃洗出來,每個人都嘗了味兒,大丫二丫多分了幾顆。
  那包點心也經由老元氏的手分成了三份,他們老兩口一份,三房一份,五房一份。
  晚上楚成安摟著兒子睡覺,拍拍他的小背,低聲道:“咱們景兒就是懂事,疼人,不愧是我的兒子。”
  楚景動了動小身子,尋了個舒服位置,無奈道:“爹啊,你要真覺得我懂事了,就讓我一個人睡吧。”
  “那不行。”楚成安一口否決了,“你現在身體好轉,正需要多注意著,讓你一個人睡,你半夜踢被子著涼怎麽辦?”
  “不會。”楚景道:“我睡相很好的。”
  然而楚成安就是不同意,說什麽都不好使。
  過了一會兒,楚景在黑夜中,又道:“那我給你說的做小生意,你考慮得怎麽樣?”
  楚成安哭笑不得,“景兒,家裡還有你爺,你三伯和你爹呢,用不著你這個小娃娃考慮家裡的生計。”
  楚景覺得腦殼疼,年紀小,一點都不好,大人們只會當小孩兒在玩鬧。
  他揉了揉太陽穴,翻身背對著他爹。
  楚成安伸手戳戳他的小胳膊
  沒反應。
  楚景生悶氣呢。
  新縣令上任的時候,楚家是拿回了原本的田地,10畝水田,6畝旱田。
  他私下算過一筆帳,水田種水稻,一年兩季,精心伺弄著,每畝地能收獲230斤左右,價錢取最大值4文錢一斤,每年可得十九兩左右,這還是理想狀態。
  但家裡人不可能把所有水稻賣了,還要留下口糧和種子,那銀錢至少又要往下跌幾兩。
  旱田種的就多了,最常見的是豆子,收獲大,還能肥地,然後是蘿卜,青菜。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竟然有紅薯,他記得紅薯是明朝萬歷年間傳入天。朝的。
  難道現在是明朝之後的朝代,可他也沒聽說過永靖年號啊,嘉靖倒是聽說過。
  得到的信息有限,饒是楚景也不能憑空猜測。
  紅薯的產量還不錯,每畝有六百斤左右,而且這玩意兒含糖,能飽肚,可惜賣不出什麽價錢。
  應該說凡是地裡能產出的農作物,都賣不上什麽價錢。
  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水稻,然後加上旱田裡的農作物,一年能有個二十三、四兩。
  幸好新朝建立後,天下免稅三年,之後賦稅也減半,否則家裡的收入還要再削減。
  加上孫氏的織布收入,家裡男人們偶爾打短工,雞鴨豬賣錢後獲得的收入,零零總總一年也有三十兩出頭。
  養蠶是今年才開始養的,暫時不算在收入裡。
  然而三十兩看著多,每人每年至少要用一兩半,銀錢就去了小一半。
  家裡人之前飽受貪官惡吏的欺壓,熬壞了身子,這些年也一直在補。農忙時,還要花錢請人秋收。
  家裡的房子也是這幾年才修繕好,各種家具添置。但是花錢大頭,還是楚景的病。
  如果問一個農戶最怕什麽,絕對是天災,**,和疾病。
  幸好,楚景的身體現在大好了。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