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皇后娇宠日常

作家 嘻嘻99 分類 玄幻言情 | 72萬字 | 240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張嬤嬤也頗有些傾訴欲, 她悄聲道:“王妃不是讓大郡主半下午的時候多出去玩一玩嗎?這幾日,她總拉著大郡主往春芳亭那裡走。我看大郡主不想去那邊玩,就說了一句, 既如此我們就不要去那裡了吧。可她卻說了許多的理由,隻一心把大郡主拉到那裡。偏偏到了那春芳亭後, 她又不伺候大郡主了, 隻站在那亭外像是在看什麽東西。我總覺得她這樣子有些可疑。”
  張嬤嬤說的春芳亭是後花園裡的亭子。
  王元元逛後花園時早就看中了亭子,說等冬天的時候, 可以讓宮人們把亭子用圍帳圍起來,在裡面烤肉吃。
  聽到張嬤嬤這麽說後, 金嬤嬤就也悄聲告訴了她圖氏一大清早去假山的事情。
  張嬤嬤雖沒有金嬤嬤見多識廣, 可她也不是傻子, 這一聽就聽出了圖氏的不妥。
  且她與圖氏朝夕相處,自是看出了圖氏在服侍大郡主的心不在焉。
  她當時看了還覺得奇怪,按理說跟在皇室小主子身邊伺候的奶嬤嬤,對小主子無一不是盡心盡力服侍的。
  縱使小主子再不得寵, 可她們到底是皇室子孫,將來的榮華富貴自是少不了的。
  這些奶嬤嬤們自然想借著主子們年幼,和她們培養感情, 以便將來主子們長大了仍舊念著她的情誼。
  他的眼睛裡像是有一把火在燒。
  “除了大郡主的事情,在其余的事情上你不妨裝一裝傻。”金嬤嬤聞言就指點她道:“那圖氏若是覺得你聰明非凡,自然會萬事都會防著你。可她若是覺得你是個蠢笨的,自會輕視你。但凡她對你生了傲慢之心,在你面前行事就會失了一分謹慎。那時,你會有什麽意外收獲也說不準。”
  恆王原就喝了酒,覺得胸中仿似燒了一把火。
  恆王倒是一回到裡間就倒在床上歇息了。
  王元元不自在的動了動身子。
  齊國果真如他所料,開始派兵進攻陽城了。
  父皇把他們兄弟還有一些朝臣們都叫到太和宮,隨後就詢問他們對於齊國出兵一事的看法。
  下一秒,她忍不住驚呼出聲。
  隨後,她就把百梅等人都打發出去了,隻自己坐在鏡子前拿牛角梳通頭。
  金嬤嬤和張嬤嬤在這邊商量的熱火朝天,積英院裡又是一番春意盎然的景象。
  吃完飯後,他已是有些小醉的狀態了。
  恆王一從她身上下來,她就倒頭睡了過去。
  王元元覺得恆王的手燙的跟火燒的似的。
  “王妃那裡接下來打算怎麽辦呢?”張嬤嬤仍舊悄聲問金嬤嬤。
  倒是太子和純王等人支持向齊國開戰,並各自舉薦各自的人為領軍將領。
  張嬤嬤聞言就松了口氣道:“王妃心中有數就好,既如此,我就當作什麽都不知道,隻照常和那圖氏相處就好。”
  之後的擦洗等工作全由恆王進行了。
  這一夜,對王元元來說,又是極為疲憊的一夜。
  許是覺得吃的很舒適,飯吃到一半的時候,恆王就讓人拿了壺燒酒過來自飲自酌。
  張嬤嬤聞言, 眼中就多了一絲慎重。
  “怎麽不讓丫鬟給你梳頭?”恆王起身穿鞋後走到王元元身後,一面按揉著她的肩膀,一面問她。
  因為恆王一把抱起了她。
  等他睜開眼睛,就見王元元正獨自坐在鏡子前梳頭髮。
  不過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罷了。
  金嬤嬤也悄聲回她道:“王妃的意思是, 這人既能收買圖氏,那就絕不是個簡單的角色。她在府裡安排的釘子肯定不止圖氏一個。她讓我不要打草驚蛇, 隻安心盯著圖氏。看能不能借著圖氏釣出更多的魚。”
  王元元見狀一面打發人帶大郡主回去洗漱睡覺,一面讓八福扶著恆王進去歇一歇。
  偏偏圖氏對大郡主竟像是毫不上心的模樣。
  恆王躺到床上時已是夜深了,他把王元元攬回懷中,一面撫摸著她的後背,一面仔細思考著白日的事情。
  “我醒得的。”張嬤嬤眉目帶笑的對金嬤嬤道:“你放心,旁的不行,裝傻我可是最會的。”
  王元元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睡著,隻自己先去梳洗。
  恆王覺得自己的下腹一陣火熱。
  她一開始弄不懂圖氏的所思所想,可如今聽金嬤嬤一說,再結合她平日裡所看,立馬就明白了圖氏在想些什麽了。
  到最後,父皇轉頭問他有什麽看法。
  他們雙方在那裡吵了半響,父皇一直都沒有說話。
  她成婚也有一段時間,抬眼一看恆王的目光,就知道了他心中所想。
  金嬤嬤就道:“你也是知道咱們王妃的, 她剛進府不久,哪裡能知道咱們王爺的態度呢。又因為相處時間太短,夫妻情誼還沒有那麽深,有些話,她也不好直接問。所以王妃只是讓我們查出這些釘子的底細,其余的暫時按下不發,等她弄明白王爺的態度後,再做打算。”
  他自是不會說出自己真實的看法的,便說自己什麽也不懂,只知道領軍打仗,不過是父皇怎麽吩咐,他就照辦罷了。
  她問金嬤嬤:“這事王爺可知道?”
  她不由自主的圈住了恆王的脖子。
  他早已打定主意不插手此事,因此父皇問後,他一直低頭不說話。
  她烏發黑亮,面色潤白,皮膚似雪般瑩白冰潤。
  這麽說,也很符合他一貫的形象。
  果然,父皇聖心已定。
  他到最後才說出了他老人家的意見。
  晉國不與齊國開戰,將陽城及與其相鄰的兩座城池都割讓給齊國。
  他早就猜到了父皇的用意,因此並不以為奇。
  他們晉國雖然兵強馬壯,百姓生活也較為富裕,可西邊還有一個楚國在虎視眈眈的看著他們,想要從他們身上割一塊肉。
  若是此時與齊國開戰,楚國到時定會借機來攻打他們的,到時只怕會腹背受敵。
  他那幾個兄弟和朝臣們聽後倒是各有所思。
  不過,他們為了討父皇歡心,過後隻稱道說父皇聖明。
  至此,和談一事算是暫時與各方達成了共識。
  之後太子和純王又為了派誰去陽城與齊國談判一事爭執了起來。
  他料定一到冬日,草原那裡一定會為了爭搶糧草爭執起來,而父皇為了在草原各族間樹立權威,一定會派人去草原調和各族矛盾的。
  他的出身最為適合這趟差事。
  他所謀的也正是這樁差事,因此,任由太子和純王等人如何爭執,他只打定主意不開口罷了。
  哪成想,他們最後爭執來爭執去,父皇竟點了他出使。
  他當即就利落的單膝跪地,向父皇表示,自己是個粗人,隻懂得領兵打仗,不會談判這種文縐縐的東西。
  父皇當時就笑了起來,讓他不用擔心,說此次他只是代表晉國皇室出使,至於具體談判的人選,他已經定了下來。
  他定的談判人選就是太子詹事張全和純王舉薦的禮部侍郎吳伯府。
  他當時立馬就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父皇不想讓太子和純王任何一方的人爭先,但又擔心讓他其他的兄弟出使會引得太子和純王的攻擊。
  因此他老人家就派他這個最不可能登上皇位的兒子出使陽城,再讓太子和純王的人作為實際話事的人。
  他雖然什麽都不用做,可只要他在那裡站著,張全和吳伯府就都不敢亂來。
  他們必定會老老實實的辦好這趟差事。
  父皇這一手既保證了此次出使不會出錯,又平衡了太子和純王的關系,可謂是高明至極。
  唯獨他被耽誤了。
  這麽一想,恆王就覺得一股火氣湧上了心頭。
  他忍不住抱緊了他的王妃,聞到王妃頭上的那一抹恬靜的香味後,恆王的心底平靜了不少。
  他既要去陽城,那草原那邊的事情就暫時顧不上了。
  但父皇那邊一定不會對草原各部的事情置之不理的,既如此,他會派誰去草原主事那?
  太子和純王是不可能的了。
  四弟梁王是貴妃族妹所出之子,父皇為了安撫皇后一脈的人,是定不會派他去的。
  五弟成王每日裡只知道談論些琴棋書畫的東西,況且又不得省心,自也不會是去往草原的最佳人選。
  最大的可能就是六弟康王了,他有勇有謀,又極得聖心,並且他的母妃德妃與皇后和貴妃的關系均是一般。
  選他去草原的話,太子和純王都不會有什麽意見。
  思及此,恆王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太子和純王等人向來看不上草原那一攤子的事,他卻希望能把草原經營成自己的大後方。
  哪想到中間竟跳出一個康王。
  這個弟弟年歲不大,又是近兩年才開始嶄露頭角的,他有些摸不清他的行事。
  不過,事已至此,他就算心急也改變不了什麽。
  既如此,那暫且走一步看一步吧,他且看看康王在草原的行事再說。
  恆王思慮完了之後,便緩緩的閉上眼睛。
  聽著他的王妃的規律的呼吸聲,他漸漸進入了夢鄉。
  秋日的清晨,天氣已是有些涼了。
  秋日的陽光透過雲霧灑到了地上,照的人身上暖暖的。
  早有管事太監們帶著小太監和小宮女們去了各地灑掃。
  膳房裡的總管太監許如海也都已經起床,指揮著小太監們生火、切菜、揉麵團。
  許如海的徒弟小德子先看到海生和幾個小太監的。
  “哎呦,海哥哥。”小德子連忙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迎了過去。他笑眯眯的問海生:“哥哥怎麽來的這麽早呀?”
  海生立住腳,笑著對他道:“王妃娘娘昨兒個晚上說想喝黃芪淮山粥,所以我就起早了一些。“
  這黃芪和淮山須得先煮上半個時辰,並濾去藥渣後,再將余下汁液倒入到洗淨的梗米中熬製,怨不得這小太監要早起呢。
  許如海邊聽邊笑眯眯的從內間走了出來。
  “海生公公來了啊。”他面色和藹的看著海生道。
  海生見他出來,連忙要給他行禮。
  “哎呦呦,小德子,快扶著你海生哥哥。”許如海見狀連忙對小德子道。
  小德子早已經笑眯眯的扶住了海生,他笑容親熱的對海生道:“海哥哥,您是從咱們這裡出來的,哪能跟咱們客氣呢。”
  許如海也笑眯眯的讓海生進屋。
  海生推脫不得,隻好跟著許如海進了廚房。
  許如海又對膳房的另一個太監道:“給在外面這幾位小公公一人盛碗牛骨湯吧。”
  那小太監原就湊在一旁想要上前去向海生獻殷勤,只是礙於小德子的威勢,不敢過去。
  如今聽見許如海讓他給那幾個小太監盛牛骨湯,他原有些不滿,但轉念一想,那啥再小也是肉,就算夠不上海生哥哥的衣角,但是能和王妃院子裡的小太監搭上話也不錯呀。
  那小太監高高興興的去了外間灶台處。
  那灶台上擺著一口大大的湯鍋,小太監掀開湯鍋的蓋子,將蓋子放在灶台上,隨後又一手拿碗,一手拿杓,賣力的在那舀起了羊骨湯。
  這牛骨湯是昨天晚上就開始燉上了的,直熬到今日時,湯水都已熬的有些奶白了。
  小太監還往裡面撒上了一些香菜末,看著十分的誘人。
  那幾個小太監安安靜靜的排隊等著,又嘻嘻笑著和小太監道謝。
  他們面上雖帶著歡欣的笑意,但規矩卻一點都不錯。
  許如海打眼看了他們一眼後,眼中就閃過一絲笑意。
  這幾個小太監他原是認得的,以往規矩還不錯,可也沒到如此地步。
  聽說他們這位新王妃自小跟在雲國太后身邊長大。
  他雖沒見過王妃身邊嬤嬤的模樣,可她能在短時間內把這幾個小太監□□成現在這幅模樣,也著實是個厲害的角色。
  看來,他伺候起新王妃來,還是要謹慎才是呀。
  許如海笑眯眯的撩開簾子,跟著小德子和海生進了內間。
  小德子已經把海生按到了內間的凳子上讓他坐著歇著。
  海生卻好似有些不安似的一定要站起來。
  “快坐下吧。”許如海見狀又笑眯眯的道:“海生公公先喝口牛肉湯暖暖身子吧。”
  他說著話的時候,身後已經有個小太監用托盤端著碗牛肉湯走了進來。
  這牛肉湯是今兒個早上,許如海特意起了個大早熬的。
  也是王元元點名讓膳房每日必熬一次的湯。
  因為她覺得秋冬季是溫補的季節,不論是她還是恆王亦或是大郡主都需要喝些暖身但是不燥熱的湯補補身子。
  因此她就讓膳房每日輪換著燉些牛肉和羊肉這兩色湯品,每隔六日就停兩日不喝,隻喝些素湯清清腸胃。
  小德子見小太監托著托盤走了過來,便雙手端過那碗牛肉湯,又親自遞到海生手中。
  他這樣恭敬,海生也隻好從他手裡接過了那碗牛肉湯。
  許如海見他接了,方才笑著道:“不知王妃娘娘今日要吃些什麽小菜呀?”
  王元元雖在院內設了小廚房,可她的小廚房只是用來燒熱水或做些吃食用的。她平日裡常吃的一些菜品還是要從小廚房裡拿的。
  海生聞言就笑道:“娘娘說讓您做些應季的小菜,還有娘娘特意點名要一道小蔥拌豆腐,她說讓您做的爽口些,不要放太多油。余下的就讓您按照王爺和大郡主的口味做了。”
  許如海聽後一面讓小德子在內間陪海生說話,一面自己轉身出了外間安排人切菜。
  約莫到了七點過一刻的時候,恆王從後院練完武回來了。
  他的身上還帶著蒸騰的汗氣。
  此時大郡主已經過來了,正坐在寬寬的椅子上由圖氏喂著喝薑棗茶。
  王元元則拿著花剪在廊下修理花草,看到恆王邁步上了台階,她就將花剪遞給恆王,笑著迎了過來。
  “王爺要先沐浴一下嗎?”王元元笑眯眯的問恆王。
  恆王點了點頭道:“隨便衝一下就行了。”
  王元元現在已經摸清楚恆王的作息了。
  他約莫五時過一刻的功夫就起床了,起床後先看一會兒書,等到六時的時候,他就會去後院,或是練武,或是打拳。
  打拳完回來已是七時過一刻了,他回來後會先洗澡吃飯,吃完飯後就自去前院了。
  中午的時候,無論他在不在王府,他一般都不來後院用膳。
  至於晚間的話,只要他在府裡,就會過來用膳。
  稍後若是時間還早,他就再去前院書房待一會兒,再回來睡覺。
  因為清楚了恆王的作息,所以他回來的時候,王元元已經讓人準備了沐浴所需的一切物品了。
  恆王進去不過一會兒就出來了,他出來的時候,大郡主已經在圖氏的服侍下喝完了薑棗湯,正隨著王元元在廊下幫花草澆水。
  看到這一幕,恆王原本冷肅的臉變的柔和了起來。
  他用完早膳後,臨出府前囑咐八福:“王妃喜歡些新鮮的吃食,你看看哪裡有她沒吃過的吃食,把那做吃食的廚子叫進府裡來給王妃做幾頓飯。”
  八福:“……”他怎麽知道有什麽吃食王妃沒有吃過?
  可縱使知道這差事難辦,八福也得硬著頭皮去做,主子吩咐的事情多的是有人爭先恐後的去做。
  他可不想讓別人在主子面前露了臉。
  恆王走後,王元元就讓張嬤嬤帶著大郡主去西廂房認字了。
  眼看著張嬤嬤帶著大郡主沿著走廊去了西廂房後,王元元把目光放到了廊下。
  海生已經和春紅一起把小爐子搬了過來了,王元元要的雪梨也已經切好拿了過來了。
  王元元從百梨手中接過水瓢,從小桶裡舀了兩瓢水倒入銅鍋中。
  隨後她又將切好的海梨也倒入了銅壺中。
  “你在這裡看著火,等這水沸了,就叫我過來。”王元元拿過手帕擦了擦手後,對海生道。
  海生是知道自家王妃一向喜歡親手搗鼓這些吃食的,他忙笑著應了。
  王元元讓百梨和百梅等人自做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她自己則拿著拿著花剪去廊上各處修剪花草去了。
  她走後,百梅見今日似是天氣甚好,便讓小太監們在院牆靠陽的一角搭杆架。
  她自己則和百梨以及春紅一道去了裡間,將王元元床上的絲被,和立櫃裡放著的冬日的被子以及冬衣都拿了出來。
  早有小宮女站在外間等著百梅和百梨等人。
  看到她們出來,小宮女們就嘴甜的道:“姐姐們,我力氣大,我來拿這些吧。”
  百梅和百梨知道她們想獻殷勤,也不和她們爭。
  她們將手上的東西遞給那些小宮女們後,就隨著那些小宮女一道來到了院牆處。
  小太監們早已搭好了杆架,看到百梅和百梨等人過來,連忙退到了一旁。
  百梨和春紅就指揮著那些小宮女們搭曬被子。
  百梅看了一眼,見百梨指揮的井井有條的,便轉身又回到裡間。
  她從裡間拿了一個陣線筐出來,隨後又搬了個矮凳坐在走廊的一角,為王元元做起了襪子。
  王元元在院子裡轉了一會兒,就聽海生過來說水燒開了。
    她將剪子遞給海生後,又從百梨手中接過帕子擦了擦手,方才邁步往廊下走去。
  廊下彌漫著雪梨的甜香味,王元元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在秋日裡聞到如此甜蜜的味道,真的很幸福呀。
  海生知道她要做什麽,已經先她一步掀起了那金黃色的銅蓋。
  王元元從小幾上拿起裝著黃色冰糖的小罐子,從罐子裡拿出一些冰糖丟入了銅黃色的小鍋中。
  隨後,她又拿起青瓷柄的湯杓,在銅壺裡攪拌了幾下。
  不過小小幾個動作,卻讓王元元身心舒暢。
  “再小火熬上一炷香的功夫,等大郡主念完書出來,給她盛一碗潤潤嗓子。”王元元囑咐海生。
  海生連連應是。
  王元元看了一眼時間,覺得自己消食的差不多了,就回了內間。
  春紅已經在屏風後的空地上鋪好了花毯,又在屏風旁放了一個碳盆。
  王元元在百梨的服侍下,脫下了外衣,換上了一層舒適的小衣。
  待她穿好衣服後,百梨和春紅便退到了屏風外伺候。
  百梨已經為王元元點上了一支通經的藥香。
  這藥香聞起來就有一種沁人心脾的感覺。
  王元元先是深深的呼吸了幾次了,待到覺得神台清明之後,她就開始拉伸起了渾身的經脈。
  這麽一整套動作雖然看似輕緩,可若是真正做到位了,倒也有些累人。
  王元元做完一整套動作後,已是出了一些些薄汗。
  她平緩了一下呼吸後,便照常練起了八段錦。
  稍後,她又按照計劃練起來自己的臀和腰腹,這也是王元元讓百梨和春紅在外面伺候的原因。
  如那些拉筋和八段錦之類的功法倒是沒什麽藏人的,可她要做的一些無氧練習卻是不為此時的人所理解的。
  王元元不是專業的健身人士,隻依稀會那麽幾個動作。
  可她記得自己在現代時曾聽說,人年紀漸長後,需要做些無氧練習保持自己肌肉的緊致。
  她在這裡自也找不到什麽私教什麽的,便隻好自己摸索了起來。
  好在她到底還記得臀橋、深蹲、仰臥起坐、卷腹以及俯臥撐這些基礎動作的。
  王元元想了一下,這些動作雖然基礎,可該鍛煉的大肌群也鍛煉到了呀。
  一般來說,大肌群有三個,分別是胸、背、腿。
  她準備按照今天練背、明天練臀腿、後天練胸和腰腹這樣的順序,循環往複的練習。
  這幾個動作雖然簡單,可簡單的動作重複上上百遍,自然也會有效果。
  況且她也可以自己摸索著完善些細節。
  王元元邊想邊躺在了花毯上,做了約莫一百個臀橋後,隻覺得臉都要憋紅了。
  她歇息了一會兒後,又做了三十個卷腹,在做到第三十個的時候,王元元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她的腹部簡直要酸到爆炸了,還是先停下來,等把這三十個卷腹堅持下來再加數量吧。
  王元元在花毯上躺了一會兒後,再度站起來放松了一下腰腹和臀腿的肌肉。
  等她換好衣服,從內間走出來的時候,已是九點過三刻了。
  大郡主已經認完了今天所學的所有字,在張嬤嬤的監督下描紅。
  王元元從百梅手裡接過裝著梨水的茶碗,一邊喝一邊問大郡主喝了梨水沒有。
  百梅就說,剛剛大郡主認完字休息的時候,她們已經把梨水送進西廂房了。
  王元元就點了點頭,她邊喝水,邊盤算著一件事。
  上次在王府的時候,祖母說覺得自己時日無長,同她說起了妹妹王林林的前程。
  她一面和祖母說話,一面把那滋養身子的靈乳倒入了祖母的藥中,又眼看著祖母喝下才放心。
  這幾日,她也常派百梨去王府探望祖母。
  百梨回來說,祖母的氣色瞧著比前幾日好了,且大夫也說,祖母這病瞧著似有好轉之意,若是能在春天好起來,那這病也就無礙了。
  她覺得祖母這病情的好轉應當於她這靈乳有關,便琢磨起了要如何把這靈乳放入吃食裡送給她祖母。
  當然,她外祖母那份也是不能少的了。
  可是這樣一來,她的靈乳就不夠用了。
  光靠院子裡的這些花草,所得的靈乳也只夠她一個人用的。
  她若想得更多的靈乳,就只能多種些花果蔬菜了。
  “百梅。”王元元將湯碗遞給百梨後,就喚起了百梅。
  百梅連忙放下陣線籃走了過來。
  王元元對她道:“你陪我去後花園走一走吧。”
  百梅連忙應了,轉頭囑咐春紅把她的陣線籃收好。
  王元元又吩咐百梨:“你留在這裡,以防旁人有急事過來吧。”
  百梨也笑著應了。
  王元元安排完院子裡的事便帶著百梅去了後花園。
  她記得之前逛園子時,彷佛發現一個靠著地方很適合辟出來單種些東西。
  只是她那會兒剛來,也就沒有細看。
  如今也該在過去瞧瞧了。
  王元元帶著百梅從積英院出來後,腳步一轉往東邊走去,路上的宮人們見了她們連忙退避在一旁行禮。
  約莫走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她們就看到了一個拱門,這拱門後面就是恆王府的後花園了。
  王元元想抄小道,便一轉腳邁上台階,沿著長長的走廊往前走。
  這走廊是搭建在院內的小池子上的,走在走廊上就能看到池子裡的各色金魚在歡快的遊動著。
  王元元忽而立住了腳步,指著這池子對百梅道:“若是能在這池子裡種些荷花,那麽到了夏季的時候就可以觀賞荷花,采摘蓮蓬,到了中秋前後就可以吃蓮藕,到了深秋時節,就可以在秋日的黃昏下,感受留得枯荷聽雨聲的韻味了。”
  百梅知道她們家姑娘是個極為熱愛美食,也極為熱愛生活的人。
  她會自己親手種植花卉,製作美食,也會采摘應季的鮮花妝點房屋,更會在閑暇時帶著她們親手製作藥香、胭脂等物品。
  姑娘老早就念叨著荷花渾身是寶之類的話,如今既能自己做主了,她可不得起了這個念想嘛。
  “王妃要是想在池子裡種荷花的話,晚間可以和王爺商量一下。不過咱們王爺素來不在意這些,只要您一提,他保準答應。”百梅笑著道。
  百梅這麽一說,倒把王元元的心思給說動了。
  她看著這不算很大,但也沒算小的園子,倒真起了一些別的心思。
  “還可以在這裡面種些菱角。”王元元繼續在長廊上走著,邊走邊對百梅道:“這樣到了秋天我們也可以采菱角了。”
  從長廊下來,就是一道由鵝卵石鋪著的小道,王元元沿著小道往前走,在小道盡頭看到了春芳亭。
  她越過台階走上春芳亭,在亭子裡往四周看了看,待到看到四周皆是一片空曠的時候,王元元就指著亭子左邊的院牆對百梅道:“可以在這裡搭一個紫藤花架,再在花架旁邊搭一個秋千。這樣大郡主可以一邊蕩秋千,一邊賞花了。”
  百梅笑道:“還可以再搭一個葡萄架。”
  王元元聞言一面越過台階往前走,一面對百梅道:“這個可以搭在我們的院牆邊,這樣一來到了夏日晚間,我們就可以一面乘涼,一面吃飯了。”
  兩人下了台階後就沿著小道繼續走,小道旁種著各色花朵,只是如今已不是盛放的季節,但這滿眼綠意倒也讓人覺得心曠神怡。
  兩人走到小道的盡頭處,王元元就看到了自己先前早就相中了的那塊地。
  這塊地靠近院牆,在花園的西南角,約莫三分地大小,按照她們現代的算法大約是兩百平米,如果單種白蘿卜的話,產量大概是一千五百斤左右。
  當然現在可種的蔬菜也不只白蘿卜這一樣,她還打算種些別的蔬菜。
  王元元在這塊地周圍轉了一圈,見地上隻種些稀稀疏疏的花朵,便打算等晚間回過恆王后,便讓人在這塊地上圍個籬笆,再找那擅長種菜的老嬤嬤或是小太監來幫忙播種、料理。
  至於這些花苗,就讓小太監們移到別的地方吧。
  從花園回來後,大郡主今日的功課已經全部做完了,正和小宮女們在院子裡玩捉迷藏的遊戲。
  幾個小女孩在那裡嘻嘻哈哈的笑著,聽著就讓人覺得心情甚好。
  “王妃娘娘。”藍雲藏在了桂花樹後,正探著頭往前看,待到看到王元元進來,她連忙從樹後走出來對著王元元請安。
  大郡主是那個找人的人,她正背對著王元元在院子裡找那些藏起來的小宮女,看到藍雲自動走出來給王元元請安,她也連忙轉身往王元元的方向跑了過來。
  “母妃。”大郡主笑著向王元元福了福身子。
  王元元笑著牽起了她的手,又用另一隻手摸了摸她的後背,見她雖然小臉通紅,但是後背卻沒有太潮濕,便又收回了手。
  她問了問大郡主在做什麽後,便仍讓她和小宮女們在院子裡玩。
  大郡主隨即又歡歡喜喜的和小宮女們玩起了捉迷藏。
  王元元站在廊下看了一會兒她們玩樂,後又轉身進了裡間。
  她準備把自己想要種的蔬菜和預備送給王老夫人和雲老夫人的吃食都寫下來,免得到時候一時之間想不起來。
  晚間,恆王和王元元雲雨過後,躺在床上平複呼吸時,王元元就對恆王說了自己想要在後花園牆角處,開辟一個菜圃以及在池子裡種些荷花和菱角的事情。
  恆王一向不計較這些小事,也沒有一些文人墨客那種風雅的想法,聽到王元元這麽說話,他很爽快的就點頭答應了,還對王元元道:“明天我把八福留下,你有什麽事情盡快交給他辦吧。”
  八福不僅是恆王的貼身太監,還是整個恆王府的大總管。
  王元元若是想要弄這些事的話,倒也真的繞不開八福。
  她笑眯眯的答應了。
  又是一夜無夢,第二日王元元早起時,恆王一如既往的去了後院練武。
  不過今日他並沒有在府裡用早膳,說是約了幾個官員談事情。
  也因此,今日的早膳只有她和大郡主兩個人。
  王元元用完早膳後,剛讓張嬤嬤把大郡主領到西廂房,就見八福拎著一籃子蜜桔笑眯眯的走到了廊下。
  百梨見狀就下了台階,想要接一下他。
  八福卻哎呦了一聲後,對百梨道:“姑娘多金貴的人,怎麽能做這種粗活呢。還是我來拎吧。”
  那籃子蜜桔其實不重,可八福有心像積英院的人獻殷勤,便怎麽也不肯讓百梨拎。
  百梅衝著百梨使了個眼色,百梨就笑眯眯的退到了八福身後。
  “給王妃娘娘請安。”八福和百梨說完話後,就又往前走了幾步,在台階下向王元元行了個府裡。
  王元元就笑著對海生道:“快把你八福哥哥扶起來。”
  海生連忙跑到了台階下,用兩手托著八福的胳膊,把他扶了起來。
  八福生著一張圓圓的臉,臉上常帶著笑意,看起來喜慶極了。
  他起來後先是面容和藹的看了一眼海生,隨後又擺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看向王元元。
  王元元又對百梨道:“給你八福哥哥搬一個矮凳吧。”
  百梨聞言連忙要轉身去西廂房搬椅子。
  “哎呦。”八福連忙攔住了百梨,又轉身笑著對王元元道:“哪能勞煩百梨姑娘搬凳子,奴才站著聽娘娘回話就是了。”
  百梅在一旁看了就衝海生使了個眼色。
  海生會意,不待王元元等人說話,就轉身去東廂房搬了一個矮凳出來放在廊下。
  八福見狀又向王元元謝了又謝,一副我八福遇到您這樣主子是祖上積了八百年的福氣的模樣,隨後他方才坐了下去,只是他到底不敢坐實,隻淺淺坐了一個尖。
  此時百梅自在廊下服侍王元元,百梨則帶著春紅在廊下曬些桔皮之類的東西,海生一向是眼裡十分有活的,看到百梨在忙,便也過來幫忙。
  百梨就悄聲對海生道:“你看看人家八福公公,那可真是把奴才給做到了極致。”
  海生聞言就心有戚戚焉的點了點頭,可不是嘛,他在主子面前一向是很木訥的,一點都沒有八福公公討喜。
  百梨跟海生說八福,完全是為了奚落八福的,可沒想到海生竟然真以為如八福那樣的做派才是好奴才的做派。
  可真是個實心眼的呆子。
  百梨一面忙著手上的事情,一面笑著想。且不提廊下百梨和海生的這一番對談,單說廊上,王元元正坐在桌案前,拿著一副圖紙對八福說了說自己的想法。
  “我想把這塊地用竹籬笆圍住,這樣既可以把菜圃和花園區分開來,又可以給長豇豆爬藤用。只是這籬笆的樣式就要勞煩公公和那些工匠商量了。”王元元先說了說竹籬笆的事情。
  八福聞言就笑道:“這個簡單,工匠那裡有不少籬笆的樣式,我讓他們做幾個式樣抬過來給您看看,您看哪個好就用哪個。”
  “這樣當然就更好了,只是這樣就要麻煩公公了。”王元元笑著道。
  八福忙道:“娘娘可折煞我了,能為娘娘做事是奴才的福分,也是本分,怎麽能說是麻煩呢。”
  百梅站在王元元身邊,聽到八福說話一套一套的,在心內歎為觀止。
  說定了籬笆的事情後,王元元則說起了自己惦記著的那口水井了,那水井在院子的東南角,已用石頭塊給蓋住了。
  不過王元元看它和那菜圃完全是直線的距離,沿著牆角走幾步路也就到了。
  她想著若是能把原有的水井改一下,改成那種壓水井,這樣一來又有意趣,又能在春夏天時直接摘了瓜果用那井水衝洗一下,又不會有危險,
  八福將王元元的要求記下來之後,又問王元元:“娘娘對那壓水柄和出水口的材質有什麽要求呢,用青花瓷做柄怎麽樣?”
  王元元聞言先是搖了搖頭,想了想後方才道:“要質樸一些的吧,最好能和竹籬笆的顏色相仿。”
  和竹籬笆的顏色相仿嗎?這個倒也好辦。
  八福又在紙上把王元元的這個要求寫了下來。
  “在裡面就是菜地的規劃了,我是想在春夏秋冬種些應季的不同種蔬菜的,其余的你讓太監們看著規劃就是了,隻一點,給我留塊地種些諸如絲瓜這樣的爬藤蔬菜就行了。”
  八福聽王元元說完就笑道:“這個倒也方便,等到了應季的時候,咱們自會重新搭架子,另外,那竹籬笆的兩旁也可以用來爬藤,倒也不用單留一塊地。”
  “這樣也行。”王元元聞言就笑了起來道:“我對這些也不是很懂,公公和他們商量著來就是了。”
  八福連忙笑著應了。
  王元元又同他說了想在池子裡種荷花和菱角的事情,她笑著道:“這個倒是不急,等到了明年再移植也是一樣的。”
  八福聽後在心裡忖度了一下,覺得凡事有先後,現在不是荷花開放的季節,他縱是讓人去移植也看不到景兒,所以這段時間,他的重心應當放在花園裡的那個菜圃上面。
  八福又在這裡和王元元確認了一些菜圃打理的細節,方才離開這裡去找工匠去了。
  臨走前,他對王元元說,那竹籬笆的樣式倒也好說,今天下午就能大致做幾個出來了,問王元元什麽時候看一眼。
  王元元想著自己下午也沒什麽重要的事,便說讓他們半下午過來就是了。
  八福走後,王元元想到自己竟然實現了自己在現代時就有的那個夢想,即有一個自己的菜圃,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最妙的是她的菜圃有小太監幫忙打理,她隻用在空閑時間過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行了,既不用擔心施肥,也不用擔心蟲害這些東西。
  還有比這個更令人高興的嘛,那必然是沒有的了。
  王元元笑眯眯的站了起來,彷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的菜圃裡碩果累累的場景似的。
  先把菜圃和池塘裡的荷花種上,然後她再一點一點的改造後花園。
  八福的動作很快,不過半下午的時候,他就帶著幾個小太監過來積英院了。
  王元元從各式竹籬笆樣式裡挑了一個最順眼的樣式,余下的事情就不用她操心了。
  恆王府的奴才們多,做起事情來自然也快,不過三五日的功夫,八福就過來跟她說,那菜圃已經弄好了,裡面的土也都松過了,只等著王元元說想要種些什麽蔬菜了。
  彼時王元元正在看針線房的嬤嬤這兩日給恆王做的冬衣。
  恆王前天晚上跟王元元說了,他要於半月後同使臣一道出使陽城的事情。
  王元元這才知道晉國和齊國因為雲國的事情有了紛爭。
  不過這件事情想想也能理解,她們雲國皇室雖然血統高貴,但畢竟是小國,兵力也有限。
  當時的陽城不過是名義上屬於他們雲國罷了。
  可晉國就不一樣了,晉國是當世大國,且兵強馬壯的。
  如果她是齊國國君,有這樣的大國在側,只怕她連覺都睡不著了。
  理解歸理解,聽到恆王要去出使之後,她還是有些失落的。
  畢竟這段時間,她已經習慣了恆王的陪伴。
  不過,她還是打起精神為恆王準備去陽城時要添的衣服。
  陽城背靠山區,一到冬日,天氣就十分的寒冷。
  她一面讓百梅把她們冬日裡蓋的鵝絨被找了出來,一面把針線房的嬤嬤叫來,跟她說了說自己的要求。
  那嬤嬤知曉自家王爺還有半個月就要啟程了,自家王妃又要的急,回去後便領著小宮女們加班加點的趕製了幾件新衣。
  她做完後便拿來一套過來給王元元看了看,王元元見這鵝絨馬甲裡面的毛壓的雖然沒有現代那麽細致,但以現在的工藝來看已經算是不錯的了,便也滿意的點了點頭。
  針線房的嬤嬤得了肯定,心內倒也安定了下來,知道剩下的幾件衣服和襪子按照這個做也就是了。
  王元元又囑咐她:“你留心看一下那羊毛襪子的厚度,別織的太厚了,王爺穿鞋穿不進去了。”
  針線房的嬤嬤又連連應了。
  八福就是在這個時候過來的,正好王元元該囑咐的也囑咐完了,就吩咐春紅送嬤嬤出去。
  八福進來後,王元元先問他:“王爺的箱籠收拾的怎麽樣了?”
  恆王的衣服和慣用物品自有八福帶著太監們在前面張羅,王元元不過想起來陽城天冷,給他多添幾件衣服罷了。
  但她雖然沒有親自為恆王整理箱籠,卻還是要問一問八福那邊的進度的。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