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茜香

富家女杨真,国色天香,家中豪富,父亲花钱托人,送她入宫成为宫女。但因为朝中无人,虽被选为淑媛,依然遭受排挤。十年未得见皇帝一面,在新皇即位后因此出宫回家。杨真的父亲杨甲带领全家迁往中华的邻国茜香国居住,在这里又想讨好掌握实权的监国大臣信辉,把小女儿杨眉打扮一新,送到信辉面前。没想到信辉对杨眉毫无兴趣,却看中了自称已如死灰槁木的杨真。杨真知道有权有势的男人身边其实最为凶险——要说她在中华宫廷中学到了什么,这就是头一个,于是便对信辉竭力拒绝。信辉有权有势,长得又是玉树临风,在女人方面从来没有失过手。现在见杨真竟然拒绝他,惊诧之余,对她更感兴趣,也下决心要把她弄到手。因此两人之间看似只有感情上的纠缠,其实却是奇计迭出、斗智斗勇。最后杨真棋输一招,落入信辉手中,成为他的侧室。自然也卷入了各种争斗。成为侧室之后杨真才发现自己对信辉其实很是喜欢,之前竭力避开他只是出于利害关系的考虑。现在既然已经和他成为连理,就要真正拥有他,因此深陷女人的争斗。然而令她感到困惑和苦恼的是,信辉对她喜欢是喜欢,但是由于身份特殊,对身边所有人都怀有忌惮,见杨真如此聪明老练,又有猜忌她的意思。杨真渐渐开始腹背受敌。

第十六章 惊天秘密
杨真看到牵狗的女人后长吁了一口气,对那个歪嘴斜眼的仆妇说,“这下暂时可以放心了。”那个仆妇站直身子,对杨真千恩万谢,“多谢小姐搭救……我明天就离开。”
“先别慌。”杨真叹了口气,“这些人未必会走远,安全起见,你现在这里藏几天吧。”
这个仆妇就是白如霜。而那个牵狗的人就是秋霜了。这都是杨真的计策。她知道无论把白如霜藏在何处,都有被搜到的危险,干脆叫她变装后第一个出现在捕快们面前。捕快们绝不想到他们要抓的人会第一个出现在他们面前,还会给他们开门,所以绝不会对她多看。而她已经通过贴膏药让眼睛和嘴巴歪斜,所以他们几乎不可能认出她——这就是所谓“灯下黑”。不过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因为捕快们在屋里搜寻无果后,虽然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是离开,但也有百分之二十的可能留下来,仔细盘问他们,甚至可能会查看他们有没有变装。所以杨真就叫秋霜牵着一条狗出去,在远处看着,如果捕快进去的时间过久,就摆弄狗叫它吠叫。只要是调查事情的人,都会对狗叫格外敏感,捕快们十有八九会冲出去,被这件事一打岔,冲出去之后未必会回来——人的行动往往只是一念间的事情。到这里杨真的计策都是顺利实施的,但是到这里之后就出了点小问题。本来杨真嘱咐秋霜,把狗弄叫后就把狗打跑——为了不让狗直接往家跑,杨真还叫她一定把狗打得狠些,自己则藏在草丛里不要动。然而狗被打后只是跳开,然后瞪着她看,就是不跑。秋霜有点懵,又想当然地觉得狗也不能被捕快们发现,于是带着狗乱窜,反倒被捕快们一并逮到——这样看来秋霜的应变能力还是差了一点。结果秋霜被捕快们看到了脸。还好捕快们并不认识秋霜。因此没出什么岔子。但是如果他们记着秋霜的面容,之后可能也会有麻烦,但是可能性应该不大。
虽然这次劫难算是逃过了,但杨真依然没有掉以轻心。因为担心捕快们再回来,她自己依然把妆带着,也嘱咐家丁不要卸妆。自己又把秋霜画成了一个丑陋的老妇——在脸上抹点桔子皮挤出的汁,脸就会显得面黄肌瘦,再在眼角抹点胶水,眼就会显小。最后再在额头上粘点皱纹,就是天衣无缝了。
白如霜在一旁看着,不由得啧啧称奇——杨真富有智计,这还犹可,只是这变装的技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杨真知道她在想什么,只是微微一笑。之后她刚进宫不久,还不是很懂事的时候,曾经因为在宫里熬得受不了了,想要逃出宫廷。当时就幻想要偷太监的腰牌,化妆成太监出去。为了实践自己的幻想,她就仔细研究化妆术,反复拿自己作实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有所成。而这时她却已经懂事,觉得逃宫其实只是一个不可实现的幻梦。而她的一个姐妹却依然不懂事,偷学了她的技艺往宫外溜。结果她虽然溜出了宫,但还是被抓了回来,被皇后命人用绳子活活勒死了。而她的家人也因此遭难,父亲被处斩,其他人则被流放到了黑龙江。之后杨真没想起这件事心里就会酸痛,然后感到无尽的悲凉。
之后一连两天都挺平静。但杨真依然不敢放下心来。白如霜更是无法放下心来,纺线的时候总是被纺锤戳到手,手更是经常被快速抽动的麻线划伤——为了继续“灯下黑”,杨真叫她没事的时候就坐在门旁纺线。杨真冷眼旁观,感觉她背负的一定是了不得的大事。她很想知道,但是不会问。现在他们是知道得越少越安全。然而在第二天晚上,杨真透过窗户看到白如霜拿着一张纸条在院子里的花树旁乱晃,不停地看花树上的树洞——似乎想把纸条塞进树洞里,却总不下手。之后又作势要撕碎纸条,同样也迟迟不下手。
杨真抿紧了嘴唇。她知道白如霜肯定是打算留下什么记载自己的秘密的书信,以防自己死后秘密湮灭无踪,赶紧出来说,“我们这里人来人往,不是个安全的地方。是无法保存任何秘密的哦。”
白如霜惊了一跳,呆看了她一会儿,忽然把纸条吞进了肚子。然后凄惨万分地叹了口气,“我错了……这个秘密我的确应该背负到死,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说出来……唉,唉……”她长吁短叹了半晌,之后抹着眼泪回屋去了。杨真一言不发地看着她,嘴唇已经抿到发白。看来白如霜身上真是藏着了不得的秘密。她和白如霜扯上关系,已经算是惹上了祸患。就算现在把她打发走,恐怕也已来不及了!
但不管是否已经惹上了祸患,还是尽早把白如霜打发走为妙。杨真加紧想办法,却屋漏偏逢连夜雨——白如霜竟然病倒了。这回是真病,躺在床上,烧得火滚。估计是昨夜撩动了心神,然后想起很多事情,大伤神智所致。
杨真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不禁又气又急,甚至动了“把白如霜杀掉,找个地方埋了,一了百了的心思”——这显然是不行的。有时候死人比活人更会惹麻烦。没有办法,她只有给白如霜寻医找药,希望她快点好。
医生来了,药也给白如霜灌下去了。不过暂时还没有起色——也不会这么快就有起色。
因为对白如霜颇感头痛,即使白如霜昏迷不醒,她还在一旁徘徊。忽然听到白如霜似乎在喃喃自语什么。她心念一动,把耳朵凑到白如霜嘴边,仔细听,不一会儿就骇然失色。
白如霜说的赫然是,“公主……我没有对任何人说……你放心我没有对任何人说……没对任何人说信辉少爷是……中华前朝皇帝的骨血……”
听到这话后杨真险些跌坐在地。一股黑色血雾般的东西,散发着冰冷的寒气,转眼就笼罩了她的内心。这么说,信辉是前朝皇帝的私生子?怪不得她对他那么排斥,原来是因为父子同体啊!
其实杨真,这辈子最反感的人就是中华的前朝皇帝。他只是一个男人,却想霸占全天下的女人。三年一次,把天下的女人筛个遍,把最优秀的女人全都弄进宫来。自己却连见都见不到百中一二。让这些女人,像困兽一样被囚在高墙里,互相算计,自相残杀,死、伤、疯……像她这样平安出宫已是幸运,却也已经空耗了半世韶华,也留下了满心伤痕……就是这十年的宫廷生活,让她视有权有势的男人为洪水猛兽——自己如果被这种男人占有,十有八九会重过那种生活。对一般的男人也无法敞开心扉——被一个男人伤了,对其他男人也很难没有疑忌。因为男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便如此,她能够逃离宫廷已是幸运,没想到逃到邻国,又被一个身份地位差不多的男人盯上,而且那个男人,还是中华前朝皇帝的儿子?
杨真感到心头烫得怕人,愤怒、委屈和悲哀全都在燃烧。又想到白如霜背负着的秘密实在巨大,留她下来实在危险,一时竟恶向胆边生,准备把白如霜杀死了事。
她抓起枕头,看着白如霜的脸,重重地咽了口唾液。杀人的事情她也算做过,而且是主谋,但是没有亲自动手。在宫里,即便是退守角落,不知道皇后和有权有势的妃子的动向,依然是危险的。于是杨真就和其他几个淑媛,一起向皇后身边的小太监买线索。线索的内容非常琐碎,比如皇后今天几时起床,说了些什么话,穿了什么衣服等等。虽然人的行动可以间接展现人的意图,但是一般人是看不出的。所以就需要一个聪慧的人解读皇后的意图。其他淑媛都没这个灵性。所以她们都是依仗杨真分析皇后的心理。因为她有特殊的贡献,所以不用出钱,还被当成了头领。她们依靠得来的消息,平安无事了一阵子,有一天却出了大事。
有一天,皇后在吃饭的时候,忽然对着一碗西湖醋鱼破口大骂。说西湖的鱼都不是好东西,到了京城就变得更难吃,她简直像把西湖的鱼全都扔进粪坑。皇后母仪天下,绝不会只因为一碗鱼大动肝火。所以她应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小太监把这件事告诉了她们。觉得皇后可能是准备收拾哪个妃子。仔细一想,从杭州来的玉妃最可能受难——玉妃虽然是杭州知府的女儿,但有人说她其实是杭州知府从贫寒渔家买来作女儿,进宫搏机会的。据说她本名叫江小鱼,全家都在西湖边上打渔。皇后不知从哪里探知来此事,经常含沙射影、不动声色地羞辱她。皇后这次对着鱼肉大骂,肯定很快就会对她动手。
杨真那帮姐妹不是人人都像杨真那么明白。当然了,杨真和她们交朋友,仅仅是为了找几个人帮衬自己,并不是因为物以类聚。她们当中有个何淑媛,一心一意想往上爬,和玉妃交往甚密。玉妃如果被整倒,何淑媛肯定会受牵连——皇后最喜欢拔树寻根。杨真分析了一下形势,觉得玉妃必败无疑——因为皇后做事最是谨慎,没有必胜的把握绝对不会动手,便叫何淑媛假装不知道这件事,然后不露痕迹地孝敬皇后。结果何淑媛不听,非要支持玉妃跟皇后斗一场,自己私自多拿了钱,贿赂那个小太监,叫他去打听皇后到底想用什么计策——这可是在“一般业务”范围以外。而这个小太监虽然胆大包天,但毕竟道行不够,误解了自己获得的信息,给了何淑媛错误的情报:服侍皇后的大太监无意中透漏皇后最近在看一本古书,小太监听到了耳里,就去偷看那本古书,发现上面写有一段公案,说一个家族的大老婆为了除掉家族里的小老婆,就在小老婆用的胭脂里放入药末——注意,不是毒药。而是大老婆找到名医,根据小老婆的体质,开出的伤克她的身体的药方。然后买来药材,用大锅熬煮,练出精华,碾成细末,放到小老婆的胭脂里。因为这些只是药物,只对小老婆这种体质的人有害,放在别人身上说不定还能治病,所以用普通的试毒方式是试不出来的。而且就算被发现了,下药的人也很难被说成是下毒者。小老婆就在不知不觉中被胭脂中的药物伤克内脏,最后病死了。小太监觉得皇后看这本书,肯定是准备用这种方法弄死玉妃。便把这件事告诉何淑媛。何淑媛知道后又立即告诉了玉妃。玉妃很是紧张,赶紧找出胭脂验看,发现胭脂里果然混着细小的颗粒。她以为证据确凿,立即向皇帝哭诉。皇帝龙颜大怒,立即派人彻查,却查出这些颗粒只不过是制作胭脂时的用的香料。皇后立即反扑,结果是玉妃被削夺了妃子的品位,被送到冷宫里去了——皇后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派人去把她药疯了。现在的玉妃对皇后来说已是俎上之肉,皇后要处置她易如反掌。皇后安定下来后仔细一想,发现玉妃指控的内容和自己看的书内容很像,觉得自己身边肯定有内奸,所以立即严查。小太监害怕了,便找何淑媛他们要钱,以便贿赂调查此事的大太监。他要钱要得很多。还说如果何淑媛她们不给,就要向皇后告发,说她们都是玉妃的同谋,还在谋划推翻皇后。其他人没有办法了,一块求杨真想办法。杨真听到这个后也很紧张。因为人一旦可以做到大太监,很多事情就会拎得很清。如果小太监去贿赂他,他一定会想到他就是内奸,立即就会把他交给皇后。一到皇后手里小太监一定会什么都招,说不定还会觉得自己就是因为她们才落到这步田地,会狠狠地诬陷她们。所以为今之计只有冒险把小太监干掉,再给他编造一个合适的死因。于是她们就准备了酒菜,把小太监骗了出来。说是因为她们使他受累,今天特准备酒菜赔罪。吃完饭后就就会把钱给他。小太监不知是计,欣然前来,被她们用毒酒毒死。然后她们一起把他搬到御花园里,把装着毒药的酒瓶放在他身边,又留下了一张由杨真模仿他笔迹写成的纸条——以小太监的口气,说他是玉妃的仰慕者,一直在为玉妃刺探消息。没想到自己误读消息导致玉妃招致灭顶之灾,觉得自己罪无可恕,才自杀谢罪。
太监虽然已被去势,但是心理上依然是个男人,和宫女私通款曲的事情时有发生。而玉妃姿容美丽,有太监仰慕她也是非常可能的事情。因此这个理由相当过得去。皇后虽然心有疑窦,但也不知道如何查起,只有就这么算了。
杨真想起了这段往事,整个身体都在颤抖。虽然那件事她只是指挥,连毒酒都没有亲自买,但事后想想还是觉得心头悚然——那小太监死的时候,她是在一旁看着的。看着他的脸色一点点地失去人色,然后在抽搐中死去。当时她就一直在提醒自己,这是必要的,还故作邪恶地对自己说,杀人也是增长本事的一种方式。杀人“开了荤”,之后她就更厉害了,但还是感到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非常负责,说不出具体是什么,但是深深刺进灵魂深处。现在她打算用枕头把白如霜闷死,那种感觉重又涌现。她咬着牙提醒自己这依然是必要的,甚至比上次还必要,咬着牙把所有抵触都抛开,她咬着牙提醒自己这依然是必要的,甚至比上次还必要,咬着牙把所有抵触都抛开,攥着枕头扑向白如霜。
“啊!”白如霜忽然重重地呻吟了一声,猛地睁开眼睛。杨真猝不及防,拿着枕头呆住了。
杨真猝不及防,拿着枕头呆住了。白如霜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杨真,忽然喊出一声,“公主!你来了?我要死了么?看来是真的要死了……要死了也好……公主,我憋得好难过啊……保守秘密真是难,真是太难了……不过我没有把秘密说出去,一直没有……”杨真没想到白如霜是把她当成了已逝的主人,一时间也真不便下手,便暂且听她说话,看看她能说出什么。
从白如霜断断续续的说话中,杨真渐渐理出了事情的全貌。原来二十多年前,中华皇帝驾临茜香国,和茜香国的公主有了一段露水情缘。白如霜是她的贴身侍婢,对所有事情了如指掌。后来中华皇帝回归中华,茜香国的公主则产下了一个男孩,就是信辉。茜香国公主对此守口如瓶,她的丈夫也不知道,还以为信辉是自己的儿子,对他无比疼爱。白如霜对信辉也是十分扶持。因为信辉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她也一直以为信辉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来茜香国的公主病逝,她想告老还乡。本以为信辉一定会准许,没想到信辉二话没说就把她软禁了起来,不仅切断了她和外界的联系,还对外界说她告老还乡了。白如霜这才省悟,原来信辉一直知道自己的身世,只是他心计深沉,她一直没看出来。现在把她软禁,就是要管住她不要乱说。
发现这一点后白如霜十分恐惧,害怕信辉迟早会将她灭口。即便信辉一直没有对她做什么,她依然觉得很恐惧。在恐惧的重压下,她终于忍受不了了,用尽计谋逃了出来。准备在乡野中躲藏一段时间,再想办法出境——她跑后信辉一定会加强对边境的盘查,现在出境一定很难。她仔细想想,把躲藏的地方选在了庆喜岛,理由和杨真相同——杨真听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有脑子的人思绪也是相似的。她遇上这破事,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必然。
白如霜刚到庆喜岛的时候还算顺利,没想到还没歇口气信辉的密捕就追了过来。她险些被抓住,虽然逃出生天,随身带的银两和干粮也丢了。又不敢到村镇中乞食,只敢在山野里乱走。结果饿得差点毙命,还好遇上了杨真。
说完这些零碎后白如霜就再也说不出完整的句子,胡扯了一通后又昏睡过去。杨真呆呆地看着昏睡中的她,不由得心乱如麻。因为刚才那一打岔,她已经很难再提起杀气,根本无法对白如霜下杀手了。再说现在杀她也没用。白如霜背负的秘密实在太大了。信辉一定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把她杀死在这里,依然会惹上麻烦。看来唯一的办法还是把她弄走——还得赶紧把她医好。
想完这些后杨真深深地叹了口气,感到胃在痉挛,甚至还想干哭。但现在再苦恼也不是办法,只有把压力抛到一边,尽早解决问题才是对的。她拿出从中华宫廷带来的秘药,被白如霜吃了,白如霜的病情很快好转。意识恢复后完全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杨真稍稍放心,又买猪羊牛肉给她补养。过了十几日后白如霜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她对杨真千恩万谢,并且提出离开。杨真本来一直期盼如此,心愿得偿后却又有些疑虑——她担心白如霜出去没有目的地乱跑,会被信辉的人抓住。这样她依然是吃不了兜着走。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