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石

半生寻觅,半生相守,是你和我——但,天意难料半生凄苦,半生伶仃,相依为命——可,原来如此指间剩下的这半生……再不求相知,亦不求相守唯愿求,风雨年年调顺,五谷岁岁丰登!女主穿成失势男宠后,偶然救助一受伤死士,并借助他逃离尴尬身份。两人就此结缘,一路纠...

第30章
    抱抱……

    腊月初二。

    马车晃悠悠走着,我窝在垫子堆里,怀抱了个小小暖炉,将车帘揭了一角,往外看。

    冬已仲深,广袤的原野上,成片的枯草铺到天边,披了层青白冰霜。一丘丘低低的小山,坡度缓缓,起起伏伏,其上树林过半已经落叶,碰到松竹之类,也是绿得暗暗深沉。路边数簇黑褐的枝桠,光秃秃指向天空,在风里微摇,间或挑了几片顽固挂在枝头的残叶,红褐灰huáng,衬得老皮更显粗黯。偶尔几只寒鸦,被我们这行人车马惊起,远远飞去,掠过云下,划破了灰蓝天空。

    一片肃杀萧条。

    “公子又在chuī风了。”正旁君盘坐在对面,换过一卷竹简,一边问,“可要再添个手炉?”

    侧背后伸出一只手,穆炎按到帘上,力道轻轻,却坚决,把车帘扣了回去。

    “已经有两个了。”我松开手,收回目光,道。

    “两个?”正旁君一时疑惑,从竹简上抬眼看了这边一眼,而后了然,笑,“不错,一个还大得很。”低头看了几字,忽而又笑出来,兴味道,“不错不错,的确不错,公子好打算,这个不烫不凉,不耗炭木不生熏烟,四季温热始终如一,能说会走还知人意……”

    我听着他得越说越不着边际,侧头看看穆炎,却是局促,显然不习惯被人调侃。心下暗笑,虽然觉得他这般模样好玩难得,倒也只得清咳一声打断,生生扭转话题,“今早过了国界,不知现下往哪里去?”

    “及晾城。”正旁君笑意不曾收敛,落在竹简上的目光却顿了一顿。

    哎?及晾之约不是幌子一个么?而且,身为使君出使归来第一桩事难道不是回都复命?

    “顺道及晾,而后东去祧都。”微微一乐,正旁君已经带过了那一瞬的破绽,“梁国宫廷有八段鱼,我大平国虽无此方,江河湖泊却产鱼甚多,其中尤以及晾为首。八条各色鲜鱼抵那一条,公子可想一尝?”

    从他身上,尚感觉不到为敌之意。

    至于算计,谁不是利用谁呢。譬如,我留了穆炎在身边,又哪里能说没有自私。

    莫要过份就成。

    而后,合作若顺利,相处也会愉快。

    “午晚两餐,一餐一鱼。”举起左手,我竖起食指中指,而后勾了拇指,切出右手,“可吃四天。”点点头,勾唇笑答,“好。”

    正旁君含笑点头,翻过几排竹简。

    “还是——”我收手搂了暖炉,“八种鱼,八种做法,六十四顿,三十二天?”

    正旁君手上一抖,嘴角一抽。

    “不不不,正旁家无田地,亦无薄产,且尚有老父妻室幼子。”下一刻,对面的男子畅笑,连连摇头,拱拱手,答,“实乃有心无力,尚请公子见谅。”

    “一日食炙为鲜,三日食炙为美,日日食炙则欲哭。”我放下大部分心来,这男子不会太过偏执,很多事也就不用担心,“正旁君自然以成人美事为上,倒是我糊涂了。”

    看看身旁穆炎。

    他眸子深黝,面色平静。

    微微一笑。

    你我,此番似乎撞了些好运了。

    四十三

    及晾城乃东平腹地鱼米之乡,繁华,竟胜了梁都好几分。

    正平君果然没有食言,进了及晾辖地起,开始吃鱼。在及晾城主府中下榻时,已经尝过好几了。

    并非jīng细绝伦,却新鲜,烹饪得当,厨工老到。难为他出使带的那个酒糟鼻,双下巴的厨子,一个人两只手,竟然能作出风味截然不同的五六种菜色。

    腊月初七。

    晨。

    我起身不晚,正平君却已经等在厅里了。三个一起用完膳,他差了个随从去办事,只说是稍稍耽搁一会再启程。

    坐着无事,四下张望,目光很快有了着落处。

    窗外斜斜伸过来一枝红梅,两三根小桠,四五朵盛放,六七蕾半绽,八九粒含苞,十分应景。淡香似有似无,花影如剪如画,正是开得刚好。

    “公子,可愿随正平去见个故人?”正平君轻轻拿几乎不离手的竹简敲敲桌子,唤我回神,“近在府中后院。”

    他这一路来,唤我公子,或者时临,却绝口不曾用广湖二字。彼此心知肚明,我非广湖,广湖非我。

    这故人,想必也不简单了。

    我点了点头。

    这院子,似乎并无人居住,有人做了最基本的修剪养护,却没有扫灰。

    拱门雕花jīng致,却爬了些苔衣。院中所种皆是长绿植物,从松柏梅到我不怎么认得的藤蔓矮灌木。六分之一院子大的一个池子,不深,池中几支残荷,池旁一个凉亭,其上七八步长的小桥,曲折了一下,东西横跨。

    房子坐南朝北,一厅,左右两室,再简单不过的格局。青纱糊的窗,竹篾遮搭。黑瓦灰墙,檐角尚挂了个空鸟笼。

    正旁君前面领路,迈进了院子。

    我朝穆炎示意,叫他在门口等,而后跟在正旁君后面进去。

    绕过亭子,踏了五六米长的小径,两株白梅下,安安静静一尊墨玉碑。

    “及晾城三年之约,并非无中生有。八年前,我游历梁国,结识周治侯,于他府中逢一少年,五月后定下此盟。”正旁君蹲身,替那坟掸了枯叶,拨开几条不细蔓。倒也不扯断,把它们缠到另一个方向去。“他姓程,名珲。”

    知道我要做的只是听,我静立不语。

    “于谋士而言,梁王逊平王甚,故有当年一别。两年后,我提前赴约,他被bī无奈,已成了梁王宫中人。

    “再一年半,我出使梁国,借故要人。临走之时,寺御君奉王命,一箭she了他下马,我归期在即,他却重伤难行。而后,梁王只说他已死了,我虽不信,但音信全无,无从着手。

    “到两年半前,寺御君战我大平军,阵前遣使,借机暗中送了他过来。”

    正旁君起身,背影挺拔,却也萧索寂寥。

    “他已灯枯油尽,只得了一年。尚有一弟,孪生,流落失散,据他所忆,自小憨淳。我自当好生替他相顾。平王待我甚重,散了画像于征外军中,治内民间,倒不难。只是,并无所获。

    “本以为,既然性子……”

    “既然性子憨傻,难免夭于乱世。”我接口,“原来,我刚刚出生之时,姓的是程。”

    “你不知么?”

    “四五岁之前,并未记事。此后十五年,正旁君已了然了罢?”

    正旁君微不可见地颔了下首。

    “哥哥么?”我蹲下身去,对着那尊墨玉碑看,一时觉得陌生。

    却撇到,我身前,站着的人,玉色锦袍袖中,长指发颤不止。

    “你得了那一年幸福,想必走得安然罢。若说有什么放不下……正旁君安好,寺御君安好,时临也安好,所以,尽可以放心了。”

    却终究,不能说是弟弟了。

    “寺御君他为何……罢了,食人禄忠人事。何况后来……”正旁君恨恨,怅惘长叹,话锋忽然一转,“但,尚有梁王泰然在世!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平王既有天下之志,正旁君有生之年何愁不能。只是,时机成熟了,莫错过就是了。日日担在心里,且不论与安康无半分好处,也不论他会不会不安心,尚有娇妻幼儿,家人一gān,正旁君将他们至于何地?”

    报仇真那么重要么?那我,是不是先得生剐了邓家,再废了梁长书,而后才能考虑别的?

    “时临,言之易,为之难,虽心有歉疚,却……”

    “却拗不过心。”

    地上的人影点点头。

    “心其实只有这么大,正旁君在里头放了一个主君,一座玉坟,一个仇人,一家人等,若是地方不够,定要舍去一个,正旁君选什么?”我起身,等他想了一会。

    他一时沉默不语。

    也不是定要他回道,不过宽慰之语罢了,“时临会将仇人扔出来。实在扔不出来,也得往角落里挪挪,腾出占去的好地方来。”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