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聲爹聽來格外舒心,他點點頭,注意到裴長臨臉色不大好,忙道:“快回屋歇著吧,小書多費心,有事就出來喊人。” “知道了,爹。”賀枕書應了一聲,與裴長臨一道進了院子。 院子裡已經堆了不少竹材,裴蘭芝和周遠正在幫忙歸置。賀枕書顧不得太多,簡單和兩人打了個招呼,便扶著裴長臨往內院走。 進了屋,又忙前忙後打水端藥,守著人換了衣服,喝了藥,躺下休息。 裴長臨很快睡著了,賀枕書又守了一會兒,確認這人沒有大礙,才回到前院。 來幫忙的那幾個年輕人已經走了,那批竹子被堆放在院子裡,裴木匠和周遠一人手裡一把刮刀,正在給竹子削去青色外皮。 裴木匠雖是木匠,但泥匠、篾匠的活,他也會一些。 一是因為這附近村落都是農戶,正經的匠人少,可鄉親們過日子,總離不開這些手藝人。另一個原因則是,那木匠活並非全年都有。 那活兒通常年底最多,那時大家夥兒手頭有閑錢,又要準備過年,都想給家裡添置些東西。而年初卻不同。剛過了年關,不久就要準備繳納賦稅,哪能拿得出錢來? 因此每年年初,裴家通常都接不到多少活,只能去尋別的生計。 比如用竹材做些小東西,去鎮上賣了貼補家用。 裴蘭芝從臥房出來,見賀枕書來了前院,高聲喊他:“那些讓他們做就行,你過來吧。” 處理竹材是個體力活,得讓男人來乾,他們女子雙兒天生力氣就小,幫不上什麽忙。 賀枕書應了聲,抱著背簍去了裴蘭芝那兒。 今天賣藥賺來的錢還放在背簍裡,裴長臨想給他那五百文,他也一並放了回去。賀枕書沒提裴長臨要他藏錢這回事,只是如實將在醫館以及回程路上發生的事與她說了,其中就包括打算找人收藥這事。 聽完,裴蘭芝蹙起眉頭。 裴家是工匠之家,平日裡不免會接觸些買賣上的事,但也僅限於售賣點小玩意。裴家人向來本本分分靠手藝吃飯,要說什麽經營頭腦,他們是沒有的。 因此,他們不會像賀枕書這樣,做這種進貨賣貨的生意。 不會,也不敢。 賀枕書原本以為,裴蘭芝聽說之後會堅決反對,因而他已經做好準備要費些口舌勸說。可沒想到,裴蘭芝思索許久後,問出的唯一一個問題卻是:“你需要多少錢?” 到了口邊的話又被生生咽下去,賀枕書愣了愣:“我……” 裴蘭芝思索一下:“這樣吧,等那賣藥的把藥材送來,到時你需要多少,直接找我取就是。” “做什麽一副這表情?”見賀枕書仍有點發愣,裴蘭芝道,“要是沒有你讓我下山谷,我們哪能賺到這筆錢?都是營生的法子,想做就放手去做,一家人沒什麽可顧忌的。” 一家人。 賀枕書至今仍記得他第一次嫁來裴家的情形。 那時候他其實非常抗拒,對所有人都抱有警惕和戒心,每天變著法想逃。可裴家人從未因此苛待過他。就連嘴上時常嫌棄他這也不懂、那也不懂的裴蘭芝,也會耐心教他家務活,用家裡剩下的布料給他做衣服。 裴家其實一直都把他當做一家人。 賀枕書抿了抿唇,點點頭:“謝謝阿姐。” “出去吧。”裴蘭芝把今天賺來的銅板放進衣櫥,回身對賀枕書道,“爹剛才說今年這批竹子成色極好,要教我們做油紙傘,走,去跟著學學。” 第009章 第 9 章 做油紙傘工序複雜,竹材刮青後要鋸成一長一短兩個圓筒,分別用來做上傘骨和下傘骨。其中上傘骨長一尺五寸,下傘骨長七寸五分,必須分毫不差。 鋸出竹筒後,還要用砍刀將其劈成二十八根粗細均等的傘骨,再打磨光滑。 這工序若讓裴木匠自己來,不消一個時辰就能全弄好,可他今兒個是想教家裡人手藝,便有意放慢了速度。 裴蘭芝去工具房裡拿了兩把輕便的小砍刀,遞了一把給賀枕書。 裴木匠還在教周遠刮青,見裴蘭芝拿了工具,便指了指旁邊鋸好的幾根竹材,讓他們去試試劈傘骨。 老一輩裡有個說法,一把油紙傘必須用同一根竹子做出來,否則容易斷裂損壞。因此,一根竹子滿打滿算只能做兩把傘。 裴木匠運回來這一車竹材,除去可能出現的損毀,也就夠做十幾把傘。 賀枕書沒敢直接用裴木匠鋸好的竹筒,而是從地上撿了塊不足五寸長的廢料練手。 第一刀劈下去就歪了。 賀枕書:“……” 前世裴木匠同樣運回來一批竹子教全家人做傘,不過那時的賀枕書沒有跟著學,而是留在屋裡照看裴長臨。 ……他原本以為不會有多難的。 賀枕書歎了口氣,抬眼只見裴蘭芝動作麻利,已將竹筒對半劈開,又劈成了等分的四塊。她雖然不會做油紙傘,但做過其他竹編物,知道該如何將竹子劈開,削成薄片。 這一點她上手得比賀枕書快。 但賀枕書卻微微皺起眉頭。 不太對。 “阿姐,你這……”賀枕書剛想開口提醒,裴蘭芝也像是意識到什麽,停下了動作。 裴木匠利落地刮著竹青,頭也不抬:“知道哪兒錯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