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好丈夫

注意宋朝好丈夫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260,宋朝好丈夫主要描写了她穿越到古代日本,白手建起了与大宋海商自由贸易的唐坊(古代唐人街),却被夫婿悔婚;他身为大宋国使,窥见天下变化的大势,整合各地海商势力以图北伐金国,却与她在不意间偶然相遇;阴差阳错,啼笑姻...

作家 邹邹 分類 现代言情 | 136萬字 | 260章
分章完结3
    的富商大户纳个良妾,娶个平妻的彩礼,按规制也就是如此了。bixia666.com

    远远比不上王世强上两次来求亲时的聘礼。

    他果然是临时起意,匆忙而来。

    在唐坊里经商的宋商们,大都是明州港来的江浙海商。

    因着季风一来一去常要在坊里呆上半年,海商们三四年不回家也是常事,为了聊解寂寞,他们偶尔会拜托扶桑海商居中牵线,在坊外租买几个新鲜扶桑小妾。

    按口头契约,这些十三四岁的扶桑小妾也不过是租一年,便给小妾父母十几袋米、四五匹倭布的价格。

    王世强这第三次上门,虽然是匆忙而来,出的价钱倒也还是比买扶桑小妾强。

    有了前两次的教训,要不是陈家求亲,他本应该是不敢再上门的。

    她微微而笑。

    聘礼是走过场,王世强敢上门当然是有足够的威胁条件。

    “青娘,南坊坊丁上千,个个都是年轻莽撞的街坊后生,向来只服你家老三季辰虎——”

    九杠彩礼摆开,她也收敛了飞散的思绪,正听到王世强走近一步,恳切劝说,

    “我也知道,除他出海带走的人之外,留在南坊的还有五六百人。这些后生平常在坊学、码头、酒馆里都要无事生非,醉酒打架。当初他们连你订立的坊规都敢违抗,更别提遇上了三郎久久不归这样的大事。若是我不在坊里便罢了,今日既然我在,你自然不用担心……”

    她淡笑不语,提裙走下,静立院中。

    他见她完全是一副“宁可要死的弟弟,也不要他活的王世强”的模样,强忍着气,眼中忧虑却更深,仿似是一心为她打算,

    “青娘,我知道因为太宰府不许外国人建海船的禁令,唐坊一直没有自己的海船,但我这次升为海商纲首后,也和黄七哥一起收购了明州一家船厂,可以在大宋为唐坊造船——”

    只要她一点头,答应眼前的亲事,他马上会让手上刚到手的四十八条海船,以及同来的余下江浙海船一起出海,用心寻找她的弟弟,

    只要她收了这些走过场的彩礼,他不仅是为她造船。

    他虽然在大宋已经娶妻,也愿意马上以正妻的礼仪与她在唐坊成婚。

    “造船?”

    她笑了起来,眼神似乎有所转变,

    “原来王纲首如今也开船厂了?”

    果然,她对他的这个提议有了些兴趣。

    王世强按捺着欣喜,几乎以为有了一线希望:

    为了造船,也许连他三年前悔约另娶的事,她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

    三年前季风初起时,他和往常一样离开唐坊回大宋,临行前他曾经与她私下约定,下一次来唐坊时,他就向季家下聘求亲,娶她为妻。

    没料到离开之后,她却听到了他在大宋已经成婚的消息。

    王世强以商人庶子的身份,迎娶了明州世宦楼氏一族长房嫡女。

    果然是一门绝好的亲事。

    “王纲首说的倒让我为难了,我听说大宋海船的船型各有不同。明州港外水浅沙宽,所以船厂只能造出平底厚板海船。我这唐坊港口却是水深沙薄,又风高浪急。明州港的海船并不适合我唐坊。”

    福建海船才更适合唐坊外的海域。

    她和泉州陈家的婚事,才会真正对唐坊有利。

    “大妹子!王贤弟的话可都是真的。”

    黄七郎终于听到他们正儿八经地说起了生意,心中大喜,他也连忙跳了出来,操着他那一口在海商里独一无二的西北口音,叫道:

    “只要有了船厂,有了造船匠,什么船不能造?明州不能造咱们不是还能把造船匠请到扶桑来造船?你想要什么样的船就造什么样的船好了——”

    她笑着正要说明唐坊难以绕过太宰府建船,黄七郎哪里不知道她的心思,嚷着道:

    “扶桑佛寺塑像时,多是请江浙工匠渡海过来开工的。只要不让扶桑太宰府知道就好了,就凭你们唐坊,难道在这夷岛海边上,还找不到一处密港来建船?”

    虽然知道,她绝不会把造船这样的大事交到王世强手上,但总比他们为了三年前的婚约吵来吵去的好,黄七郎还是一力拍着胸膛,打着包票,

    “买船厂那笔生意,是我亲自去谈下来的,那里的老船匠几十年的老经验,走南闯北,什么船型都见过,也都造过,只要你点头没有什么造不出来的船。”

    按扶桑国的官制,九州岛太宰府就是管辖外交和对外贸易的政府部门,远离平安京城,能全权管理九州岛的海外事务,

    而因为战乱离开故国,逃到扶桑的中土遗民们,在太宰府眼里当然是外国人。

    而中土最近的那一次改朝换代的战乱,已经是一百年前北宋灭亡的时候了,在南宋海商黄七郎的眼中,此地已是东海尽头,边蛮岛国。

    “……就算是如此,扶桑并不是大宋,这中间的关节要打通,也不知要花费多少时辰。”

    她虽然有兴趣,也并不想多提建船的事。

    她当然清楚扶桑的造船术完全无法和大宋相比。

    没有密封舱,没有指南罗盘,没有海路星图,更不要提那巨大的龙脊和桅柱都需要这个时代最好的造船工艺。

    这一世的十年经验让她太明白,从东海到南洋直到印度海,完全就是大宋海船的天下,非宋人船匠无法替她造船。

    但唐坊造船这样的大事,她当然要掌握在自己手上才放心,哪里会托给王世强?

    既然他已经毁诺成婚,唐坊的事岂能让他插手?

    她看向了王世强,笑道:

    “王纲首——听说你买下的那间船厂,在明州颇有名气?”

    他当然听出了她一副谈生意的架式,知道就算不托他造船,她顺便听听也不吃亏。

    就如刚才进坊时,黄七郎对他的一路劝说,才是真正摸准了她的性情:

    用旧情是打不动她的,威逼更是火上浇油,他想要合好如初,还不如公平坦荡地和唐坊谈生意。

    也许看在多年前的老交情,看在江浙宋商们曾经协助她建坊的情份上,他想阻止陈家的亲事还有一线生机。

    他忍着不甘,微笑答:

    “薄有微名罢了,这船厂以往造出来的商船,是供咱们江浙六家海商纲首使用,明州府衙里偶尔也会购买、征用为官船,想来为唐坊造船也是足够了。”

    她也缓缓点头。

    他三年前成婚之后,因为娶了楼氏之女,他不仅在明州港的根基渐深,如今在江浙三千商里也是一呼百应了。

    所以,才有唐坊外一百里的庞大船队。

    “王纲首,想来这一次你同来的船队里,不论是江浙海船还是福建海船,都是集中到了明州港,才在半年前一起出发往高丽去的?”

    “原来青娘早知道我们出海往高丽的消息了?陈家的那五条海船,早就向你通信了?”

    他正要试探着,看她到底知道多少。

    他这番从明州港出发,率庞大船队赴高丽,结束高丽行程后,又在高丽港口等着季风,补充给养,然后在回程时特意路过了唐坊。

    毕竟他这一回路经唐坊,绝不是为了让陈家有机会来向她求亲。

    要不是陈家的海船上有一位让他不得不忍耐的人物,今日他压根就不会一肚子怒气闯到她家中,平白又和她吵了一回。

    他本来也知道,她是绝不会再原谅他了。

    “青娘,三年前的事,本是我的错——”

    季青辰微微皱眉,并不想再听他说起这些。

    她正要开口截断,黄七郎又向她使着眼色,让她暂为忍耐,她不耐烦的时候,恰好听得一声门响。

    季家小院东北角的一张小角门,突然推开,跳出一个八九岁小丫头的身影。

    “姓王的,你们这些坏蛋!”

    她涨红着脸,鼓着腮帮子,脸上气得通红。

    她一看院子里不请自来的二十来个粗壮男子,挤得没地方落脚,只有季青辰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应付,她丢下手里的簸箕,抢步拦在了季青辰的面前。

    她瞪着王世强,一手叉腰一手直指着他的脸,仰头愤怒叫道:

    “前两次你上门来,要不是大娘子拦住,季三哥早就直接烧了你们家的货栈,现在你仗着季二哥去了高丽读书,季三哥在海上打渔没有回来,又欺到了门上来,你到底有没有良心?你当我们唐坊里的人都好欺负吗?”

    王世强一挑眉,诧异打量着眼前这从没见过的小丫头。

    她银盘脸,大眼睛,肌肤洁净,上衣下裤的月白斜襟唐服衣裳配着很是适合。

    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

    只是因为年纪不到十岁,脸颊的婴儿肥还没有消退,额顶头发被剃成了半圆形,露出西瓜一样的白头皮,看着就是一副不男不女的泥娃娃模样。

    她拦在女主人身前,偏偏还亮出了一嘴参差不齐,还没有换干净的乳牙,顿时惹笑了满院子的粗野男人。

    “蕊娘。”

    季青辰显然也没料到会有这一出,她收起了哭笑不得的神情,唤住了那勇气十足的孩子,“不是让你今日把帐替我算完,刚才又去哪里疯玩了?”

    “大娘子——”

    小蕊娘扭过头,眨巴眨巴圆眼睛,委屈不知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

    大娘子教过她,王世强出身的四明王氏,是季家在唐坊里关系最紧密的宋商,不可以直接得罪;王家在唐坊里开了十几家的货栈,一向与唐坊联手在东海上独占海运生意,不可以直接撕破脸……

    但大娘子不方便骂的那些话,她不是可以替大娘子骂出来吗?

    大娘子不是也这样教她的:

    不可以让人欺到头上来,还不知反抗?

    何况,大娘子不是早就找到了密港,已经开始建船了吗?何必还和王世强继续打交道?

    “去吧,回屋里去替我算帐,否则晚饭可就没有吃了。”

    午饭也没有吃的小蕊娘吃了一惊,她转头看了一眼水轱辘上准备宰鸡的老铁刀,又看到了院子角落里缩头的老母鸡,她终于明白:

    因为恶客上门,喝大娘子亲手熬的鸡汤暂时是没有了指望。

    她怨恨地瞪了一眼王世强和黄七郎,心里却毕竟领会了季青辰向她递过来的眼色:

    把南坊里的帐目整理好,叫外面那些闹事的坊丁们哑口无言,才是当务之急。

    那些小子们是因为害怕查帐,而找借口闹事呢。

    想到这里,她转身弯腰,收拾起了刚才被她扔在了地上的一簸箕虾米,她饿着肚子,脱鞋爬上了季青辰身后的板廊。

    她钻进屋子,负气地重重拉上了格门。

    外头成年男子们一阵哄笑声后,院子里便又安静了下来。

    005 所谓平妻

    更新时间2015-1-10 11:30:21  字数:4320

    趁着这时节,黄七郎已经在王世强耳边嘀咕了几句,说明了这小蕊娘的来历。

    “是她大半年前从坊里收养来的小丫头,也是姓季。”

    “原来是她?”

    他早听说了她避居小院不出,只收养调-教一个坊中小丫头的传闻。

    他稍一回想,刚才那小蕊娘那一口柔柔转转宋语,骂起人来也只觉得小孩儿心急可爱,她的口音显然带着些江浙味,完全没有扶桑土腔。

    应该是最近,才被季青辰纠正过来的。

    他微笑点了点头。

    那女孩子想必是坊学里的出众孩子,才被她看中带在了身边。

    “这孩子看起来就是机灵模样,留在你身边,将来也能和二郎、三郎一般地出色了。”

    他虽然是为了挑起出海救老三的话头,说的却也并不是恭维话。

    这也是他王世强当初动心,愿意娶她这样生长在外夷的女子的原因之一。

    建坊前的几百年中,渔村遗民们因为代代远离中土,又不愿意迁进扶桑内地被同化,只能在海边捕鱼为生。

    他们生活贫困得连汉语、汉字渐渐失传,有些人连祖宗的姓氏都已经忘记。

    好在,她带着两个弟弟流浪到筑紫后,不仅聚集坊民,在异国他乡开河建坊,她也深知如果不想被本地扶桑人同化,不仅要让坊民们衣食温饱,也需要开学兴教的举措。

    比如这小蕊娘的父母兄妹,就和坊中另外二三百户人家一样,因为忘记了原来的姓氏而仅有称呼的名字。

    所以在开坊之后,这些人家就归附在了季氏名下,成为了季家三姐弟的族人。

    那时,他王世强是极力赞同她开坊建学的。

    他把眼光落回到了她的脸庞上。

    他想要在她眸中,寻找到三年前他们曾经同时闪耀过的点点悸动。

    然而,他却只看到她眼底的平静无波。

    他暗暗叹了口气,知道因为三年的毁诺另娶,他和她再也回不到从前。

    只看她养在身边的那小女孩子如何地讨厌他,再看她半句也不提起没有回家的季辰虎,他便知道,他如今在她眼中,完全不可能再有旧情修补的可能。

    但他,却不能不与她深加结交。

    “王纲首过誉了。”

    她心里明白,时隔一年多,他突然又出现在她面前,当然不是为了救她的弟弟。

    只不过,季蕊娘突然跳出来的意外,让她心里有了一丝欣喜,激起了浅浅的回忆。

    她仿佛看到了前世里的自己,也曾经有着着蕊娘这样小小的灵俐,比她还要天不怕地不怕。

    十三四岁初中毕业的她,就敢在父母的安排下,跟着老乡从山区的贫瘠家乡走出来,而她离开父母一个人到陌生的沿海城市,是听说城市的工厂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