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明穿日子

注意平凡的明穿日子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999,平凡的明穿日子主要描写了徐灏生活在大明朝建国之初,这是一个令贪官苦不堪言,功勋富豪朝不保夕的时代。各个位面皆有穿越前辈在翻手为云复手为雨,而平凡的徐灏准备过平凡的生活。因为平凡中自有乐趣,自有真谛……

作家 宁小钗 分類 历史 | 489萬字 | 999章
分章完结1
    声明:本书为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151txt.com

    找好书,看好书,与大家分享好书,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平凡的明穿日子>

    宁小钗

    第一章 家

    徐灏歪坐在天井旁四四方方的茶蘼架下,耳听着柳树上知了的欢鸣声,嘴里叼着根稻草杆。

    眼前一条条弯曲垂下的翠绿se的藤蔓随着清风来回的摆动;远处小水池中的一座古se古香的八角小亭内,一位梳着小辫,披着白纱的妙龄少女正在弹奏着一方古琴,从隔壁书塾传来一阵阵的学童们的朗读声。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画面,可惜时而弹错的琴声就犹如大公鸡临死前的哀鸣,刺耳之极。参差不齐的朗读声不时夹杂着顽童们的嬉笑,乱七八糟,惹人心烦;几乎不间断的蝉声听久了就像是魔音穿脑,扰得人再无睡意。

    无jing打采的徐灏怔怔发神,鼻尖嗅着脚下各se鲜花绽放挥发出来的花香;一阵风袭来,送来了八角亭那边的浓浓的檀香味。

    古有焚香弹琴,今有练琴烧香,只可叹少女的琴技和浓烈的香味正好成反比。

    “咦!”徐灏耸耸鼻子,貌似烧的不是名贵的檀香而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胭脂水粉,嗯,还是过期的那种。

    小妹真是乱弹琴!徐灏眼神空洞的抬头仰望着万里无云的蓝天,太阳的光芒肆无忌惮的倾泻而下,身边打着瞌睡的小丫鬟秋香手里的团扇一颤一颤,嘴角甚至流出一丝口水来。

    人家的秋香一笑倾人,自家的秋香平平无奇,要脸蛋没脸蛋,要身材没身材,真可谓是个货真价实的黄毛丫头是也。

    老天爷真不公平,有的是心存大志,文武全才,玉树临风,野心勃勃的哥们哭着喊着等待着穿越到古代来建功立业。什么平定天下,王霸四方,统一全球,反正是改变历史,一扫我中华近代几百年的颓势,继而君临天下。

    多么的令人敬仰啊!但为何偏偏选择了我这样一个打小就胸无大志,文不成武不就的家伙呢?

    可叹啊!天意弄人。就说咱颜比不过潘安,胆盖不过张飞,溜须拍马远不及赵高秦桧之流,智谋赛不过诸葛孔明,更别提没有拥有刘皇叔那人见人爱的帝王血统了。

    其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都不算什么,假如要是让我早来个二十年的话,兄弟我鞍前马后的随着朱太祖混混,戎马生涯个大半生,如果侥幸不死的话?

    还是算了吧,弄得一身伤病换回来的爵位并不保险,就说现如今京城里的功臣们过的ri子那叫一个煎熬,皇帝疑心病太重,几乎没有一个得到善终的,就连大名鼎鼎的右丞相李善长都据说命不久矣了,人家可是御赐丹书铁券,免两次死罪的堂堂大佬呢。

    今后做些什么呢?读书做官?不妥,村子口的地皇庙前插着被剥了皮的前县令老爷,那叫一个凄凄惨惨,只不过是收了村东头李寡妇的二十两银子兼潜规则了那么一下下。

    这个年代当官真真是个高危行业,十成官员八成得死在任上,死后连个全尸都别想!饱读诗书的大儒被当堂脱了裤子打板子的不知凡几,斯文扫地矣。

    做买卖赚大钱?也不妥,话说这世道经商的大款们走哪都低人一头,属于下贱职业,赚再多钱有啥用?有种你给哥穿件花里胡哨的绸缎大褂瞧瞧!

    似乎还是当个被鱼肉的老百姓好,大明朝的农民有身份有地位,平ri种种田,织织布,养养猪,出出劳役,早睡早起,老婆孩子热炕头。传说中锦衣卫的那帮凶神们可爱民如子了,人家都是好汉,天生仇富仇贵。

    问题是咱好歹是穿越者属xing,自家虽然是平民百姓,可是老天给了一门“好亲戚”。

    大明朝功臣第一人,魏国公徐达论辈分是咱二爷爷,嫡亲的那种呦,想想真是令人喜忧参半。

    喜的是全族上下跟着沾光,虽说也没剩下几门亲族,可好歹全家人不愁温饱,走哪都被人高看一眼;忧的是指不定哪天锦衣卫那帮好汉就找上了门,作为徐家上了家谱的男丁一员,九族里可是挂了号的。

    有句电影台词说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狗屁!你试试在大明建国之初玩造反?玩不死你。

    唉,反正既来之则安之吧,反正咱一个要啥没啥,没有雄心壮志的老实人,还是选择安安生生的过ri子吧。

    村里流行的一句童谣说得好,皇上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徐灏感叹一声,话说自从太祖皇帝朱元璋驱除鞑虏,振兴中华开始,徐家的命运自然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的徐家不过是个农家,幸亏祖上有些书香传承,以至于二爷爷徐达自小偷偷读了些书,其中不乏几本兵书,明白事理,少有壮志。

    那时徐达跑去追随朱元璋起义,而自己的爷爷则在那场大饥荒中不幸中了瘟疫,nainai徐老太想尽办法养活了两家人,这让徐达对于嫂子非常感激,建都金陵后就把兄长一家人从老家接到了京城郊外。

    nainai徐老太因为深受徐达敬重,在整个家族中威望很高,在家里更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每个人都怕她。

    徐灏不怎么喜欢这位严厉的老太太,老太太也不喜欢各方面都不出众的他,其实整个二房都不受老人家待见。

    说道二房,自然徐灏的便宜老爹这一辈是兄弟三个,他排行第二。兄弟三人打小就各自陪着发达起来的徐达三个儿子做伴当,做书童。

    大伯徐耀祖随着堂哥也就是徐达那人见人夸的长子徐允恭,学得了一身的好武艺,兼且同样生得一表人才,相貌堂堂,自然备受老太太器重,长房在家里的地位高高在上。

    三叔徐增福随着徐达的幼子徐增寿自小苦读诗书,心思灵活,出口成章,一样深得老太太欢心,三房在家里的地位不问可知。

    唯有自己的便宜老爹最命苦,跟着老实巴交的二堂哥徐膺绪混,本身也是三板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闷葫芦xing格,武艺比不过大哥们,文采比不过弟弟们,不会说好听话,不受家族待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还有一点就是便宜老爹非常怕老婆,这让一辈子刚硬的老太太最为不满,不过便宜老妈自己很争气,婚后一口气生了三个子女,让老太太没有发作的由头。

    咱上有一个未出阁的姐姐,下有一个古灵jing怪的妹妹,有老实沉稳的父亲,有xing子泼辣的母亲,一家人的ri子过得不好不坏。

    总之,我在明朝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

    第二章 喜事

    一ri之计在于晨,可对于徐灏已经过惯了夜生活的人来说,初来咋到时感到非常的不适应。レ♠思♥路♣客レ

    奈何这年代没有太多的消遣节目,夜晚无非是看书下棋或者拉着丫鬟闲扯一番。问题是徐灏和她们间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书本又太较枯燥,下棋往往没有对手,无聊之余只好乖乖的上床睡觉,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清晨的空气清新之极,后世与之相比真有如天壤之别了。茶蘼架下,徐灏站起身来,狠狠的深呼吸了那么九个大周天循环,顿觉神清气爽,耳目清明。

    扫了一眼依然在苦练琴艺的妹妹,估计不出几ri魔音就能大成,徐灏急忙扭头朝着外宅的练武厅走去,途中遇见几位仆人,也没见对他有多尊敬,有多亲热。

    倒是徐灏始终保持着一脸微笑,大宅子里人际关系复杂,比之后世公司里的人事关系犹有过之,一言一行都要时刻注意,不然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渲染的人尽皆知。

    徐家的练武厅占地面积不小,足有四个四合院加起来那么大,几乎相当于一个足球场了。

    场地zhongyang摆放着两排武器架子,琳琅满目的各式兵器皆是木质的,没有人敢把真刀真枪放在上面。对此徐灏颇有微词,习武不练真家伙能有什么作用?

    一侧是个she箭厅,放置着几张弓箭;另一侧则是个宽敞的跑马场,此刻三五个小厮追逐着骑着骏马来回炫耀的大堂哥徐汶,两位一身青se武士服的教头站在一边攀谈。

    “老三,你过来瞧瞧。”马上的徐汶今年一十八岁,一眼发现徐灏一个人走进来,立马高声叫道。

    徐灏笑着摇摇头,停下了脚步。徐汶见状很潇洒的策马奔来,小厮们欢呼着追在后面,其中一个年纪最小的小厮朝着徐灏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快步跑到他身后垂手站立。

    当面对着呼哧呼哧喘着气,浑身上下棕红se的骏马时,徐灏的脑袋有些不习惯的微微朝后仰了下,笑着问道:“哪来的?”

    “二爷爷送的呗。”徐汶骄傲的骑在马上,一只手握着皮质的马鞭子,另一只手探手抚摸着马儿的颈部,“朵颜卫进贡了百匹良驹,皇上赏给了二爷爷五匹,这不二爷爷见我武艺练得好,就赏了我一头。”

    “嗯,宝马赠英雄,大哥有了这匹良驹,必定相得益彰,如虎添翼。”徐灏心里羡慕,笑着恭维一句。

    “老三你这话哥哥我爱听。”徐汶听得大喜,笑开了颜,“现今我有了它,那匹踏雪养着也是养着,你若是想骑尽管骑去,不过得事先知会我一声。”

    徐灏想了想,笑着婉拒:“我的小青挺好的,哥哥的好意心领了。”

    徐汶嗤笑道:“你那小青又老又丑,走不出十里路远,亏得你还当个宝。也罢,老二成天缠着我讨要踏雪,你既然不稀罕那就干脆给他吧。”

    徐灏不以为意的点点头,目送玉树临风的堂哥徐汶威风凛凛的一声吆喝,策马带着几个小厮如飞而去。

    “大少爷真是说得好听,明明就不想把马给灏哥你,平白拿来讨人情,无趣。”留着未走的小厮不屑的小声嘟哝,十三四岁的年纪,长相寻常,眼珠子转来转去的非常灵动。

    小厮名叫来宝,父母亲都是随着徐灏母亲萧氏陪嫁来的下人,也就是货真价实的家生子,打小就给徐灏做小厮兼书童。

    徐灏的母亲萧氏出自金陵本地有名的望族萧家,历经元蒙的百年涂炭和战火,整个萧族早已远不如从前,不过到底是本地的大姓之一。

    那一年徐家初来乍到,徐老太有心和当地大族联姻,就选中了萧家的女儿,原本想着萧家的女儿知书达理,谁知一进门就给了二儿子一个下马威,更是不出几ri就把儿子管教的服服帖帖,这让原本对二儿子寄予厚望的徐老太大失所望。

    其时萧家早已家境中落,陪嫁来的下人一共不过两房,可也足以和并非大户的徐家媲美了。因此徐老太也只能对腰杆子硬挺的儿媳妇选择暂且隐忍。

    如今斗转星移,萧族尽管已经慢慢在恢复元气,但又怎能和堂堂功勋第一家的徐家相提并论?徐老太太的威势根本无人可挡,三个媳妇中xing子最为泼辣的萧氏在她老人家面前,也只能规规矩矩的俯首称臣。

    徐灏就当没听见来宝的唠叨里夹杂着的挑拨,目送徐汶被小厮们前呼后拥的出了练武场,两位教头随即消失不见,此处空荡荡的除了他和来宝两个人外,再无一人。

    慢慢做着运动,徐灏漫不经心的问道:“近ri家里可有什么事发生?说来听听。”

    来宝笑嘻嘻的想了想,羡慕的道:“汶哥儿得了骏马好彩头,乖乖,老太太赏了五两银子呢。济哥儿不服气,当众赌誓要考进国子监,老太太一开心也赏了他二两银子以奖其志。少爷不是小的说您,您好歹也得时常在老太太面前露个脸,得点赏头,也让老爷夫人和咱们下面人的脸上跟着沾些光彩也好。”

    徐灏没言语,继续慢慢围绕着空旷的场地小跑,来宝呼哧带喘的追在后边,边跑边说道:“别人不晓得,小的可知道少爷您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比之从前要沉稳多了,就是,就是。”

    “就是什么?”徐灏笑着问道。

    “就是。”来宝一咬牙,叫道:“就是沉稳的太过,像个老人一样。少爷,您年纪轻轻的就该有锐气,该争的要争,该表现时就要表现,您看看长房和三房,再看看咱们二房,人人都说咱们二房上上下下暮气沉沉呢。”

    “我觉得挺好。”徐灏脚步不停,头也不回的说道。

    “我,我不行了。”来宝陪着跑了整整十圈,终于气喘吁吁的停住了脚儿,俯下身子呼呼直喘着粗气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