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李耳二字是萧云的笔名,她并没有用自己的真名去创作这本书籍。 一来,《道德经》的真正作者就是李耳,她不过是将其盗窃,再稍作更改,最后归自己所用。 二来,这个世界里面,确实没有李耳这等人物,自己以他名义著作,也算是将功名还给老夫子。 孔丘自是不知眼前女子心中所想,在知道自己误会之后,连忙重新行施展一礼,重新自我介绍道。 “在下孔丘,鲁国人,此次到来是想向姑……先生解道。” ………… 萧云眨了眨眼,看着眼前的白面书生,不禁瞪大眼睛。 孔丘,孔丘,鲁国之人。 若无意外,眼前书生应该就是圣人孔子了吧。 双眸微凝,萧云再次问道:“你,当真是孔丘?” 孔丘不明白萧云为何会有此疑问,但还是很有礼貌的应道:“依在下之见,世上并无第二个孔丘。” “这样……” 萧云忽然之间觉得压力山大。 她根据自己的记忆编写《道德经》,为的就是将自己的名字让世人所知。 吸取信徒,广收门徒,忽悠世人,然后为自己博一个巨大的名号,从而方便她涉入这片乱世。 凭借自己二十一世纪的超前思想与上辈子的九十九分阅读理解,要想忽悠这个时代的人,还算不上太难。 但是,这里面仍有例外。 那便是圣人孔子。 她万万也没想到,其他人没被忽悠上山,反而将影响神州数年前的孔老夫子给忽悠上山。 这简直就是上天给她带来的玩笑。 这玩笑,并不好玩。 眉头微紧,依靠‘心剑’休养,萧云可以让自己的表面平静如水,使得他人看不见当中神色。 但是,内心却是紧张得坐立不安,如坐针毡。 “先生,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孔丘有什么失当之举,让先生不满了。” 见萧云紧盯自己,那双美眸看得孔丘心里忐忑不安。 “没有,只是觉得阁下大才,又怎么会有不解。” “呵呵,先生过誉了,孔丘只是一介书生,又怎么大才。” 你就是大才,你忒娘的还是大圣人啊,我的老孔夫子。 萧云心中呐喊大叫,但还是强忍紧张,不让自己的神色透露在外。 她意在忽悠世人,虽然说是忽悠,但《道德经》当中内容绝不简单,那是超前思想。 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里面,就存在着两个顶尖思想家。 老子与孔子。 孔子的思想适用当代古人,其思想更是影响深远,为世人所供奉。 至于老子,这思想更是神秘。 他对宇宙思想与人文态度,有着超凡脱俗的理解。 要知道,他所生长的世界是两千多年前的时候,其思维已经跳跃到宇宙层面。 如果说孔子是人中之龙,那么老子就是超凡神仙。 这绝非夸张,事实就是如此。 萧云模仿老子,只习得其一,而习不得其二。 原以为能凭借自己的‘九十九分阅读理解’来忽悠世人,却没想到第二个忽悠的人,居然是孔子这尊大神。 至于第一个被她忽悠的,则是自己的师傅符华。 那榆木脑袋,只要萧云愿意,甚至能把她忽悠上床,吃干抹尽。 收回思绪,萧云接过西施递过来的茶具,为孔子沏了一杯清茶。 “太虚山上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有一杯温热清茶,孔丘先生,莫要见怪才好。” 孔子自然不在乎,他观察眼前这个年轻道家长者的言行举止,心中暗暗称赞,应为天人。 接过萧云手中清茶,孔子应了一声感谢。 看着孔子,萧云已经打好算盘,既然已定好自己的忽悠计划,那就要执行下去。 就算对手是孔子,也容不得退后。 当即,问道。 “孔先生这次到来,所要解惑的,又是什么呢?” 孔子闻言,手中瓷杯轻放石桌之上,温和说道。 “在下想解的,是世间大道,与治国之道。” 第19章.道法自然 一日清平。 午阳萤光透过窗户,洒落在木质地板上,映出一道金色光泽。 已过中午时分,符华也从打坐中醒来。 虽说她已经辟谷,不需要如同寻常普通人那样从食物上摄入能量。 但是,那终究是一种习惯。 改不了,也不愿与去改。 又或许,这种习惯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自己,她还是一个人类,而非异类。 不知萧云练剑如何了。 符华心中略有好奇,自她修炼‘太虚剑法’已有十余年之久,这十余年间,萧云功力大增,加上她觉醒的圣痕之力,其实力深不可测。 恐怕,也就只有自己与凯文能够与之抗衡。 只是圣痕之力并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