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太孙

第92章 祭拜母亲
  夜晚的翊坤宮,如同一個溫婉的少女,安然臥在紫禁城中。
  鄭貴妃的寢殿裡,鄭貴妃已經躺下休息,臥榻的天藍色紗簾已經垂下,一名宮女捧著朱由檢寫的《儒林外史》的前三回輕輕誦讀。
  宮女雅言清正,朱由檢妙筆生花,床上的鄭貴妃聽著聽著,馬上就要睡著的時候,崔文升輕輕推門而入。
  他跪在紗簾後,抬手示意宮女閉嘴後叩首輕呼:“娘娘?”
  “說。”
  “啟稟娘娘,剛收到的消息,瑞王殿下帶人去了鍾粹宮,具體談了什麽不知道,但出來後很不高興。”
  “嗯?”
  床上的鄭貴妃一聽這個就精神了,睜開眼看著頭頂的雕花承塵頂,緩緩說道:“朱常浩…八輩子沒見過錢的乞丐,哼,不必在意。”
  “娘娘,奴才也認為瑞王不足為懼,關鍵是太子…”
  “什麽太子?我大明朝現在已經沒有太子了!!!”
  “是是是,奴才失言,奴才掌嘴。”崔文升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使勁往自己臉上扇巴掌。
  清脆的巴掌聲在安靜的寢殿內十分響亮,沒幾下鄭貴妃便叫住了:“夠了,不管他們談了什麽,朱常洛已經沒用了,李可灼的事辦的怎麽樣了?”
  “謝娘娘寬恕。”
  崔文升又磕了兩個頭,才直起身子:“娘娘放心,奴才一直催著他呢,已經找到好幾個美人了,雖然不如娘娘,但也都也是傾城之姿。”
  “明天晚上,不,過幾天晚上把李可灼找的人送進鍾粹宮。”
  “哎,奴才記下了。”
  “本宮累了,都下去吧。”
  ……
  被冊立為皇太孫的第二天,朱由檢吃完早膳後,穿好孝服準備出門。
  門外,魏忠賢、劉若愚、方正化和其他一群太監也都披麻戴孝,既然知道了劉淑女的墳塋,那作為兒子,朱由檢自然該去祭拜。
  正要帶人出發的時候,一個小太監跑過來道:“殿下,翊坤宮來人說貴妃娘娘請您去一趟。”
  “他說什麽事了麽?”
  “沒有。”
  “知道了。”
  讓魏忠賢他們等著後,朱由檢帶人來到鄭貴妃的寢殿,剛走到殿門前,就聽到裡面傳出‘叮叮咚咚’的琴聲。
  琴聲曼妙,仿若清泉劃過心頭,令人不覺沉醉。
  朱由檢走進殿中臥室,就看到鄭貴妃坐在榻上,鄭貴妃也剛起來,尚未化妝,穿著一身簡單的白色裡衣,靠著床杆閉目感受琴曲,朱由檢也不說話,閉上眼睛靜待琴聲結束。
  旁邊的小桌後,鄭幼薇一襲白衣勝雪,面前放著一張焦尾琴。
  修長白皙的手指像一對美麗的白蝴蝶般在箏弦上飄舞,美目淒迷,全情投入。
  一串箏音流水之不斷,節奏漸急漸繁,忽快忽慢,每個音節定位都那麽準確,每一個音有意猶未盡的余韻,教人全心全意去期待,去品嘗。
  “咚!”
  箏音忽斷,箏音再響,朱由檢腦中升起驚濤裂岸,浪起百丈的情景,潮水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朱由檢自認沒什麽藝術細胞,但鄭幼薇的曲子讓他也覺得不錯,當最後一個音節彈完,朱由檢緩緩睜眼,忍不住為她鼓掌。
  鄭貴妃睜開眼,看到朱由檢來了,眼神頓時變得柔和:“檢兒。”
  朱由檢抬手一揖:“孫兒給奶奶請安。”
  “你是要去拜祭你母親吧?”
  “回奶奶的話,正是。”
  鄭貴妃深吸一口氣,隨即歎道:“你母親也真是個苦命人,年紀輕輕被你爹打死,隨便就給埋了。
  西山不是你娘該待的地方,奶奶做主,讓人把你娘的屍骨遷到奶奶的墓中。”
  朱由檢聽了很感動,鄭貴妃的墳墓早就修好了,是明十三陵的七座妃子墓中規模最宏大的,唯一能跟與之相比的就是明憲宗的萬貴妃的墓了。
  不管她是出於何種目的,既然肯讓出來,這份心意就是好的。
  “奶奶,這怎麽能行,那您怎麽辦?”
  鄭貴妃招呼朱由檢坐到身邊來,摟著他:“不就是個墳麽,哪裡還不能安眠呢,朱常洛的債,奶奶替他還了。”
  “奶奶,這件事還是…”
  朱由檢還是不想接受這麽大的恩情,可鄭貴妃已經決定了,朱由檢勸了半天,也沒能讓鄭貴妃改主意,最終只能接受這番恩情。
  出了宮來到北京西山,在服侍過的劉淑女的幾個宮人指引下,在西山上找到劉氏的墳塋。
  北京西山為太行山北端余脈,又稱小清涼山,宛如騰蛟起蟒,從西方遙遙拱衛著北京城,因此也被人稱為“神京右臂”。
  此時的北京西山是皇宮宮人的埋骨地,行走在山道上,山道兩側一個個隆起的墳包,都是一個無家可歸的孤魂,他們沒有墓碑,沒有家人,也沒有香火,甚至若乾年頭,他們連墳包也沒了。
  老太監帶著朱由檢來到半山腰處的一座墳包,墳包周圍早有一大群錦衣衛按刀把守。
  孝幡白幛等東西也都準備齊全了,81名身穿陰陽道袍的道士盤腿對著墳包而坐,口誦超度經文。
  這些都是在現場的一個翰林官安排的,朱由檢剛走過去,那翰林官看見他,遠遠拜道:“臣賀逢聖拜見皇孫殿下,臣奉皇命負責殿下祭母一事。”
  “賀逢聖?”
  這個名字朱由檢有點耳熟,仔細端詳著他的臉,這名翰林官也就是三十出頭,在翰林院裡算年輕人了。
  他不確定道:“你是上次科舉的會元?”
  “回殿下,臣是上次恩科的一甲第二名。”
  把榜眼都派來了,翰林院對這事也算上心了,朱由檢在賀逢聖的引領下跪在母親的墳包前,接過他遞來的三根香。
  墳包前的碑還是老太監三年前在隨便找來的破木頭上刻的字,用小刀刻的字,仔細看也只有六字:宮女劉氏之墓。
  朱由檢對著墓碑,三拜九叩,將三根香插進香爐,又是深深一叩首。
  雖然靈魂已是後世人,但肉身畢竟是劉淑女給的,朱由檢發自內心的叩首表示敬意。
  母親,孩兒來接您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