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作家 坏血 分類 综合其他 | 156萬字 | 521章
第十二章 胎位不正
  唐朝崇佛,但對道也不抗拒。唐朝有一個太史監,專門負責天文歷法等。在那裡任職的,多數是道人。
  許多道人的作用不止這些,煉丹也是道人。這個中年道人叫秦英,專為李世民煉丹。
  李壽不認識,聽對方語氣不怎麽好,沒客氣。
  “道長也吃了丹藥,火氣這麽大?看道長的臉色,肝火很旺,要小心了。”
  秦英沒敢再接嘴,李世民開口了:
  “胎位不正會怎麽樣?”
  李壽掃了一眼,這種常規知識,居然沒人知道?
  “嬰兒的位置不正,生產時很有可能會發生意外、導致難產。”
  唐家父子嚇呆,李世民一臉憂心:
  “你真看準了?”
  李壽白了李世民一眼:“我只是懷疑,檢查完自然知道。”
  “大膽,”秦英又急了:
  “與皇上說話,竟敢自稱我,該當何罪。”
  秦英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李壽快將他的飯碗砸了。
  李世民聽了李壽的話,這段時間都沒再吃毒。
  對方連番挑釁,李壽很好奇:“道長尊姓大名?”
  “他是秦英秦道長,”唐儉介紹:
  “在太史監任職,負責為皇上煉丹。”
  李壽明白了,笑著說:
  “我和皇上說話,關你什麽事?秦道長,你有病,趕快回去煉些丹吃,別在這裡耽擱時間。”
  “你?”秦英話未說完,大門打開,李麗質一臉驚慌:
  “李大夫,母后說,五姐胎兒的位置好像真不正常,還有沒有其它辦法證實。”
  眾人大驚,李壽將李麗質叫到遠處。沒過多久,李麗質紅著臉進入大廳,門再次關閉。
  唐善識急得六神無主,唐儉問:
  “李大夫,你能不能治?”
  李壽身上完全看不到半分緊張:
  “小問題,只要查明,我可以教她一些方法,就能糾正胎兒的位置。”
  眾人懸著的心落下大半,過了一會,李麗質再次出來:
  “已經檢查過,五姐胎兒的位置不正常。”
  這次李麗質也不是很緊張,李壽給她說過。
  “沒事,我教她一套動作,她在家沒事多做,過一月再檢查一次。”
  李麗質激動得熱淚盈眶:“多謝李大夫。”
  ……
  長風村,百多個惶恐的村民,被集中到族長鄭繼堂院中。在四周,還有更多的官兵。
  “大家不要怕,我們只是來查證一些東西。”
  杜愛同先用話,將村民安撫住。指著長孫衝:
  “這位是朝廷派來的長孫衝長孫大人,他有些話問大家,大家隻管照實說就成。”
  長孫衝不辭辛苦,親自來這裡,準備大乾一場。
  “你們村的李壽,誰知道他是從哪裡搬來的?他爹娘是哪裡人?和誰學的醫?知道者,賞金五百兩。”
  五百兩金,能換五千兩銀。對於這些百姓來說,是筆巨款。
  一陣議論聲完,鄭繼堂說:
  “長孫大人,我們真不知道李壽的爹娘是哪裡人。聽他娘的口音,應該就是絳州人。至於和誰學的醫?他哪學過什麽醫?他小時候還在村裡到處討生活,哪有銀子學醫。”
  長孫衝問了半天,隻問到鄭孟生是李壽的好友。帶著鄭孟生,來到李壽家。
  “長孫大人,你們不能亂來。”
  杜愛同見這些人像強盜似的,一進來就開始亂搜,趕忙阻止。
  長孫衝沒問出事情,有些惱火:
  “杜大人,他現在在為皇后娘娘治病,出了問題,你全家都擔待不起,讓開。”
  胳膊擰不過大腿,長孫衝在李壽家,搜到一些東西,包括李壽未收走的幾張畫像。
  長孫衝暫時未回,拿著那些畫像,在絳州各地張貼找線索。
  ……
  長孫皇后的病,在李壽精心治療下,已有很大改善,臉色也逐漸轉為正常。
  這天李家人再次聚到長孫家,盼了好一會,盼到李壽和李麗質,帶著幾個禁衛進來。
  “父皇母后,我們的藥已經製好了。李大夫說,娘要是不吸氣了,每天也可以吃些。”
  大家就是為這事,才集中到來。
  李承乾最沉不住氣,一把將禁衛抬的箱子揭開。從箱子中,拿出一個白色小瓷瓶。
  總算李承乾還沒徹底傻,見李泰過來,趕忙將瓷瓶遞給李世民。
  “父皇,你看看如何?”
  李壽在注意看,為以後打算。他見李世民先是露出失望之色,李承乾將瓷瓶獻給他後,又改為滿意。
  暗自感慨,看樣子李世民對李承乾,真不是史書上吹的。難怪對方要殺他,他也不忍將李承乾處死。
  李泰的智商不錯,將拿到的瓷瓶,遞給長孫皇后,此時李世民已倒了顆出來。
  藥丸比尾指頭還小一半,暗黃色,散發出一股藥香味,李明達鼓起勇氣嘗了一顆。
  “甜甜的,真如吃糖,還有一股清香味。父皇母后,你們也快嘗嘗。”
  李世民什麽藥都敢吃,放了一顆在嘴裡,樣子比較滿意。
  “俗話說良藥苦口,你這藥如此甜,有沒有效果?”
  李壽在裡面加了不少東西,反正只要他一句話,自會有人為他將這些東西弄來。
  “我不會做沒用的事,也不會做沒用的藥。這藥當然有效,至於有多少效,還得他們吃上兩三個月再說。”
  李世民已習慣李壽的口氣,沒生氣。
  “朕要的不止是效果,必須要將他們治好。”
  李壽懶得回話,這種先天性的病,在這個世界他也沒絕對把握,但延長她們的性命沒問題。
  李世民臨走時說出一事:
  “秦英和幾個宮裡的煉丹師,想為丹藥正名,找你切磋一下。這事關系到天下煉丹師的聲譽,朕不得不答應。上次他們來你有事,明天別出去。”
  ……
  幾個煉丹師想來砸場子?李壽覺得有些搞笑。
  當然,站在他們的角度,只怕誰也阻止不了。
  李壽當天沒閑著,準備了一些東西。
  第二天一早,長孫家又要大出血了。來了不少人,有些人,李壽也沒見過。
  為了不打擾長孫皇后,比鬥在另一個大院舉行。
  一共有五個煉丹師,和李壽南北而坐。東西坐著眾王公大臣。
  秦師是這幫人的頭,開場白一來就很氣盛:
  “煉丹之術,傳承幾千年而不衰,豈是你能誣蔑得了的?我們承認,你在醫道上有不小成就。藥與丹,各有各的作用。為名利而打擊另一種,乃小人所為。”
  李壽已在京城打出名聲,特別是他檢都沒檢查,就能看出李明月的胎位不正,有些人已開始叫他神醫。
  這幫煉丹師不敢說李壽是垃圾,他敢這樣說對方。
  “丹藥其實並不分家,湯藥也可以弄成丹。但你們的方式錯了,像你們那樣煉出來的丹,壞處大於好處。有些人為了煉丹,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別廢話了,你們想怎麽比。”
  李壽說爽了,一句話將人家的嘴堵上,幾個煉丹師有力無處使。
  年紀最大的煉丹師呂師道說:
  “煉丹有內丹之術和外丹之術,內丹以人體為爐,外丹以藥成形。你所誣者乃外丹,一般外丹煉製,往往需要幾天乃至數十天。太過耽擱時間。我們帶來平時所煉之丹,選三種出來。你要能以湯藥,勝過它們的效果,只需勝二次,就算我們輸。”
  李壽冷笑,他對煉丹也懂一些。這些人煉丹,也不是百分之百成功。
  看樣子他們選出來的,一定是自己平時的得意之作。
  “將你們的丹拿出來吧!”
  幾個道人臉色一喜,他們還怕李壽不答應。秦英拿出一顆尾指大的暗綠色丹藥:
  “此乃止血丹,無論任何地方出血,服用此丹,皆可止血。”
  李壽接過丹,丹不重,賣相不錯,表面很光滑,像顆玉珠。
  這幫人真是有備而來,出來一個年青道士,年青道士很下得手,一刀向自己的左手砍去。一條中指長的傷口,很快就冒出一股血出來。
  幾個道士得意洋洋,秦英大手一揮:
  “拿丹給他服下。”
  “且慢,”李壽沒人願意為他獻身,他也不想再有第二個人受傷,來到年青道人身邊。
  只見李壽拿出三根針灸,在年青道人手上、頸上扎下。
  大家連癮都沒過足,年青道人的血就止住。
  李壽搖搖頭:“下次不要自殘了,對身體不好。”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