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崇佛,但對道也不抗拒。唐朝有一個太史監,專門負責天文歷法等。在那裡任職的,多數是道人。 許多道人的作用不止這些,煉丹也是道人。這個中年道人叫秦英,專為李世民煉丹。 李壽不認識,聽對方語氣不怎麽好,沒客氣。 “道長也吃了丹藥,火氣這麽大?看道長的臉色,肝火很旺,要小心了。” 秦英沒敢再接嘴,李世民開口了: “胎位不正會怎麽樣?” 李壽掃了一眼,這種常規知識,居然沒人知道? “嬰兒的位置不正,生產時很有可能會發生意外、導致難產。” 唐家父子嚇呆,李世民一臉憂心: “你真看準了?” 李壽白了李世民一眼:“我只是懷疑,檢查完自然知道。” “大膽,”秦英又急了: “與皇上說話,竟敢自稱我,該當何罪。” 秦英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李壽快將他的飯碗砸了。 李世民聽了李壽的話,這段時間都沒再吃毒。 對方連番挑釁,李壽很好奇:“道長尊姓大名?” “他是秦英秦道長,”唐儉介紹: “在太史監任職,負責為皇上煉丹。” 李壽明白了,笑著說: “我和皇上說話,關你什麽事?秦道長,你有病,趕快回去煉些丹吃,別在這裡耽擱時間。” “你?”秦英話未說完,大門打開,李麗質一臉驚慌: “李大夫,母后說,五姐胎兒的位置好像真不正常,還有沒有其它辦法證實。” 眾人大驚,李壽將李麗質叫到遠處。沒過多久,李麗質紅著臉進入大廳,門再次關閉。 唐善識急得六神無主,唐儉問: “李大夫,你能不能治?” 李壽身上完全看不到半分緊張: “小問題,只要查明,我可以教她一些方法,就能糾正胎兒的位置。” 眾人懸著的心落下大半,過了一會,李麗質再次出來: “已經檢查過,五姐胎兒的位置不正常。” 這次李麗質也不是很緊張,李壽給她說過。 “沒事,我教她一套動作,她在家沒事多做,過一月再檢查一次。” 李麗質激動得熱淚盈眶:“多謝李大夫。” …… 長風村,百多個惶恐的村民,被集中到族長鄭繼堂院中。在四周,還有更多的官兵。 “大家不要怕,我們只是來查證一些東西。” 杜愛同先用話,將村民安撫住。指著長孫衝: “這位是朝廷派來的長孫衝長孫大人,他有些話問大家,大家隻管照實說就成。” 長孫衝不辭辛苦,親自來這裡,準備大乾一場。 “你們村的李壽,誰知道他是從哪裡搬來的?他爹娘是哪裡人?和誰學的醫?知道者,賞金五百兩。” 五百兩金,能換五千兩銀。對於這些百姓來說,是筆巨款。 一陣議論聲完,鄭繼堂說: “長孫大人,我們真不知道李壽的爹娘是哪裡人。聽他娘的口音,應該就是絳州人。至於和誰學的醫?他哪學過什麽醫?他小時候還在村裡到處討生活,哪有銀子學醫。” 長孫衝問了半天,隻問到鄭孟生是李壽的好友。帶著鄭孟生,來到李壽家。 “長孫大人,你們不能亂來。” 杜愛同見這些人像強盜似的,一進來就開始亂搜,趕忙阻止。 長孫衝沒問出事情,有些惱火: “杜大人,他現在在為皇后娘娘治病,出了問題,你全家都擔待不起,讓開。” 胳膊擰不過大腿,長孫衝在李壽家,搜到一些東西,包括李壽未收走的幾張畫像。 長孫衝暫時未回,拿著那些畫像,在絳州各地張貼找線索。 …… 長孫皇后的病,在李壽精心治療下,已有很大改善,臉色也逐漸轉為正常。 這天李家人再次聚到長孫家,盼了好一會,盼到李壽和李麗質,帶著幾個禁衛進來。 “父皇母后,我們的藥已經製好了。李大夫說,娘要是不吸氣了,每天也可以吃些。” 大家就是為這事,才集中到來。 李承乾最沉不住氣,一把將禁衛抬的箱子揭開。從箱子中,拿出一個白色小瓷瓶。 總算李承乾還沒徹底傻,見李泰過來,趕忙將瓷瓶遞給李世民。 “父皇,你看看如何?” 李壽在注意看,為以後打算。他見李世民先是露出失望之色,李承乾將瓷瓶獻給他後,又改為滿意。 暗自感慨,看樣子李世民對李承乾,真不是史書上吹的。難怪對方要殺他,他也不忍將李承乾處死。 李泰的智商不錯,將拿到的瓷瓶,遞給長孫皇后,此時李世民已倒了顆出來。 藥丸比尾指頭還小一半,暗黃色,散發出一股藥香味,李明達鼓起勇氣嘗了一顆。 “甜甜的,真如吃糖,還有一股清香味。父皇母后,你們也快嘗嘗。” 李世民什麽藥都敢吃,放了一顆在嘴裡,樣子比較滿意。 “俗話說良藥苦口,你這藥如此甜,有沒有效果?” 李壽在裡面加了不少東西,反正只要他一句話,自會有人為他將這些東西弄來。 “我不會做沒用的事,也不會做沒用的藥。這藥當然有效,至於有多少效,還得他們吃上兩三個月再說。” 李世民已習慣李壽的口氣,沒生氣。 “朕要的不止是效果,必須要將他們治好。” 李壽懶得回話,這種先天性的病,在這個世界他也沒絕對把握,但延長她們的性命沒問題。 李世民臨走時說出一事: “秦英和幾個宮裡的煉丹師,想為丹藥正名,找你切磋一下。這事關系到天下煉丹師的聲譽,朕不得不答應。上次他們來你有事,明天別出去。” …… 幾個煉丹師想來砸場子?李壽覺得有些搞笑。 當然,站在他們的角度,只怕誰也阻止不了。 李壽當天沒閑著,準備了一些東西。 第二天一早,長孫家又要大出血了。來了不少人,有些人,李壽也沒見過。 為了不打擾長孫皇后,比鬥在另一個大院舉行。 一共有五個煉丹師,和李壽南北而坐。東西坐著眾王公大臣。 秦師是這幫人的頭,開場白一來就很氣盛: “煉丹之術,傳承幾千年而不衰,豈是你能誣蔑得了的?我們承認,你在醫道上有不小成就。藥與丹,各有各的作用。為名利而打擊另一種,乃小人所為。” 李壽已在京城打出名聲,特別是他檢都沒檢查,就能看出李明月的胎位不正,有些人已開始叫他神醫。 這幫煉丹師不敢說李壽是垃圾,他敢這樣說對方。 “丹藥其實並不分家,湯藥也可以弄成丹。但你們的方式錯了,像你們那樣煉出來的丹,壞處大於好處。有些人為了煉丹,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別廢話了,你們想怎麽比。” 李壽說爽了,一句話將人家的嘴堵上,幾個煉丹師有力無處使。 年紀最大的煉丹師呂師道說: “煉丹有內丹之術和外丹之術,內丹以人體為爐,外丹以藥成形。你所誣者乃外丹,一般外丹煉製,往往需要幾天乃至數十天。太過耽擱時間。我們帶來平時所煉之丹,選三種出來。你要能以湯藥,勝過它們的效果,只需勝二次,就算我們輸。” 李壽冷笑,他對煉丹也懂一些。這些人煉丹,也不是百分之百成功。 看樣子他們選出來的,一定是自己平時的得意之作。 “將你們的丹拿出來吧!” 幾個道人臉色一喜,他們還怕李壽不答應。秦英拿出一顆尾指大的暗綠色丹藥: “此乃止血丹,無論任何地方出血,服用此丹,皆可止血。” 李壽接過丹,丹不重,賣相不錯,表面很光滑,像顆玉珠。 這幫人真是有備而來,出來一個年青道士,年青道士很下得手,一刀向自己的左手砍去。一條中指長的傷口,很快就冒出一股血出來。 幾個道士得意洋洋,秦英大手一揮: “拿丹給他服下。” “且慢,”李壽沒人願意為他獻身,他也不想再有第二個人受傷,來到年青道人身邊。 只見李壽拿出三根針灸,在年青道人手上、頸上扎下。 大家連癮都沒過足,年青道人的血就止住。 李壽搖搖頭:“下次不要自殘了,對身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