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思路 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致德米特米·米哈伊諾維奇·格林諾夫的信 1963.2.20 親愛的德米特米·米哈伊諾維奇: 首先感謝您對我的信任。其次,對您所說的話題我確實很感興趣。你應該已經聽說我在今年早些時候出了嚴重的車禍,導致我精神系統受損,使我很難再繼續理論物理學的研究。在修養的這段時間裡,我閱讀了一些書籍,對天體物理學、地球物理學與一些神秘主義之間的聯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巧的是,恰在此時,收到了你的信。 你信中所提的情況遠不夠詳細,我的身體情況也不允許我親臨現場,但我在翻閱大量書籍,並做了長久思考後,可能能給你一些不成熟的建議。當然請你牢記,我的建議只是不成熟的一些個人思考,如果出現偏差,希望不會誤導你的研究。 四十年前,英國有個業余學者阿爾弗雷德·沃特金斯發現地球上許多偉大的文明遺跡是呈直線排列的,他認為這些排列不是沒來由的,而是極為有規律的,他同時認為這些直線蘊藏著某種能量,影響著世界文明的進程,阿爾弗雷德·沃特金斯將這些直線稱為“靈線”或者叫“能量靈線”。 不過,這位學者的研究極為粗陋,也缺乏更可靠的論證與考察,所以沒有引起主流學界的興趣和認同,如今已經幾乎沒有什麽人提起這個理論。我個人以為你可以從阿爾弗雷德·沃特金斯的理論去思考一下,看是否能有所發現。當然這更需要你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很可能會耗費你的一生,也不一定會有實質性的突破,所以我也希望你能考慮清楚是否要進一步研究下去,這將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下周一的下午2點至5點,我特意為你預留了三個小時的時間,我將在科學院我的辦公室等待你的到來,與你當面詳細交流,我的秘書娜塔莉亞·弗拉基米諾夫娜·柳金將會接待你。祝你們成功! 列·達·朗道 宇文翻譯完,我還沉浸在思考中,“怎麽就完了?” “完了!”宇文把手一攤。 “這話說了一半就……”我一把拿過宇文手中的信,信確實就這麽多,我不無失望,“朗道的話像是隻說了一半!” “不過這一半已經信息量很大了!”秦悅環視我們,緩緩說道:“靈線……靈線?靈線實驗基地?看來這個基地的命名就來自於此,來自於這封信!” 袁教授點點頭,“嗯!這封信確實讓我們搞清楚了很多問題!不過這封信又讓很費解。首先就是朗道這個人,我上大學的時候就看過朗道的書,雖然我並不是學物理的,可見他的影響力之大!朗道可以算是蘇聯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且據說這個人持才傲物,很是狂傲,他怎麽會對這個無名小輩如此感興趣?” “那顯然是對這個無名小輩所說的東西感興趣!”我回答道。 “你們注意到沒有,兩封信之間相隔的時間。”袁教授提醒大家。 我又一次翻看了兩封信的信封,“相隔了四個多月!” “對,怎麽會相隔小半年?我想這不是郵局的問題吧!” “信裡面說朗道他收到格林諾夫的信後翻閱了大量資料,又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才給他回信!” 袁教授搖搖頭,“我想事情並不是這樣!首先這封回信的開頭朗道說了自己的情況,他確實在1962年初的時候出了車禍,當時那個車禍很奇怪,同車的人都沒有受重傷,偏偏這位最重要的國寶級人物受了重傷,導致朗道的神經系統受損,無法繼續從事理論物理的研究。那年他才54歲,就已經做出了很多很牛的貢獻,因此諾貝爾獎急匆匆把那年的物理學獎頒給他,生怕他挺不過去!但是這老爺子也命硬,後來他又活了六年,在60歲時去世……” “您是想說朗道出車禍到去世這六年在做什麽?”秦悅打斷了袁教授的話。 袁教授非但沒生氣,還用讚許的口吻說道:“對!就是這個問題。朗道在回信中介紹了他對神秘主義與天體物理、地球物理之間的聯系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想這就是他後面這幾年所感興趣的東西,但是學術界並沒有看到他任何的研究成果公開。” “也許是因為他大腦受損,並沒有什麽研究成果……” 袁教授打斷我的話,“不!他是天才,以朗道之前的研究速度,六年足夠他研究出改變世界的東西,你為什麽不換個思路,是他不願意公開關於這方面的研究成果。” “不願意公開?為什麽?”我們都很不解。 “因為這方面的研究本身就是禁忌,一個大物理學家研究神秘主義……當然天才也許並不在乎這些,就像牛頓曾經癡迷研究煉金術!更有可能的是,他的研究成果非常讓他感到恐懼憂慮,所以……”袁教授的分析首先讓我感到了恐懼,我剛想說什麽,袁教授接著又說道:“所以他不願意公開研究成果,再回到剛才的問題,朗道為何在百忙之中看了並仔細回復了一個無名小輩的信,還邀請他來面談?兩封信之間差了小半年,我覺得一開始朗道可能根本沒有看到格林諾夫的來信,畢竟他的信太多了,一般這些大人物的來信都會由秘書處理,覺得重要的、有價值的、大人物們才會看!” “那朗道又是如何看到了格林諾夫的信呢?”秦悅問道。 袁教授微微搖頭,“這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機緣巧合,但我可以確定朗道當時已經對神秘主義與天體物理、地球物理之間的關聯產生了濃厚興趣,並開始了研究,所以當他在幾個月後無意中看到格林諾夫的信,便對這個年輕人和他的發現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們倆之間的相遇難道純粹是巧合?格林諾夫想到給朗道寫信會不會是受到了高人的指點?”秦悅反問。 “有這種可能,但我個人覺得不大可能,朗道並不希望公開研究,所以也就不會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研究已經轉向,又有誰會去指點格林諾夫呢?”袁教授對他的推斷很自信。 “那……”我還在思考袁教授的分析,“那按您的分析,荒原大字很可能和所謂的‘神秘主義與天體物理、地球物理之間的關聯’相關嘍!” 我說的很拗口,袁教授卻不置可否,“這不是我說的,是朗道說的,至少當時他是這麽認為的!” “朗道思考的結果就是靈線嘍?”秦悅又問。 我這個時候終於在大腦深處翻出了一點細碎的信息,“我想起來,之前在示意圖上看到‘靈線實驗基地’時,我就覺得這名字有點模糊印象,剛聽了這封信我想起來是有這麽個理論,阿爾弗雷德·沃特金斯認為地球上古代文明遺跡大都分布在直線上,而這些線蘊藏著一些特殊的能量,這些線就是靈線,但我也從未把這個理論當回事!” 袁教授看著我,緩緩說道:“是啊!誰能想到朗道居然會把這個不入流的理論一本正經地推薦給了格林諾夫!不過朗道也在後面反覆叮囑格林諾夫,這個靈線的推論不一定正確,只是一個思路。” “從後來蘇聯人大動乾戈建造了這個實驗基地,並且將這個實驗基地命名為‘靈線’,應該是認同朗道這個推論的。”秦悅說道。 袁教授點點頭,“我也是這麽認為的,看來我們也得按照這個靈線理論去思考這兒的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