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黃巾賊寇一路招收流民,糧草補給絕對跟不上,我們堅守薊縣,不出一月,賊寇定然斷糧,士氣低落,出現逃兵,屆時出擊,豈不美哉。” “薊縣擁有高牆,易守難攻,我等據城而守,以逸待勞。” 從鄒靖口中聽到黃巾將至的消息,各義軍首領紛紛出言獻策, 大部分都讚同守城策略, 畢竟薊縣縣城在幽州地界稱得上是一座堅城, 其由刺史與太守共同管理,郡內人口數十萬, 經濟相對繁盛,相當於幽州政治中樞。 掃視左右,鄒靖略顯失望,他將目光落在了公孫瓚身上,笑道。 “伯圭精於戰事,曾率麾下白馬義從,數破烏桓,名震遼東,鄒某願聞高見。” 鄒靖早年間與公孫瓚共事,一起討伐胡人, 而且他曾被胡人圍困,幸得公孫瓚解救, 所以兩人交情匪淺,鄒靖特別看重公孫瓚,故而問之。 “何談高見,粗淺拙見罷了,我等不可輕易守城,黃巾賊寇看似凶猛,實則虛有圖表,無須畏懼,號稱六萬之數,只怕三四萬而已,多是流民盜匪,真正戰力,不過萬余人。” “我們主動出兵,可以在行軍過程中打對方一個抽手不及,賊軍尾大不掉,兩難相顧。” “若是等黃巾兵至,於城下安營扎寨,那才是悔之晚矣,黃巾聚眾,一旦縱火,薊縣危亡,我等必陷苦戰。” 作為主戰派,公孫瓚一向喜歡主動出擊,掌握戰場主動權。 常年抵禦外辱,他手下兵卒多是驍勇之輩,從不懼戰。 劉如意沒有出言獻策,劉關張三人也是一旁靜聽。 他們皆未表態,但都是傾向於主動出兵,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真要等黃巾軍兵臨城下,橫生太多變數, 且守城不出,局面過於被動。 “伯圭之言,深得我心,眾將聽令,留八百步卒守城,其他兵馬全部出動,迎戰黃巾賊寇。” 得公孫瓚之言,鄒靖信心大增,當即拍板出兵, 叫眾人集結大軍於北城門下, 進行了一個簡單的祭旗後,他親自帶隊出征。 薊縣的常備郡守兵一千人,加上緊急招募的一千人, 以及助戰的大小義軍四千人,一共六千人, 其中騎兵一千兩百人,弓手八百,余下皆是步卒。 千騎中,公孫瓚帶來的白馬義從有六百人, 為了防止烏桓等外族生事,他將部分白馬義從留在遼東,由副將嚴綱統領。 出兵時,正值午時,飲水飽食之後,由騎兵先行。 公孫瓚精於騎兵,所以鄒靖令他統帥,自己帶領步卒弓手押後。 劉如意與劉關張三人皆在公孫麾下效力,這是他親自點將的, 除了關張兩人的武勇外,公孫瓚還頗為看好劉如意身邊的霍去病。 一路疾馳,一個時辰左右,他們便與黃巾先鋒部隊撞見。 黃巾軍浩浩蕩蕩的步卒隊伍,約有萬人, 看上去軍紀松弛,調度雜亂,實屬烏合之眾, 他們衣衫襤褸,手中武器也是木棒,爬犁,鐮刀一類, 只是眼神充滿仇恨與義憤,宛如巨大的怨念集合體,透著幾分不祥與悲哀。 “此地正適合騎兵突擊,全軍聽令,隨我從右翼薄弱處殺入敵陣,撕裂敵軍陣型,衝呀。” 公孫瓚一見敵軍出現,立刻判斷出戰機,根本不給對方反應機會, 他親自帶領麾下白馬義從發動突擊,余下騎兵紛紛跟上。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白馬義從不愧為久經沙場的悍卒,發出震耳欲聾的口號聲, 宛如狼入羊群般殺入黃巾軍,直接撕破一道大口子,不可阻之。 馬蹄踐踏,軍刀騎砍,白馬義從手下完全沒有一合之敵, 一邊倒的殺戮宛如農民在田地裡割韭菜。 “大丈夫建功立業就在今日,翼德,雲長,賢弟,隨我衝殺。” 大喝一聲,劉備夾緊胯下馬駒, 左右手持雌雄雙股劍,意氣風發的沒入敵陣, 依仗猿臂之利,他雙劍覆蓋范圍不小,一時無人能夠近身。 “哎,百姓流離,淪為賊寇,實在令人唏噓。” 看著不遠處的無情殺戮,關羽一手提刀,一手撫美髯長須,感慨起來。 “二哥何必自尋苦惱,學學大哥,大丈夫腳下,誰人不是白骨累累,只要你我兄弟齊心,相助大哥,定然可以創造桃園盛世太平。” “俺燕人張翼德在此,何人敢傷我大哥,殺!” “哈哈哈,三弟教訓的是,河東關雲長來也!” 關張二人相繼殺入敵陣,頃刻間,眾人與黃巾軍戰作一團。 哎,殺幾個小兵也沒啥軍功,何必這麽激動, 就算破了黃巾先鋒,功勞也不會到咱頭上。 劉如意一臉意興闌珊,似乎對黃巾軍的戰力頗為失望, 這還是他第一次參加的“萬人”大戰, 結果一擊之下,黃巾先鋒潰不成軍,四散奔逃,實在叫人大跌眼鏡。 白馬義從裡沒有趙雲,看來他尚未投靠公孫瓚, 估計還在常山國真定縣老家,消滅幽州黃巾後, 我一定要盡快前往冀州尋趙雲,這次我看誰有我快。 當劉如意還在謀劃挖人牆角時, 戰鬥已經接近尾聲,在騎兵隊的數次衝殺後,黃巾先鋒部隊伏屍千余而逃。 “今我軍大勝,多虧各位奮勇殺敵。” “我等願與將軍同生死,共進退。” 劉如意搖搖頭,一臉苦笑, 風頭幾乎都被公孫瓚與他的白馬義從搶光走了, 不過無論如何,畢竟是一場大勝利,騎兵隊僅僅傷亡數十人, 眾人臉上難掩笑意與雀躍之情。 只是一旁的霍去病面色如常,反倒略有凝重之感, 劉如意好奇道。 “我軍大勝,景桓為何不見一點喜色?” “主公,此戰大勝,並無可喜之處,反該憂心。” “末將聽聞孩童生病不愛吃藥,父母會在苦藥之上包裹糖衣,誘惑孩童吞食。” “景桓之言,甚是有趣,細說聽聽。” “賊軍何故派出萬人烏合之眾擔任先鋒,此舉潰敗會打擊士氣,只怕他們希望誘敵深入,另有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