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烟

本书是著名小说家赵大年的散文随笔集。

作家 赵大年 分類 二次元 | 12萬字 | 62章
默认卷(ZC) §第六节 发现之后
    最近在“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座谈会上,著名的“小木屋”主人、生态学家徐凤翔教授说,她在西藏某地发现了极其珍贵和美丽的林木,至今保密,唯恐说出来,媒体加以炒作,变成旅游景点,又缺少保护措施,如果破坏了珍稀树种的自然生态环境,岂不要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吗?信哉斯言。

    作家就不如科学家严谨。十多年前雷加先生“亲眼看见”长白山天池里有怪兽,体形巨大,分水遨游,他写成散文公开发表。雷老是受尊敬的正派作家,我相信他不会收取旅行社的红包去写“广告文学”,也相信他真的看见了什么,但却不是怪兽。当地朋友告诉我,已有文章反驳“雷氏怪兽”了:这个火山口形成的高寒湖泊,水温接近零度,连浮游生物都没有,怪兽它吃什么呢?雷老大概是看见了朝鲜方面的小汽艇吧。当然不能把账都记到雷老名下——天池的旅游业发展很快,一条进山公路就把林海雪原开了膛,1988年我去的时候,亲眼看见的不是怪兽,而是筑路工人把原始森林的参天大树成排砍倒,尤其是那亭亭玉立的美人松,横七竖八,惨不忍睹。“现代化的怪兽”——汽车,成群结队,直接爬到海拔两千多米的天池边上,池面也有了大量浮游物——白色垃圾。

    刚打倒“四人帮”不久,作家方赫与一位同学走进九寨沟,被那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和彩色湖泊迷住了,同时发现国营林场正在以“剃净青山万千头”的气势在野蛮采伐。他几进几出,自费买来上百个胶卷拍照,又写了许多文章,呼吁“抢救九寨沟!”当年媒体还不讲究赚钱,京沪穗蓉的十多家报刊纷纷发表文章图片,仗义执言,造成舆论,要求停止采伐,保存这片人间仙境。争斗三年,最后由国家领导人出面干预,林场才撤走。九寨沟得救了。文友称赞方赫为“九寨沟之父”,似有夸张,但他的发现和呼吁,功不可没。二十年间九寨沟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汽车飞机,人烟稠密,垃圾遍野,环境堪忧,也许超出了方赫和媒体的初衷。最近有关部门决定:宾馆、酒家、商店、车站,一律撤出沟外,恢复和保护九寨沟的自然生态环境。这就对了!旅游业虽然能够赚大钱,若不加强管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也能毁掉这人间仙境。

    世纪之交,几位文友到云南采访,登上国境边陲的屏边县大围山。此山目前尚不出名,但却极具特色。它的山脚是深邃的元江(境外称红河)峡谷,气温湿热,有茂密的亚热带森林,也有少量果农种植的凤梨和香蕉林,往上攀登,从海拔一千到三千米,都是原始森林,树种也随着高度(温度)变化,阔叶,小叶,针叶,一座山上便拥有“寒、温、热”带千百种动植物,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可爱的小熊根本不怕人,喂些吃的,就拉着游客的挎包不让走,你走了,它还要追……写到这儿,我也有了困惑,是否应该学习徐凤翔教授,不作宣传呢?唉,只因为这大围山已经无法保密了,温州和广州的企业家正在斥资亿万争相开发,北京上海的少量游客(包括我们)已经“捷足先登”。再说一件事吧,这里“发现”了两棵珍贵的金丝楠木,小的有碗口粗,已是百年老树,大的粗可合围,几层楼高,上千岁了。据说北京只有明长陵大殿的柱子是金丝楠木的,另外在天安门城楼发现几块金丝楠木的板材(曾见报,再无下文),可能已当作国宝收藏起来。此木质地细密坚硬,敲击有金属声,极为罕见。大围山这两棵金丝楠木已经成为景点,导游小姐领我们到树前拍照,又说有位游客认为此木“刀枪不入”,就在那棵大树上砍了一刀,被罚款三千元。细看,刀痕犹在,涂着一层红漆,如滴血的伤口,触目惊心呀!今后还会有珍稀树木和自然景观被发现,但愿能够做到适度开发,切实保护其自然生态环境才好。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