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婉唐

【此文献给我最爱的你】  她,一夜梦回景龙二年,成为太平公主。  在这段没有武则天庇佑下的黑暗岁月里,前世和今生在体内纠缠不休,她已分不清楚,究竟哪个才是自己。  但此一生,她愿做她的太平,以宋玉的方式爱她。  重俊谋反、安乐弄权、唐隆政变……...

作家 臊子面 分類 百合 | 38萬字 | 135章
第(86)章
    没坐上县令,是没政绩?不然,听说之前李元纮就把雍州治理得不错……宋玉兀自想了会,有了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  神皇:朕在上面看得着急,让朕下去分分钟处理这帮废物。

    面条:......(惊!)您可别,这等小事,小猫小狗,您闺女能解决。

    神皇:你看看给我找的便宜闺女,半点朕之风采也无。

    面条:(舔脸)您是谁啊,您是万中无一,天上地下独一份的神皇陛下。人玉姐姐怎能跟您比,对不?

    神皇:说吧,你打算让朕这群不肖子孙折腾到几时?

    面条:......啊!那个...婉儿姐呼唤我了,小的去去就来......

    神皇:啜!朕记下了,后会有期。

    ......

    ☆、兴庆

    初chun最后一场雪落下,千树万树梨花开。

    吸允着满园芬芳,宋玉心情正当愉悦,婉儿复了昭容,李旦已有人暗中保护,而韦氏的权势如日中天,李显则gān脆把政事全扔给了她。

    一切仿佛平静了许多,朝局又似乎沿着武则天的旧路平稳而行。

    "婉儿,万年县的府衙就在兴庆坊吧?"宋玉搂着上官婉儿躺在斜塌里,阳光在她们身上洒下涟漪暖意。

    上官婉儿闭目养神,享受着片刻难得的宁静祥和,闻言慵懒地点头:"你是打算叫李元纮搬了吗?"

    宋玉侧头凝注她扬着淡淡笑意的脸上尽是了然,又再躺了回去,舒了口气道:"嗯,让他去求韦氏。"

    上官婉儿往她肩颈里窝了窝,微笑道:"你最近就在琢磨这事?"

    宋玉坦白道:"他是你的人,明目张胆要县令不妥,我想不如让我找找他麻烦,说不定就成了。"

    上官婉儿道:"我会在下月的吏部补缺上加上他的名字。"

    宋玉搂紧她,感叹道:"你看看咱们是要做多少恶事?"

    上官婉儿睁眼失笑道:"你还担心史官记下哩?"

    宋玉低头看她,接着傲然道:"哼!随他们怎么写。"说起这个,又想起一事,似乎历史上留名的女子也只有上官婉儿历数详尽,可窥一生,当然除了武则天。

    上官婉儿侧身抱住她,埋首于其胸,说道:"陛下留下无字碑,便是要后人评说,另一方面,陛下并不认为那能代表什么,她的一生如万里江山波澜壮阔,不在其中,又怎知她的功过是非该如何分说?"她仰头望着宋玉,眼中饱含深切情义:"我们做的一切,不需要别人的评判,婉儿只需要你能懂。"

    宋玉蹙了蹙凤眉,对于武则天,她很是敬仰惧畏崇拜,但不知从何时起,在听到婉儿提她时,心底深处就有某种不安,就像静至的湖面落了一个石子,激起波làng,又归于平静,永远无法抓住那个石子让它无法掉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束手无策。

    万年县的府衙就在兴庆坊南面chun明门旁,提起这个,宋玉实在忍不住想笑,敢情自己买了兴庆坊,顺带还把万年县县府也给买了。

    府衙大小官僚惊闻太平公主驾到,吓得慌忙出迎,不知公主大驾光临有何贵gān。如今大唐的公主们各个都极具权势,谁都不敢得罪了。

    chun早得吩咐,当先开口道:"谁主事?"

    一个小官出列拜首道:"臣万年县主簿,张玉安。不知殿下驾临,臣惶恐。"

    chun道:"隆庆坊为皇后赐名兴庆坊,太平公主欲在此地建造园林,修筑塘池,今日前来,便是询问尔等府衙何时搬迁,以碍工期。"

    众人大惊失色,哪里想到太平公主这么qiáng势,竟要万年县府衙搬家,这事往小了说是太平公主持权擅为,往大了说则可捅破了天,毕竟县衙代表的是天家。

    "县府自高祖年间设,距今已有近百年,县衙重地乃天家威严象征,为民之所向之处,轻易不可动摇,臣请公主三思。"张玉安说的极是温和,却明摆着是在讲两个字"不行"。

    众人慌忙附和,齐齐请宋玉"三思"。

    搬出了高祖、天家什么的,还好宋玉早想好了一套说词,笑道:"本我也觉此举不妥,然兴庆苑已定工期,即便我划开此地,将来修筑完成……"她故意停一停,别有深意的一笑道:"各位若是能够受得了我那儿夜夜笙歌,丝竹管弦,舞乐锣鼓之声,那倒也无妨。我是担心惊扰到各位平日事务,叫百姓到衙诉冤时听到宫廷之音,只怕不妥吧?"

    "这……"张玉安等人脸脸相觑,均不知该如何应对,都心知她说的也是道理,兴庆坊已给她全都买了去,要怎么弄那自然不是他们能管得着的。果真将来百姓来府衙办事,隔壁却是歌舞升平的yin词艳曲,想想都感到脸面无光。

    宋玉好整以暇的慢慢饮茶,随手翻看书案上的文件,万年县府衙搬是搬定了,但目的不在于此。

    远在御史台受问的李元纮闻询归来,一众人等见到他就像见到救星一般,张玉安拉他到旁低语片刻,李元纮向宋玉拜首道:"公主殿下,此事是否有商榷余地?"

    这回轮到宋玉吃惊了,扬眉道:"你们先下去,我与李县丞说几句话。"

    张玉安恨不能将烫手山芋扔给李元纮,闻言如蒙大赦般拜退。

    府堂只剩下四人,薛崇简面色刚毅,持剑护卫在侧,chun静静的立在一旁,在宋玉的示意下开口道:"李县丞可知殿下为何要府衙搬迁?"

    李元纮迟疑一下,道:"臣,不知。"

    宋玉笑他谨慎,再微点首,chun又道:"安乐公主已上请陛下释放僮奴,安乐公主性子急躁,你是知道的,一旦开释,您这县丞只怕也坐不牢哩。"

    李元纮今日去御史台便是为了此事,御史们竟皆摇头,以示此事难办,李显或许真的会释放了僮奴。他抿了抿嘴,道:"臣只是依法办事,问心无愧。"

    chun失笑道:"你是问心无愧了,袁从之恐怕就要被流放呢。"

    李元纮浑身一紧,焉能听不懂她的意思,他自外地一路为官入京,凭的是真本事和政绩,只是武三思和韦氏当权后,朝政败坏,如今斜封官横行,让他颇感有力难施。若为了这件事被流放的话,他想再有入京之日,还不知得等到何时。

    "府衙搬迁何处?"李元纮小心翼翼的问道,终是妥协。

    宋玉暗赞他识时务,眼色向chun一扫,chun答道:"道政坊。"

    道政坊就在兴庆坊对面,隔了个chun明门大街,李元纮松了口气,又听chun道:"殿□□恤,已买下原寿chun郡王李成器府邸,加以修缮。"

    李元纮听得是安国相王长子府宅,这其中意义深远,仔细一想,焉能不谨慎,犹豫道: "殿下,您的意思是?……"

    宋玉笑说道:"李元纮,你敢对我照章法典,一纸判决就叫我送还了石磨,我今日把你赶出兴庆坊,你怨不得我,下月之内,万年县府衙必须迁走。你要认为我挟私报复,大可去找韦氏伸冤。"

    李元纮一愣,旋即领悟,不敢相信道:"可是殿下……在我看来……这个……"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