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請纓出戰去鬥將的王平,表字子均,英雄少年,此時不過十九歲而已!這小將被葉林“你跑回來我都給你記一功”這句話,給激勵嗷嗷叫,整個人腎上腺素爆發,武力值估計嗖嗖又竄上去幾分。 “公明,你帶本部五十騎親衛,在北門內掠陣,若有變數,記得衝陣把人給我搶回來,他手下一百弓弩手機動性吃虧!楊醜死活我不管,我只要活的王子均!” “屬下遵命!大人放心,有晃在,管教賊將傷不到那王平一根汗毛!”徐晃笑逐顏開,下城帶自己那五十騎去掠陣守城門了。 王平帶著出戰的本部一百弓弩手,都是身穿皮甲的精壯山東大漢。 弓弩手強調機動性,短兵相接的機會比起其他步卒少,皮甲是弓弩手的標準配置。 泰山弓弩手之所以是天下強兵,除了訓練有素之外,選材更嚴格是關鍵,因為泰山弓弩手比普通的漢軍弓弩手,要更多裝備一面盾牌,兩把手戟。 泰山弓弩手所裝備的盾牌依然屬於步兵盾,和塔盾形似,卻比刀盾兵的塔盾要小一圈,比戟盾兵的圓盾要大一圈, 這個盾牌行軍和機動的時候,乃是背在身上的,等於是一塊保護背部的大甲, 而列陣的時候,則插入地面,像塔盾一樣立在泰山弓弩手跟前,主要擋箭用,也可以組成盾陣攔截騎兵衝擊。 那兩把手戟,則是泰山弓弩手的獨門裝備, 若短兵相接,弓弩一射之後往往來不及上第二支弩箭,這時就可以雙手持手戟近戰肉搏,亦可以扔出去當飛戟使用。 泰山弓弩兵用的乃是漢末六石步兵弩,所謂蹶張弩,就是用雙腳踏著弩臂,雙手往上拉著上弦的弩。 漢末三石步兵弩的最大射程在一百八十九米,而六石弩的射程能到兩百米以上,河內軍那一曲正兵中的兩隊弩兵,用的就是三石步弩。 這個時候的蹶張弩,已經取消了秦時的踏腳環設計,通過加強弩臂使二者的功能合二為一。 蹶張弩中最強的是十石弩,需要射手坐倒在地,用雙腳向上蹬,用腰部和全身的力量上弩,所以十石弩又叫腰引弩。 所以這種弩是徹頭徹尾的數量取勝面殺傷拋射武器,射手只能看見大致的方向,望山就是擺設,壓根瞅不見目標。 可不嗎,只能看見前排的腦袋和高舉的雙腳,說雅觀那是絕對不雅觀,但是威力驚人,只是需要足夠的射手數量才能達到殺傷效果。 且說城下賊將楊醜,正揮舞著長戟,在那裡耀武揚威,剛才手下百騎衝陣變陣列隊,表現很漢軍,本來嘛,勞資們就是並州漢軍。 只是呂布不講武德,殺了上司丁原去投奔董卓,搞得張楊新募的這些並州兵,這大半年淒淒慘慘戚戚,如喪家之犬,最後被迫和白波軍聯合。 楊醜早就想攛掇張楊離開太行山,特麽我們是並州強兵,又是強大的騎兵,主公你不能這麽碌碌無為當個山賊啊! 楊醜覺得,咱們不管投哪個諸侯都可以,總之,在太行山當白波山賊,那是絕對沒有出頭之日的。 其實若依著楊醜的意思,不如去雒陽投呂布, 人家呂布現在領著並州兵,認了董卓當義父,封了侯拜了將,各種吃得開,連張遼這麽睿智有個性的家夥,不也捏著鼻子隨呂布一起跟董卓混嗎! 跟董相國董太師混,就是跟朝廷混,就是匡扶漢室,就是替天子賣命,這才是大義名分不是? 所以楊醜其實真搞不懂,這主公張楊的腦子裡到底想的是啥,呂布、張遼都是並州同鄉,並州兵的主力都跟著那倆在雒陽呢。 這倒好,張楊偏不去雒陽投奔董卓和朝廷,非要在太行山當山賊,好說歹說終於答應拉著於夫羅一起南下, 特麽南下不去投呂布張遼,卻要去投駐扎在河內汲縣的袁紹! 那袁紹手裡才幾個兵?就一個渤海郡的地盤,東拚西湊也就五千烏合之眾! 關東諸侯討董是義師?若弘農王不死,說是義師還勉強湊合,特麽弘農王都被鳩殺了,劉協的皇帝位置是無可動搖了! 這個時候,關東諸侯還嚷嚷著討董,有人信嗎!當大家都傻的嗎! 張楊對楊醜的不滿心知肚明,解釋就一句話,咱這三千騎兵,去投袁紹那是雪中送炭,去投董卓,西涼鐵騎近萬,咱這三千輕騎人家瞧不上, 再說了,董卓已經有了呂布張遼還有一大堆並州武將,不缺咱一個張楊,咱去的太晚,早特麽連湯都喝不上了! 楊醜覺得張楊說的,不是沒有道理,所以到底還是老老實實跟著張楊來了。 論武勇,楊醜有足夠的自信,若拚命,恐怕主公張楊也未必打的贏自己, 不過張楊確實是並州猛人,楊醜不敢保證自己肯定打的贏張楊。 所以張揚讓楊醜帶一百親騎上去挑戰河內軍,這很合楊醜的心意,不管最後投董卓還是投袁紹,楊醜都需要表現的機會。 楊醜的武力值大致和張楊在一個水平線,張楊若是八十的話,楊醜估計也就是八十一二, 不過張楊身先士卒的機會少,所以在旁人看來,身為部將的楊醜戰場上比張楊還猛。 楊醜的兵器當然也是長戟,漢末武將也好騎兵也好,長兵器都是是長鐵戟為主,也就是標準的丈六馬戟。 在葉林前世,那個張飛用什麽丈八蛇矛,那只能說明他心虛武藝基礎一般,總想比對手先捅到人罷了。 長矛的招數其實比長戟簡單的多,就上來先一個捅,錯馬一個掃,對面一個砸,三板斧而已。 矛或者槍,講究的是一個速度和輕靈,長戟要沉重的多,至於騎將用大砍刀的,則是兩極分化,容後再分說不遲。 葉林剛魂穿奪舍的時候,發現本尊原來的武器是大砍刀,耍了幾下,完全不對路,直接被廢棄。 河內名將葉司馬,如今用的乃是一柄長鐵戟,也就丈六長短,只是他這柄長鐵戟戟頭的橫刃,不再是“卜”字形的短枝。 葉林把形似雞啄的短枝,讓鐵匠改成了月牙的短刃! 聽上去很耳熟對吧?對了,這特麽就是演義裡呂布所用的長鐵戟的形製! 什麽?呂布的方天畫戟?演義中,呂布用的那叫單月牙的鐵戟,俗稱青龍戟,方天畫戟是雙月牙井字形的好吧,特麽畫戟是儀仗隊或者戲班子用的架子貨好吧! 在漢末這個時空,若呂布還在用戟,撐死了也就是葉林現在用的單月牙的青龍戟,更多可能就是一杆標準的漢末騎兵長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