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南麓劫糧一戰,河內名將葉林葉司馬以少勝多,大獲全勝。 此一戰七百河內軍擊潰白波六千眾,葉林第一時間給平皋和汲縣兩地,派快馬送去了報捷文書。 在報捷文書中,葉林強調本部三軍用命,以寡敵眾,經浴血奮戰,終反敗為勝,然本軍亦傷亡近兩成,押運的糧草大車過火損失近半,不得已退回修武暫時休整。 葉林給平皋的戰報中,要求府君大人派援兵支援,並運送更多的糧草前來修武,否則本司馬力不從心,無法繼續運糧至汲縣盟主那裡。 葉司馬給汲縣的通報中,則希望盟主的冀州軍能派一部人馬前來接應,因為根據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此戰擊潰的五六千太行山白波賊只是賊人打前站的前隊。 而白波軍大首領郭太率領的數萬白波賊眾主力,此刻正在向太行山南麓集結,隨時可能南下河內郡劫掠搶糧。 給王匡和袁紹的兩份戰報中,葉林最後都提到了大戰之時,初因敵眾我寡,無暇他顧,導致隨軍前往汲縣宣慰的朝廷使者、執金吾胡母班的車輛被白波賊眾火箭射中焚毀,胡母班陣亡,特此請罪。 葉林到底還沒到那個逼數,敢把上司王匡和盟主袁紹要殺來祭旗的胡母班,光明正大收為己用,所以後來,葉林只能和胡母班一起憋出這麽個下策。 原因很簡單,因王匡欲替袁紹殺妹夫胡母班祭旗,做投效盟主的投名狀,所以胡母班是絕對不可能再向王匡這個該死的大舅子投降服軟的。 而此刻兗州泰山胡家,那在京城還有做官的大哥胡母彪和一大家子親戚,論規模雖遠比不上袁家在雒陽的局面,但也是幾代經營,盤根錯節很多親朋故友。 所以胡母班身為董卓派出宣慰關東諸侯的使者,斷無臨陣反水投關東諸侯的立場。 當初關東諸侯起兵討董風聲初起,董卓就當機立斷誅了留在雒陽的太傅袁隗、太仆袁基滿門。 今日若胡母班在河內投奔袁紹,且不論袁紹收或者不收, 只要董卓在雒陽聽到風聲,那麽留在雒陽的大哥胡母彪和胡家幾門老小估計都要被抄家滅族。 任何世家大族在朝堂上經營結黨的時候,都有那麽幾個競爭對手和政敵,只要胡母班敢背叛雒陽,都不用人彈劾,以董太師的脾氣,分分鍾涼州兵就圍了胡家殺個滿門。 既然胡母班不想死,又不能也不願意投奔袁紹,所以只能出此金蟬脫殼的假死之計。 袁紹在關東舉旗討董,導致留在雒陽的太傅太仆全家被殺,本質上來說,是袁紹低估了董卓和袁家翻臉的決心和意志。 或者說,太傅袁隗、太仆袁基高估了袁家在雒陽朝堂上四世三公門生故舊滿朝皆是的影響力。 當然,在關東諸侯討董這件事上,最特麽覺得冤枉的乃是董卓董相國董太師! 董卓雖然輕言廢立朝綱獨斷,但董卓對士大夫名流是傾心結交,征辟吸納,封官許願提拔了一大堆士族名流, 是董卓讓這幫黨錮之禍開始,就三天兩頭被皇帝利用宦官打擊清洗的清流們,一朝撥雲見日升官發財一展宏圖。 可以說董太師才是這幫清流的知己和貴人,討董的關東諸侯,這幫人幾乎所有的地方官職都是董卓提拔任命的。 所以董卓心裡各種冤啊! 特麽你們這是吃定俺這個西涼來的大老粗離開你們袁家的支持就玩不轉朝堂嗎! 那勞資要你們看看袁家的腦袋是不是比別人更硬,給我砍砍砍! 若說袁紹起兵之時,知道董卓居然真敢殺自己叔父滿門,那不是事實。 漢末是一個孝悌至上的社會,袁紹當初為父母前後守孝六年,孝子的名聲在外海內聞名。 若說袁家的太傅太仆們知道自己會被董卓砍頭抄家,那更不是事實,充其量做好了可能被下獄,作為董卓和關東諸侯討價還價的籌碼的思想準備。 曹操的老爹曹嵩就聰明的多,不但早早離京,甚至連沛國譙縣的老家都不呆了,直接帶著全家老小財帛細軟,去陶謙治下的徐州避難。 換言之,曹孟德在陳留招兵買馬,得了沛國諸夏侯曹家的財帛助力和部曲不假。 但曹操自己家老爹可是一毛不拔,壓根不看好關東諸侯的討董,甚至帶著家小財物避禍遠走徐州。 所以盟主袁紹現在和董卓那是血海深仇,再無調停的可能,所以董卓派一堆朝廷重臣來宣慰關東諸侯,大赦天下封官許願之外,唯一不赦的就只有袁紹袁術兄弟。 董卓那都殺袁家滿門了,那還怎麽跟袁家兄弟和解?所以董卓派胡母班們來關東遊說,除了想策反袁紹袁術以外的反董諸侯之外。 未嘗沒有存了離間關東諸侯的心思,不過像河內太守王匡這樣,一條道走到黑,連妹夫都敢殺了給袁紹交投名狀的家夥,畢竟是少數。 在葉林前世,《後漢書-袁紹傳》載: “卓乃遣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循、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譬解紹等諸軍。紹使王匡殺班、瑰、吳循等,” 唯一躲過一劫的是韓融,“袁術亦執殺陰循,惟韓融以名德免”。 會盟討董那麽多諸侯,結果除了袁家兄弟,就只有沙雕王匡替袁家當了一回劊子手,所以王匡後來死的一點不冤。 葉林在戰報中,把階下囚胡母班稱之為朝廷撫慰關東的使者,乃是這廝為了投靠忽悠盟主袁紹,送上的第一份禮物。 袁紹使王匡殺胡母班,和胡母班在前往袁紹軍的途中遇到山賊襲擊,意外身亡,那是完全性質不同的兩件事。 當然,袁紹也許完全不領葉司馬的這個人情,但其實河內太守王匡王府君,只要不是太傻,就該領葉林送的這個人情。 這份人情是什麽?就是朝廷使者胡母班不是被大舅子王匡殺的,也不是被反董盟主袁紹親自殺的,而是死於意外,運氣問題,與人無乾。 胡大人這一回,只是假死脫難讓自己和家族免災而已,本尊當然沒死。 可時下也不能再隨便拋頭露面,所以葉林讓胡母班化名吳永,跟在自己身邊且做一名書佐。 葉林的大隊人馬回到修武,直接進駐縣衙,叫來縣丞,宣布本司馬暫時接管修武的一切。 河內名將葉司馬,磨刀霍霍向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