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被李幼璿一句我知道給整不會了。 合著少宗主你千般挑剔,萬般嫌棄,不是因為張恆張玉之是俗世凡流啊。 但又是因為什麽呢? “我父親弱冠上山,修行百年,遊歷天下數十年,又當宗主百年,而我今年才雙十年華不滿。” 像是看出了林英的疑惑,李幼璿解釋了一句,伴隨著話語,她一身的清冷絲絲縷縷逸散開來。 “就是儒門祖聖,仲尼夫子修為通天徹地,為世間開儒門大道,又高壽幾何呢?” 幽幽的,李幼璿回望林英,寒氣繚繞。 儒門入世,仙門出世。 一個求百年燦爛如夏花青史留名,一個修千年長壽做蒼松萬劫不滅。 我李幼璿注定是堅韌千年的峭壁蒼松,他張玉之必然也是璀璨絢爛的人間夏花。 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強湊在一起,是父親一廂情願。 我們真的合適嗎? 我父親年近三百歲才有了我。 他張玉之能活幾個春秋? “注定是過客,那何必去欣賞。徒惹情債,豈是我輩修士該做的事情?” 話既然都說開了,李幼璿也就不再隱藏自己的心跡。 在山上父親是不會聽她說這些的,即使是聽了,他也有他自己的道理,說的越多越惹人惱火。 但林英既然是心腹,又是能出入閨房無禁忌的,便與她說了,就當宣泄了吧。 心事憋的久了不宣泄出來,時間長了人總難免出問題。 “原來是因為這個嗎……” 林英沉默了好一陣,有些理解了李幼璿。 但又因為年輕的緣故,實在無法體會數十上百年後是什麽樣的心情,於是內心裡就有些糾結。 就算張玉之是凡人,壽數不過百年,但以他的天賦才情,難道就不能找機會轉修仙道了嗎? 那樣,不就可以雙宿雙飛了嗎? 但想想張玉之文采驚世,在儒門一道修行上,必然已經深入,想要半途放棄再轉修,怕是很難很難。 信念這東西,並不容易改變。 那就只能是有緣無分了。 好可惜…… 林英默默為李幼璿,為張玉之惋惜。 多好的郎才女貌,一對金童玉女啊。 可惜就是天意弄人。 宗主當年,為什麽就要送張玉之入俗世讀書呢?一直讓他留在山門裡多好,不就可以跟少宗主一樣潛心仙道,不再有今時今日的折磨了嗎。 莫名的,林英心裡大不敬,埋怨起了宗主李玄道來。 實在是,太可惜了張玉之這個驚才絕豔的人了。 宗主……糊塗啊。 “林英,不管張玉之修為如何,你幫我看護好他……我不想欠他人情,只等這次仙道大會事了,我與他之間必然有個結果。” 都沉默了一陣,李幼璿興意闌珊的斂去了肆意散發的一身寒氣,吩咐林英。 “是,少宗主,我醒得了。” 林英恭敬領命。 少宗主,你這不是不想欠他人情,而是怕他進了你心中再難拔除吧。 哎,張玉之的才氣,又有誰人能夠漠視呢。 但終究是仙凡有別。 為了振興昆侖仙宗,少宗主卻是絲毫懈怠,半點差錯也不可以有的。 怕是少宗主對張玉之,忍耐的也很痛苦吧。 否則也不會千般嫌棄,萬般挑剔了。 這是時刻都在提醒自己,莫要動情啊。 知道了李幼璿對張恆的另眼相待,明白了李幼璿的辛苦難耐,林英出門來就忍不住想要歎息。 仙宗要是還像以前那般強盛就好了,少宗主也不必像現在這樣,嚴防死守,不惜冷酷相待張玉之,就怕自己動了一份感情,從此入了情劫,又誤了仙宗振興機緣。 張玉之也不會跟少宗主有緣無分,即使百年匆匆時光也可以珠聯璧合,琴瑟和諧,溫馨溫暖。 算了,我也不過比少宗主稍微長了兩歲,百年對我來說都是太遙遠的事情,在這裡替別人傷春悲秋,不如去辦點正事。 海天會的報復,肯定會來,也肯定不好應付。 還是先將消息傳回仙宗告知宗主,求援吧。 不能事事都指望張玉之跟他師傅,既然少宗主打定主意此行之後與他了結,我身為心腹,就不能讓昆侖欠下張玉之師徒更多人情。 林英定了定神,重新恢復一身英氣,往船摟後尋地方放玄機飛鶴傳遞消息去了。 武昌,城主府。 張恆上了船,跟著一幫昆侖弟子一起放舟下江南。 致力剿匪的王安也大勝得歸。 本來是一場暗中籌劃,枕戈待旦許久的大事情來著。 卻敵不過人走好運。 坐斷八百裡大江,幾乎將武昌包圍成囊中之物的黑虎太爺等一乾水寇悍匪,被突如其來的一發水龍送上了天。 黑虎太爺更是死的乾淨利落,哪怕王安被抽幹了,被人扶回來拿老參當蘿卜吃的狂補還差點下不來床。 但由副將帶領的水師還是凱旋而歸,幾乎沒什麽傷亡就將八百裡大江上的所有水寇老巢掃蕩了一遍,除了帶回來大批投降的俘虜之外,還帶回了些真金白銀的繳獲。 “多虧了雪芹先生。不想雪芹先生居然還與昆侖親密至此,這次雪芹先生真是救我武昌於水火。” 想起在城樓上看到黑虎太爺還有後來的大凶人一起衝擊昆侖仙宗弟子,一心想要格殺雪芹先生,結果最終雙雙殞命,王安就感覺他可以撐著虛弱的身體,給張恆再鞠幾個躬。 哪怕張恆現在早已經放船順江而下,不知道飛馳出去幾百裡,也不妨礙王安心中的感激之情。 “王城主這可太客氣了。我鬥膽代替雪芹先生收下這份感謝。剿匪事宜既然如此順利,想來耗費銀錢並不太多,我來是想問問,雪芹先生所交代,修橋鋪路的事情,咱們是不是也趕快上馬啊?” 杜成峰春風滿面,狐假虎威的與有榮焉。 全然以雪芹先生的狗腿身份自豪。 並且也以狗腿身份自居,緊追著王安按照張恆吩咐要求辦事,絲毫不肯怠慢。 “這些就由杜老板看著來安排就好,我這邊肯定大開方便之門。” 王安自無不可。 修橋不鋪,一樣是他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