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諼頗感意外,這麽溫婉柔美的女子竟不會繡花?在她的認知裡,只有長得濃眉大眼的女漢子才會像張飛一樣,拿起繡花針大眼瞪小眼。 好在老夫人聽說她要繡花,喜不自勝,道:“本來想著等你十歲給你請個師傅學女紅,可沒想到你這麽上進,現在就要學。”因此派了府裡一個擅長繡工的仆婦教她繡花。 若諼前世手工就不算差,現在以成人的心智去學,更是不在話下,不到一個時辰,繡工的要領就已掌握。 教她繡花的仆婦自然要拍拍她的馬屁,笑著對老夫人道:“幸虧奴婢不是專業教人繡花為生,若是碰到的大家閨秀個個都像小姐這般聰慧,隻一會子就學會了,奴婢也就只能餓死在長安大街上了。” 早有丫鬟取了若諼才繡了一點的繡品呈給老夫人。 老夫人接過來一看,果然繡的好,雖然針腳有些生澀,可那朵才繡了一半的月季花瓣層層疊疊,顏色濃淡相宜,一眼看去就像是朵真花,就是學了有一兩年的人也未必能繡的如此精致,心裡更是喜歡,笑著道:“初學者繡花卉,一般選單瓣的花來繡,我們諼兒才剛開始學就選這麽繁複的花朵來繡,還繡得這麽逼真,祖母就差聞到花香了,難怪師傅會誇。——祖母只是不解,你將這花繡在角落,空出的地方繡什麽?” 若諼答道:“繡兩隻彩蝶在花叢裡飛。” 許夫人喝著茶笑著道:“大概諼兒想繡蝶戀花。” 老夫人聽她說話,想到一件事,問道:“子辰認親大典安排的怎樣了?” 許夫人笑答道:“差不多妥當了,不然媳婦也不敢坐在老祖宗跟前喝茶。” 老夫人滿意地點點頭,又問:“酒宴是安排在錦繡堂還是荷花水榭?” 許夫人答道:“錦繡堂,媳婦叫人擺了許多盆栽的花卉,看上去熱鬧喜慶。” 老夫人沉吟了片刻,道:“現在雖說是立秋,可天氣仍是酷熱,倒不如把酒宴安排在荷花水榭裡,再圍著荷花池掛上千百盞燈籠,到了晚上,燈籠映在水裡,岸上水裡燈火交相輝映,那才叫好景致,且晚上的涼風穿過四面通透的水榭,又涼爽舒適。” 許夫人微怔了怔,旋即笑著道:“老祖宗最是個雅致的人,就連辦個酒宴都這麽清新脫俗,倒顯得我們粗俗不堪了,媳婦領命,這就去辦。” 老夫人想著她辛苦一場,被自己全盤否定,面上掛不住,自嘲道:“我哪裡雅致了?慣會磨人是真的。” 許夫人笑笑,告退。 回到慧蘭苑,許夫人支走屋裡的小丫頭們,吩咐紅梅白梅道:“傳各位管事媽媽進來,要重新安排酒宴的地點。” 當時跟著許夫人去榮禧堂的只有紅梅,是以白梅並不知情,詫異道:“錦繡堂都已布置妥當,為何要換地點?” 許夫人歎氣道:“是老夫人的意思,誰敢違拗。” 白梅又問:“改在何處?” 紅梅替夫人答道:“荷花水榭。” 白梅一驚,轉眸看著許夫人,緩聲道:“夫人——那裡鬧鬼……” 許夫人坐著兩眼發直,半晌未言語,良久,才道:“你傳我的話,叫衛總管帶人把荷花池特別是與荷花池相鄰的芙蓉樹林仔仔細細的給我搜查一遍,做好安保工作。” 白梅點頭福身退下。 紅梅見許夫人愁眉不展,跑到門口,掀起錦簾往外看了看,屋外廊下無人,方走到許夫人身邊寬慰道:“夫人其實也不必過分憂慮,蘭香剛死那會子鬧鬼鬧的的確有點凶,可自從夫人暗地派了人去捉鬼之後,一晃都快九年了,基本再沒鬧過鬼,哪會那麽巧,我們才在那裡設宴,鬼就跑出來了呢?況真的那鬼不識趣跳出來作祟,可她那點陰氣哪裡敵的過眾多來賓的陽氣,只怕要把她逼回地府去,夫人放心,不會出事的。” 許夫人聞言,放心了不少,但仍含著隱憂道:“不知那倒底是人是鬼,若是鬼,我暗地裡派去的巫婆神漢竟無一人能驅走它,若是人,那個殺手回來後卻一再咬定真是鬼,逃之夭夭,弄得我都糊塗了。” 那些往事紅梅都是知曉的。 九年前蘭香意外淹死在荷花池裡,不過半月,那裡便鬧起鬼來,看到的人都說那個女鬼是蘭香。 後來鬧鬼事件愈演愈烈,各種流言壓都壓不住,眼看就要傳到老夫人的耳朵裡了, 沒奈何,夫人暗地裡請了好幾個知名的收鬼人士夜裡偷偷去荷花池附近女鬼出沉最頻繁的芙蓉樹林裡收鬼。 那些收鬼人士無一例外在芙蓉樹林裡安然無恙的待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便拿出個葫蘆對夫人說,鬼已收在法器裡,領了銀子離去。 可安寧不過三五日,蘭香的鬼魂又在夜裡開始遊蕩。 許夫人派人去質問那幾個收鬼人士,他們個個都一口咬定,鬼魂真的被他們裝到寶葫蘆裡了,再出現的,要麽是新鬼,要麽是人在扮鬼。 夫人聽說,隻得死馬當活馬醫,請了一個藝高膽大的江湖高手去查查,到底是人是鬼。 結果那個殺人如麻的江湖高手嚇破了膽逃了回來, 隻說了句“真的是鬼”,連酬勞都沒要,就倉皇逃竄了,只是從那以後一直再沒鬧鬼了,夫人和她們慶幸不已,鬧鬼事件總算扼製住,沒傳到榮禧堂。 紅梅回憶完往事,道:“肯定是鬼,不然當年那個殺手不會嚇成那樣,至於那些神漢巫婆根本就是騙銀子的,他們說抓的鬼收在葫蘆裡了,可誰知道裡面究竟裝了什麽,說不定是辟邪的童子尿。” 許夫人聞言,歎氣道:“擔心也沒用,且走一步看一步再說。” 紅梅想了一回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們還是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許夫人抬眸面有一絲喜色看著她道:“你有好辦法?” 紅梅道:“也不是什麽妙計,但總要盡人事,再聽天命不是?” 許夫人道:“說來聽聽。” (啟蒙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