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曲

红尘十三曲,请君听。故事年代跨度从晚清到60年代,讲述了十余个不同身份女子的故事,包括贵族少女、富商千金、书香世家的闺秀、娘惹小厨娘、女明星……十三幅女子画像,一卷红尘浮世绘,一帧一帧皆时代的叹息。

二、
光绪21年的夏天,淑娴家总是有中年女人上门。
小脚的中年女人,额头光光的,头发在脑后梳成拳头大小的发髻,梳的太紧,眼睛都被勒成了吊梢眼,一进门,一边用手绢在鼻子前挥舞着赶尘土,一边笑眯眯地盯着淑娴看。
尽管谁都没有跟她说过,但淑娴心里明白,这是媒婆呢。
她一语不发地站起身来,端着针线笸箩回里屋。
身后传来爹赔笑的声音:“这孩子,就是怕生人。”
媒婆也爽朗地笑:“女孩子家,矜持一点才好嫁。”
里屋光线昏暗,淑娴推开窗借天光,一推窗,一股泥土混杂着牛粪的腥味涌进来,淑娴伸头看天,天边乌云滚滚,镶着金边,像是要落雨。
雨将落未落之际,天地间闷热的像蒸笼,树上的蝉扯破了嗓子地叫,突然落下一只来,停在窗台上。
淑娴定睛一看,不是蝉,是蝗虫。
心里突然想起昨夜爹和哥哥的对话:“都说今年天闷热成这样不正常,怕是要闹蝗灾呢。”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反正都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淑娴不再想这些,趁天光还在,抓紧时间低头绣花。
她绣的图样是“莲年有鱼”,粉色的两朵莲花一朵花苞,墨绿色的莲叶,莲叶底下游着一双红鲤鱼,最常见不过的吉祥图样,阿欢说,顺德和广州城里的外国人最喜欢这些“很中国”的手工绣品,能卖好价钱呢。
想到这里,淑娴从枕头底下摸出蓝印花布包来,打开,里面是几张票子和几块碎银子。
淑娴小心翼翼地用指头戳一戳银子,甜蜜地笑了。
门突然吱呀一声,有人进来了,淑娴忙把蓝布包胡乱塞回枕头下, 扭头看,是哥哥家杰。
家杰往床边一坐,瞟一眼她手里的绣活,笑着说:“绣花呢?阿妹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家杰在顺德城里的程记银楼做工,每个月逢初一十五才回来一趟,回来时总会给淑娴带一点“好东西”——新鲜样子的绒花、外国糖……这次他带的是一块用金纸包着的外国糖。
黑黑的小方块,入口苦,但很快甜意就在嘴里弥漫开……淑娴吃的眯起了眼睛,哥哥笑:“好吃吧?这是东家的大小姐从国外带回来的糖。”
淑娴好奇起来:“国外回来的大小姐?”
家杰“嗯”一声:“说是在美国待了十年,听说是个读过书的,乖乖,喝过洋墨水的假洋婆子,哪个男人敢娶!”
他伸手揉淑娴的头发:“不像我们阿妹,人漂亮又乖巧,会煮饭会绣花,男人见了都抢着要。”
淑娴闷声不吭地躲开哥哥的手,哥哥尴尬地咧嘴一笑:“说起来,阿妹上次去顺德城里还是半年前的事吧?下个月十五城里有家饭庄开张,听说专门从佛山请的人来醒狮,到时候哥哥带你进城去瞧瞧热闹。”
到了十五日,淑娴穿上前年过年时做的新衣裳,簪上颜色最鲜亮的一朵红绒花,和哥哥一起进城去看醒狮。
久不进城,顺德城里又新开了好些店铺,看完醒狮,哥哥带淑娴去照相馆照相。
照相馆是洋人开的,学徒是个年轻的顺德小伙子,他握着按钮,笑眯眯地指挥淑娴:“往左坐一点,头抬高一点,不要缩着肩膀,笑,好嘞,不要闭眼……”
拍完照,学徒跟哥哥夸奖淑娴:“阿妹真不错,好多人第一次照相都会害怕闭眼,阿妹的照片洗出来肯定漂亮。”
淑娴站在一边,嘴角含笑没有说话。
她才不是第一次照相呢。
半年前那次进顺德城找纱厂做工的小姐妹阿欢时,阿欢带她来过这家照相馆,那时候还没这个学徒呢,洋人老板亲自给她和阿欢照的合照,那张合照她放在枕头下,用花布包着,家里人谁也不知道。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