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金恒赐。金不是本姓,是民国后改的汉姓,满族老姓是爱新觉罗,是的,和紫禁城小朝廷里那个逊位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一个姓。载、溥、毓、恒,他的玛父和溥仪是同辈人,人称“顺贝勒”,顺贝勒的阿玛是多罗郡王,王府里人称“老王爷”。原以为铁富贵一生注定,没想到玛父刚袭爵,大清就亡了。自大清亡后,这些旧时黄带子宗亲的境遇也一日不如一日,到金恒赐十二岁这年,阿玛去世,终于沦落到要寄人篱下的地步。不,不能说是寄人篱下,额娘说,是查家请他们去的,他们这是在赏查家光呢。查家老太爷是老王爷的门生,当年查老太爷进京捐官,多亏了老王爷帮忙打点,才一路飞黄腾达,从一个浙江乡下的小财主,摇身一变成京中巨富,大清亡了,宗亲们落魄了,查家倒一天比一天更辉煌,辉煌到都能“回报”曾经的恩人了。听说金恒赐母子生活艰难,查家主动提出来,请福晋贝勒贵脚踏贱地,来查家暂住,让他代祖上拜谢老王爷的拔擢之恩。什么福晋贝勒,金恒赐在心里默默想,大清早亡了,就算没亡,爵位袭到他这里,也不过是个奉恩镇国公而已。马车驶到查家大门前,隔着风雪,他听见少女黄鹂般清脆的声音:“大清都亡了十年了,哪里还有什么贝勒福晋!”从帘子的缝隙往外看,他看到一个蹦跳跳的背影,和两条甩来甩去的麻花辫。查兰心,她是查家小姐,叫兰心。查兰心十一岁,在贝满女中读书,贝满女中是基督教的教会学校,每天查兰心穿着白色的学校制服,斜挎着书包,抬头挺胸甩着两条麻花辫去学校,总会路过金恒赐的书房。老翰林在教金恒赐读《惜抱轩诗文集》,看到查兰心路过,就会摇头:“哎,世道坏了,人心不古,查家到底是暴发户,让女儿这样抛头露面,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哪……”老翰林是前清的翰林院庶吉士,当世桐城派大家,和金恒赐的额娘有曲曲折折的亲戚关系。他是坚定的保皇党,清帝逊位后,闭门不出整整十年,这才应额娘的再三恳请,出山教金恒赐读书。金恒赐低头翻着书页,没说话,脑海里却总有两条麻花辫在甩来甩去。……查兰心的麻花辫上有两个蝴蝶结,左边是粉的,右边是蓝的,大约是缎子的,蓝的那根抽了丝,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换新的。查兰心第一次来找金恒赐说话,是她把蓝蝴蝶结换成黄蝴蝶结的第三天。那天老翰林去午睡了,金恒赐正独坐在书房里,托着腮打瞌睡,突然玻璃窗被敲响了,他吓了一跳,睁开眼,就看见查兰心的黄蝴蝶结,和一双笑盈盈的眼睛:“我爹我娘说我应该喊你恒贝勒。”金恒赐慌乱地垂下眼睛,乱翻书页:“你,你,你叫我金恒赐就行了。”“哎!金恒赐,你好,我叫查兰心。”与此同时,通县,阿宝正坐在老家院子里缝衣裳,为了维持母子俩的生计,娘接了很多“缝穷”的活儿,帮穷人缝补衣裳,赚两个钱买米。阿宝就着阳光缝一件褂子的破洞,娘走过来瞧一眼,叹一口气:“白瞎了我家阿宝这么好的手艺。这是穷人的破衣裳,你给它绣上花做什么?绣花不需要线呐?线不是花钱买的?好在你爷爷留下那么多线给你糟蹋……苦力巴,哪里懂欣赏。”阿宝的爷爷,曾经是郡王府专用的裁缝。缝好了衣裳,举起来对着阳光看,黄色丝线绣的花儿,被阳光一照,金光闪闪,好像一朵葵花。阿宝细声细气地说:“他不懂欣赏没关系,我就喜欢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