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莫和贫僧斗狠

散尽家财捧主播的榜一大哥,遭遇破产、脑梗瘫痪、妻离子散、主播背叛后服药自杀,却不想穿越成乱世中幽禁于深山老寺的佛家弟子,于国乱时受命而出,力挽江山颓危之势,拯黎民百姓于刀兵之间,整吏治,练甲兵,压豪门士族,平江东吞巴楚下岭南,亲率八千白袍军北伐中原,一代雄主...

第2章 第四节 龙凤钗
    李德缘搜刮了半天记忆,实在是找不到这个女子的一点线索,猛然间想起那把从女子手中掉落的小刀,觉得似乎能从刀上找出点线索来。方才拾起后进屋随手丢在哪里了,一时想不起来,回屋四下里寻找,原来是放在竹榻下了。

    这物件的确是黄金打造的,搁在手里沉甸甸的,得有四两多,要是寻常百姓之家,几年内大可丰衣足食,乱世之中,制钱但凡是开国称帝的都有开炉铸就,今天能用来买米,明天就可能没人要,可黄金白银走到哪里都是认得。

    这么看一个女子身上有个黄金的小刀,也许是心爱之物,关键时也能做保命资本,没什么稀奇的,李德缘从皇宫里被赶出来,祖母和养母还给他准备了许多的金银之物呢,以备不时之需,这些年都用来赏赐羽林卫和山下的乡农了。

    看制式也的确是刀,云首龙身燕尾,不过没开刃,这种黄金的刀,开了刃也基本没啥用,不是解刀,也不是猎户用的猎刀,还不如书吏手边的竹刀呢,王摩挲着小刀,还是找不出点头绪来。

    不过,怎么看这小刀似乎都有点眼熟,好像是在哪里见过,云头刀首下的刀身,隐隐约约暗浮着龙纹,不仔细看看不出雕凿的痕迹,是用蚀刻法雕了一条藏身于云中的龙,而刀柄恰好是龙尾,护手是龙爪,垂到龙尾处的一颗宝石,可算作是云龙探珠的意境。

    李德缘把玩了一会,尘封了许久的记忆里好像出现了一点端倪,他记起自己的开蒙之仪上,文武百官都有朝贺之物,多是纸笔文房用物,进献皇家的自然不是普通物事,例如那笔呢,多是选用美玉为管,上品紫狼毫为端,林林总总的这样寻常之物大费心思的豪奢文房用品摆了一殿堂。

    李德缘记得他对这些文房用物不怎么感兴趣,开蒙仪式前,父皇刚刚在淮西击退了胡人的南侵,龙颜大悦下,特许京城百官,但凡有七岁子嗣的,一并入宫,一起参加开蒙典礼,李德缘对物品不甚关注,对这些和他年纪相仿的孩子,特别的感兴趣。

    这也难怪,深宫里的孩子,整天和唯唯诺诺的宫女和宦官在一起,头回见到这么多孩童,自然欣喜,李德缘的祖母牵着他的手,养母王夫人也陪着他,走下龙阶,一个一个的领受百官子嗣们的朝觐。

    别看都是六、七岁大的孩子,有一部分是临时拉来顶数的大点的孩子,可都挺懂规矩的,官宦子弟,从能听懂人话开始,天天耳朵里灌的就是天地君亲师的那一套,没读书认字前,种种礼仪那都是常备的鸡汤!

    这礼仪可不敢怠慢,不好好读书呢,还能凭着荫恤啥的混个一官半职的,再不济的也能靠着家里的田产当个混世公子,礼仪这玩意闹不好触犯了,可是要杀头的!喝多了光着身子躺猪圈里没关系,最多是个神经病,可要在皇帝面前说错一句话,进退有一点谬误,脑袋可就得搬家。

    所以这些孩子一个个都正襟危坐的套着官服等着太子的巡视,没人敢随便动一动,王本来就想看看这些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孩子的,谁想到一个个都和泥菩萨一样,很快李德缘就索然无味了,就在他觉得乏味想回去时,他对一个小姑娘产生了兴趣。

    这小女孩穿着大红色的朝服,也戴着一顶小小的冠,粉嫩的小脸蛋上居然流着两行泪,在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的,和那些面容木讷的孩子不同,小姑娘哭的稀里哗啦的,闭着眼睛可还在坚持跪着。

    李德缘松开祖母的手,蹑手蹑脚的走到小姑娘身边,微微欠下身问:“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啊?”小姑娘闻声睁开眼止住了抽泣,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盯着李德缘,过了一会才小声的说:“我饿了。”说完又闭上眼,哭的更痛了。

    李德缘想笑,可这场合不允许他失态,他伸手去扶着小姑娘站起来,跪得太久了,小姑娘一站起来,腿都麻了,迈不开步子,李德缘回身望了望祖母和养母,皇太后慈祥的看着两个孩子,微微点了下头,谢夫人趋步上前,扶着李德缘的肩头耳语了几声,小家伙开心的扶着小姑娘向龙阶走去。

    这些孩子也是可怜,寅时起身,卯时入宫,辰时列席,这都快午时了,能不饿吗,能不累吗,李德缘替这些孩子和父皇求情,不要再这么拘谨的跪候了,赐他们饮食,吃饱了喝足了出宫去吧。衍武帝点头赞许,这下好了,又累又饿的孩子们就差没集体欢呼了,一盘盘精美的食物和饮料送上来,这文华殿前从皇家大礼仪演变成了童声欢笑,其乐融融的欢宴了。

    小姑娘是尚书郎中诸葛昭的女儿,女子不行开蒙礼,今天这是应召来朝贺的,年纪还小,饿了就不开心,可又不敢耍小性子,瘪着嘴哭,这下好,这会子坐在皇帝的龙座下,和太子一起吃着酥酪开心的很。

    尚书郎中诸葛昭今准备的礼物也算是费了心思了,一对龙凤钗,黄金打造,细雕精凿,龙身凤颌,镶嵌宝石,王记得自己拿起来那对龙凤钗来玩了一会就抛到一边了,倒是那小姑娘乖巧伶俐的,他还能记起那张粉嫩的小脸。

    后来太后祖母和谢夫人她们都戏称要小姑娘给李德缘做妃子,李德缘虽然年少,也知道做妃子是什么意思,一下子不好意思起来,羞红了脸躲到父皇身后。

    宫中的回忆似乎也就那一天是李德缘最开心的日子,眼前这把小刀,看着真像那对龙凤钗中的龙钗,的确是可以做发簪的,说是刀牵强了,起初王捡起来乍一看像刀。

    李德缘还陷在对宫中的往事的回忆中,十九郎却来轻声呼唤他,日已偏西,按照李德缘的谕旨,到了要下山的时候了,随驾的僧人和山下田庄的庄客们已经在院外候命了。

    屋中女子伤重还没有苏醒,再说这伤势也不允许长途跋涉,李德缘想带着她也不方便,也不能留在阙山堂这里,寺院属地不能留女子,想来只好让庄客们抬到山下,安排在田庄中,让人好生看护着。

    李德缘没有说穿这女子的身份,嘱咐人按时换药,要精心伺候,等女子伤好能自由活动了,不要限制她,来去随她。

    而那把龙首钗,李德缘贴身放在怀中,他想等见了父皇找机会问下,尚书郎中诸葛昭的消息,他一直没在呈报中见过。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